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中特复习要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多选)3.毛泽东思想①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②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③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多选)4.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②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在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精辟地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5.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其中,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6.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7.党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多选)8.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9.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②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10.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1.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2.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11新增,重要)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明确地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2.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简称实事求是。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都是以理论和实际相脱节为基本特征的,是主观主义的两种表现形式。③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④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3.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①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②解放思想是常提常新的事情。③解放思想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总路线指明了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和前途。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其中,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①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②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贫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中农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③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④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因此对其又联合又斗争。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①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其新的内容和特点:时代条件:它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领导权: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目标前途:革命的发展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②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范畴,它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而不是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联系——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6.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具体就是: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7.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两没收一保护)①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②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收官僚资本,包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③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8.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9.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过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等几个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最根本的经验就是正确处理好与资产阶级的关系。②坚持武装斗争必须建立一支人民军队。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是保持人民军队无产阶级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根本前提,也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③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首位。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体系。2.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五种经济成分:①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居于领导地位)②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③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占绝对优势)④私人资本主义经济。⑤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所以,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3.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1952年底),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必然使中国社会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过渡时期的矛盾)4.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5.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坚持阶级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大体上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个发展阶段。①互助组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②初级社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③高级社具有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6.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①手工业供销小组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②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③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组织。7.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①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②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企业之外的合作)。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公私合营,包括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企业内部的合作)。③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8.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①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②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③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9.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断的内涵包括:①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②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强调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迎接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有着明显的区别。从经济基础方面看,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发展程度还比较低,但它毕竟属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起来了的新社会的范畴。而新民主主义社会则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制度还没有建立、正在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而过渡的历史阶段。)2.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落后的社会生产,解决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生产力。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基本路线的简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5.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①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②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③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6.我国总体上实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1.毛泽东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①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是非对抗性的矛盾。③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