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村落生态文化利用的探讨以黔东南为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民族村落生态文化利用的探讨——以黔东南州为例摘要:本文通过对贵州省黔东南州少数民族村落生态文化的利用进行探讨,浅析当前黔东南村落生态文化利用的主要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为黔东南州村落生态文化建设的发展提供理论性的建议。关键词:黔东南州,民族村落,生态文化利用,建议生态文化是一个民族对生活其中的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体系[1]。反应人和自然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一个社会文化。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有苗、侗、汉、布依、水、瑶、壮、土家等3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人口总数的81.87%,其中苗族人口占42.09%,侗族人口占31.86%。有90个镇,116个乡(17个民族乡)。黔东南少数民族创造了极为丰富的生态文化,为人们孕育了一方生态净土。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上乡村价值被重新发现,黔东南州成为研究乡村生态文化的重点区域之一,被誉为“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进入21世纪,生态旅游成为生态文化利用的主要手段,对黔东南生态文化的研究成为热点,。从中国知网上生态旅游或者生态文化旅游的文献有865篇,集中讨论村落生态文化、乡村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等主题。大多数趋向于黔东南的少数民族村落文化、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等相关的旅游产业开发。1村落生态文化的特征与利用1.1村落生态文化的特征村落是以农村人群聚居的大聚落,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从生态学角度来看,村落是以农村人群为核心,伴生生物为主要生物群落,建筑设施为重要栖息环境的人工生态系统。它是农业生态系统与人类生态系统相结合的复合系统[2]。村落生态系统包括:土地、房屋、到了、公共场所、居住环境、小气候、植物、家禽家畜、伴生生物等自然要素;人、经济、风俗、风水、伦理、制度、秩序、禁忌、家庭等社会要素。村落生态系统体现的文化即为村落生态文化。村落生态文化具有范围上的局限性、文化上的独特性、及生态上的原真性等特点。少数民族村落生态文化具有更为鲜明的特征。从村落物质生态文化上来举例如: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依山伴水而建的吊脚楼建筑、村落农业景观、珍稀药材、植被及动植物等;从村落非物质生态文化上举例如:少数民族利用蓝靛染布、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等体现于风俗、宗教及节庆等生态文化极为丰富。1.2村落生态文化利用模式1.2.1建立生态博物馆位于贵州省黔东南黎平县距肇兴乡的堂安村,1999年成为中国与挪威合作建设与保护的中国唯一一座侗族生态博物馆。堂安村有5个村民小组,全村207户,890人。堂安坐落在半山腰上,四面环山,峰峦叠嶂,梯田层叠,依山就势建寨,吊脚楼鳞次栉比,鼓楼、戏台、瓢井、古墓群等古建筑保存完好,村民还延续着侗族的传统习俗和饮食习惯。保持着原始的风味,成为”浓缩的侗乡“,被世界著名的挪威生态博物馆学家约翰.杰斯特龙称为”人类反璞归真“的范例。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属于稻鱼耕作系统。目前也正在尝试旅游开发的路径,节假日每天有100游客左右慕名来到堂安村,具有接待能力和条件的农户都开始接待游客。政府也在大力推动堂安旅游的开发,正在建设新的堂安生态展览馆。1.2.2乡村旅游开发乡村旅游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贵州是最早尝试乡村旅游开发的省份。黔东南凯里市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主体由平寨、也通、也东、羊排、东引、也薅、水寨、乌嘎等八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而成,有1288户,6000余人,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是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它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之地。西江每年的苗年节、吃新节、十三年一次的牯藏节等均名扬四海,西江千户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1982年被省政府列为全省乙类旅游农村旅游区;1987年被列为东线民族风情旅游景点;1992年被省人民政府列为全省八个历史文化名镇之一;2005年11月16日中国民族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馆在西江挂牌成立,同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5年5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在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实施了“民族文化”。自2008年以来成为乡村生态文化旅游的热点。西江有远近闻名的银匠村——控拜村,苗族银饰全为手工制作,其工艺具有极高水平。控拜村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北隅的雷公山半坡,隶属于贵州省雷山县西江镇,距西江镇14公里,距州府凯里45公里,距雷山县城55公里,距沪瑞高速公路玉屏至凯里段5公里。控拜村保留了雷山苗族文化共同的集体记忆,如祭祀、婚嫁、丧葬、服饰、歌舞、刺绣、蜡染、纺织等等;积淀了以“寨老”管理世俗生活、“鼓藏头”执掌精神生活的传统村落治理结构,反映了雷公山地区苗族先民创造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智慧。最近为了开发旅游业开始大规模的建设停车场、公路、围护栏及集体娱乐场所的修缮。1.3村落生态文化利用的SWOT分析优势:村落生态文化的利用以“和谐”为核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村落与城市相比较,原生态的元素较为浓厚,更能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村落生态文化的利用能改善村落的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突显生态文化元素,进一步深化村落的生态文化价值,增强人们的乡土情结。劣势:山区村落生态文化开发利用困难。在贵州,由于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的王国”之称,多数生态文化保存较好的村落都分布在山区,基础设施修建难度大,教育质量差,村民的生态文化保护意识薄弱,一旦实施村落生态文化旅游开发等措施,村民的利益驱动性强,不利于村落生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机遇:国际重视,政府推动。随着现代化的迅速发展,人们返璞归真的观念使乡土价值得以重视。贵州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旅游业开发的意见》后相继出现一系列措施,大力调整旅游产业,成功打造自然生态、文化遗产、赏花旅游、探险旅游、红色旅游等精品路线。2011年11月份召开的贵州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上通过“推动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其中提出未来几年,贵州将实施全省文化遗产保护“百村计划”。2012年8月22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起草的《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建村〔2012〕58号),2012年12月2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第一批共646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贵州省最多,有90个。贵州省制定实施了文化遗产保护“百村计划”。为村落生态旅游文化的利用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挑战:村落生态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尖锐。村落生态文化利用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村落生态文化的利用如果一味的以旅游开发的模式,不断迎合市场需求,会面临村落生态文化旅游商业化的挑战。2生态文化利用存在的问题和谐是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黔东南以民族和谐、共同发展为导向,以原生态文化为切入口,通过“民族村落原生态文化旅游开发”主要利用模式,推动生态文化的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但是在建设的路径中也存在些不足的问题。2.1利用模式单一黔东南村落文化利用的模式中都相对比较雷同,无论是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还是建立生态博物馆都朝向旅游开发的方向,对公共场所、建筑、旅游产品的开发方面都大相径庭。没有突显鲜明的区域特色,违背了村落生态文化差异性的特点,不利于村落生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例如黔东南雷公山区是苗族的聚居地,但各自然寨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民俗民风存在一定差异,在开发西江旅游项目中没有注重突出差异性,重复开发。2.3政府推动弊端,利用与破坏并存在社区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政府没有科学的对当地的地质地貌进行评估,盲目的修建筑、修公路、修停车场。既占用农田,又带来山体滑坡的隐患。村民自身也盲目开农家乐迎接客人,虽然经济收入提高了,但是由于接待设施跟不上,导致垃圾、环境卫生等没有具体的处理措施,恶化当地生态环境。另外,越来越多的村民趋之若鹜地去开农家乐,为了满足更多游客要求而增建房屋,对房屋基础设施进行现代化改造,商业化越来越严重。2.4利益分配机制缺陷旅游开发村落的村民意识减薄,片面的认为只要有游客来就有钱赚。利益驱动使具有地理位置优越性的村民收益多,而反之则利益少,加之政府部分利益分配不均,导致社区内部之间矛盾激化。同时也增强了村民对于旅游开发和生态文化建设的被动性。另外旅游开发的大部分营业收入都没有让村民受益,导致村民对民族文化和自然生态认同感降低,严重打击参与的积极性。3黔东南生态文化利用对策3.1尊重文化主人的权利社区村民才是真正的主人,村落的原生态离不开村民的参与。第一,带动村民参与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相关活动。与当地居民一起挖掘、记录、搜集、整理、宣传、诠释当地的人文与自然资源,加强村民文化认同的意识。第二,与村民共同规划、经营及推广活动,帮助社区居民主板具备自主规划与经营的能力,共同拓展自身的生态及文化产业。第四,旅游开发的村寨旅游收入应该按照一定的比例付给村民,提高村民参与的积极性。第五,采取自下而上的策略规划与组织形式,增强村民的“主人翁”意识,让村民自主经营管理,共同参与社区工作,注重文化的传承与经营活动的持久性。第六,普及社区生态文化的宣传与教育,提高村民的环保和文保意识[4]。3.2弱化政府主导作用,保护与发展并重村落作为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的载体,对其保护树立整体性的保护观念与方法尤其重要,不仅仅要关注人工造就的物质形态的保护,更要关注作为背景要素与生存环境的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也要关注作为非物质形态的文化传统的保护,以及社会生活体系的保护,这是当今世界各国生态文化保护的趋势。只有立足长远,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农业是农村的根本,吸收传统农业的精华,借鉴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以保护村落文化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核心,通过政府干预,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及其功能,实现农业经济系统、农村社区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同步优化,促进生态保护和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于具有保存较为完好的民族村落,特别是少数民族生态博物馆,要遵循科学规划、保护第一、入乡随俗、利益共享等原则[3]。3.3探索市场机制不同的民族村落拥有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式,探索适合其发展的市场机制极为重要。例如:雷山县控拜村以打制银饰出售为主要生计来源,可以适时开放银饰打制体验游,在自身家庭游客承载能力范围内接待游客。让苗族银饰文化传播开来,源远流长。堂安生态博物馆不宜大新土木的改造,要以“保护第一”原则的前提下,对破旧的文物进行修缮,同样是在自身家庭游客承载范围内开展游客接待。农业景观也是堂安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开展体验性的农业旅游也是可行的,可以尝试夜里捉蝗虫、白天抓鱼、除草等体验性活动。4结语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一个旅游业腾飞的地区,富饶美丽的自然资源及富有特色的民族民风通过旅游业的宣传更富有魅力。笔者认为黔东南生态文化建设应该立足于长远,坚持因地制宜,协同发展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参考文献:[1]郭家骥.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J].云南社会科学,2001,4(6):51-56.[2]王智平,安萍.村落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特征[J].生态学杂志.1995,14(1):43-48.[3]肖星,陈玲.基于生态博物馆的民族文化景观旅游开发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2):43-46.[4]闵庆文.农业文化遗产及动态保护探索[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5]梁玉华.少数民族村寨生态旅游开发与旅游可持续发展探讨——以贵阳花溪镇山村旅游开发为例[J].生态经济.2007,(5):113-117.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