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研究程华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基础,也是当前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中间业务创新是商业银行银行生命力所在。中间业务创新有利于商业银行改变收入结构、降低经营风险和提高客户忠诚度,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现已成为各大商业银行的共识。考察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中间业务创新的定义1912年,著名经济学家、创新理论的倡导者熊彼得(Schumpeter)首次提出“创新”这一概念。他对创新的定义更多地偏重于技术创新的层面,并更多地依赖企业家来推动这一对市场经济“破坏性的创造”。其后,阿罗、谢勒、巴泽尔等的论著都对现代企业和管理理论进一步加以完善,也因此加深了人们对创新的理解。金融创新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末,到80-90年代进入一个迅猛发展阶段。由于创新不断带来正效应甚至“赢家通吃”的后果,对金融创新的模仿又远比技术创新来得容易,金融机构的竞争不断推动金融创新的层出不穷,并由金融工具创新扩展到金融机构的管理创新、组织机构创新等。中间业务创新,指由监管机机构或商业银行为主体推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在制度、内部管理、市场、产品和技术等几方面的金融创新。关于中间业务创新,国内外理论界比较公认的几个论断如下:1、凡是创造或引进新事物都称作创新。熊彼特(J.A.Schumpeter)把创新定义为“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是“来自内部自身创造性的关于经济生活的一种变动”。可见,人们在对“创新”这一概念的定界中,有两点是相同的:一是“新”,是过去没有的新事物;二是这个新事物或者是新创造出来的,或者是新引进的。据此,我们可以把凡是创造或引进新事物都称作创新。2、中间业务的发展史即是一部创新的历史。菲利普·莫利纽克斯在其《金融创新》(2003)一书中将金融工具创新归纳为银行的证券化和表外业务(中间业务),包括欧洲美元市场、欧洲债券市场、浮动利率票据和欧洲美元浮动利率2票据、欧洲票据、票据发行便利、欧洲商业票据和欧洲中期票据、欧洲票据和银团贷款、银行资产证券化、贷款销售、其他表外业务等。而不同的地区、由不同的金融组织发行并进行不同拆分组合,同样可以创造出更多的金融工具。国际商业银行发展历史表明,中间业务的发展史即是一部创新的历史,而金融创新的一大部分内容即是中间业务创新。二、中间业务创新的主要理论中间业务发展是商业银行业务种类和功能的不断扩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作为金融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其理论依据主要来源于当代金融创新理论,各金融创新理论流派从不同角度探讨了金融创新的成因,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一)约束诱导型金融创新理论这是由西尔柏(W.L.Silber)提出的金融创新理论。他主要从供给角度探索金融创新,从寻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公司创新最积极这种现象归纳出金融创新是微观金融组织为寻求利润最大化、减轻外部对其产生的金融压制而采取的“自卫性”行为。目前理论界普遍认为西尔柏从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和工具创新分析框架中推论出金融创新理论,对于从供给角度研究金融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金融机构之所以不断推出各种新的金融工具和服务品种,是为了应对其面临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压制。内部压制指的是金融机构为保障资产流动性和避免经营风险而建立的一系列资产负债管理制度同时也形成了其内部的金融压制。外部制约指的是金融当局的种种管制和制约,以及金融市场上的一些约束。当经济形势的变化使这些内、外制约阻碍了金融机构实现其利润最大化目标时,势必迫使他们探索新的金融工具、服务品种,来回避内外压制,增加其竞争能力。(二)规避性金融创新理论卡恩(E.J.Kane)提出了规避性金融创新理论。“规避”是指对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性措施实施回避。“规避创新”则是回避各种金融控制和管理的行为。当外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与机构内在要求相结合,回避各种金融管制就产生了金3融创新行为。卡恩认为政府对金融的管制和由此产生的金融创新行为是以辩证的形式出现的,政府管制是有形的手,规避则是市场无形的手,许多形式的政府管制与控制实质上等于隐含的税收,阻碍了金融机构从事已有的盈利性活动和利用管制以外的利润机会,故金融机构会通过创新来逃避政府的管制。金融企业对各种规章制度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因需求增长必会促进货币供给,扩大货币供给的过程可采取许多“替代品”(即新金融工具)的形式来完成。但当金融创新危及到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不能按预定目标实施时,金融当局又会加强管制。同时不同于传统金融工具的“替代品”又为规避而不断产生。这样管制又将导致新一轮创新。(三)交易成本创新理论由希克斯(J.R.Hicks)和尼汉斯(J.Niehans)提出,其基本命题是“金融创新的支配因素是降低交易成本”。这个命题包括:(1)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创新的首要动机,交易成本高低决定了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创新是否具有实际意义;(2)金融创新实际上是对科技进步导致交易成本降低的反应。希克斯把交易成本和货币需求与金融创新联系起来考虑,得出以下逻辑关系:交易成本是作用于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需求会产生对不同类型金融工具的要求,交易成本的高低使得微观主体对需求的预期发生变化。交易成本降低的发展趋势使货币向更为高级的形式演变和发展,产生新的交易媒介、新的金融工具。不断降低交易成本就会刺激金融创新,改善金融服务。因此,可以说金融创新的过程就是不断降低交易成本的过程。从科技进步导致交易成本降低来看,如信息处理和通讯技术的新成果应用于金融业后,大大缩短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加快了资金调拨的速度,降低了成本。交易成本理论把金融创新的源泉完全归因于金融微观经济结构变化引起的交易成本下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交易成本降低并非完全由科技进步引起,竞争也会使交易成本下降,新的金融工具产生。(四)“财富增长”理论该理论主要从需求角度探讨金融创新的成因。这种理论认为,经济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财富的迅速增长,是金融创新的主要原因。因为财富的增长,加大了4人们对金融资产和金融交易的需求,促发了金融创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格林包姆和海沃德(S.I.GreenbumandC.F.Haywood)是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这两位经济学家在研究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史时,得出财富的增长是决定对金融资产和金融创新的需求的主要因素的结论。他们认为科技的进步引起财富的增加,随着财富的增长,人们要求避免风险的愿望增加,促使金融业发展,金融资产日益增加,金融创新随之产生。(五)资产专用学说资产的专用性是指资产用途的多少,即对投入一种生产过程的资产进行另一种生产时再配置的难易程度。实践表明,不同的行业对生产要素的品质、特征、结构有着不同的要求,资产专用性越强,利用现有资产变更经营领域的成本越高,就越容易出现分业经营。反之,就越容易出现混业经营。银行业实现持续经营的基本生产要素是资本、信息与企业家才能。有研究表明,银行的资产专用性呈现弱化趋势,银行资产的专用性弱化表明银行通过跨越证券、保险等金融市场拓展业务范围,发展中间业务,不需要支付太高的转换成本,商业银行业务全能化有利于银行提高盈利水平,增强竞争力。(六)范围经济说范围经济(EconomiesofScope)是形容经济组织的生产或经营范围与经济效益关系的一个基本范畴,是对经济组织经营多样化产品的选择和判断的衡量标准。通过对范围经济状态的度量,可以为企业在核心或主营业务的基础上开展多样化经营提供依据。对于商业银行这种金融企业来说,其范围经济的大小决定了它实行多元化经营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益的空间和机会。1、范围经济的涵义经济组织如果由于生产或经营范围的扩大,会导致平均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高,我们说它存在范围经济;如果因经济组织的生产或经营范围的扩大,出现平均成本不变,甚至升高的状况,则称之为范围不经济(DiseconomiesofScope)。2、范围经济存在的原因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保险等中间业务,扩大经营范围,从而产生范5围经济的具体原因有以下几方面:①信息的可再用性。即同一种信息可多次使用于不同产品。例如,企业存款账户的变化往往能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信用质量,因此,一家银行同时提供存款账户和担保所花费的成本要比单一经营存款账户或担保所花的成本低。②管理费用(常规成本)的节约。商业银行可以将与管理某一客户相关的固定成本(物资和人力)分摊到更广泛的金融产品上,并利用自身的分支机构和已有的销售渠道以较低的边际成本附加金融产品。③信誉的溢出效应。即信誉在不同经济范围的自然延伸。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己有的信誉来向客户提供新的业务。④便利客户的“一站式”金融服务所产生的收入增长效应。三、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成果考察中间业务创新起源于发达国家。为了参考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有必要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作一全面、深入的研究。综观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历史,20世纪60-90年代的四十年,是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的繁荣时代。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创新品种无所不包在60-80年代,发达国家银行金融创新出现了高潮和繁荣的格局,各种创新层出不穷。其中,业务中间创新占了金融创新的主角,以金融工具创新为例,在45项重大金融创新中,中间业务创新占了38项,见表1-1。表1-1:20世纪60-80年代重要的金融创新创新时间创新内容创新者业务分类150年代末外币掉期国际银行机构中间业务21958年欧洲债券国际银行机构中间业务31959年欧洲美元国际银行机构负债业务460年代初银团贷款国际银行机构资产业务560年代初出口信用国际银行机构中间业务660年代初平行贷款国际银行机构资产业务760年代初可转换债券美国中间业务860年代初自动转帐英国中间业务91960年可赎回债券英国中间业务6101961年可转让存款单英国负债业务111961年负债管理英国负债业务1260年代末混合帐户英国中间业务1360年代末出售应收帐款英国中间业务1460年代末复费廷国际银行机构中间业务151970年浮动利率票据(FRN)国际银行机构中间业务161970年特别提款权(SDR)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间业务171970年联邦住宅抵押贷款美国资产业务181971年证券交易商自动报价系统美国中间业务191972年外汇期货美国中间业务201972年可转让支付帐户命令(NOW)美国中间业务211972年货币市场基金(MMMF)美国中间业务221973年外汇远期国际银行机构中间业务231974年浮动利率债券美国中间业务2470年代中期与物价指数挂钩之公债美国中间业务251975年利率期货美国中间业务261978年货币市场存款帐户(MMDA)美国中间业务271978年自动转帐服务(ATS)美国中间业务2870年代全球性资产负债管理国际银行机构***2970年代资本适宜度管理美国***301980年债务保证债券瑞士中间业务311980年货币互换美国中间业务321981年零息债券美国中间业务331981年双重货币债券国际银行机构中间业务341981年利率互换美国中间业务351981年票据发行便利美国资产业务361982年期权交易美国中间业务371982年期指期货美国中间业务381982年可调利率优先股美国中间业务391983年动产抵押债券美国中间业务401984年远期利率协议美国中间业务411984年欧洲美元期货期权美国中间业务421985年汽车贷款证券化美国中间业务431985年可变期限债券美国中间业务441985年保证无损债券美国中间业务451986年参与抵押债券美国中间业务7资料来源:除业务分类为笔者所加外均来自程刚,《金融创新理论与中国金融创新的路径探讨》;国研网,2004。最后一列为笔者所加中间业务创新的结果,使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正在向客户提供几乎是有求必应的服务,使商业银行真正成为包罗万象的“金融超市”。据统计,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所使用过的中间业务品种已达2万种,如美国银行业中间业务的范围包括:传统的银行业务、信托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基金业务和保险业务等。他们既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