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第5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五部分婚姻家庭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从范围上看,包括婚姻关系和家庭关系.从内容上看,包括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调整对象的范围相当广泛,就纵向而言,包括婚姻家庭关系、其他近亲属关系发生和终止的全过程;就横向而言,包括婚姻家庭主体间、其他近亲属间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一)婚姻自由原则婚姻自由是由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婚姻自由是指男女双方有权依法决定自己的婚姻,既不受对方的强迫,也不受第三人的干涉。(二)一夫一妻原则,是一男一女互为配偶的婚姻形式。按照一夫一妻原则的要求,任何人只能有一个配偶,禁止重婚以及其他破坏一夫一妻制度的行为。(三)男女平等原则,是指婚姻家庭主体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不因性别而异。我国婚姻家庭法在各项具体制度、具体规定中都鲜明地体现着男女平等的立法精神。在结婚和离婚问题上,男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完全平等的。(四)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原则保护妇女权益是我国婚姻家庭立法的长期传统。我国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以专章规定妇女的婚姻家庭权益,对《婚姻法》作了重要的补充。(五)计划生育原则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生育制度与婚姻家庭制度具有密切的关系。宏观上的社会人口再生产,在微观上是通过婚姻家庭中的生育行为实现的。身份法律行为的概念、特征及分类概念:是自然人以亲属身份之取得或丧失为目的之行为,亦即个人将要进入或脱离某类亲属的身份共同生活关系秩序之行为。换言之,亲属身份行为就是自然人有意识地引起亲属身份法律后果的行为。特征:亲属身份行为具有非契约的“合同行为”性质。亲属身份行为的意思表示有明显的局限性。亲属身份行为对“行为能力的界定有特定的规律性。亲属身份行为具有非代理性。亲属身份行为不得附条件或期限。亲属身份行为的无效、撤销的规定主要从主体不适格、意思表示瑕疵,不合法律的强行性规定和违背公序良俗四个方面进行价值判断和认定。亲属行为具有要式性。亲属身份行为的分类:1创设性身份行为与解消性身份行为。所谓身份行为的“创设性”,系指民事主体通过法律行为形成或建立特定身份法律关系之意。所谓身份行为的“解消性”,是指民事主体通过法律行为解除、终止或消灭已经存在的亲属身份关系之意。2单独身份行为与共同身份行为。单独身份行为,系指由行为人依单方意思表示而形成或消灭身份关系的法律行为。共同身份行为,系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人以创设或解消特定亲属身份为内容的意思表示行为,其意思表示为复数,且各意思表示内容相同、方向一致;其法效目标为形成或消灭亲属身份法律关系。依据亲属身份关系的性质不同,又可分为婚行为与亲子行为。依据亲属身份关系的性质不同,又可分为婚姻行为与亲子行为。1)婚姻行为—结婚与离婚:婚姻行为,系指男女双方当事人以形成或解消夫妻身份关系之意思表示行为,它包括结婚行为及离婚行为。(2)亲子行为—收养与协议解除收养:亲子行为,系指形成或解消父母子女身份关系的意思表示行为,民法上称为协议收养与协议解除收养。3束己身份行为与涉他身份行为:1.)父母或法定代理人对无行为能力子女的出养行为父母为其未成年子女的法定代理人,但父母代理其未成年子女为民事行为,原则上仅限于财产行为,而不及于身份行为。2).关于人工生育协议我国婚姻法上的身份权配偶身份权是指夫妻基于配偶身份而产生的相互之间的身份权利。具有如下特征:首先,从权利性质来看,配偶身份权属于人身权中的身份权,它基于夫妻的配偶身份而产生,不包括财产权、继承权等财产权利;其次,正由于配偶身份权属于身份权,因而其存在是以配偶的身份关系的存在为前提的。它产生于婚姻关系的缔结,终止于婚姻关系的结束;第三,2权利人的权利是相互的,对等的。现代意义的配偶身份权不同于传统的夫权,它是一种夫妻之间相互的权利,夫妻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权利内容也是相同的;第四,配偶身份权是一种绝对权、专属权。除权利人外,其他任何人都是该权利的义务主体,同时它也是夫妻之间专有的特定的身份权利。亲属关系原理1、亲属的概念:亲属是自然人之间基于婚姻、学院和法律拟制而发生的身份关系。亲属关系因结婚、出生、收养而发生。亲属有广狭两义。广义的亲属包括配偶、一定范围的血亲和姻亲。狭义的亲属仅指血亲与姻亲而不包括配偶。2、亲属的种类1)配偶即夫妻,是男女双方因结婚而形成的亲属关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互为配偶。2)血亲指相互之间具有血缘联系的亲属,这种血缘联系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1))、自然血亲自然血亲在血缘上具有同源关系,他(们)是共同的祖先的后裔,相互之间是被血缘纽带联结在一起的。2)).拟制血亲是指相互之间本无该种血亲应具有的血缘联系,经依法拟制后,始具有与该种血亲相同的权利义务的亲属,这种血亲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为地依法创设的,故亦称法亲或准血亲3)姻亲是以婚姻为中介而形成的亲属关系,但配偶本身是除外的。1))血亲的配偶在亲属关系中,已身的长辈旁系血亲、同辈血亲和晚辈血亲的配偶,均为已身的姻亲。2)).配偶的血亲在亲属关系中,己身的配偶的长辈血亲、同辈血亲和晚辈旁系血亲,均为己身的姻亲。3)).配偶的血亲的配偶这也是以婚姻为中介的,但是以两次婚姻为中介。我国亲属关系中的连襟(指夫与妻之姐妹之夫)和妯娌指妻与夫之兄弟之妻),便是例证。1、亲系。亲系的概念:亲系指亲属间的血缘联系或称亲属间联系的脉络和途径。分为血亲与姻亲。血亲又分为男系亲和女系亲、父系亲和母系亲、直系亲和旁系亲、长辈亲和晚辈亲等。姻亲是指因婚姻而成就的亲属。亲系的分类:根据不同标准,对亲系可做以下分类:1)男系亲和女系亲。男系亲指通过男子的血缘关系联系的亲属;女系亲指通过女子的血缘关系联络的亲属。这种分类主要是封建宗法制度下,受重男轻女的观念影响形成的。2)父系亲和母系亲。父系亲是以父亲为中介而发生的亲属关系;母系亲是指以母亲为中介而发生的亲属关系。3)直系亲和旁系亲。根据血缘关系的自然特征划分:1))直系类直系亲属包括直系血亲和直系姻亲。直系血亲是指有直接出生联系的亲属,也即生育自己和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直系姻亲则是指儿媳与公婆、女婿与岳父母等。2))旁系亲。旁系亲包括旁系血亲与旁系姻亲。4)长辈亲和晚辈亲。根亲属之间的行辈来划分亲系的方法,辈份高于自己的亲属称长辈亲,辈份低于自己的亲属称晚辈亲,辈份与自己相同的亲属则称平辈亲。2、行辈。行辈的概念:指排行和辈分,又称“辈行”或“辈份”。行辈的分类:以世代为标准对亲属关系的区分。与已身同一世代称为同辈亲属,如兄弟姊妹、堂兄弟姊妹、表兄弟姊妹等。与父母及其上辈同一世代的,称为尊亲属,如父母、伯、叔、姑、舅、姨、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与子女及其下辈同一世代称为卑亲属,如子女、侄、侄女、甥、甥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上述区分主要适用于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亦可扩大适用于直系姻亲和旁系姻亲。中国现代法中不称尊亲属、卑亲属,改称长辈亲属、晚辈亲属,其含义完全相同。3、亲等。亲等的概念:亲等是中外法律上计算亲属引关系亲疏远近的单位。亲属关系除有血亲、姻亲和尊亲属、卑亲属等区别外,还有亲疏远近之分。亲等越多,关系越远。亲等的计算方法分为两种:一是代(世)数亲等制,二是等级亲等制。1、罗马法的亲等计算方法(1)计算直系血亲亲等:以己身为基点,向上或向下数,以间隔一世为一亲等。例如:父母与子女为一亲等直系血亲;祖父母与孙子女、外祖父母与外孙子女为二亲等直系血亲。(2)计算旁系血亲亲等:先从己身上数至己身与对方(即与其计算亲等者)最近的共同的长辈直系血亲,再从该长辈直系血亲下数至对方,两边各得一个世数,将两个世数相加即为该旁系血亲的亲等数。2、寺院法的亲等计算方法(1)计算直系血亲亲等:与罗马法相同。即以己身为基点,向上或向下数,以间隔一世为一亲等。(2)计算旁系血亲亲等:其方法与3罗马法不同。其具体计算法为:先从己身上数至己身与对方(即与其计算亲等者)最近的共同长辈直系血亲,得一个世数;再从对方上数至该长辈直系血亲,又得一个世数,如果两边的世数相同,即以此世数定其亲等,如果两边世数不同,则按世数多的一边定其亲等。我国婚姻法关于亲属关系计算方法的规定:我国计算亲等的办法是以血亲之间的世代来计算1)计算直系血亲的代数时,以一辈为一代,相隔一世即为两代。(2)计算旁系血亲的代数时,须以同源关系为依据。例如:同源于父母的兄弟姐妹,是两代内的旁系血亲;同源于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同源于曾祖父母、外曾祖父母的是四代以内旁系血亲;同源于高祖父母、外高祖父母的,是五代以内旁系血亲。这种计算方法可以用罗马法的亲等计算方法进行换算。例如:两代以内旁系血亲是二亲等的旁系血亲,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是四亲等的旁系血亲,四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是六亲等的旁系血亲,五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是八亲等的旁系血亲。另外,我国古代还存在传统的丧服制,其可以说是具有中国古代特色的一种亲等制度。其分为服制五等,重轻有别。亲者、近者其丧服重;远者、疏者其丧服轻。五服以内的为有服亲,五服以外的为无服亲。由重及轻、有亲及远分别为:第一等:斩哀(丧服用粗麻布制作,不缝下边)例如:儿子、未出嫁的女儿为父母丧,嫡孙(即长孙)为祖父母丧,妻为夫丧,有斩哀三年之服。也就是俗话说的,戴孝三年。第二等:齐哀。服期长短有别。分为有杖期、不杖期、五月、三月。丧服以稍粗的麻布制作。第三等:大功。为九月之服。丧服用粗熟布制作。第四等:小功。为五月之服。丧服用稍粗熟布制作。第五等:缌麻。为三月之服。丧服用稍细的熟布制作。服制等级并不仅仅以世数为依据,还受尊卑、性别、名分等因素影响。所以其并不能准确的表示亲属关系的远近程度。但现实中,尤其是农村仍有其痕迹。(三)亲属关系的发生与终止:1、配偶关系的发生与终止1.以婚姻的成立为发生原因,结婚行为是夫妻关系依法成立的法律事实。按照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婚姻登记机关准予结婚登记、发给结婚证的时间,便是配偶关系发生的时间。2.以婚姻的终止为终止原因。婚姻终止的法律事实有二:一是配偶死亡,包括自然死亡和宣告死亡。二是双方依法离婚。按照我国《婚姻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配偶一方自然死亡的时间,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判决书生效的时间,婚姻登记机关准予离婚登记、发给离婚证的时间,人民法院准予离婚的调解书或判决书生效的时间,便是配偶关系终止的时间。2、血亲关系的发生与终止:1.自然血亲关系以出生为发生原因,亲子关系和其他自然血亲关系均基于出生的事实而发生,出生的时间便是自然血亲关系发生的时间。生父与非婚生子女的血缘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认领只是一种事后的追认。认领的效力是溯及既往的。自然血亲关系以死亡为终止原因。这里所说的死亡,包括自然死亡和宣告死亡。自然死亡的时间,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判决书生效的时间,便是自然血亲关系终止的时间。但是,以死者为中介的自然血亲关系并不因此而终止。例如:父虽死亡,其子女与死者的尚生存的父母,即孙子女与祖父母仍为自然血亲。自然血亲关系除因死亡而终止外,不能人为地解除。父母离婚后,子女不论由何方直接抚养,仍为父母双方的子女。子女为他人收养后,与父母和父母方的自然血亲关系仍然存在,法律中有关自然血亲的规定(如禁婚亲等)仍然适用,不受收养成立的影响。2.拟制血亲关系的发生和终止:以所拟制的亲属身份关系依法成立为发生原因。以收养为例,按照我国《收养法》的规定,准予收养登记,取得收养证的时间,便是养父母与养子女这种拟制血亲关系发生的时间,收养的拟制效力还及于被收养人与收养人的近亲属,从而形成了以收养为中介的其他拟制血亲关系,如养祖孙、养兄弟姐妹等。以死亡或所拟制的亲属身份关系依法解除为终止原因。以收养为例,养父母养子女关系可因一方死亡而终止,亦可因依法定程序解除而终止。养父母或养子女一方死亡的,以收养为中介的其他拟制血亲关系一方死亡的,自然死亡的时间、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判决书生效的时间,便是拟制血亲关系终止的时间。死亡只是终止了以死者为一方的拟制血亲关系,并4没有终止以收养为中介的其他拟制血亲关系。依法解除收养关系的,发给解除收养关系证明的时间、人民法院准予解除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