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社会学复习资料(前四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民族社会学》复习资料(完整版)第一章民族社会学引论民族社会学与民族学和社会学关系紧密。追溯民族社会学的源头自然离不开这两门学科的发展。民族学与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均产生于19世纪中叶前后。目前,我国学者倾向于将民族社会学的源头追溯到泰勒、摩尔根等人。泰勒是英国人类学的创始人。泰勒认为,人类的文化史就是人类的技术、经济、精神生活自我运动发展史,犹如生物界一类物种由另一类物种发展出来一样,一类工具、设备、艺术形式和道德信仰也是由另一类工具、设备、艺术形式和道德信仰发展而来的。同时代的不同社会可以处于不同的进化阶段,而每个阶段的文化,既是过去的阶段的产物,又对未来阶段的形成起一定作用。他把各阶段的文化,即把落后的和最文明的各民族文化依次连接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系列,认为所有社会都要经过从蒙昧到野蛮再到文明的三个基本发展阶段。泰勒还把民族志资料用于宗教史的研究,提出了万物有灵论。摩尔根1851年发表《易洛魁联盟》一书,该书追溯了易洛魁人数百年的历史,详细论述了他们的生活环境、经济活动、生产工具、房屋、服饰、家庭、习俗、宗教和语言,着重介绍了联盟的组织结构,讨论了他们的命运。该书被誉为第一部关于印第安人的科学著作。1871年摩尔根发表了《人类家族的血亲和姻亲制度》,1877年又发表了《古代社会》,对人类婚姻制度自群婚到一夫一妻制作出了单线进化论的推断,提出并阐述了人类社会从蒙昧时代经过野蛮时代至文明时代的发展过程,发展了人类文明起源和进化的理论,受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高度评价。摩尔根之所以做出划时代的贡献,最根本的是他运用民族学与社会学相结合的学术视角,并从社会关系及其结构入手,研究和分析研究对象。因此,可以认为摩尔根等人的著述是早期民族社会学的著作,它从实践上开创了民族社会学的研究。泰勒、摩尔根等可以看做是民族社会学的先驱,虽然他们并未运用这一概念,但客观上以实践的形式影响了这一学科的产生。事实上,从进化论到后来的一系列民族学理论均不同程度地为民族社会学提供了视角、理论与方法。同样重要的是社会学家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在学科发展过程中,横贯社会学与民族学的学者,更是为民族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做出了直接的贡献。早期的如斯宾塞,他是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后期的迪尔凯姆、莫斯更是花费较多精力致力于民族学。迪尔凯姆认为,民族学是种叙述性的学科,不是理论性学科,而社会学则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中包括民族学。莫斯比迪尔凯姆更加重视民族学研究,主要著作有《民族学概论》《赠礼》《社会学和人类学》。莫斯在民族学研究中十分重视民族理论与调查方法。他对交换形式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所作的比较颇有创新。我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民族社会学的萌芽深受英国功能主义人类学的影响。从世界范围来看,1880年法国人类学家勒图尔诺出版《民族志社会学》,该著作借助民族学的材料研究社会的变迁与发展。他所称的“民族志社会学”可以看做民族社会学的萌芽。后来德国民族学家、社会学家米尔曼在《人类学史》中也使用“民族志社会学”的概念,意在借民族志的实际材料对民族学和社会学做理论的探讨,主要对1860—1900年这一时期有关民族的社会进化和文化进化进行了研究。他与勒图尔诺对民族社会学概念的提出起了重要作用。民族社会学的概念是何人、何时首先提出和使用的?对此,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民族志社会学就是民族社会学;二是认为民族社会学概念是由芬兰的韦斯特马克学派最先提出来。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介绍,19世纪末,德国、北欧和美国就开始使用民族社会学的名称,特别是芬兰的韦斯特马克学派,多用民族社会学研究原始社会和民间社会,以韦斯特马克为代表的学派在当时的芬兰和欧洲有较大影响。韦斯特马克认为,社会学的目的是解释社会现象,发现它们的原因,揭示它们是怎样、为什么产生。他又是社会制度的自然史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并在婚姻制度史研究中独树一帜,他反对摩尔根关于人类最早的社会单位是群和原始人最初处在杂婚、群婚状态的观点,认为最早的社会单位是家,一夫一妻制是人类的天然倾向和最早、最基本的婚姻家庭方式,这种倾向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在得到问题上,韦斯特马克认为没有绝对标准,并引用大量材料论证对民族、多地区道德伦理上的差别。一般认为,20世纪以来,民族学、社会学得到较快发展,学科理论与方法的交叉、渗透,逐渐形成了民族社会学学科。民族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个研究领域,在欧洲和美国的许多大学里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最初是作为一门课程开设,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逐步发展成为各大学社会学系中的一个专业方向,形成了从社会学视角和方法来研究种族和民族问题的特殊领域。社会学概论教材也较普遍设专章讨论种族和民族问题。美国社会学会下设十几个专业委员会有一个是“种族与少数民族研究”委员会。大致地说,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民族社会学文献主要有以下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关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族群关系演变的宏观理论。如戈登于1964年出版的《美国人生活中的同化》,格莱泽、莫尼汉1975年主编的《民族》,英国的史密斯1991年出版的《民族认同》等。第二、关于族群分层及其演变的宏观分析。如辛普森、英格尔合著的《种族和文化的少数群体》。第三、关于人们族群认同及其演变的微观分析。如沃斯特1990年出版的《族群选择——在美国的认同选择》第四、关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族群关系的专题或个案的实证研究。如比恩、弗里斯比共同主编的《种族、民族群体的人口研究》、霍洛维兹1985年出版的《冲突中的族群》,托依伯于1968年出版的《城市中的黑人》。在西方社会学兴起的同时,苏联亦于20世纪60年代开设了民族社会学研究,他们认为民族社会学是研究民族过程的科学,也即研究社会现象与民族现象的有机统一性和相互作用之机制的科学,它是社会学与民族学的接合部分上产生。国内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翻译出版了阿鲁秋尼扬等著的《民族社会学》,这对我国民族社会学知识的普及起到了积极作用。一、民族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是一门完善的学科,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门用统一方式看待世界的学科。虽然社会学家在一些基本的原则上是一致的,但是,在现代社会学中并没有一种单一的、占统治地位的理论观点。结合民族学与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民族社会学研究的视角可主要表述为以下几个方面:1、结果与过程的视角自从社会学创始人孔德提出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提出社会有机体论语进化论,并把它作为社会分析的基本视角以来,结构——过程的视角就广泛地被社会学家所采用。在民族学研究中,结构功能分析也是经典的理论与视角,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功能论、拉德克里夫布朗的结构功能论、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等偏重结构分析,而进化论、新进化论等民族学流派则偏重过程的分析。2、个体、群体与社会的视角在民族社会学中,将民族作为一种社会群体,置于个人、群体与社会之中,考察民族的社会地位与功能、民族与社会系统各个层次的互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冲突与均衡的视角社会处于不断的矛盾运动中,是一个动态的平衡体系。民族社会学在研究具体的民族社会时,既不能否定民族作为社会实体形式互争的一面,也绝对不能不看到民族边界的开放性、文化性与互助、合作的一面。民族地区也是在不协调到协调中不断走向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更不应该因为民族地区发展中暂时的矛盾、困难与问题,而看不到其协调发展美好前景。4、同一性与多样性的视角民族作为人类多种群体类型之一,在人类一般性的前提下,民族的产生、发展及演变具有大致相同的同一性。民族社会虽然有多种形式,但大都具有相似的结构、特点和内容。民族文化、心理、意识、角色、社会构成、社会变迁等等都会具有或多或少的相同点。然而,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多样性,地理生态环境的差异,又孕育了多样化的社会形态。外在的社会力量、自然力量也造就了不同的民族社会形式。同一性与多样性的视角就要求我们在看待民族社会的过程中,既要看到不同社会的内在同一性,也要高度重视每个民族社会所呈现出来的特殊性。5、宏观与微观的视角早期的社会学多偏重于宏观的社会系统分析,但学科发展中有一个逐渐向微观渗透的过程,二战以后符号互动论、社会交换论等学说的勃兴反映了这一趋势,它们的研究单位多是微观的个人与群体。与之相反,传统的民族学研究多偏重于微观,尤其是社区参与观察。宏观研究偏重于社会整体结构的分析,属于面的研究,微观研究偏重于个体、小群体、小社区,属于点的研究。反映在民族社会学上,要做到点面结合,深入研究,尤其是较大区域的深入研究,必须兼顾宏观与微观,既关注宏观的系统分析,又注意微观的互动关系。二、民族社会学的不同解释第一种观点受到进化论的影响,认为民族社会学主要研究民族社会内部的习俗与惯例,尤其重视它与现代社会变迁的关系。第二种观点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被种族与民族社会学,这一领域的研究者认为,族群是理解现代社会的中心范畴之一,其主要研究族群矛盾、族群认同、族群动员、族群冲突、族群同化等一系列涉及族群关系的问题,因此,又被称为族群研究,代表人物有内森·格莱泽,丹尼尔·莫尼汉、米尔顿·戈登,中国的马戎等。第三种观点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苏联。这种观点认为,民族社会学研究人们社会活动的一切基本形式,首先关注各民族社会结构的参数、不同民族文化中具有社会意义的现象参数。第四种观点产生于中国多民族社会的背景中。它基本上将民族社会限定于少数民族地区,费孝通把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调查研究称作民族社会学。贾春增也指出,民族社会学特别是对民族地区当前社会经济和社会问题进行综合考察和比较研究的一门学科。第五种观点认为,民族社会学主要研究社会与民族的关系。苏联学者维久克认为:民族社会学是研究民族社会过程的科学,也即研究社会现象和民族现象的有机统一和相互作用。三、民族社会学的多种定义1、仅由学科对象与范围构成的定义作为社会科学门类之一的民族社会学,要解说当代条件下的民族问题,包括传统民族群体之间的关系,它们与国家社会的关系,个体和其他群体怎样通过传统的民族群体与现代国家社会相联系,人们怎样在面向未来的发展变化中,在国家社会的背景中理解现代(国家)民族的性质。所谓民族社会学,就是把各种民族社会现象和民族社会问题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民族学所研究的是民族,社会学所研究的是社会,民族社会学所研究的则民族社会。2、由研究对象、研究特点或方法构成的定义。民族社会学是以社会学为基础来研究民族本质的科学,民族社会学就是关于民族的社会科学;民族学在中国主要是搞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调查,所以在中国社会学和民族学从学术分科上说可以合二为一的,因此,我们不妨称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调查为民族社会学。3、由学科对象与学科地位或目标构成的定义中国民族社会学是一门揭示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多元民族结构和特点,研究各民族的社会过程及其规律、各民族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即各民族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与中国社会对各民族发展影响)以及中国社会与各民族社会如何协调发展的应用学科。民族社会学既是民族学的一个分支,也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既是民族学的一部分,又是社会学的一部分。因而,它是这两门学科之间的中间学科或边缘学科。民族社会学的任务是研究各民族的社会形态及其发展变化中出现的委托。民族社会学研究是面向现在,涉猎当代现实的,而且任务是阐明民族现象的社会制约性,揭示社会现象的民族多样性。民族社会学是研究民族社会过程的科学,即研究社会现象和民族现象的有机统一和相互作用的机制。民族社会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4、由研究对象、研究特点、学科地位与研究视角构成的定义民族社会学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学的一般方法,对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民族文化和民族关系,特别是民族地区当前社会经济和社会问题进行综合考察和比较的一门学科。民族社会学是在社会学和民族学结合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它从民族地区社会整体出发,以民族地区社会作为对象,它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其基本的内容是研究民族地区的社会结构、社会变革、社会矛盾及其发展规律。民族社会学是一门从宏观社会系统出发综合地研究民族地区现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