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上)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是在(C)A.八大以后B.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2.毛泽东正式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是在(C)A.《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C.《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D.《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的讲话》中3.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D)A.进行思想路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B.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C.开展社会主义道路于资本主义道路的决战D.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4.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D)ABC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5.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后,主要任务是(C)ABCD6.毛主席提出“以苏联经险为鉴戒,走自己的路”重要思想的著作(C)A.《新民主主义论》BCD.《为建设—7.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处理的中国与外国的关系的一条基本方针是(A)ABCD8.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应实行的设想是(A)ABCD9.我们党和国家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是(B)ABCD10.毛泽东提出的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的方针是(C)ABCD11.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完成后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主题的思想是:(A)AB.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CD.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12.毛泽东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重要著作是(B)ABCD13.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D)ABCD14.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最主要意义是(A)ABCD15.毛泽东根据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践经验,在1956年提出了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前提下,必须加强发展的是(A)A.农业和轻工业BCD16.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最准确的表述是(C)AB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需要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D17.正式向全国人民提出四个现代化的会议是(D)ABCD18.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著作是(A)ABCD19(A)A.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BCD201957年提出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前进的仍然是(A)ABCD.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1.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民内部矛盾表现在(ABCDE)A.工人阶级内部B.农民阶级内部C.工农之间D.人民群众之间E.知识分子之间2.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对我国当时形势的分析是(ABCD)A.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B.几千年来的剥削制度已基本上结束C.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基本解决D.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起来E.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4.1956年以后毛泽东等在认识中国国情上特别强调的思想是(ABCD)ABCD5.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提出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主要原因是(ABD)A.苏共二十大前后,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B.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各地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中,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CDE6.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涉及到的主要方面有(ABCDE)ABCDE.思想文化建设7.毛泽东多次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大国的基本国情是(ABCD)A.人口多BCDE8.毛泽东在“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中,提出重工业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应该是(ABCE)ABCDE9.集中体现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理论成果的著作有(CD)ABCDE.《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10.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正式宣布了我国的现代化宏图,即(BCDE)A.人口现代化BCDE11.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指出,我国正处在转变时期的主要表现为(ABC)ABCDE12.下列矛盾中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ABCDE)ABCDE14.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原则和方法主要有(ABCDE)ABCDE.实行民族平等、15.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采取苏联模式的原因有(ABCDE)ABCDE1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取得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成果有(ABC)AB.中共八大的召CDE17.1956年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有(BCD)AB.把国内外—CD.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E18.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把社会主义划分为(AB)ABCDE19.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专门阐述的学习外国长处的方针有(ABCDE)ABCDE20.毛泽东晚年在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出现的最主要的错误是(AB)ABCDE1.毛泽东的一个伟大历史功绩是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后,又领导全党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且由他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答:此观点不确切。(1)在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候,毛泽东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了以苏联经验为鉴戒,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任务,并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在大规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提出了许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有价值的观点,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国防和外交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初步而丰富的成果。这些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和建设(2)在探索过程中,在党的指导思想上出现了两个发展趋向,除了上述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发展趋向外,还有一个错误的趋向,即在探索中形成的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方针政策和实践经验,特别是1957年后“左”的思想开始抬头逐渐占了上风。这主要是指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的“大跃进”和从反右斗争严重扩大化以后逐步发展的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倾错误。这些错误的东西,由于他们违背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脱离了中国实际,所以是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从这方面看,毛泽东对建设道路的探索总体上是不成功的。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毛泽东本人的认识发展过程中,也出现在全党的集体探索过程中。由于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发展趋向还不很成熟和完善,没能阻止住错误趋向的进一步发展,(3)1976年“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在领导全党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过、确立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的同时,继续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一方面把毛泽东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毛泽东没有提出过的新任务、新方针、新政策,终于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任务,是开始于毛泽东,成功于邓小平。因此,邓小平理论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两者之间既有前后相承的密不可分的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答:此观点不正确。(1)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基本(2)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同旧社会的矛盾,例如同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是根本不相同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这种矛盾不可能由(3)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则不同,他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改革加以解决。解决的方式、方法就是通过调整和改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1?答案要点:(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经济建设的许多方面如经济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基本上是照抄照搬苏联的经验,即采取了苏联模式。(2)任何一种模式的实行都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1953年斯大林逝世以后,苏联国内和党内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毛泽东在学习苏联的进程中也逐渐察觉到了苏联模式的某些弊端,陆续发现苏联的一些经验并不完全适合我国国情,在大规模的深入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存在的许多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因此,50年代中期开始,毛泽东在党内首先提出了如何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2)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必须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毛泽东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提到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农业关系到5亿农村人口的吃饭问题,关系到城市和工矿区人品的吃饭问题,农业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农村是重工业的重要市场,农产品是主要出口的物资,农业是积累的主要来源。因此,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工业化道路不能机械地照搬外国的经验,而要以农业为基础,正确处理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3)走一条中国自己的工业化道路,还应该处理好其他一些关系:第一,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后,从合理布局和国防安全出发,对沿海地区搞新的基础建设控制得比较严,新项目主要放在内地,这在当时是必须的。但是,沿海的工业基础比较好,限制过多,就难以发挥沿海工业的积极性。毛泽东提出必须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特别是轻工业,沿海发展了,就可以使们更有力量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第二,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毛泽东指出,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第三,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关系。毛泽东强调,对于这三者,都不能只顾一头,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要做到“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第四,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毛泽东提出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设想,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4)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还有一个相关的问题,就是建设速度、规模以及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如何协调的问题。面对国民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冒进倾向,中共八大提出了应该根据需要和可能,合理地规定国民经济比较均衡的发展,重点建设和全面安排相结合,使国民经济各部门能够按比例协调发展;并把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作为今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中共八大前后的反冒进,使党成功地避免了一次可能出现的重大失误。这是党在探索中国工业化道2.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及意义是什么?(1)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亦步亦趋地跟着苏联走,照抄苏联的模式建设社会主义,还是从我国实际出发,另辟新径,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是一个至关重大的课题。毛泽东提出,以苏联经验为鉴戒,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从1956年2月开始,毛泽东用一个半月时间听取了中央34个部委的汇报。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的一些起领导也参加了这些汇报会。这是建国以后中央领导人对经济建设问题进行的一次时间比较长,内容比较系统的调查研究。在这个基础上又经过中央政治局几次讨论,由毛泽东归纳为十大关系问题,并在4月25日举行的有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参加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随后又在5月2第一,揭露了苏联经济体制的弊端。主要是苏联产业结构一贯是重工业过重,轻工业、农业过轻;国家把农民挖得太苦,国家通过义务交售和实物支付的方式无偿地拿走农庄很大一部分产品,又用扩大剪刀差的办法积累资金;苏联在30年代形成了以中央部门管理为主,实行统一的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统得过死;斯大林使俄罗斯民族同少数民族关系很不正常,导致国内民族关系紧张。毛泽东还批评了苏联打倒一切,把其他党派搞得光光的,只剩下第二,提出了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方针。毛泽东指出,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这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怎样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呢?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