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用电与节能的影响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气候变化对用电和节能的影响一、2006年上海用电概况•最高用电负荷1954.3万千瓦•最大日用电量3.856亿千瓦时•最大单日峰谷差高达798.1万千瓦•上海全社会用电量990.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增幅比“十五”期间有较大回落。影响用电增速的原因:•1、经济发展的速度。2006年,上海工业GDP继续保持2位数(13%)增长,工业用电的增幅为6.12%,工业用电占全市用电的比重进一步下降,为66.3%。产业结构调整及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为减缓用电增速发挥了积极作用。影响用电增速的原因:•2、社会进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第三产业用电增幅9.74%,占全市用电的比重达到19.9%;☻居民用电的增速大大高于全市平均增幅,达12.05%。居民用电户数大幅度增加(比上年净增106.84万户),占全市用电的比重达到12.36%,给全市完成节能降耗指标增加了压力。影响用电增速的原因:•3、气温变化带来的影响。凡气候条件和05年同期相似的月份,用电增幅均较小;气候条件和去年同期反差较大的月份,由于气候异常,环境用能大幅增加,造成全年特别是下半年用电增幅忽高忽低,起伏不定。上海用电与温度的关系2006年用电增幅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图05101520251-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用电增幅%-4-3-2-10123温度比05年同期增减(度)电量增幅负荷增幅温度比05年同期影响用电增速的原因:夏季和冬季用电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与2004年底-2005年初的寒冬和2005年9月出现“秋老虎”的气候状况相比,2006年的气候条件属于比较平和、风调雨顺,冬季偏暖、夏季未出现持续极端高温,也未受到大的灾害性气候影响。这些因素对减缓电力消费的增长速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二、2007年用电形势•预计最高用电负荷2100万千瓦,极端高温情况下达2150万千瓦。•供应能力:本市基本发电1220万,天然气机组用油顶峰发电80万,市外来电800万。•本市用电达到脆弱平衡,电网无备用。三个800万的严峻考验•日最大峰谷差800万千瓦•季节落差800万千瓦•市外来电800万千瓦2004-2006年最高用电日负荷曲线----峰谷差大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0:000:451:302:153:003:454:305:156:006:457:308:159:009:4510:3011:1512:0012:4513:3014:1515:0015:4516:3017:1518:0018:4519:3020:1521:0021:4522:3023:15万千瓦0608290508030407232005、2006年月最高负荷曲线—季节差大月最高负荷曲线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21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万千瓦06年月最高负荷05年月最高负荷二、三个800万的严峻考验•有关部门预测: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2007年35℃将有20-26天,突发性极端天气出现的概率比去年大。•今年夏季的降温负荷和用电量会比去年同期有较大的增加,完成降耗任务将更艰巨。•今年1-4月,用电增长7.8%,去年同期6.64%;5月上半月平均最高气温比往年高2℃,用电增长9.36%,去年同期增长8.29%。二、三个800万的严峻考验本市温度敏感点启动在33℃,在此温度点以上,气温每上升1℃,用电负荷相应增加25-30万千瓦;明显反应在35℃,在此温度点以上,气温每上升1℃,用电负荷相应增加35-40万千瓦。此外,连续高温的热累积效应和高于28℃的最低温度也都对用电的增加产生明显的影响。三、应对措施•继续实施有序用电:“二高一低”企业夏季白天让电;错峰-非连续性生产企业调整厂休;高温季节集中轮休。•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扩大负控安装面,进一步完善负控管理。三、应对措施•发挥经济杠杆的导向、调节作用季节性电价拉开季节差价0.03元/千瓦时(峰、平段)-0.067元/千瓦时(谷时段)夏季拉大峰谷差价4.5:1峰谷差价:0.789元峰平差价:0.382元夏季增加峰段时间13:00-15:00(1.023元、0.641、0.234/千瓦时)三、应对措施大力开展各项节能特别是和温度有关的工作:☻做好空调改造、清洗、维护。中央空调的过滤网、蒸发盘、结冰器等通风系统会成为霉菌、螨虫、病毒等的“避难所”。卫生部发布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及《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三、应对措施☻严格执行室内温度控制不低于26℃的规定(《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明确:所有公共建筑内的单位,除特定用途外,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冬季不高于20℃);☻中央空调优化运行方式,轮流开启空调的冷水机组,适当提高冷冻水出水温度等。三、应对措施☻对建筑物门、窗及玻璃幕墙等进行保温隔热改造,推广使用中空玻璃窗、对玻璃天棚和幕墙加贴反射膜,采取活动遮阳等节能技术;☻大功率设备避开用电高峰时段使用等。谢谢!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