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检验员培训教程—《检验规程》国质检锅[2002]296号起重机械监督检验规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二ОО二年十月八日2检验员培训教程—《检验规程》监督检验:依据有关法规,具有强制力,对实施对象安全性能及其相关事宜监督验证性质的法定行为。它不能代替受检单位的自检和日常安全检查活动暂分为:验收检验、定期检验、制造过程监检。验收检验分为新安装、移地安装、改造大修后、事故修复后。部分起重机械的验收检验有可能改为安装过程监督检验,届时就不存在验收3检验员培训教程—《检验规程》第二条监督检验机构开展起重机械的验收检验和定期检验,必须遵守本规程规定的检验内容、要求与方法。本规程适用于桥架型、塔式、流动式和门座起重机的验收检验和定期检验。第十一条检验项目,不得少于《检验报告》所列项目检验员培训教程—《检验规程》第三条安装、大修或改造后,进行验收检验;在用起重机,每两年进行一次定期检验第四条主要引用标准《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1985)《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1983)和各类起重机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目前起重机国标和行业标准200余个,超过其它特种设备标准总和。常用的近20个。D:\规定\起重机械标准目录新.doc5检验员培训教程—《检验规程》第五条对检验过程实施严格控制。检验人员实施检验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或特殊情况,经请示检验机构认可,可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增加检验项目。对于不具备现场检验条件的起重机,或者继续检验可能造成安全和健康损害时,检验人员可以中止检验并必须书面说明原因。6检验员培训教程—《检验规程》第六条检验机构应当在安装、大修或改造等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验收检验。施工单位应当出具完整的自检报告。第七条仪器设备、计量器具和相应的检测工具,其精度应当满足要求,必须经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仪器尽量多带、多用,既提高检验质量又树立形象。7检验员培训教程—《检验规程》第八条实施现场检验时应具备下列检验条件:(一)被检设备状况、检验现场的环境和场地条件符合相关标准及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二)检验现场应整洁,不应有影响检验的物品、设施和与检验无关的人员,并放置表明现场正在进行检验的警示牌。8检验员培训教程—《检验规程》第九条检验人员必须取得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起重机监督检验工作。现场检验至少由2名具有起重机械检验员以上资格的人员进行,并必须配戴检验人员资格证胸卡。9检验员培训教程—《检验规程》第十条受检单位及安装、改造(大修)和维修保养等相关单位,应向检验机构提供有关技术资料,并安排相关专业人员到现场配合检验。开工告知手续及《规程》要求的技术文件不全或不合要求的,不要轻易检验。现场检验试车时,让受检单位操作,一般不要自己操作。10检验员培训教程—《检验规程》第十二条现场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应当详细填写原始记录,详细记录各个项目的检测情况及检验结果。原始记录表格由检验机构统一制定,在本单位正式发布使用。第十三条个别项目应另列表格或附图。11检验员培训教程—《检验规程》第十四条原始记录中可使用统一规定的简单标记,表明“合格√”、“不合格×”、“无此项/”等。有测试数据要求的项目应填写实测数据;无测试数据要求但有需要说明的项目,可以简单的文字说明现场检验状况,如“无”、“坏”、“不可靠”、“不起作用”、“不牢”等;遇特殊情况,可填写“因……(原因)未检”、“待检”、“见附页”等。12检验员培训教程—《检验规程》第十五条原始记录必须有检验人员的签字和检验日期,并应当有校核人员的校核签字第十六条检验后,10个工作日内向受检单位出具《检验报告》。结论页必须有检验、审核、批准的人员签字和检验机构的检验专用章或公章13检验员培训教程—《检验规程》第十七条《检验报告》中有测试数据要求的项目,应在“检验结果”一栏中填写实测或经统计、计算处理后的数据;无测试数据要求但有需要说明情况的项目可在“检验结果”一栏中简要说明;既无测试数据又无需要说明的情况时,可在“检验结果”一栏中填写“符合”、“/”(无此项)或“不符合”。“结论”一栏中只填得写“合格”、“不合格”、“/”(无此项)等单项结论。14检验员培训教程—《检验规程》第十八条合格的判定条件:重要项目全部合格一般项目不合格项数验收检验:不超过3项(含3项)定期检验:不超过5项(含5项)且满足本条第3款要求;(三)对上述两款条件中不合格但未超过允许项数的一般项目,出具整改通知单。只有在整改完成并经检验人员确认合格后,或者在使用单位已经采取了相应的安全措施,并在整改情况报告上签署了监护使用的意见后,方可出具结论为“合格”或“复检合格”的《检验报告》。15检验员培训教程—《检验规程》凡不合格项超过合格判定条件的,均判定为“不合格”或“复检不合格”。施工或使用单位修理后可申请复检第二十条判定为“不合格”或“复检不合格”的起重机,检验机构应将检验结果报当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16检验员培训教程—《检验规程》第十九条《检验报告》4种检验结论:“合格”、“不合格”、“复检合格”、“复检不合格”。(一)满足合格判定条件的,结论填写“合格”;(二)不满足合格判定条件的,结论填写“不合格”;(三)复检后满足合格判定条件的,结论填写“复检合格”(四)复检后仍不满足合格判定条件的,结论填写“复检不合格”填复检结论的,应在原始记录等技术资料中应由复检的书面见证17检验员培训教程—《检验规程》第二十一条检验人员应当穿戴必需的防护用品。(要保护好自己)第二十二条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员对检验工作质量负责。18检验员培训教程—《检验规程》1.技术资料1.1制造单位:资格证、合格证、监检证链接监检目录1.doc、说明书等随机文件;必要时应提供型式试验报告1.2安装单位:a.施工情况记录和自检报告;b.安装过程中事故记录与处理报告;c.安装过程中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1.3改造(大修)单位除提供1.2项要求的内容外,还应提供改造(大修)部分的清单、主要部件合格证、改造部分的图样和计算资料。19检验员培训教程—《检验规程》1.4使用单位应提供注册登记和运行管理制度资料以及设备技术档案(内容包括1.1、1.2和1.3项要求的资料,维修保养、常规检查和故障与事故的记录等)。新增设备的验收检验此项仅核查运行管理制度资料。20检验员培训教程—《检验规程》2.作业环境及外观2.2起重机明显部位应有清晰的额定起重量标志(即吨位标牌)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新安装设备除外)2.3大车滑线、扫轨板、电缆卷筒应涂红色安全色。吊具、台车,有人行通道的桥式起重机端梁外侧、夹轨器、大车滑线防护板应有黄黑相间的安全色。21检验员培训教程—《检验规程》2.4起重机上和其运行能达到的部位周围的人行通道和人需要到达维护的部位,固定物体与运动物体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小于0.5m,无人行通道和不需要到达维护的部位,固定物体与运动物体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小于0.1m。如安全距离不够,应采取有效的防护设施。2.5检修作业空间或提供辅助的检修平台。2.6通道净空高度应不低于1.8m其梯子、栏杆和走台应符合GB6067的有关规定。栏杆高度不低于1.05m。22检验员培训教程—《检验规程》•3.金属结构•3.1主要受力构件不应整体失稳、严重塑性变形和产生裂纹。整体失稳时不得修复,应报废;•产生严重塑性变形使工作机构不能正常运行时,如不能修复应报废;•在额定载荷下,主梁跨中下挠值达到水平线下S/700时,如不能修复,应报废;锈蚀或腐蚀超过10%时应报废;•产生裂纹应修复或采取措施防止裂纹扩展,否则应报废。•外观检查,必要时用钢直尺、测厚仪等工具或仪器测量;计算承载能力?。主梁下挠的测量方法同3.3上拱度的测量方法23检验员培训教程—《检验规程》3.2金属结构的连接焊缝无明显可见的焊接缺陷。螺栓或铆钉联接不得松动,不应有缺件、损坏等缺陷。高强度螺栓连接应有足够的预紧力矩。外观检查,必要时可用探伤仪检查焊缝质量或用力矩扳手检查高强度螺栓的联接状况。24检验员培训教程—《检验规程》3、3主梁上拱度和上翘度新安装:主梁上拱度为(0.9~1.4)S/1000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1~1.4)S/1000上翘度为(0.9~1.4)L1/350载荷试验后桥、门式起重机上拱度≥0.7S/1000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上拱度≥0.8S/1000上翘度≥0.7Ll/350只有门吊带悬臂时才有上翘度25检验员培训教程—《检验规程》3、3主梁上拱度和上翘度测量方法箱型梁起重机检测主梁上翼缘板,桁架起重机检测轨道,(电动单梁)工字钢轨道检测下翼缘中心。检测条件:空载,断电。桥式起重机应将小车开至轨道端部,门式起重机将小车开至支腿上方。每根梁至少测3点,带悬臂时测5点,尺子挂吊钩上测比较方便快捷。26检验员培训教程—《检验规程》3、3主梁上拱度和上翘度测量方法1.钢丝法(监检常用):用0.49~0.52mm的钢丝拉在主梁上,一端固定,一端拉有150N的弹簧秤,将等高块H放在端梁中部钢丝与端梁之间,测量跨中S/10范围内筋板处钢丝与主梁间的距离h,主梁上拱度为F=H-h-Δ。Δ为钢丝自重影响修正值2.水准仪法:将水准仪放在适当位置,调平,分别测量主梁跨中S/10筋板处、端梁中心(支腿)、悬臂端的标高进行计算。27检验员培训教程—《检验规程》3.5当大车运行出现啃轨现象时,应测量跨度偏差。采用可分离式端梁并镗孔直接装车轮结构起重机跨度极限偏差:S≤10m时,△s=±2mm,S>10m,△s=±[2+0.1(S-10)]mm;采用焊接连接的端梁及角型轴承箱装车轮结构的桥式起重机△s=±5mm,相对差不大于5mm。门式:S≤26m,△s=±8mm,相对差不大于8mmS>26m,△s=±10mm,相对差不大于10mm28检验员培训教程—《检验规程》3.5跨度偏差测量方法1.用平尺卡住钢卷尺,另一侧拉150N弹簧秤,测量同一高度处一侧车轮外端面与另一侧车轮的内端面的距离,则跨度S等于实测距离加上钢卷尺修正值(见附表2),再加上钢卷尺计量修正值。2.采用精度不小于1.5mm的测距仪,测量同一高度处一侧车轮外端面与另一侧车轮的内端面的距离,测量三次取平均值。29检验员培训教程—《检验规程》3.6小车轨道3.6.1小于50t的正轨箱型梁及半偏轨箱型梁的轨距极限偏差端处为±2mm,跨中,当S≤19.5m,为+1~+5mm,当S>19.5m,为+1~+7mm。其它梁不超过±3mm。3.6.2接头高低差d≤1mm,侧向错位f≤1mm,接头间隙e≤2mm3.6.3两端最短一段轨道长度应大于1.5m,轨道端部应加挡块30检验员培训教程—《检验规程》3.7司机室3.7.1司机室的结构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与起重机联接牢固、可靠。3.7.2有灭火器、绝缘地板和音响信号(电铃门必须安装锁定装置。3.7.3有良好的视野。内部净空高度不低于2m底部面积不小于2㎡。开门方向:向内开,门外有走台时向外开。31检验员培训教程—《检验规程》4.大车轨道当大车运行啃轨时,应测量大车轨距偏差:S≤10m,△s=±3mm;S>10m,△s=±〔3+0.25(S-10)〕mm。最大不超过±15mm。轨道接头间隙不大于2mm注意:跨度:两端车轮之间的水平距离,与轨距是两个概念。轮距:同侧车轮轴心的距离。32检验员培训教程—《检验规程》4.3轨道实际中心与梁的实际中心偏差不超过10mm,且不大于吊车梁腹板厚度的一半。4.4固定轨道的螺栓和压板不应缺少,固定牢固4.5无裂纹、严重磨损等影响安全运行的缺陷无卡阻现象。应对标高作出要求测量方法与跨度相同啃轨时,应先测轨道,排除轨道因素后,才考虑车轮因素33检验员培训教程—《检验规程》5.1.1吊钩应有防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