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分数的基本性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案例与分析------《分数的基本性质》油田第五小学常丽霞一、案例背景: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学案”正好符合了这一要求,它体现出一种观念的创新,注重以人为本,它是站在学生的视角进行思考,强调教学应关注学生认识感受与成长,更要注重学生如何学才能收获最大。“学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以当前教学实际为出发点,力求知识与能力并重。“学案”倡导教师与学生并重,教师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学案”,从基础知识结构的掌握、解题技能的培养到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开发,对学生学习进行系统的指导。学生借助“学案”自主学习,在此基础上突出个性和创新,通过师生的教学互动,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案例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学法的设计,从大胆猜想、实验感知、观察讨论到概括总结,完全是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而设计的。二、案例描述:教学内容:鲁教版五年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内容,教材第78、79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经历预测猜想——验证猜想——得出结论——应用结论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2、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把一个分数化成用指定的分母做分母或指定的分子做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3、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合理分析和总结概括的能力,体验到数学验证的思想,培养敢于质疑的创新思维方式。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学具准备:纸条、彩笔、方块若干等学具。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引出猜想。师讲《西游记》师徒四人分饼的故事。师问:孙悟空分到了一只饼的41,沙僧分到了一只饼的82,猪八戒分到了一只饼的123,师父分得公平吗?他们分到的饼一样多吗?(学生猜想,初步说出各自的验证方法)二、利用学案,合作探索。(出示学案,引导学生探究新知。)学案:1、41、82、123这三个分数相等吗?你是怎样知道的?2、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之间有什么关系,分数的大小才能不变?3、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4、你能创造出与31的分数。……1、学生充分利用学具,小组合作,共同验证。师:这三个分数大小一样吗?哪个小组先来汇报验证的情况?组1:我们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是41,我们把同样大小的圆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两份是82,我们再把同样大小的圆平均分成12份,其中的3份用123表示,我们再把圆片的41、82、123叠起来是一样大的,所以这三个分数是一样大的。组2:我们把同样长短的三根长方形的纸条折成4份,把其中的一份用彩笔标出来是41,我们把同样长的另一根长方形纸条平均折成8份,把其中的两份用彩笔标出来是82,我们再把同样长的第三根纸条平均分成12份,把其中的3份用彩笔标出来是123,我们再把这三根彩色纸条加以比较,发现它们一样长,所以我们说这三个分数一样大。组3:我们组把24个小正方体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有6个,就是41;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二份有6个,就是82;平均分成12份,其中的3份也有6个,就是123。所以这三个分数相等。组4:我组与他们的验证方法都不一样,我们是计算的:41=1÷4=0.25;82=2÷8=0.25;123=3÷8=0.25。三个分数都等于0.25,所以这三个分数大小相等。……2、组织讨论,总结归纳。师:既然孙悟空、沙僧、猪八戒三人分得的饼同样多,那么表示他们分得饼的分数是什么关系呢?(展示学生的完成情况分饼图。)(1)从左往右看,分数的分子、分母是怎么变化的?(2)从右往左看,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又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3)为什么性质中要规定“零除外”?(4)学生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3、创造分数。学生创造出与31的分数。(交流并说出自己的创造方法。)三、应用性质,巩固新知。(出示同步练案)1、填空。2、火眼金睛判对错。3、创造大比拼。4、自主练习题。四、总结全课。……案例分析:1、用“学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把教师的教变成学生的学,必须深入研究学法,建立探究式的学习模式。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观察、讨论、合作、探究学习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学案”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机会而设计的。在本课的教学中,着眼点就放在了突出数学思想和方法上。并建立了“猜想——验证——反思——运用”的教学模式。以“猜想”贯穿全课,引导学生迁移旧知、大胆猜想——实验操作、验证猜想——质疑讨论、完善猜想等,把这一系列探究过程放大,把“过程性目标”凸显出来。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体验到发现真理的曲折和快乐,充分实现了数学教学的最大功能。尤其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感知、理解、提升、归纳、概括方面,注重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表达、辨析、质疑的训练,尽量不给学生的数学思维加上框框,让学生展开思维,大胆思考,并重视引导学生采用举例说明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新的教学价值观。2、用“学案”指导学法,使学生有“法”可依。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阻碍才能的发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可见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能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去获取知识,因此,充分利用“学案”,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更要指导他们“会学”。指导学生掌握预习方法,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难以掌握的内容,应积极引导学生去议一议,鼓励学生去交流。在讲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差错、漏洞,教师要特别耐心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正确地表述,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乐意去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验中得出结论,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通过经常性的回思养成主动总结,主动归纳的好习惯,能够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用不同的方法推导《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学生在交流与讨论中由不完善到完善,由不理解到理解,由不会灵活运用到熟练掌握新的知识。一步步地成长起来,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3、用“学案”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更要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探索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合情推理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问题意识及合作意识。本案例中教师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合作中探索,在交流中发现;在不同观点中创造性火花的相互碰撞中,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得到增强,合作意识逐渐提高,学生素质的得到全面提高。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