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纺织大学2013届毕业设计论文11.绪论1.1研究目的及意义会展业是通过会议和展览实现商品和技术信息的交流。它不仅给城市带来了场租费、搭建费、广告费、运输费等直接收入,还带动了商贸、旅游、物流、餐饮、交通、通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它被形象地成为城市发展的“助推器”、“现代城市的面包”[1]。会展业从发展之初,就和城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1851年首届世界博览会开幕之日起,现代会展业就开始向城市展现自己独特的魅力,它深刻的影响着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面貌。国际上著名的展览城市如巴黎、伦敦、纽约等,每年都会从会展业中获得巨额利润和经济的空前繁荣。据统计美国每年举办展览会达13000个,直接受益达120亿美元,创造综合消费达到1250亿美元,展览会的拉动系数达到了1:10;德国展览会年销售收入约45亿马克,创造社会综合价值410亿马克,并创造了23万个就业岗位。今天,中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是世界最大,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入世后国内市场的对外开放将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也将对我们更加开放,两个市场的开放必将促使中国的内需外贸和经济活动更趋活跃。我国许多城市都希望通过发展会展业来实现自身社会、经济的大跨越,然而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条件不均衡的现实条件下,当前会展产业的发展也存在极大的不均衡性,在空间分布上,会展产业主要分布在三大产业带:环渤海会展产业带、长三角会展产业带、珠三角会展产业带;在发展程度上,主要形成了三大层次:北京、上海、广州三大会展中心城市为第一层次,另外以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区域型会展中心城市为第二层次,其他具有会展活动的中小城市为第三层次。中国80%以上会展产业集中在三大会展产业带,其中又以北京、上海、广州最为集中,表现出极大的非均衡性[2]。论文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大第一层次的会展中心城市的成功要素分析,发掘武汉会展业发展所具备的优势因素,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症结,针对性地提出发展武汉会展业的建议和措施,对武汉会展业的发展将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武汉纺织大学2013届毕业设计论文21.2相关研究领域发展概况1.2.1国外研究概况第一,会展对经济的影响布劳恩(Braun,1992)指出会展活动的总体影响要远远大于会展活动本身。“会展相关的每一美元花费都会引起更为广泛的经济影响,并在区域经济的其他部门产生额外的经济效应”,如果加上间接收入,会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应当是会展本身的两倍甚至于三倍。凯姆等(Kimetal,2003)利用投入产出模型估算了会展旅游对韩国经济的影响[3]。阿尔诺博士(2003)通过分析德国汉诺威世博会在准备和执行阶段的支出对萨克森州整体经济产量、就业、增加值、发展潜力的影响来研究汉诺威世博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4]。日益繁荣的展览活动不仅有利于引导有关产业发展,提升制造业水平,促进生产要素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有力的推动、配合了中国企业发挥比较优势、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商品供应链,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第二,会展地点的选择会址的确定对于会展组织者和会展举办地都具有重大意义,对会展组织者来说,会展地点的确定会影响到会展的出席率,也就决定了会展的成败.因此有关会展选址的研究已经成为学者们最为关心的领域.格奥和张(GoandZhang,1999)将会址选择影响因素分为目的地因素和会展设施因素.克劳奇和路维尔(CrouchandLouviere,2003)建立了会址选择过程的概念模型,提出会址选择过程的五个阶段,包括会站前计划、可选会址分析、会址决策、会展举行和会后评价[5]。第三,会展管理和服务组织主要从如何推动一个国家会展业的发展,提高会展管理、营销、服务效率的角度对会展管理和服务组织机构的定位、职能、运作模式进行研究。韦伯(Weberk,2001)认为随着各地举办会议的竞争日益激烈,目的地首要营销组织的会议旅游局的作用尤其重要[6]。墨尔森(Morrison,1998)提出美国会议观光局(CVB)在会展旅游的良好城市形象,为会议组织者提供目的地产品信息,代表目的地从事会议和展览促销,组织促销活动,以及提供会展方面的相关服务[7]。武汉纺织大学2013届毕业设计论文31.2.2国内会展理论研究综述第一,城市会展业的实证分析从1981年后尤其是1985~2000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会展业步入蓬勃发展时期。在北京、上海、大连等城市举办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知名展览会。于是在90年代中期后国内众多学者在前一阶段的研究基础上,对上海、北京、深圳、杭州等大城市进行个案研究,探讨当地会展发展的状况及对策,从而涌现出了一大批实证性研究成果。白祖诚(1994)认为北京应大力发展会议旅游产品,优化北京旅游产品结构,增加旅游吸引力。冷晓(1999)通过杭州会展业与北京、上海。大连等城市会展业的比较对杭州会展业的发展提出对策。第二,区域会展业的现状.随着我国三大会展城市群,即以北京为中心的渤海会展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会展城市群/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会展城市群会展业的的迅猛发展,对于区域会展业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刘春济(2003)从政府/市场和企业等角度探讨了长三角洲区域会展业的合作策略,突出区域会展产业应当协调发展的观点.刘大可(2004)以杭州、宁波、温州等会展中心城市所掌握的城市资源、经济资源、市场资源、区位资源、交通资源、场馆资源、人才资源等诸多会展资源为切入点,分析浙江省会展旅游发展的条件和经济功能。张娟(2005)从会展产业与产业集群之间的互动关系入手,揭示珠三角会展经济发展的本质原因[8]。第三,会展业与城市竞争力评价主要研究城市会展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及微观个体的核心竞争力。代表性论文有赵丽(2006)以迈克尔·波特的“钻石体系”为研究框架,结合会展业的产业特点和发展规律,分析城市会展业竞争力的相关影响因素,构建城市会展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北京、上海、广州作出实证分析。戚能杰(2007)结合会展旅游业自身特点,构建由环境支持力、竞争潜力及竞争实力三个层次组成的会展旅游城市竞争力模型。胡平(2009)以钻石理论剖析了会展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运用专家咨询法量化了这些因素的影响权重,提出了一套评价城市会展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9]。武汉纺织大学2013届毕业设计论文41.3研究内容目前,随着会展业的进一步发展,各位专家与学者对会展业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对一些会展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及新兴的会展城市。武汉会展业的发展现处于发展期,通过对会展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的发展经验分析,结合武汉会展业的发展现状,为武汉市会展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相关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建议。首先,论文对中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从政治背景、行业背景、地域背景出发探讨现今中国会展业发展呈现的特点。然后,在中国整个会展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分析武汉会展业在国内所处的层次与呈现的特点,随后,对国内一些会展发达城市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主要探讨了北京、上海、广州三个会展中心城市的发展优势,将这些优势要素进行提炼分析总结,并结合武汉会展业的发展现状,一一对比分析武汉会展业的优势与不足,最后在此基础上,为武汉市会展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相关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建议。2.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特点2.1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我国的会展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年均近20%的速度递增,自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展览业更是在全球展览业中异军突起,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展览业市场。我国的会展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实力,初步具备了独特的魅力和风采。会展数量增加、展览面积增大,举办展览次数增加,会展业直接总收入增加,从事会展组织、场馆经营以及相关服务的专业公司数量也增加,一批会展企业和品牌获得了国际认证。会展业初步体现了强有力的竞争力,得到了国内以及国际社会的肯定。据统计,2003年,中国会展业直接产值约80亿元人民币;截至2004年底,全国正式注册并具有举办经济技术展览会条件的展览馆118个,其中2004年正式办展的展览馆为90个,共举办展览会2467个。初步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会展品牌,如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深圳高新技术交易会、南宁中国—东盟博览会、厦门对台出口商品交易会,以及北京的国际机床展、汽车展、国际通讯展等。上海世博会更是成为新时期中国会展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会展业正在成为中国服务业中增长快、发展潜力大、前景看好的行业之一,武汉纺织大学2013届毕业设计论文5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我国发展会展经济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会展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场馆规模小、配套服务水平低、品牌展会缺乏、专业人才缺乏、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会展在国民收入中比重还较低。要想加强会展业的发展,使其具备更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动力,应在战略规划及人才培养上进行全面提升[10]。2.2中国会展业发展特点与世界上会展业发达的国家相比,尽管当代中国会展业的起步比较晚、起点比较低,但发展很快。目前,中国会展业与国外主要大国相比,有一下五个特点:第一、展览项目持续增长,数量扩张明显中国会展业“起步晚,发展快”。我国1997年的展出项目数首次突破1000个,到2001年突破2000个,2002年就超过3000个,到2005年估计约为3800个。就展览项目的国际比较而言,我国已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项目数仅比美国少一些,成为一个“展览大国”。但是,我国的展览项目绝大多数是中小项目,规模大的项目和品牌项目屈指可数。尽管这些展览的总展出面积也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但就展览收入而言,我国还不是一个展览强国[11]。第二,展馆建设方兴未艾,成为城市必要设施今年来中国会展业快速发展的另一个显著现象是,在发展会展经济热潮带动下,各地大建展览场馆的势头一浪高过一浪。目前,我国的展览场馆数量在全世界可排在第三位,仅比美国和英国少一些。展览场馆的总面积也在全世界中名列前茅,但出租率比发达国家而言要低得多。第三,展览主办多元发展,政府主导色彩浓烈:我国的展览活动大多由政府或半官方机构主导。就展览主办机构而言,尽管目前参与者众多,多元化特征明显,但大体上有五大办展主体,即政府(包括政府及部门、政府临时机构、贸促会等半官方贸易促进机构)、商协会、国有企事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12]。第四,展览地区集中程度高,经济发达地区领先现在全国除西藏外,各省市都有了自己的展馆,或多或少都有在本地举办的展览活动,并且,越来越多的省份提出要大力发展会展业。但是,中国的会展业实际上主要集中在少数一个省市,而且集中程度相当高。就城市而言,公认的三武汉纺织大学2013届毕业设计论文6大展览城市是北京、上海、广州:以省份为单位来看,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居前5位。这也反映了我国会展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经济发达省份的现状特点。第五,展览直接收入增长缓慢,主要靠社会效益驱动:相对于展览项目的地位,我国的展览直接收入比很多国家都少得多。展览经济总量比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都小。展览收入占GDP比重在发达国家一般在0.1%~0.2%之间,而我国展览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还很低,就展览收入而言,我国还不是一个大国[13]。综上所述,客观上,由于城市才具备开展会展活动的硬件设施和活动环境,因此,会展活动为城市特有。同时,一个城市要发展会展产业,必须要该城市的产业结构、区位条件、开放和市场化程度、城市基础设施,科技文化等方面达到一定水平,形成一定条件。而城市间发展不平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现象,所以会展产业不是每个城市都有,也不是每个城市都可以发展。就算具备发展会展产业条件的城市,在发展条件上也存在优劣程度的差异,进而决定了不同城市会展产业发展规模和方向的不同。3.武汉会展业发展现状3.1武汉会展业发展概况武汉是华中地区特大的经济中心,发展会展经济具有优势。展馆建设较早,历史上曾和北京、上海、广州并为全国四大展览中心,然而现在北京、上海、广州会展业远远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