1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端高效产业发展片区六年级品德集体备课(四单元)学校班级主备人复备人2013年8月2高端高效产业发展片区六年级品德第四单元备课第四单元课题:我们爱科学教材分析:人类的生活.社会的进步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又需要年轻一代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这就要求我们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的方法。本单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具体.详实的例子,引导学生在观察.调查.实践中,理解科学技术与人类的关系,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优秀品质,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成长为具有良好素养的未来公民打下必要的基础。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技术与人类的生活.社会的进步的联系,能正确看待科学的发展,明确科技要为人类造福这一主题。2.了解科学家的故事,并能从中学到科学家的优秀品质。3.了解邪教的危害,并能用科学道理来揭示其危害。4.初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具有初步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单元教学设计:《我们爱科学》这一单元,是根据课程标准中“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类的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科技要为人类造福,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和“知道邪教的危害,反对邪教”的要求设置的,并进行了延伸和拓展。本单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设计了四个主题活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科学技术的另一面”,“科学家的启示”,“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反对邪教”。前两个主题从正反两方面阐述科学技术与人类的生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第三个主题使学生从科学家的事例中汲取营养,第四个主题则是让学生简单了解邪教并懂得用科学道理揭示邪教的危害。教学措施:课时划分:11.科学技术造福人类2课时12、科学技术的另一面2课时13、科学家的启示1课时14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反对邪教1课时3第四单元课题:11、科学技术造福人类总6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技术跟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知道科学技术能为人类造福,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力量。2.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3.养成爱读科技报刊,关注科技发展,乐于参加科技实践活动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科学技术跟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知道科学技术能为人类造福,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力量。课前准备:1.调查: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衣.食.住.行带来了哪些变化?目前人们利用新能源的状况如何?2.你最佩服的科学家.发明家是谁?简单的地介绍他们的成果。教学过程:一、资料引入,揭示课题导语:同学们,今天我要郑重向大家介绍一位中国科学家,因为是他的科技发明,解决了我们这个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大国温饱问题。大家知道他是谁了吗?对!他就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份资料。(1)课件出示资料,学生阅读。2001年2月19日,袁隆平被被授予2000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超级稻”目标,还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具有重大意义。育成“超级稻”一直是世界育种专家的梦想。中国一九九六年提出“超级稻”育种计划,由袁隆平主持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展开对“超级稻”的协作研究。袁隆平和课题组其他人员的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使“超级稻”连续三年在全国近十个省大范围试种,平均亩产达到800公斤。基于这一成果,中国在1999年宣布在世界上率先育成超高产杂交水稻——“超级稻”。在云南试种的50亩“超级稻”,有一亩产量高达1137公斤,创下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如今,袁隆平身兼多职,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复案4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等。这位自称农民的杂交水稻专家,1930年9月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之后,袁隆平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曾任湖南省农科院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学会理事.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全国科协常委;曾被聘为农业部杂交水稻技术顾问.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和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60年代以来,袁隆平的科研成果使中国在矮杆水稻.杂交水稻育种和超级杂交水稻育种上三次领先世界水平。前两阶段的研究成果在中国推广后,中国的水稻单产从400公斤左右提高到600公斤左右,近20年内为全国增产粮食3000多亿公斤。70年代初,袁隆平发表了水稻有杂交优势的观点,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的禁区。国际上的同行们称袁隆平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2)教师设问:读了这份资料,同学们想说些什么?师小结,导入课题,板书课题。二、交流预习。1.科学技术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哪些好处?(1)科学技术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密切关系,具体表现在:科技的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科技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生活质量。(2)科技发展不仅造福于人们的现实生活,而且为人类的未来生活描绘出更加美好的前景。2.整理资料,阐明观点。(1)分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整理。(教师巡回指导,加以适当点拨)(2)全班交流汇报。教师提出汇报的要求:列出具体事实加以说明。(3)小结谈话。听了大家的发言,我的确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的神奇魔力,是它让我们拥有如此多姿多彩的幸福生活。此时此刻我们不禁想起那些为追求真理而奋斗一生的科学家.发明家。三、推介名家,崇尚科学过渡语:你们课前都收集了自己最为崇拜的科学家.发明家5的资料,愿意推荐给大家吗?(1)生简要介绍自己收集的资料。(2)听了他们的故事,你们想说点什么?四、拓展延伸1.了解科学探究的途径。2.进行科学设想,探究,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当堂训练题:填空: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年。2.邓小平曾经说过()是第一生产力。3.从18世纪中叶开始,世界上先后爆发了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第一次以()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第二次以()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标志;第三次始于20世纪中期,以(),()特别是微电子技术,()和空间技术为主要标志。4.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发射了()。5.()年()月()日,杨利伟乘坐我国自行研制的()首次进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飞天梦想。板书设计:科学技术的福音能源物质基础教后计:6第四单元课题:11.科学技术的力量总6课时第3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技术跟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2.知道科学技术能为人类造福,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力量。3.从小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知道科学技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技术有着无穷的力量,懂得科学技术可以造福人类。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课前准备:收集:蒸汽机.电.计算机的发明给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变化?除此之外,你还能从哪些方面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目前电力发展情况如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播放:神六飞天,同学们,金秋十月,在祖国妈妈刚刚度过她56岁生日的时候,在我们神州大地上发生了一件牵动着亿万中国人民的心,引起全世界瞩目的大事,你们知道是什么事吗?二、走近神六,话航天。1.2006年10月12日,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神州六号以每秒7.5公里的速度,在我国黄海上空200公里处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你们想不想再看看神舟飞天的壮举?2.播放课件录像。播完后,看了录像你们想说些什么?你们知道乘坐神舟六号的两位航天英雄是谁吗?出示照片。同学们,通过这些数字的对比,你们有什么发现?(板书:发展迅速)短短两年时间,我国的航天科技取得巨大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三、活动:科技大搜索1.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你们能发现多少科技产品?师总结:科技正在不断改善我们的学习条件和生活环境,推复案7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可以说科技无处不在。3.刚才的交流中,有同学说家里装了电脑,老师想问问,哪些同学家有电脑?你们想知道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什么样吗?出示第一台电脑图片。学生介绍。埃尼阿克开创了计算机时代。从此,计算机走进各行各业,走进我们的家庭,走进我们的学习生活,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现在的计算机不仅有像“埃尼阿克”这样的大型计算机还有体积很小的掌上电脑?出示掌上电脑图片。你们知道它都有什么用途吗?四、认识、感觉科学发明给人们的生活、生产的帮助。1.过渡:从古到今,有很多重大发明,它们在不断地推动着人类的进步。通过搜集资料和调查活动,你知道了哪些科技发明?你知道它们是怎样改变人类的社会生活或生产的吗?也可以说一说科学家的故事。2.学生汇报:如,从蒸汽机到电动机的发明,为人类生产提供的动力,促进了人类工业生产的发展(学生可以讲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爱迪生发明的电灯给人类带来了一个光明、多彩的世界(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火药的发明增强了人类的军事装备;指南针的发明在航海.野外探索活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蔡伦发明的造纸术对继承人类文化遗产.加速了人类文化传播等方面有极大作用;英国工程贝尔德发明了电视机,这个“方盒子”为人类制造了无数欢乐的时光……3.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已经知道了,科技的发展进步带给人类方便、快捷、精彩的生活。确实,近200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其成果与贡献超出了过去几千年的总和。那么,你能想像一下100年以前的世界、或者更久以前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吗?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又是什么样子?(教师播放相关旧影片供学生感受)4.同学们,请你想一想:假如现在没有电灯,我们人类的生活是什么样?假如没有电视呢?请你在课余时间访问身边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请他们说说对自己生活影响最大的科技成果(也可以学生自己说说自己的观点)。我们开展一个以“假如没有……”为题的演讲会。四、巩固检测8我会填: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年。2.邓小平曾经说过()是第一生产力。3.从18世纪中叶开始,世界上先后爆发了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第一次以()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第二次以()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标志;第三次始于20世纪中期,以(),()特别是微电子技术,()和空间技术为主要标志。4.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发射了()。5.()年()月()日,杨利伟乘坐我国自行研制的()首次进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飞天梦想。我来谈: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你所了解的新能源有哪些。金点子:1.电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想一想,没有电会怎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电?2.科技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结合生活实际,把你所了解的科技造福人类的事例,用喜欢的方式与同学们交流。五、总结同学们未来是属于你们的,未来等待着你们去创造,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本领,相信我们的超级梦想,一定会实现。当堂训练题:我会填: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年。2.邓小平曾经说过()是第一生产力。3.从18世纪中叶开始,世界上先后爆发了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第一次以()的发明和使用9为标志;第二次以()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标志;第三次始于20世纪中期,以(),()特别是微电子技术,()和空间技术为主要标志。4.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发射了()。5.()年()月()日,杨利伟乘坐我国自行研制的()首次进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飞天梦想。板书设计:科学技术的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后计:第四单元课题:12、科学技术的另一面总6课时第3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常见的科技灾难,懂得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给人类及其自然环境带来极大的灾难。2.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3.从垃圾分类处理开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改善生存环境而努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一些常见的科技灾难,懂得科学技术在另一方面也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给人类及其自然环境带来极大的灾难。10难点:能比较客观地认识科学技术的两重性;理解“科技与环保”的关系。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认识白色污染1.教师出示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