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防灾科技学院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四章商业银行第一节现代银行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一、现代银行的产生•银行业历史非常久远,早在古巴比伦和中世纪的一些文明国家,尤其是罗马,银行业就已经存在。•中国古代也曾经有过钱庄、银号、票号、从事汇兑、放债业务。•近代银行业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在威尼斯和其他几个城市出现了从事存贷、汇兑业务的机构,主要面向政府,具有高利贷的性质。•1580年建立的威尼斯银行是最早的近代银行,也是第一个采用“银行”为名称。•英国的银行是从替顾客保管金银首饰的金匠店发展而来,受顾客委托代为保管金银,并签发保管收据。•1694年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由私人创办的英格兰银行是最早出现的股份制银行,标志了现代银行制度的产生。•二、金融机构体系结构•1.存款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储蓄贷款协会•互助储蓄银行•信用合作社•货币市场互助基金•2.非存款性金融机构•保险公司•私人和政府养老基金•投资银行•金融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融资租赁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3.政府所属的专业信用机构•开发银行•农业信贷机构•工业银行•进出口银行第二节商业银行的地位和组织形式•一、商业银行的定义及特征•A.定义:英文CommerciaIBank的意译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存款、放款,办理转帐结算为主要业务,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企业。•B.特征:第一,商业银行是一个信用授受的中介机构;第二,商业银行是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企业;第三,商业银行是唯一能提供“银行货币”(活期存款)的金融组织。•二、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1.单元制•这种制度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银行业务完全由总行经营,不设任何分支机构。•2.分支行制•大多数国家的商业银行都采用这种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在大城市设立总行,在国内各地及国外普遍设立分支行。•3.银行持股公司•这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首先在美国迅速发展起来的银行制度。由某一集团首先成立一家持股公司,再由该公司控制或收购一家或几家银行。•4.代理行制•银行相互间有代理协议,委托对方银行代办指定业务。•5.连锁银行•表面上不存在控股公司,而事实上由某个人或集团持有这些银行的股份,控制这些银行的经营决策。法律上,这些银行保持独立,然而经营上实际由某个人或集团控制。•三、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趋势•由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电子化•国际化•股权开放第三节商业银行的业务•一、负债业务•形成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一)银行资本•银行为开展业务经营而自筹的可长期占用的资金。•银行资本分为两级: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1、核心资本•是由银行的自有资金构成的可由银行永久性占有的资本。•主要包括:•第一,股本。有普通股和永久非累积优先股。•股本实际上是银行的创办资金,即实收资本。•第二,公开储备•是指银行提取的或以其它盈余方式在资产负债表上明确反映的储备。•如资本盈余、留存盈余和营业盈余等项目。•核心资本具有以下特征:•价值相对比较稳定•具有较大的可比性和透明度•是判断银行资本充足比率的基础•对银行的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关系极大•2、附属资本•由银行可长期占用的资金形成的资本。•主要有:•未公开储备,又称为隐蔽储备。是指虽未公开但已反映在损益账上并为银行监管机构所接受的储备。•重估储备,是对银行自身房产的重估,以使其更接近市值。•普通准备金,是为防备未来可能出现的一切亏损而设立的。•混合资本工具,是指带有一定股本性质又有一定债务性质的一些资本工具。•长期附属债务,是指期限较长的资本债券和信用债券。•(二)各项存款•1、活期存款,也称为支票存款。•2、定期存款•3、储蓄存款•特点:•是个人为积蓄购买力而进行的存款•金融监管当局对经营储蓄业务的商业银行实行严格的监管•4、存款账户的创新•第一,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NegotiableOrderofWithdrawalAccount简称NOWs)•是对个人和非营利机构开立的计算利息的支票账户,也称为计息的活期存款。•第二,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MDA)•介于活期存款与储蓄存款之间,开户时最低金额为2500美元。•第三,自动转帐制度(ATS)•存户同时在银行开立储蓄账户和活期存款账户,活期存款账户的余额始终保持1美元,其余余额存入储蓄账户以取得利息收入。当需要签发支票时,存户可用电话通知开户行。•第四,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特点:面额大、金额固定、不记名、可以转让。除此之外,还有定活两便存款、通知存款等。(三)其他负债业务•1、短期借款•同业借款•向中央银行借款•回购协议•结算过程中的短期资金占用•2、长期借款•主要是发行金融债券筹资。•二、资产业务•资产业务是指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业务,是银行获得利润的主要途径。•(一)放款业务•是银行将其所吸收的资金按一定的利率贷放给客户并约期归还的业务。•(二)贴现业务•(三)证券投资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将资金用于购买有价证券的活动。•商业银行首选的投资对象是政府债券。•投资业务的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实行分散化原则•2、选择品质优良的证券•3、要有健全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三、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一)中间业务•银行利用自身在机构网点、技术手段和信息处理等方便的优势,不直接承担或不直接形成债权债务,不动用自己资金,为社会提供各类服务而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主要有以下方面:•结算业务(汇款/托收/信用证)•代收业务•信托•租赁•信息咨询业务•代发工资等•(二)表外业务•根据《巴塞尔协议》所确定的标准,表外业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表外业务泛指所有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业务,包括前述的中间业务和狭义的表外业务;所谓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当期银行资产负债总额,但构成银行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的交易活动。主要有几下几方面:•担保业务•票据发行便利•票据发行便利(Note-IssuanceFacilities;NIFs)是指银行同客户签订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承诺,期限一般为3-5年,银行保证客户以自己的名义循环发行短期票据,银行则负责包销或提供没有销售出部分的等额贷款。•特点:1).企业可以获得较低成本资金,提高使用资金的灵活性。2).企业通过发行短期票据获得中长期资金,具有创造信用功能,并使风险进一步分散,表内业务表外化。3).银行可以向借款人收取协助筹资报酬,一般占发行总额5-10个基本点;承诺费,未发行额度的5-10个基本点;包销费,即承购包销票据的费用,一般占包销额5-15个基本点。•金融衍生工具交易•贷款承诺贷款承诺(LoanCommitment)是银行与借款客户之间达成的一种契约,银行承诺在一定期限内,按照双方约定的金额、利率,随时准备应客户的要求向其提供同信贷服务,并收取一定的承诺佣金。•贷款出售•贷款出售(LoanSales)指商业银行一反形成和持有贷款的传统经营哲学,开始视贷款为可销售的资产,在贷款形成以后,进一步采取各种出售贷款债权给其他投资者,出售贷款的银行将从中获得手续费收入。•思考: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第四节商业银行的管理理论•一、商业银行的经营方针•1.盈利性•(1)盈利性概念•商业银行的基本方针,是放贷利息收入、投资收入以及各种服务收入、扣除付给存款人的利息、银行自身的运营成本和费用所得的差额。•(2)盈利性的衡量指标:可以分为经营性的和项目性的,前者从整体上反映,后者从个体上分析某项业务或具体资产的盈利情况。•经营性指标通过分析银行资产负债表进行。常用指标有:•①资产净利率=(银行净利润/银行当年平均资产总额)*100%•②净资产收益率=(银行净利润/银行当年平均净资产)*100%•净资产收益率也成为权益报酬率,这是银行股东最关心的指标,也是反映银行经营管理能力的最重要的指标。它除了反映资产净利率的内容之外,还反映了通过既定资本运行多大的资产规模的问题,体现了经营的效率。•③利差收益率=【(利息收入-利息支出)/盈利资产】*100%•这是银行企业特有的盈利能力重要指标。•④资金成本率=【(利息支出+其他负债费用)/总负债】*100%•这是衡量银行成本的主要指标,也可以按具体的负债类别分别计算其成本率。•项目性指标的数据来源也具体的业务。包括:•①名义贷款收益率=【(贷款利息收入-成本)/贷款数额】*100%•这是一种较常用而又较为粗糙的指标,可以大致反映贷款效益。成本包括随贷款数量变动而变动的可变成本和不随之变动的固定成本。•②真实贷款收益率=【(本息现值-成本价值-贷款数额)/贷款数额】*100%•其中现值使用扣除通胀率的贴现率计算。相对上一指标而言,他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及通货膨胀的影响,因此更为可靠。•③贷款名义保本线=(成本/名义贷款利率)*100%•贷款实际保本线=成本/实际贷款利率=成本/(名义贷款利率-通胀率)•贷款实际成本线这个指标实际指的是维持银行不亏本的最低贷款警戒线。如果名义贷款利率第一通胀率(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那么贷款实际保本线是负数,代表银行保本必须吸收的负债的数量。•(3)盈利性的来源。银行盈利的增加,总的来说可以通过增收,直接两方面来实现。•银行增加收入的渠道:提高贷款利率扩大贷款数量增加各种手续费收入•银行减少收支出的手段降低负债的利息水平提高管理水平•2.安全性•(1)安全性的概念:指银行的资产、收入、信誉以及所有经营生存发展条件免遭损失的可靠性程度。其相反的含义,称为风险性。在银行经营中,往往面临以下几种风险:信用风险,也称违约风险。市场风险,又称利率风险。外汇风险,也称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又称通货风险。内部风险,又称管理风险。政策风险,也称国家风险。•(2)风险的衡量•①贷款/存款。•②资产/资本。也称杠杆乘数。资本是银行的自有资金,资产/资本比率越高,银行资产中自有资本的比重越小,银行经营的风险越大。•③负债/流动资产。•④有问题贷款/全部贷款。比率越大,说明银行贷款不能收回的风险越大。这一比率可延伸到有关贷款的风险分级。我国现在的贷款风险分类方法为五级分类。•正常:尽管借款人当前有能力偿还,但存在可能影响其清偿力的不利因素。•次级:借款人换款能力有明显问题,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已无法保证按时足额偿还本息。•可疑: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担保也肯定会有损失。•损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手段后,贷款仍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3)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①准备策略。所谓准备策略就是对风险设置多层预防线的方法。现今项目包括准备金、存放同业•等充当一线准备,一些流动性较大的盈利性资产包括短期证券、可转让贷款、短期贷款等充当第二、第三线准备。另外还有为弥补已转化为现实损失的风险的专项准备金,包括专门弥补贷款损失的贷款坏帐准备和补偿灾害、失窃、贬值等的资本损失准备金。对于一线准备,基本要求是保留在最低限度,对于二三线准备,要求资产的形式与期限同可能出现的资金需求的方式和时间相适应。•②规避策略。对风险采取规避策略是较常用的一种策略,主要包括:•第一,避重就轻的资产选择原则,及权衡项目时要注重风险,尽量选取低风险的项目。•第二,收“硬”付“软”贷“硬”的比重选择原则。•第三,扬长避短的债务互换策略。•第四,资产结构短期化策略。•③分散策略。•④转移策略。•3.流动性•(1)流动性的概念。银行的流动性指的是一种在不损失价值情况下的变现能力,,一种足以应付各种支付的、充分的资金可用能力。•(2)流动性的衡量。•①贷款/存款。•②流动性资产/全部负债。•③超额准备金。•④流动资产减易变性负债。•⑤存款增长额(率)减贷款增长额(率)。•(3)流动性管理。•①资金汇集法。这种办法把所有资金来源汇集到同一个“资金池”里,再按流动性的先后顺序分配资金运用:先保证足够的一线准备,其次满足二线准备,之后是长期证券投资和贷款,最后则是固定资厂投资。•这一方法优先保障了资产方面的流动性,但忽略了负债发面的流动性,忽略了不同来源的资金据有不同的流动能力和需求,没有在资产及负债两方面统筹考虑流动性问题。•②资金匹配法。针对资金汇集的缺点,发展出了资金匹配法。首先

1 / 7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