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森林公安机关执法资格考试复习题库补充题目录第一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1第二章法律基本概念.....................................................................................................................2第三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第四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5第五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武器条例.................................................................7第六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10第七章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17第八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25第九章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27第十章公安机关督察条例...........................................................................................................28第十一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30第十二章刑事诉讼的基本法律知识...........................................................................................361第一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一、判断题1.政法机关实施具体的管理行为只是手段,通过履行管理职责为社会和人民群众服务才是根本目的。(√)2.公安工作服务大局,首要的就是要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以民主政治建设为中心。(×)3.依法治国的核心就是要确立和实现以宪法和法律为治理国家的最具权威的价值取向。(√)4.走群众路线,是做好政法工作、实现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途径和保证。(√)5.公正与效率都是法治社会所追求的重要价值,二者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统一体。(√)6.在执法活动中应当强调法律效果优于社会效果。(×)二、单项选择题1.一切依靠人民,集中体现在搞好政法工作必须(B)A.加强服务意识B.走群众路线C.端正执法理念D.提高法律素养2.政法工作尊重和保障人权,首先要坚持(C),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和普遍的人权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A.文明执法B.依法执法C.以人为本D.以法律为准绳3.公平正义的首要内容是确保(D)A.一切行为让群众满意B.一切结果符合法律规定C.一切行为让领导满意D.一切行为符合法律规定4.“提高时间效率,减少工作拖延;提高物质效率,降低经济消耗;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减少不合理制度的负面作用”是(D)原则的具体内容。A.合法合理B.平等对待C.程序公正D.及时高效5.公安机关和民警在执法中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时应当做到(C)。A.协调好党和国家与地方、部门、单位之间的利益矛盾B.解决好党和国家与地方、部门、单位之间的利益关系C.要从全局出发,使地方、部门、单位的局部利益服从大局利益D.优先保护地方或部门、单位的利益2三、多项选择题1.当前公安机关立足本职要特别做好的几项工作是(ABC)。A.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B.全面落实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确保国家长治久安C.强化法律调节和服务,协调经济社会发展D.正确处理好执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2.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相容的思想主要表现形式有(ABCD)A.改革创新意识不强B.对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C.特权思想严重D.群众观念和人权意识淡薄3.政法各部门共同致力于公平正义目标的实现,应贯彻的刑事基本原则有(ABCD)A.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B.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依法行使职权4.执法者行使自由裁量权,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是(ABC)A.权力行使应当符合法律赋予该项权力的目的B.案件与处理结果轻重幅度相当C.同样情形同样处理D.同样情形允许有不同处理结果第二章法律基本概念一、判断题1.马克思曾精辟地指出:“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之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法律调整人的行为。(√)2.当处于同一位阶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在某个问题上有不同规定时,可以依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适用法律。(√)3.当代中国法的形式,除法律、法规外,还包括规章、特别行政区法律和国际条约等。(√)4.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5.某甲请某乙到酒店吃饭,某乙在赴约途中遭遇车祸身亡,某乙的死亡可能导致某甲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法的效力的选项中正确的是(A)。A.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3B.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规定的C.“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这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新原则”D.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法者得免其罪”2.从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看,判断某一行为是否违法的关键因素是(A)。A.该行为在法律上被确认为违法B.该行为有故意或者过失的过错C.该行为由具有责任能力的主体作出D.该行为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某种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3.下列有关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涉及两个以上国务院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不得制定规章,应当由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B.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收取费用需由规章规定C.行政法规应由国务院起草、讨论和通过,国务院部门不能成为行政法规的起草单位D.有规章制定权的地方政府可以直接依据法律制定规章4.下列法律冲突中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的是(B)。A.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B.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的C.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D.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的5.以下有关法律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A)。A.某个体户暴力抗拒工商局执法人员检查,并将一执法人员打成轻伤,则其除承担行政责任外,还将承担刑事责任B.甲、乙双方签订一买卖合同,按照合同规定,甲应在合同签订后3日内向乙交付面粉10吨,在履行期内,乙享有民事权利而甲承担民事义务C.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其他基本法律都据此制定;所以,触犯了刑法中强制性规定的行为都是违宪行为,要承担违宪责任D.民事责任属于法定责任,因此不允许当事人协商免除6.法律规范属于(B)。A.技术规范B.社会规范C.道德规范D.团体规范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法的特征的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有(BD)。A.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法具有规范性,这种规范是一种技术规范和自然法则B.法是由公共权力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具有特定形式的社会规范,形成机关的不同是法与其他社会规范的主要区别C.法律规范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通过法律程序来实现,这是法律的强制性D.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具有普遍的效力,即法律具有普遍性。法的普遍性是其规范性的前提和基础,法的规范性是普遍性的发展和延伸2.下列选项中,属于遵守我国法律的行为或事项的是(ABD)。4A.某市仲裁委员会的仲裁B.某县公安局的治安处罚决定C.习惯法D.《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3.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可以减轻或免除法律责任的是(ABC)。A.家住偏僻山区的蒋某把入室抢劫的康某捆绑起来,关押了6小时后,才将康某押送到40里外的乡派出所B.蔡某偷了一辆价值150元的自行车,10年后被人查出C.医生李某征得患者王某的同意,锯掉其长有恶性肿瘤的小腿D.高某在与3个青年打架时,拔出刀子将对方一人刺成重伤4.某省人民代表大会所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与某部委规章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以下做法错误的是(ABC)A.由国务院决定在该地方适用部门规章B.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或部门规章C.由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加以规定D.由国务院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或者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在该地方适用部门规章第三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判断题1.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2.中华人民共中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但可在一定程序上损害其他公民的自由和权利。(×)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决定全国进入紧急状态。(√)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二、单项选择题1.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政府选举产生,对政府负责,受政府监督B.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产生C.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D.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地方各自为主的原则52.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C.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D.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3.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C)。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提出对国务院的质询案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提出对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质询案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有权在任何时候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提出对国务院或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质询案D.受质询的机关必须负责答复三、多项选择题1.除因国家安全和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BC)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A.通信主管部门B.公安机关C.检察机关D.国家安全机关2.根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制定和修改哪些法律?(ABCD)A.刑事基本法律B.民事基本法律C.国家机构的基本法律D.其他的基本法律3.下列选项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是(ABC)A.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B.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