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非考试习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宏观对称要素:对称轴(Ln),对称面(P),对称中心(C),旋转反伸轴(Lni)对称操作:使晶体相同部分有规律的重复所进行的操作。(旋转,反映,反伸,旋转和反伸)对称型的符号:Ln、P、C、Lni、晶体的分类标准:根据晶体的对称性进行分类。三大晶族和七大晶系:低级晶族、中级晶族、高级晶族。等轴晶系a=b=c,α=β=γ=900四方晶系a=b≠c,α=β=γ=900三方及六方晶系a=b≠c,α=β=90γ=1200斜方晶系a≠b≠c,α=β=γ=900单斜晶系a≠b≠c,α=β=90γ≠900三斜晶系a≠b≠cα≠β≠γ≠900空间群:指在一个晶体结构中所存在的一切对称要素的集合。点群:又名对称型,是指宏观晶体中对称要素的集合。切线规则:将界线上某一点所作的切线与相应的连线相交,如交点在连线上,则表示界线上该处具有共熔性质;如交点在连线的延长线上,则表示界线上该处具有转熔性质,远离交点的晶相被回吸。连线规则:将一界线(或其延长线)与相应的连线(或其延长线)相交,其交点是该界线上的温度最高点。重心规则:如无变量点处于其相应的副三角形的重心位,则该无变量点为低共熔点;如无变量点处于其相应的副三角形的交叉位,则该无变量点为单转熔点;如无变量点出于其相应的副三角形的共轭位,则该无变量点为双转熔点。三角形规则:原始熔体组成点所在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表示的物质即为其结晶产物;与这三个物质相应的初晶区所包围的三元无变量点是其结晶结束点。均匀成核是晶核从均匀的单相熔体中产生的过程。(2.5分)非均匀成核:是指借助于表面、界面、微粒裂纹器壁以及各种催化位置等而形成晶核的过程.一致熔融化合物是一种稳定的化合物,与正常的纯物质一样具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产生的液相与化合物组成相同。不一致熔融化合物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加热到一定温度会发生分解,分解产物是一种液相和一种固相,液相和固相的组成与化合物组成都不相同。本征扩散:空位来源于晶体结构中本征热缺陷,由此而引起的质点迁移。非本征扩散:受固溶引入的杂质离子的电价和浓度等外界因素所控制的扩散。或由不等价杂质离子取代造成晶格空位,由此而引起的质点迁移。不稳定扩散:扩散物质在扩散层dx内的浓度随时间而变化,即dc/dt≠0。这种扩散称为不稳定扩散。稳定扩散:若扩散物质在扩散层dx内各处的浓度不随时间而变化,即dc/dt=0。这种扩散称稳定扩散。晶粒生长,二次再结晶晶粒生长:平衡晶粒尺寸在不改变其分布的情况下,连续增大的过程。二次再结晶:是少数巨大晶粒在细晶消耗时成核长大的过程。肖特基缺陷:如果正常格点上的原子,热起伏过程中获得能量离开平衡位置跳跃到晶体的表面,在原正常格点上留下空位,这即是肖特基缺陷。弗伦克尔缺陷:在晶格内原子热振动时,一些能量足够大的原子离开平衡位置后,进入晶格点的间隙位置,形成间隙原子,而原来位置上形成空位,这种缺陷称为弗伦克尔缺陷。晶胞参数:表示晶胞的形状和大小可用六个参数即三条边棱的长度a、b、c和三条边棱的夹角α、β、γ即为晶胞参数.晶胞:从晶体结构中取出来的以反映晶体周期性和对称性的最小重复单元。同质多晶:化学组成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热力学条件下结晶成结构不同的晶体的现象,称为同质多晶现象。多晶转变:当外界条件改变到一定程度时,晶体会从一种变体变成另一种变体。六方紧密堆积和面心立方紧密堆积的空隙率相同,均为25.95%。体心立方堆积的空隙率为31.98%。多晶转变的类型及特点:(1)根据多晶转变前后晶体结构的变化程度和转变速度,多晶转变可分为位移性转变和重建性转变。(2)根据多晶转变的方向,多晶转变可分为可逆转变(双向转变)和不可逆转变(单向转变)。重建性转变——这种转变破坏原有的原子间的化学键,改变原子最邻近配位数,使晶体结构完全改变原样。所需的能量较高、转变速度较慢位移性转变——又称高低温转变,这种转变不打开任何键,也不改变原子最邻近的配位数,仅仅使结构发生转变。这类转变所需的能量较低、转变速度较快,并且在一个确定的温度下完成。配位数:在晶体结构中,一个原子或离子周围与其直接相邻的原子或异号离子的个数。配位多面体:在晶体结构中,与某一个阳离子直接相邻,形成配位关系的各个阴离子的中心连线所构成的多面体。点缺陷:三维方向上缺陷尺寸都很小。如空位、间隙原子、杂质原子。缺陷的符号:M原子:V..M,Mi,Mx位错的分类刃位错:若一个晶面在晶体内部突然终止于某一条线处,则称这种不规则排列为一个刃位错。伯氏矢量方向垂直于位错线的方向螺位错:原子不规则排列结构称为一个螺位错.伯氏矢量平行于其位错线方向固溶体的分类A按杂质原子在固溶体中的位置分类置换固溶体:杂质原子进入晶体中正常格点的位置所生成的固溶体。间隙固溶体:杂质原子进入溶剂晶格中的间隙位置所生成的固溶体B按杂质原子在晶体中的溶解度分类有限固溶体:杂质原子在固溶体中的溶解度是有限的。无限固溶体:溶质和溶剂两种晶体可以按任意比例无限制的相互固溶。影响置换型固溶体中溶质离子溶解度的因素1.离子尺寸因素2.离子的电价因素3.晶体的结构因素4.电负性因素为什么等轴晶系有原始、面心、体心格子,而没有单面心格子?(4分)因为从结构分布看,单面心格子不符合立方格子所固有的4L3的对称性。晶体的一般特点是:自限性:晶体物质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能自发形成几何多面体的外形。均一性和异向性:由于内部质点周期性重复排列,晶体的任何部分的性质都是一样的。在同一晶体的不同方向上,质点排列一般是不同的,因此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晶体性质随方向而异的性质称为晶体的异向性。对称性:晶体的相同部分有规律的重复,既包括几何要素,也包括物理性质。最小内能和最大稳定性:因为规则排列质点间的引力和斥力达到平衡,在相同的热力学条件下,晶体的内能比同种化学成分的气体、液体以及非晶质体都要小。对于化学组成相同但处于不同物态下的物体而言,以晶体最为稳定。试比较杨德尔方程和金斯特林格方程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条件。杨德尔方程在反应初期具有很好的适应性,但杨氏模型中假设球形颗粒反应截面积始终不变,因而只适用反应初期转化率较低的情况。金氏模型中考虑在反应进程中反应截面积随反应进程变化这一事实,因而金氏方程适用转化率很大情况下的固相反应。两个方程都只适用于稳定扩散的情况。硅酸盐熔体结构特点:熔体内部存在着近程有序区域,熔体是由晶体在高温分化的聚合体构成。熔体内部的聚合体的种类大小和数量随熔体的组成和温度而变化。粘度:相距一定距离的两个平行平面以一定速度相对移动的摩擦力。表面张力:将表面增大一个单位长度所需要的力表面能:将表面增大一个单位面积所需做的功。玻璃网络形成体:其单键强度大于335KJ/mol。这类氧化物能单独形成玻璃。网络变性体:其单键强度小于250KJ/mol。这类氧化物不能形成玻璃,但能改变网络结构,从而使玻璃性质改变。中间体:其作用介于玻璃形成体和网络变性体两者之间。冷却速率(dT/dt)C=▲Tn/tn▲Tn=Tm-Tn▲Tn为过冷度;Tn和tn分别为3T曲线头部之点的温度和时间。临界冷却速率大,则形成玻璃困难而析晶容易。离子晶体表面双电层的形成,对其表面性能的影响:弯曲液面附加压力的定义: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存在,使弯曲表面上产生一个附加压力。弯曲表面的附加压力▲P总是指向曲面的曲率中心,曲面凸为正值,曲面凹为负值。1.影响固相反应的因素有那些?答:影响固相反应的因素有反应物化学组成与结构的影响;颗粒度和分布影响;反应温度、压力、气氛影响;矿化剂及其他影响因素。2.说明影响扩散的因素?化学键:共价键方向性限制不利间隙扩散,空位扩散为主。金属键离子键以空位扩散为主,间隙离子较小时以间隙扩散为主。缺陷:缺陷部位会成为质点扩散的快速通道,有利扩散。温度:D=D0exp(-Q/RT)Q不变,温度升高扩散系数增大有利扩散。Q越大温度变化对扩散系数越敏感。杂质:杂质与介质形成化合物降低扩散速度;杂质与空位缔合有利扩散;杂质含量大本征扩散和非本征扩散的温度转折点升高。扩散物质的性质:扩散质点和介质的性质差异大利于扩散。扩散介质的结构:结构紧密不利扩散。3.试解释说明为什么在硅酸盐结构中Al3+经常取代[SiO4]中Si4+,但Si4+一般不会置换[AlO6]中的Al3+?((配位数为6时,S14+、A13+和O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0.40Å、0.53Å和1.40Å;配位数为4时,一离子半径依次为0.26Å、0.40Å和1.38Å))。(8分)答:CN=4,rAl3+/ro2-=0.4/1.38=0.29,Al3+四配位稳定,故在硅酸盐结构中Al3+经常取代[SiO4]中Si4+形成[AlO4];(4分)CN=6,rSi4+/ro2-=0.4/1.4=0.29,Si4+四配位稳定,六配位不稳定,故在硅酸盐结构中Si4+一般不会置换[AlO6]中的Al3+,形成[SiO6]。4.网络变性体(如Na2O)加到石英玻璃中,使硅氧比增加。实验观察到当O/Si=2.5~3时,即达到形成玻璃的极限,根据结构解释为什么在2O/Si2.5的碱和硅石混合物可以形成玻璃,而O/Si=3的碱和硅石混合物结晶而不形成玻璃?(8分)答:在2O/Si2.5的碱和硅石混合物中,氧硅比较低,在高温熔体中高聚物含量较高,熔体黏度较高,不易析晶,所以可以形成玻璃;而在O/Si=3的碱和硅石混合物中,氧硅比较高,在高温熔体中低聚物含量较高,熔体黏度较低,所以易析晶,而不形成玻璃。5.什么是润湿?改善润湿的方法有那些?(9分)润湿:固体与液体接触后,体系(固体+液体)的吉布斯自由能降低时,就称润湿。改善润湿的方法有:①降低γSLS、V两相组成尽量接近;②降低γLV在液相中加表面活性剂;③提高γSV去除固体表面吸附膜;④改变粗糙度。6.说明影响烧结的因素?(1)粉末的粒度。细颗粒增加了烧结推动力,缩短原子扩散距离,提高颗粒在液相中的溶解度,从而导致烧结过程的加速。(2)外加剂的作用。在固相烧结中,有少量外加剂可与主晶相形成固溶体,促进缺陷增加,在液相烧结中,外加剂改变液相的性质(如粘度,组成等),促进烧结。(3)烧结温度:晶体中晶格能越大,离子结合也越牢固,离子扩散也越困难,烧结温度越高。(4)保温时间:高温段以体积扩散为主,以短时间为好,低温段为表面扩散为主,低温时间越长,不仅不引起致密化,反而会因表面扩散,改变了气孔的形状而给制品性能带来损害,要尽可能快地从低温升到高温,以创造体积扩散条件。(5)气氛的影响:氧化,还原,中性。(6)成形压力影响:一般说成型压力越大颗粒间接触越紧密,对烧结越有利。(7)物料活性的影响7.简述硅酸盐晶体结构分类的原则和各类结构中硅氧四面体的形状。离子晶体结构的特点:阴离子作密堆积,阳离子填充空隙。硅酸盐晶体结构分类的原则:结构中硅氧四面体的连接方式。各类结构中硅氧四面体的形状:岛状:硅氧四面体孤立存在;组群状:硅氧四面体以两个、三个、四个或六个,通过共用氧相连成硅氧四面体群体,群体之间由其它阳离子连接;链状:硅氧四面体通过共用氧相连,在一维方向延伸成链状,链与链之间由其它阳离子连接;层状:硅氧四面体通过三个共用氧在两维平面内延伸成硅氧四面体层;架状:每个硅氧四面体的四个顶角都与相邻的硅氧四面体共顶,形成三维空间结构。桥氧:玻璃网络中作为两个成网多面体所共有顶角的氧离子,即起“桥梁”作用的氧离子。反之,仅与一个成网离子相键连,而不被两个成网多面体所共的氧离子则为非桥氧体心:原子数2面心:原子数4六方:原子数6面心密度=4M/(a03*6.023*1023),V=a03=(2√2R)3六方V=a02c*(√3/2)=(2R)2*(√8/3*2R)*√3/2=8√2R3体心V=a30=(4R/√3)38.试述B2O3中加入Na2O后,结构发生的变化,解释硼酸盐玻璃的硼反常现象?硼反常现象:硼酸盐玻璃随Na2O含量的增加,桥氧数增大,热膨胀系数逐渐下降。当Na2O含量达到15%~16%时,桥氧又开始减少,热膨胀系数重新上升,这种反常过程称硼反常现象。B2O3中加入Na2O后,Na2O所提供的氧使[B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