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1年1月24日在柳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九次会议上市长郑俊康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2010年工作回顾过去一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提出的“三十字方针”,扎实推进“三个同步”,全面实施“二次创业”,大力开展“七个年”活动,努力克服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和严重洪涝灾害等困难,加快“经济升级,城市转型”步伐,全面超额完成了市十二届人大八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初步统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0.3亿元,增长16.0%;工业总产值2652.6亿元,增长3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5.1亿元,增长47.4%;财政收入201.2亿元,增长2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15元,增长10.6%;农民人均纯收入4945元,增长14.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96‰。为民办20件实事基本完成。我市成为全国唯一独揽“2010中国最具创新力城市”、“2010中国经济转型示范城市”和“中国最具竞争力特色经济市”三项殊荣的城市。“十一五”规划目标全面实现。过去的五年,是我市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之一。与2005年比,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1.1倍,年均增长15.4%;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1倍,年均增长25.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4.9倍,年均增长42.4%;财政收入增长了1.51倍,年均增长2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1%,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3%。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11.5:52.0:36.5发展为8.3:63.0:28.7。市区面积由原658平方公里扩大为1016.75平方公里。在全区率先实现工业化示范城市的奋斗目标基本完成。一、“三年四千亿,工业再翻番”迈出坚实一步,工业经济规模、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工业发展实现五大突破。一是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大关,达2387.7亿元,增长33.3%。二是工业利、税双双突破百亿大关,利税、利润总额分别达216.5亿元和108.1亿元?,增长35.0%和54.9%,创下历史最好水平。三是汽车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27亿元,成为我市首个、全区第二个千亿元产业。四是企业发展取得新突破,柳钢主营业务收入超过450亿元,上汽通用五菱突破400亿元?,东风柳汽突破100亿元,全市百亿元企业增至5家;产值过亿元企业由200家增至260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5家,总数达984家。五是县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柳南区、柳北区工业产值分别突破200亿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工业更新改造投资287.5亿元,增长37.9%。支柱产业不断壮大,全市各类汽车产量143.7万辆,增长15.5%;钢和钢材产量双双突破1000万吨,柳钢跻身中国千万吨钢企行列;工程机械产量突破5万台,柳工轮式装载机销量保持国际第一。培育新支柱产业初见成效,化工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柳化完成六大生产基地布局,成为亚洲最大的保险粉和国内最大的双氧水生产企业。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热电联产等项目加快推进。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第四轮创新计划全面完成。柳州高新区成为国家级高新区。柳工成功获得广西首个国家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9家,自治区千亿元产业重要研发中心6个,自治区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企业技术中心6个。自主品牌打造取得重大进展。上汽通用五菱“五菱之光”荣获广西科技进步特别贡献奖,企业首个自主品牌轿车“宝骏”成功下线,填补了广西生产中级轿车的历史空白。东风柳汽B12轿车研发取得关键性突破,风行景逸引发两厢车市“鲶鱼效应”。产学研合作不断加强,广西首家“院士籍”企业和首家科技风险投资企业落户柳州。我市率先在全区构建起了区、市、县三级人才小高地体系。园区经济强劲增长。重点监测的八个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突破800亿元,达827.7亿元,增长46.5%。园区集聚效应日渐显现,阳和工业新区工业产值突破200亿元,全市产值过百亿工业园区增至5个,自治区级A类以上产业园区由7个增至8个。阳和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汽车产业示范基地主导园区。广西柳州汽车城项目正式落户柳东新区。节能减排成果显著。“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初步核算,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22%,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分别下降34.5%和13.1%。“十一五”期重点能耗企业总节能量超过300万吨标准煤。二、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战略扎实推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建成农村公路965.2公里,修建村屯道路249条660公里,全市乡镇公路通畅率和行政村公路通达率均达100%。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9.7亿元,创历史新高,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53座,新增恢复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0万亩;建成农村饮水工程366处,解决了17.3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第三批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圆满完成。生态家园建设有效开展,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52%。农村危房改造、城乡风貌改造年度任务全部完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顺利推进。“十大农业工程”顺利推进。工程累计完成投资7.9亿元。良种扩繁工程建成糖蔗良种基地456亩、油茶良种育苗基地640亩、柑橘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120亩,引进原种猪1280头;产业基地工程建成优质油茶基地23.1万亩、超级稻基地38万亩、双季葡萄基地3.5万亩、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5510亩、千亩特色水产养殖基地640亩;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服务体系完善等工程加快推进,有力带动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全市财政农业投入16.8亿元,增长17.3%。市财政对农业生产性投入在2009年基础上翻了一番。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5.2亿元,增长5.3%。面对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市政府承诺对稻种损失予以全额补偿鼓励农民按农时进行春播,确保了全年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的稳定。糖料蔗、桑蚕、蔬菜、水果、茶叶等优势产业实现量效并增。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新增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2家,总数增至64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17家,总数达627家;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63家,规模养殖户达3041户,柳州宏华牧业公司成为全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冬季葡萄面积不断扩大,我市成为全国最大的冬季葡萄生产基地。柳城成为广西第一个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农机创新示范工程带动明显,我市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升到51%,进入全区先进行列。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六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4.0亿元,增长15.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2.1亿元,增长35.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45.9亿元,增长52.2%;财政收入26.3亿元,增长32.0%。鹿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成为继柳江后我市第二个生产总值百亿县。三、服务业发展加快,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持续增强“十大商贸工程”进展顺利。千亩农贸物流园、千亩钢铁物流园、千亩化工物流园开工建设。新风时代购物广场、桂中海迅柳北物流基地建设顺利推进。成功引进台湾大润发大型超市。建成预备四星级酒店一家,按五星级标准建设酒店一家。商业布局不断完善,时尚休闲、精品购物特色商业街及柳北文化商业广场建成开业;3个商业网点示范社区顺利建成,50个微型超市进入社区。柳侯、桂中等7个集贸市场完成改造。城乡居民消费不断扩大。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及以旧换新政策全面落实,有力拉动了农村消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农村现代物流工程”累计建成农家店1289个,配送中心7个,农村流通网络已覆盖所有乡镇及87%的行政村。升级改造乡镇屠宰场52个,建成放心肉连锁店20家。价格调控监管得到加强,果断依法查处年初部分米粉生产厂家集体涨价事件,得到了市民广泛支持。我市市场供应和物价总水平保持稳定。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0.0亿元,增长20.0%。“旅游名城”建设加快推进。“十大旅游工程”年度完成投资10.9亿元。马鹿山奇石休闲公园主展馆、“东堤春晓”特色街建设基本完工,市区沿江景观改造、凤凰河休闲度假区等项目顺利推进。龙潭公园成为继柳侯公园之后广西第二个国家重点公园。三江丹洲古城、融水贝江景区成为国家4A级景区,鹿寨月岛湖度假区、君武森林公园等四个景区成为国家3A级景区。成功举办第六届柳州国际奇石节。全年接待过夜入境旅游者8.1万人次,增长19%。房地产业稳定发展。房地产价格监测、市场调控和土地供应批后监管卓有成效,房地产投资与消费保持稳定。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65.4亿元,增长37.7%;房屋施工面积1443.1万平方米,增长16.5%;销售面积291.9万平方米,增长9.0%;市区商品房平均价格为4771元/方米,增长11.2%。四、宜居城市建设力度加大,城市承载能力不断提升提升交通枢纽地位工作有效开展。湘桂铁路扩能、柳南城际铁路等项目加快建设。柳肇铁路已向国家发改委申请立项。柳韶铁路规划通过专家组预审。三江至柳州、阳朔至鹿寨、柳州至武宣等高速公路项目顺利推进,柳州至梧州、柳州至南宁第二高速公路列入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近期重点建设项目。柳州港总体规划获自治区批准。鹧鸪江码头、阳和码头和旅游客运码头开工建设。落久水利枢纽项目建议书通过水利部水规总院审查,洋溪水利枢纽列入柳江综合规划修编。白莲机场扩建正式启动。城市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市政重点工程完成投资143.3亿元,增长42.3%;其中“十大建设工程”完成投资80.0亿元。城市路网建设加快推进,四座跨江大桥和外环路建设以及三个交叉路口的立交改造进展顺利,一批城市道路建设完工,15条小街小巷完成改造。静兰片区改造扎实推进。城市东扩攻坚战全面打响。“柳东新区十大项目”相继启动,市区至新区快速公交系统(BRT)、柳东三甲医院、实验中学、小学等项目加快推进。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市委党校顺利搬迁,柳东大厦主体竣工,新区路网工程和各安置小区加快建设。广西柳州汽车城建设规划、新区城市规划编制初步完成,各项工作紧密推进。生态建设再结硕果。我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工作积极开展。龙潭、雀山等公园一期改造基本完工,一批街头小游园建成使用。“百万人种百万棵树”超额完成,全市绿化造林31.5万亩,我市森林覆盖率达62.6%。城市绿地景观提升、石山河岸绿化、夜景光亮等工程扎实推进,一批道路完成绿化景观改造。六县县城污水及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成使用,市区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91%和100%,六县县城分别达68.9%和60%以上。柳江河饮用水保护河段保持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4天,优良率为97.0%。城市规划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和《柳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获得国务院批准。市区控制性详规覆盖率达100%。六县乡镇和村屯规划覆盖率分别达100%和20%。土地宏观调控和矿产资源保护卓有成效。全市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334公顷,增长30.9%;盘活存量土地1105公顷,增长64%;“两违”治理拆除违法建筑50.1万平方米。城乡清洁工程和治脏、治乱、治水等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桂柳路大型垃圾转运站等环卫设施加快建设,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数字城管一期工程建成并实现与“天网工程”同台共享。五、民生持续改善,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创业、就业体系不断完善。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扎实推进。“全民创业提升年”活动有效开展,涌现了一批优秀创业典型和创业孵化基地,全年新增创业人数2.02万人。统筹城乡就业取得新进展,市、县、乡、村四级公共就业服务联网初步形成,乡镇(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组建率分别达100%和93%以上。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力度持续加大。全市新增城镇就业5.4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6万

1 / 3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