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与宗教文化讲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旅游与宗教文化》讲稿一这一部分主要讲以下问题:旅游与宗教的关系,也就是了解宗教对旅游的意义;佛教的相关知识:佛教的创立、创始人释迦牟尼、原始佛教的基本理论、佛教建筑(包括佛教供奉的对象)、佛教的常用称谓、礼仪、节日、佛教的戒律。一、旅游与宗教的关系(了解宗教的必要性)举凡人类文化的所有分支与精华,基本上在宗教文化中都有相应的表现。比如:建筑、雕刻、绘画、文学、音乐、哲学、医学、天文学等。宗教文化积淀在民族内部,构成了各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价值取向等各个方面。不了解宗教,就不能透彻地了解人类的科学、文化及其发展。范文澜:“佛教在中国有将近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上有这样悠久深厚的密切关系,如果不懂得佛学,就没有办法懂得中国的文化史”。“天下名山僧占多”,比如佛教四大名山:金五台,是文殊菩萨的道场;银普陀,是观音菩萨的道场;铜峨眉,是普贤菩萨的道场;铁九华,是地藏菩萨的道场。自然山水的旅游文化,我们前面第一章已经介绍过;因为佛教名山除了自然环境优美外,又负载了人文景观,主要是佛教文化,不了解佛教文化,对佛教名山的游览就是不全面的。下面,我们对佛教的相关知识进行介绍,以期在游览佛教名山的时候能有更多心灵感受。(一)佛教的诞生及其创始人释迦牟尼佛教诞生于公园强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之间,创始人是乔答摩·悉达多。乔答摩·悉达多是迦毗罗卫国的王子,父亲是净饭王,母亲是摩耶夫人,相传诞生地是蓝毗尼花园,现在在尼泊尔境内。他自幼即有非常强的内省能力和敏锐的感受力,另外,他所生活的时代,印度上层有这样一个习惯:深居森林,进行沉思,追求哲学思想,探求真理。个人的特质加上时代的风气,使乔达摩悉达多对于人类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状态进行思考,发现任何人生活得都很辛苦,于是想出家修行,寻求解脱痛苦之道。但净饭王反对,在他16岁的时候即娶妻,但是,到了29岁,他还是离家出走了。开始,乔达摩悉达多想通过苦行的方式找到解脱之道,一天一顿饭,再后来是七天一顿饭,穿树皮,睡在牛粪上,折磨肉体,净化心灵,形容枯槁,颜色憔悴,可惜没有找到彻底解脱的方法。于是,6年后,35岁的他放弃苦行,接受了牧羊女的乳糜,到尼连禅河沐浴干净,到了他的成道地,也就是佛教的第二大圣地菩提伽耶,在一棵菩提树下静坐七天七夜,终于悟道,自认为找到了人生痛苦与解除痛苦的原因和方法,后又到了初转法轮之处鹿野苑,从此开始传法,共计45年,80岁时涅槃于拘尸那迦。举世闻名的佛祖四大圣迹:蓝毗尼花园、菩提伽耶、鹿野苑和拘尸那迦。1、原始佛教的基本理论(1)四圣谛四圣谛是四个真实不虚的道理,是原始佛教关于人生为何苦恼和如何摆脱苦恼的四大真理。苦谛:佛教认为,人生是充满种种痛苦的,人生是个充满痛苦的过程,人生皆苦,人生本身即是一个苦海。徐渭说:“乐难顿断,得乐时零碎乐些;苦无尽头,到苦处休言苦极;”。人生共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盛阴苦(一切身心痛苦)。(2)五蕴论五蕴也做五阴,即色(相当于物质)、受、想、行(意志、意向)、识。佛教将其2视为构成世间万物和众生的五种因素。认为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聚合,又在一定条件下离散,因此,众生的生聚灭散无常,既然众生和一切事物无非由于因缘和合而产生,它们就没有常住不变的实体和规定性。生命体无常,无常给众生带来种种痛苦,因此就不该贪恋人生,而应该追求摆脱一切苦恼的涅槃境界。这是原始佛教的哲学基础。从它与人生的关系,可以证明苦集灭道四谛。由五蕴的聚散离合,可以推出佛教的“三法印”(三种基本标志):一是诸行无常,就是一切事物、现象生灭不定。二是诸法无我,是指一切事物、现象没有主宰者和常住不变的本质、本性,三是涅槃寂静,是指永远超脱生死苦恼的涅槃境界是清静永恒的。再加上一切皆苦,就是四法印。集谛:揭示人生苦恼的根本原因:贪欲,贪嗔痴是万恶之源。因为贪欲,对人生道理无知(或者无明,或者痴),就有追求金钱利益和名誉的思想和行动,达不到目标就产生嗔怒,发生争斗,从而烦恼丛生。灭谛:灭除贪欲,断除苦恼之源,不再轮回于生死苦海,达到涅槃。道谛:达到灭除痛苦、进入涅槃的方法和途径,那就是:(3)八正道正见:正确见解正思维正语正业:正确行为正命:正确的职业和生活正精进:正确的修行正念:对四谛之理的正确忆念正定:正确地修行禅定。(4)十二因缘事物的产生、变化所依赖的条件,就是因缘,因是内因,是根本原因,缘是外因,是辅助因素,有时通用。具备了一定的因缘,就会有相关事物的生起和消灭,这就是缘起。十二因缘是讲造成人生苦恼的原因和过程,把人生分成十二个连续的环节: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它们互为生灭的条件,用来说明四谛中的苦谛和集谛。无明:就是痴,对佛教教义的不了解,这是造成众生生死流转的根本原因。(继续说明佛教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虚幻的,如梦的,不真实的。)行:行为造成的影响,形成力(业力)。识:感觉和意识活动,灵魂。名色:肉体和精神。“名”是受想行识四蕴,也叫四阴。“色”就是五蕴中的色,指的是物质,二者构成生命体的形神关系。六处:人的感觉器官和意识机能,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触:接触外界时产生的触觉和知觉。受:感觉。爱:贪爱。取:执著的求取,占取各种东西以及固执错误见解。有:众生和生存的环境。生:生命出生。3老死:生命的终结。(5)中国佛教哲学佛教智慧用否定的方法,破除人们对宇宙一切表层世界或似是而非的知识系统的执着,获得精神上的自由、解脱。佛教启迪人们空掉一切外在追逐、攀援、偏执,破开自己的牢笼,直悟生命的本性、本真。佛教的返本归极、明心见性、自识本心、见性成佛之论以及一整套修行的方法,是要人们寻找心灵的家园,启发一种内在的自觉,培养一种伟大的人格。佛家的成菩萨成佛陀,也是一种道德人格的理想。而佛家的诸佛平等境界和与众生一起拯救世界的热情,也是一种宝贵的思想资源。佛教用双遣对破等结构的方法来消解心灵上的执着,使人自知其限制,自虚其心,自空其说,以求容纳别人,这既是个体修养身心的方法,也是现代社会共存互尊的必须。佛教让人们反观自己心灵的无明,对治一切贪嗔痴,拓宽自己的心灵,从种种狭隘的偏见中超脱出来,使自己日进于高明之境,而不为无明所束缚。禅宗教人“了生死”,生死能了,则一切外在的执着都可以放下,人们不再为自己的有限性而惶惑,这样就消解了紧张和不安,人的创造性反而可以爆发出来,如此一来,有限的生命便进入到无限的境界。禅宗以创造性的生活和自我觉悟的日常途径,来揭示人生的秘密,化平淡为神奇,寓神奇于平淡。禅宗极大地张扬了人的主体意识,肯定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佛,都可以成就人格。传统佛教:佛陀已经涅槃,不再转世,临终前开示:“你们不要依赖我,要靠自己的判断活下去”。告诫人们,必须靠自己去学习如何解脱这个充满痛苦的世界,不要放弃自我思考与判断的自由。自己的命运由自己的修行和行为决定。(二)汉化佛教寺院概况1、寺庙的由来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寺庙:白马寺(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白马寺建立之后,中国“僧院”便泛称为“寺”,白马寺也因此被认为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2、汉化佛寺的基本格局佛教建筑包括佛寺、佛塔和石窟。我国佛教建筑在初期受到印度影响,塔庙里,以塔为中心,周围建以殿堂、僧舍。塔中供奉着舍利、佛像等,是寺院的中心建筑。晋唐以后,殿堂逐渐成为主要建筑,佛塔被移于寺外,多建寺前、寺后或另建塔院,形成了以大雄宝殿为中心的佛寺结构。殿堂式结构。殿:供奉佛像,以供瞻仰、礼拜、祈祷的地方。比如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堂:僧人说法、行道、日常起居的地方。比如说法的法堂。中轴线上由南向北的主要建筑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或藏经阁或毗卢阁、方丈室。中轴线东侧是生活区,包括僧房(居室)、香积厨(厨房)、斋堂(饭堂)、职事堂(库房)等。中轴线西侧是接待云游僧人的禅房,也叫云会堂。一些大寺院,门前还有放生池。(1)三门:佛寺一般多建于山上,所以寺院的外门叫“山门”。又称“三门”,一般由并列的三扇门组成。中间一扇大门,两旁两扇小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总称“三解脱门”。(中门:空门;东:无相门;西:无作门)4许多寺院将山门建成殿堂式,至少中间那座大门盖成殿堂式,叫“山门殿”。殿内塑有两尊金刚力士像,形貌雄伟,怒目而视,手持金刚杵以镇慑妖魔鬼怪。左边的力士怒目张口,右边的力士怒颜闭唇。在后期的某些中国佛寺内,金刚力士又换成了“哼哈二将”,那是受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影响的缘故。(闭嘴吧的是“哼”将郑伦,张嘴巴的是“哈”将陈奇)(3)天王殿:进山门之后,两旁的钟楼、鼓楼和中间的天王殿构成寺庙的第一重院落。天王殿有三个重要元素:弥勒佛、四大天王、韦驮菩萨。①、弥勒佛天王殿正中为袒胸露腹的大肚弥勒佛,这是释迦牟尼佛的既定接班人(“竖三世”里的“未来佛”,正确的应该叫“弥勒菩萨”才对。因为他还没有接班,所以还没有成“佛”)。其实,弥勒佛在唐代还是典型的佛或菩萨的形象,唐以后就变成了布袋和尚了。布袋和尚是五代时人,意译过来是慈氏,法名契此,在浙江奉化圆寂的时候自称是弥勒化身,人们就把他作为弥勒的代替者了,中国化的弥勒佛。②、四大天王弥勒佛的两侧有四大天王护卫,受《封神演义》影响,出现如下形象,象征风调雨顺:宝剑:南方增长天王琵琶:东方持国天王宝伞:北方多闻天王蛇、龙或者紫金花狐貂(白鼠):西方广目天王③、韦驮菩萨童子面貌,将军威容。护法。如果韦陀杵扛在肩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大的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三天;如果韦陀杵平端在手中,表示这个寺庙是中等规模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一天;如果韦陀杵拄在地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小寺庙,不能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4)大雄宝殿:天王殿再往北是“大雄宝殿”,俗称“大殿”,为寺庙的主殿、正殿。“大雄”是对佛祖释迹牟尼的尊称,指佛有大力,能伏“五阴(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等四魔。五阴(蕴)魔:五阴就是心色和合,有情众生是心色和合而现的相。色是物质,内外物质,受、想、行、识是心法,是意识,是意志。具体见前面的“五蕴论”。横三世佛:佛教称世界有秽土和净土,(5)罗汉全称阿罗汉,是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达到阿罗汉果位,就能断尽一切烦恼,超脱生死轮回。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一般指释迦牟尼的弟子。据佛经记载,罗汉不涅槃,只活在时间,以守护佛法。五百罗汉一般是指释迦牟尼涅槃后,参加第一次佛经结集的五百比丘。中国罗汉里的济公家喻户晓,酒肉穿肠过,生于南宋绍兴年间,本位浙江临海人,俗名李心远,法号道济。为人狂放,被称“济癫僧”。北京碧云寺罗汉堂里的济公蹲在房梁上,据说是因为他不守戒律,去晚了。佛,就是佛陀,是梵文的音译,也叫浮屠,意译是觉者、知者。觉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据说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小乘佛教中主要是指释迦牟尼,大乘佛教则认5为有无数佛,一切觉行圆满者都是佛。佛祖释迦牟尼有十大名号,最常见的是如来和世尊。菩萨:音译,意译为觉有情、高士、大士、大圣,其主要特点是上求菩萨(觉悟),下化有情(众生)。(三)佛教称谓比丘、比丘尼年满二十岁,受过具足戒,依靠乞食为生,具备破烦恼、坚持戒律、止恶修善,有良好德行。年满二十岁的出家人才能俗称和尚、尼姑。沙弥、沙弥尼7-20岁,受过十戒的出家人。居士:在家的佛教徒。关于戒疤的说明:烧戒疤的习俗,据说始于南朝梁代的梁武帝(禁酒肉也是梁武帝的规定),另说起源于元代,总之不是佛教原有,其他地方的佛教也没有,只有汉族有。1983年12月,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扩大会议作出了《关于汉族佛教寺庙剃度传戒问题的决议》。该决议中说:受戒时在受戒人头顶烧戒疤的做法“并非佛教原有的仪制,因有损身体健康,今后一律废止”。从此以后,新受戒的汉族僧人,头顶上再也不会有戒疤了。(四)戒律戒是佛教里最主要的内容之一,也是佛教徒安身立命、修行解脱的基础。佛教把戒学作为三学体系之一,与定、慧二学并列。佛教戒的特点是诸恶莫作,修行者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