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贝多芬奏鸣曲创作背景及演奏技巧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乐圣”贝多芬及其奏鸣曲1.1贝多芬创作的奏鸣曲路德维希·范·贝多芬(LudwingVanBeethoven1770-1827)于1770年12月16日诞生于莱茵河畔的波恩城,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钢琴演奏家,还是世界音乐史上的一位巨人。他一生虽然短暂,却为我们留下了各类大量的音乐作品,如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等。1794——1822年,贝多芬总共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是钢琴音乐中的经典作品,其中以《悲怆》奏鸣曲、《月光》奏鸣曲、《暴风雨》奏鸣曲、《黎明》奏鸣曲和《热情》奏鸣曲最负盛名。1.2贝多芬奏鸣曲创作的背景贝多芬所创作的奏鸣曲,与他所处的时代和他本人的处境息息相关——17世纪中叶,确定了所谓古典奏鸣曲的形式。贝多芬早在波恩时期,就接受了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影响,当时的波恩是德奥启蒙运动和进步文化的中心之一。尽管那时他更多接受的是约瑟夫主义的开明专制思想,追求的是自上而下的社会风气,但毕竟是他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发展的一个起点。贝多芬的生活道路充满了坎坷崎岖,但他所处的时代又极其复杂多变,但在当时先进世界观的指导下,他一向面对现实,正视矛盾,相信任何艰难险阻都会得到克服,人类的前途最终是光明美好的。他的创作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它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形象可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获得胜利”进行概括。1.3贝多芬奏鸣曲的历史地位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创作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被后人尊称为“乐圣”。他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各类作品,在人生困顿忧患的征途中,为了追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之作,献出了毕生的心血和精力。他“把古典主义音乐从美的境界带入了高尚的激情境界,缔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英雄气概”。他把钢琴奏鸣曲这一形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提高了钢琴奏鸣曲的艺术表现力,它对于钢琴艺术的重要性被喻为“新约圣经”,它是每个学琴者的必经之路,也是教育家、理论家、作曲家的宠儿。2、贝多芬奏鸣曲的创作分期及其特征奏鸣曲在贝多芬钢琴音乐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贝多芬奏鸣曲早期在古典传统基础上有所创新;中期情感和思想内容丰富,方法多样;晚期由早、中期的激昂转为宁静的精神升华。通过学习有关文章,现对其奏鸣曲的一些主要特征概括如下:2.1贝多芬奏鸣曲的最大特点奏鸣曲(Sonata)是一种乐曲体裁,是包含几个独立乐章的大型器乐作品,由钢琴、小提琴、大提琴或管弦分别或联合演奏。当今的音乐家认为,奏鸣曲式是音乐曲体中最完善的结构形式,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等都是以奏鸣曲式为基础写成的。海顿和莫扎特在发展这一曲式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而通过贝多芬的创作,才使奏鸣曲达到了今天这样完美的程度。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最大特点还是在写作技法上的创新,贝多芬32首奏鸣曲中每首都是经典之作,是他几十年心血之结晶,在此期间他不断为作品注入新元素、尝试新想法,除最后五首作品较为特殊外,其余作品很难规划和分割。贝多芬从青年时代开始创作钢琴奏鸣曲直到晚年,他的创作风格也总是在变化,其中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中的乐章数目也是十分自由的,二、三、四乐章的都有(32首奏鸣曲中三乐章的有14首、四乐章的有12首、二乐章的有6首)。通过学习前辈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下面将贝多芬作品产生年代的先后划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以期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风格特征进行初步的探讨与比较:2.2贝多芬早期奏鸣曲的创作特征社会背景及历史文化的变迁,使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们的境遇、社会地位、思想,以及创作音乐风格也经历了一个从海顿没有深刻精神内涵的闲适,到莫扎特个人思想情感初步个性化表达的优美、秀丽和热情,再到贝多芬充满个人主观意志和自由、平等、博爱理想的崇高这样一个渐变的过程。贝多芬探索了发展钢琴奏鸣曲的新道路和新形式。在早期奏鸣曲中,特别是在第8首奏鸣曲《悲怆》中,可以举出许多进行探索的例子。例如,《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前面,贝多芬加了一段很大的引子,在展开部的开始及尾声前又出现了这段引子的素材。《悲怆》各乐章的主题是很相似的:引子的主题和快板部分的第一乐章是相似的。第一乐章的副部主题和第三乐章(回旋曲)的第一主题很接近,第二乐章的第一主题和回旋曲的第一主题也略有相似之处。可见,贝多芬早期奏鸣曲的风格特征一方面延续并发展了海顿、莫扎特的质朴、严谨、富哲理性等古典传统,同时他的旋律继承海顿式的动机开展的手法,又吸收莫扎特旋律的深情,形成简洁、粗犷、质朴、热情的特征。另一方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节奏上频繁的变换、切分和休止造成的动力性、不平衡感;和声、调性上不谐和、不稳定范围的扩大;力度上大幅度的起伏等,构成贝多芬音乐的强烈感染力。2.3贝多芬中期奏鸣曲的创作特色17到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所倡导的思想自由、个性发展思想和反对封建传统、宗教束缚的思想,潜移默化地浸润到贝多芬的意识中。对真、善、美的呼唤和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和抗争,世界的和平,人类的幸福,成为贝多芬中期所有音乐作品的主题。为表达这种主题,贝多芬根深蒂固地置身于现实中。他谱写的东西,记录着他的良知,凝聚着他的理想,塑造着他的全部思想历程,是他人格力量的物化。中期是贝多芬创作的旺盛和关键时期,他努力探索扩展奏鸣曲的表现力和套曲的结构功能,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和发展,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征。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d小调(暴风雨)》Op·31No·2,是贝多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中争议最大的一首。无论从它的思想、内容,还是从它在贝多芬一生钢琴创作的地位都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在思想性方面,按照罗曼·罗兰的看法:《暴风雨奏鸣曲》是贝多芬在音乐中直接表达思想的最突出的例证之一。“这是他,就是他本人!”罗曼·罗兰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一时期贝多芬艺术独具一格地表达了《暴风雨》中的对立性,这是“无法遏止的急流,粗犷的力量”和“高瞻远瞩思想的统治”之间的对立。这首奏鸣曲在构思上是美学和伦理学上的胜利,它摆脱了《月光》音乐发展中达到高峰时感情的动荡不安、心灵的苦难,它肯定了人民的因素,通过民间曲调与社会的悲欢相融合,难怪是列宁所喜爱的音乐作品之一。贝多芬的第31号三首钢琴奏鸣曲在所有钢琴奏鸣曲中是一个转折点,而且在他的整个音响化哲学体系中也是一个大的转折前的先兆和信号,正是这先兆和信号,预告了贝多芬的体系中出现了一个英雄的、革命的浪漫派的时期,向贝多芬心目中的新目标昂首挺进。2.4贝多芬晚期奏鸣曲的创作特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创作晚期是欧洲大陆最黑暗的时期,各国君主组成“神圣同盟”残酷镇压人民,坚持资产阶级民主理想的贝多芬面对这黑暗倒退的现实极为不满,心情沉重、苦闷、彷徨,创作暂时处于低潮。晚年的贝多芬在不断克服精神危机、耳疾、经济压力、家庭纠纷等困难的情况下,在他随后的人生旅途中,他使奏鸣曲的创作形式完全服从他自身的非凡幻想之中,以坚定的意志和无比的毅力继续投入创作。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的风格表现了他深沉、内省、诚挚、复杂的内心独白,其思想内容越来越具有深刻的主观意识,表达了他的痛苦与希望、明朗与阴霾、动摇与坚定等复杂情感,以及从最自由的幻想走向最坚定的意志。他以抒情内省性取代了以往的英雄性,以抽象性和复杂性代替了以往作品的标题性。他的奏鸣曲曲式结构已经完全自由化了,摆脱了一切传统规则。即兴性、心理的探索、深刻的哲理性,以及浪漫主义的艺术思维等是贝多芬这时期作品的突出特点。贝多芬最后五首钢琴奏鸣首首是经典,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1818年创作的《降B大调第二十九(锤子键琴)奏鸣曲》(Op.106)。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晚期作品的风格特点之一是审慎地挖掘主题和动机的最大潜力,这也是沉思的成果之一;又一特点是有意模糊分界线而获得持续性。贝多芬晚期作品的抽象性、普遍性,表现为对位织体的篇幅和重要性越来越大,这也是他音乐创作处于颠峰状态的作品风格,这个时期的作品被世人公认为“超越了从前所有音乐,向人类想象力所能触及的最高领域翱翔”。除了形式和风格的改变,除了独立性和独特性,还有一种个性的表达,即“人类情感和思想的彻底解放”。这个时期也被世人称为贝多芬的思想期。3、贝多芬奏鸣曲在曲式结构、和声运用方面的特色3.1贝多芬奏鸣曲发展和提高了现代钢琴音乐的表现力贝多芬把钢琴奏鸣曲的刻板程式变为表达情感的灵活工具,是作曲家表现矛盾冲突、对比和统一的最有力的手段。贝多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是钢琴艺术的经典,是音乐创作的奇葩。它是贝多芬毕生心血之精粹,是他生活的写照,情感的寄托,精神的升华。贝多芬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在西方音乐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钢琴艺术史的高峰,通常被钢琴家们奉为“圣经”,并成为每一个钢琴演奏家的必弹曲目。这32首奏鸣曲几乎贯穿了伟大作曲家的一生。带有一定的自传的意义,并成为贝多芬全部作品的重心所在。它的巨大价值在于发展和提高了现代钢琴音乐的表现力,使作品超越了时代,成为人类宝贵文化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的音乐创作中,他十分强调矛盾和矛盾的冲突,要求音乐形象在矛盾斗争中获得统一。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中,各乐章的顺序也不是墨守陋习的遵照快一慢一决的结构来组织两个主题在基调方面的关系,统一乐章内各个分歧的主题间的关系,都变得自由了,即是奏鸣曲的主干—奏鸣曲的第一部门也被改削,各个主题或各个小段落的连结句,到贝多芬手里则大为扩充,且有了生气,有了更大的和更自力的音乐创造价值。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与前人相比,具有更宽广的表现力、更突出戏剧性的音乐效果。钢琴演奏的音域扩大了,力度的对比增强了,手指的技巧提高了,而且还加强了奏鸣曲式结构内部的对比因素,扩大了展开部的矛盾冲突和发展的动力。3.2贝多芬倾向于音乐形象的现实主义和标题性贝多芬倾向于音乐形象的现实主义和标题性,这促使他坚定地创造鲜明的,相互矛盾的形象对比,这是人与外界,人与大自然的对比,内心各种感情相互抗拒的对比,人的各种个性的对比。例如,G大调第十奏鸣曲是技巧较为浅易的一首。第一乐章最为出色,贝多芬在此作品中创造性地发展了的对话特点,首次在音乐中表现了两种对立音乐的争吵。这个轻松、可爱的小曲具有女性般的优美,是前几首中最具钢琴化的,在织体上清澈、精致、朴素、率直,音乐的进行显示了完美的独立性,和前一首一样处在明亮、快乐的世界中。由此可见,贝多芬倾向于音乐形象的现实主义和标题性,这促使他坚定地创造鲜明的,相互矛盾的形象对比,这是人与外界,人与大自然的对比,内心各种感情相互抗拒的对比,人的各种个性的对比。按照作者的说明,显然在奏鸣曲Op.14,No.2中应该主要看到的是后一种对比。这当然不能排除同时表达了内心相互抗拒的因素,和特性统一的矛盾的设想。贝多芬不是第一个以人物的刻画,对话的特点来丰富器乐音乐。贝多芬的创新在于他形成了他前辈所未有的如此真挚和形象化的音调。3.3贝多芬奏鸣曲探求整体的简练和富有表情的紧凑贝多芬始终不渝地探求奏鸣曲整体的简练和富有表情的紧凑。如,奏鸣曲Op.14,No.2有三个乐章在这一奏鸣曲式乐章里,主、副部并不矛盾。主、副部主题都表现人在大自然界中的愉快。愉快有多种多样。副部主题第一乐句是一种愉快的摇荡。其结构特点是:1.把结束部的结构看为一个长大的乐句,包括它的补充终止。结束部是呈示部的一个暂时安定下来的地方,D大调稳坐在它的IIVV和弦和主长音上,旋律片段,音域狭窄音区偏低,重复很多,力度多半是P。这结束部表现出经历了一番运动之后,就地休息时的满足,出现了对位式的独白,自问自答,和声音响比前面都更丰满,织体比前更浓厚,每个半拍的后面都伴随着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律动,有如人在运动之后的心脏的脉动。2.展开部中是要转调的,并通过转调及动机加工来发挥动机的一切可能性。转调的布局和动机的选择是自由的。这一乐章中的呈示部的几个主题并没有根本的矛盾,因而展开部就无需有太大的冲突,其中的转调也都是些近关系调。3.在再现部中,呈示部的三个主题都应在主调((G)出现。这个再现部十分规矩。只是在连接部中先转人下属调C大调,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