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WTO时代对两岸经济金融发展成果之分析与比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後WTO時代對兩岸經濟金融發展成果之分析與比較學生:賴淑婷學號:92402243指導老師:趙永祥老師壹﹑背景說明2001年11月11日第四屆卡達WTO部長會議正式採認通過我入會案,並於次日簽署入會議定書。根據WTO之入會程序,必須將相關入會文件送請立法院審查通過,並致函WTO秘書處,確認接受我入會議定書,並將入會文件存放WTO秘書處,秘書處接獲確認函之後第三十日起成為WTO正式會員。貮﹑目的&動機目的、動機台灣之所以要積極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除了以加入國際經貿組織方式,確保我們在國際社會的生存與發展空間,更重要是藉入會談判加速台灣經濟自由化,並提升經濟發展的品質。目前兩岸經貿活動多項限制主要基於我們整體安全與利益的考量。所以,台灣在申請加入WTO時,應思考在WTO規範下,兩岸經貿是否有可能繼續限制或規範?如何規範?若必須放寬時,我們應如何讓台灣在經濟全面自由化過程中,兩岸經貿活動不至於朝向不利台灣整體安全與利益的方向發展。叁、內容說明我國加入WTO的六大挑戰挑戰一:全球化的反思亞洲發生金融風暴,對全世界的經濟帶來了重大的衝擊,套用美國總統柯林頓的話:「全球化不再只是一個趨勢,而是一個事實」,沒錯,在資訊科技一日千里,國與國之間零差距的情況,資本及人力的移動幾乎零障礙,全球化確實己經成為事實。挑戰二:區域結盟新勢力重返國際社會一直是我國朝野一致的心願,在WTO談判桌上,一百三十七個會員國一人一票,理論上美國和非洲任何一小國力量相當,但現實的環境卻是美國、歐盟、日本與加拿大,以及日益重要的區域整合,都對未來WTO的方向產生重大影響。挑戰三:台灣的國際責任未來台灣是以已開發國家身分成為WTO一員目前WTO一百三十七個會員中,屬已開發國家不到五分之一,對台灣而言,這不僅是一個成功的象徵,也代表了許多責任與義務,未來我們應該將台灣經驗與各國分享,善盡國際責任順應國際趨勢,加強給予低度開發國家必要支持與協助,對台灣未來的經貿與外交發展,將產生前所未有的良性效果。挑戰四:勞工失業的壓力中國大陸與美國達成加入WTO協議,引起全球的歡迎與注目,唯獨美國的勞工團體強烈抗議反彈,認為這將嚴重影響美國工人的利益。根據研究顯示,先進國家自開發中國家進口,雖然在長期因自由化造成經濟發展與就業的增加,但在短期內則可能發生產業結構調整的問題,將使先進國低技術工人工作機會減少。挑戰五:充份利用超國家組織的機能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Drucker)在「後資本主義社會」書中提到,近幾十年來,各國政府所面臨的問題,愈來愈不能靠單一國家或聯合幾個國家政府就可以解決,必須靠超越國家的機構才行。譬如說,歐美各國的環保問題,以及第三世界低開發國家與先進開發國家,在經濟發展上的差距,都需要一個超越國家層級的組織或單位,扮演仲裁與合作的角色。就台灣而言,在國際社會中,我們應學習如何參與這些國際組織的決策過程,利用這些機制爭取國家最大的利益。挑戰六:民族力量崛起未來台灣在往WTO會員一步步前進同時,對於基層民眾及利益團體的呼聲,如勞工團體、環保團體、農民團體等的看法,必須有所回應。經濟部站在主管單位的立場,將以透明的政策思維加強溝通、協調立場。對金融業影響評估與因應措施影響評估因應措施銀行業1.短期內將對本國銀行造成調適上困難2.長期而言可提升金融服務品質,有助業者拓展海外市場,及國內企業國際化發展。1.配合發展亞太金融中心計劃,逐步採行金融自由化措施。2.鼓勵具專業經營特色的銀行進入我國。2.推動公營銀行民營化。保險業1.國內消費者選擇多樣化,並可享受更高品質的服務。2.對國內業者將產生競爭壓力。加強保險監理措施及維持市場秩序,以維護消費者權益。證券業1.增加國內業者競爭壓力。2.提昇券商服務品質,並開發新金融商品。建立符合國際規範之公平競爭原則。資料來源:經濟部國貿局兩岸金融現狀分析比較台灣金融業在探討加入WTO對銀行業之衝擊前,必須先了解目前銀行業者在經營上所面臨之問題,大致如下:直接金融挑戰間接金融競爭日趨激烈,資產品質逐年惡化銀行獲利能力降低、盈餘衰退(目前國內銀行仍以利息收入為主要獲利來源)金控六法並未規範非系統風險基層金融債信問題嚴重市場集中度不高金融機構經營資訊不透明,市場機制無法充分發揮大陸金融業在大陸方面,其金融服務業亦存在一些問題,就銀行業而言,屬於寡佔事業,逾放問題嚴重,估計約達26%以上,市場監管機能不健全。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資產報酬率尚不到0.2%,遠低於國際水準,亦不及我國0.4%之資產報酬率。由此觀之,大陸與台灣的金融體質仍有一段差距。大陸改革開放二十年,其銀行經營及體制上的問題如下:1.不良資產偏高不良資產偏高根源於計劃經濟所造成的,一方面財政和中央銀行不分家,國家財政可以向中央銀行透支,二是產權問題,國有銀行和國有企業產權都歸國有,受國家銀行各級領導干預,對國有企業放款,造成貸款本息不能回收。2.資本適足率未能到達8%國有獨資銀行除了容易造成不良資產外,亦在資本結構及信貸市場發展造成矛盾。大陸銀行發展策略中兩項重要內容:1.保持國有獨資銀行的主體地位,2.改善資產狀況,增資以達到「巴塞爾協議」所規定資本適足率8%,此二目標是相互衝擊的。因為若要增資,除非政府出資,否則公開發行政府經營權必然釋出;若不增資改善資產結構,目前已存在不良債信的國有企業必定無法取得信用資本適足率=(核心資本+輔助資本)/風險性資產≧8%因為要改善資本適足率只能增加分母,如增資則可能喪失經營權;或降低分母收回不良債信,則可能因既有國營企業信用風險較高,不能再取得授信。3.國有銀行經營業務萎縮在「撥改貸」改革實行後,國家財政(如發行公債)在國有企業投資活動之重要性下跌,銀行對國有企業的資金供應處於壟斷之地位。但直接金融取代間接金融,國有銀行的壟斷地位受到挑戰,加上「分業管理改革」,銀行的業務範圍及獲利空間愈來愈侷限於基本存放業務。信託和證券能投資業務部門,因分業管理改革從銀行分出去。4.嚴格金融分業管理,降低競爭力,與國際金融發展脫軌。大陸實施嚴格金融分業其目的在使各類金融機構業務更加專業化,以便於內部管理及有利貨幣當局的監管,站在總體經濟的角度則為提高金融機構的營運質量。但此過度嚴格分業對開發中國家金融機構的營運不但拉升金融機構系統風險,且會降低其競爭力,並擴大其金融風險。加入WTO後對兩岸經貿的影響加入WTO後,兩岸經貿關係的走勢有三種可能:1.兩岸走經濟上共命運,在相互往來中走互利和雙贏道路的可能。兩岸如果均能夠按照WTO的正常貿易待遇、無歧視待遇等規則行事,相互間降低關稅,削除各種非關稅壁壘,這樣,在WTO內一國四席的模式下,不僅可早日實現相互間的「三通」,並且能進一步發展各種類型的經貿關係,形成兩岸經濟共命運的格局,帶來互惠互利和雙贏的結果。2.是台灣的大陸經貿政策繼續停滯不前,兩岸經貿快速發展的局面受到影響。在現實中,台灣經濟政策決策者總是以種種「顧慮」為由拒絕對大陸經貿政策作實質性調整。如果台灣當局仍然堅持拒絕將「三通」問題作為一個中國內部事務處理的立場,兩岸關係就有滯留在無直接「三通」層次。從現階段政策看,台灣「經發會」在作出解除「戒急用忍」政策的決議後,台灣執政當局仍然強烈地表示並不願意回到「九二共識」,這種做法本身就意味著對兩岸經貿交流進行限制的可能性。3.相互採用「互不適用條款」,兩岸在WTO內嚴重對立的可能。國民黨執政時期,台灣對大陸在WTO框架內與台商關係的認知,是認為大陸從「以經促政」、「以經促統」的目的出發,在有爭議的問題上不會以經濟制裁手段逼迫台灣,客觀上也不願看到台灣對大陸引用排除條款,希望能達到使兩岸經貿交流更加緊密的目的。但是,自民進黨上台執政後,在保持經濟增長和保障「民主政權」轉型的旗號下,從對大陸「反施壓」的對抗立場出發,台灣當局對WTO框架內兩岸關係的認知出現了一些變化,從認為大陸不希望台灣引用排除條款,轉變為台灣不正式排除使用排除條款的可能,同時還在不少場合暗示,兩岸在商貿問題,設立解決爭端機制等方面均可能產生糾紛。結論結論兩岸加入WTO,短期內雖可能帶來相當程度的調整與衝擊,但長期而言對兩岸利大於弊。加入WTO在貿易上將使兩岸間的貿易依存度上升,同時在我政府逐步放寬大陸進口限制下,台灣自大陸進口可望增加,台灣對大陸之貿易順差可望下降;在投資上,由於大陸以開發中國家身份申請入會,可以享受WTO締約成員所提供最惠國待遇之優惠關稅。參考文獻1.二十一世紀兩岸經貿關係之分析加入WTO對海峽兩岸金融產業之衝擊及交流新契機中、台WTO入會與東亞金融合作之契機

1 / 3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