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为贵》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语文2,课时:23,学生课前准备:一、预习课文,初步解决文言实词的读音和意义,归纳虚词的用法二、思考课后习题二、教学课题1.认知目标:理解在战乱和畏惧君主的时代背景之下,孟子可贵的民本、平等思想。2、技能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来领悟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的特点。3.情感目标:培养重视国家、亲和民众的情感态度。三、教材分析先秦诸子尤其是其中的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学者,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追求,以道德为立身行事自处处人的根本,是道德人格思考和培养方面的大师。所以,开设这门课程,有益于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使人格健全地发展。本课教材节选了《孟子》中的五则材料:第一则提出了民为贵的中心论题,第二则提出了民为贵的理论依据,不仁不义的君主可以被人民堂堂正正地诛杀。第三则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分析失天下与得天下的真正原因是民心向背,第四则提出民为贵的事实依据,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最后一则提出善政不如善教。教学重点:1、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文言现象2、理解孟子民本思想的可贵以及在当时背景下的先进性教学难点:1、第三则得民与失民的辩证关系2、第四则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理解四、教学方法讲授法、点拨法、分组讨论法1、对第三则中的比喻论证进行直接讲授。2、对文章中某些观点进行类比引申点拨,以帮助学生理解。3、对文言基础知识利用小组讨论归纳汇报的方式处理。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士芥,是其祸也.《左传哀公元年》(下臣听说,国家的兴起,看待百姓如同对待受伤者一样加以抚慰,这就是它的福德;它的灭亡,把百姓视作粪土草芥,这就是它的灾祸。(百度贴吧:)“民惟邦本,本固君宁。”(《尚书》)(百度百科:)“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百度百科:)应当把人民看成与自己平等的人去爱他们,而不能高高在上地去看他们。(列夫•托尔斯泰)【板书】民为贵【学生活动汇报预习.正音字形】一、给加点字注音社稷(jì)粢盛(zì)(chéng)汤放桀(jié)伐纣(zhòu)弑君(shì)走圹(kuàng)獭(tă)驱爵(què)鹯(zhān)三年之艾(ài)淑(shū)胥(xū)溺(nì)谆谆(zhūn)践(jiàn)暴之于民(pù)朝觐(cháo)(jìn)讼狱(sòng)讴歌(ōu)篡(cuàn)荐(jiàn)二、注意下列字的写法并组词。稷(社稷)桀(桀纣)圹(空圹)鹯(鹯鸟)淑(淑女)谆(谆谆)谡(马谡)粲(粲然)犷(粗犷)颤(颤抖)椒(辣椒)淳(淳朴)觐(朝觐)讼(诉讼)讴(讴歌)践(实践)篡(篡权)溺(溺爱)靓(靓丽)忪(惊忪)呕(呕吐)栈(客栈)募(招募)搦(搦管)【学生活动汇报预习.作家作品】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思想主义流派。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攻击杨朱、墨翟。孟子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就学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学成以后,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有七篇十四卷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属语录体散文集。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学生活动集体朗诵课文】【学生活动小组归纳字词黑板展示】一、实词(古今异义、通假字、常见实词意义)(1)社稷:土神和谷神,后来代指国家。(2)丘民:指庶民、众民。(3)牺牲:供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粢盛:盛在祭器内用来祭祀的谷物。(4)然而:这样却(5)放:流放(6)传:指传记(7)一夫:即独夫,指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8)道:办法。(9)斯:这样。(10)犹:就象。(11)为:介词,替、给。(12)欲:想。得:能够。(13)畜:通“蓄”,积聚。得:得到。(14)忧辱:忧愁受辱。(15)淑:善。胥:皆。(16)与:给。诸:“之乎”的合音。(17)谆谆然:耐心引导、恳切教诲的样子。(18)行:行动。事:事件。(19)暴:显露,公开。(20)治:处理的好(21)中国:这里指帝都、国都。(22)声:声望。(23)得:赢得。(24)善:好的。畏:畏服。二、虚词(一)乎: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介〉1.于;在。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屈原《离骚》2.于;从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春秋”何以始乎隐?——《公羊·哀十四年》3.于;在。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楚人生乎楚,长乎楚,而楚言。——《吕览·用众》4.于;从。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地点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唐·柳宗元《捕蛇者说》5.于;因为;由于;在于。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不动乎众人之非誉。——《荀子》6.于;按照;根据。介绍动作、行为遵循的准则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礼记》7.于,对。引进动作产生的对象吾尝疑乎是。——唐·柳宗元《捕蛇者说》(百度词典=%BA%F5)(二)有诸1“之于”的合音投诸渤海之尾。——《列子·汤问》2.“之乎”的合音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三)以行与事示之者,如之何1.怎样。刘大白《割麦插禾》诗:“插禾虽多,割禾如何?”2.奈何。怎么办。唐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诗:“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3.奈何。对付,处置。4.奈何。亦指对付、处置的办法。5.怎么;为什么。宋欧阳修《荷叶》诗:“如何江上思,偏动越人悲?”6.表反诘。犹言那又是什么。《公羊传·宣公六年》:“尔为仁为义,人弑尔君,而復国不讨贼,此非弑君如何?”(百度词典=%C8%E7%BA%CE&tn=dict&dt=explain)第二课时【教师与学生互动】回忆已学过的知识《寡人之于国也》从前面孟子关于“爱民、养民、富民、教民”导入(结合“引入话题”)使民养生丧死谨庠序之教提问:“爱民、养民、富民、教民”的前提是什么?——重民。【板书】民为贵1、孟子为什么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因为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最为重要。2、“汤放桀,武王伐纣”是什么行为?——“诛一夫”的行为,使推翻暴政的行为。3、《孟子•离娄上》选章中孟子是怎样论证“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仁得天下,不仁则失。学习探究4、在“君权谁授”的问题上,孟子与万章有什么不同?孟子的主张反映了什么思想?——万章的看法:在禅让制的时代,这一代的君权是由上一代的天子授与的。孟子的看法:天子个人并没有权力把天下拿来授与谁,只有上天和下民(老百姓)才有这个权力。【学生活动.探究】孟子“民贵君轻”思想的当代价值(百度搜索:=%C3%CF%D7%D3%A1%B0%C3%F1%B9%F3%BE%FD%C7%E1%A1%B1%CB%BC%CF%EB%B5%C4%B5%B1%B4%FA%BC%DB%D6%B5&pn=10&tn=sogouie_dg&rsv_page=1)【教师点拨】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其德治思想的社会政治依据,性善论是其德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仁政论是其德治思想的归宿,但孟子的德治思想与当代的以德治国又有根本区别,民本思想进步性表现在“民贵君轻”和对“天、神、鬼”观念的突破,因此它在历史上对统治阶级治国安邦起到极大的作用。孟子的民本思想及德治思想对今天贯彻以德治国的方略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今天的“以德治国”的方略可以说是对古人进步思想的延伸与发展。无论是什么时代,每一个当权者都应该善待百姓,因为只有百姓安,才能天下安,只有百姓富,才能天下兴。“民贵君轻”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大解放的产物。当历史的脚步行进到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导致内忧外患,中国社会开始了有史以来的第二次大转变——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转变。清朝统治者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又一次思想大解放的序幕拉开了。许多志士仁人拿起了“民贵君轻”这个思想武器,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当属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他继承古代中国民本思想的精华,吸收近代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优秀成果,在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中,创立了以“民”为主体的“三民主义”理论,提出了民有、民治、民享的主张,要求从根本上改变封建的君主政体,建立一个新的共和政体的国家,这就彻底否定了旧的“君”与“民”的关系,实现了由传统的民本思想向近代民主主义的飞跃。近代以来的历史证明,旧民主主义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辛亥革命后试图照搬西方资产阶级共和制,却导致军阀混战、四分五裂;西方列强也不允许中国实现真正的自主和强盛。中国共产党是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民本主义思想的真正继承者,“五四”运动以来,我们党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选择了经过新民主主义通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新中国,为实现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开辟了道路。当前,我国人民正在党的指引下,沿着这条光明大道坚定不移地前进,实现人民民主,共建共享和谐社会,关注民生,创造人民安居乐业、幸福美满的新生活,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传统的民本主义思想,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彻底摒弃那种“为官者民之父母”的旧思想,真正树立起“领导干部是人民公仆”的新观念,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诚心诚意为人民造福,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课堂小结】毛泽东主席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的会议上的演讲旗帜鲜明地提出“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他再一次强调:“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宗旨。”()并且在《论联合政府》中还将人民的作用提高到新的高度: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百度百科:)党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同志也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国家前军委主席和总书记江泽民同志清醒地认识到:“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注:《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442页。)现任军委主席和总书记胡锦涛同志提出了“新三民主义”: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百度搜索)这些都在表明人民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不管过去还是将来,人民永远是国家的主人。【板书设计】民理论依据:仁与义为得民之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贵君权民授:禅让的真正原因善政与善教:善教得民心提供参考网站百度:百度百科:百度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