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试行)--资产质量状况评价(AssetQuality)2资产质量状况评价第一部分概述第二部分评级内容第三部分评级结果3资产质量状况评价-概述第一部分概述资产质量的分析与评级是对资产质量的评价,包括信贷资产和非信贷资产,是银行综合评价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4资产质量分析主要考查以下内容:一、银行资产(以贷款为主)的风险程度-以指标显现二、银行管理风险、控制风险的水平和能力三、银行是否提取足够的准备金来化解资产风险递进的逻辑关系资产质量状况评价-概述5资产质量状况评价-概述一、银行资产(以贷款为主)的风险程度-用各项指标来衡量-主要指标介绍《关于印发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监控、监测指标和考核办法的通知》逾期贷款率呆滞贷款率呆账贷款率单一客户贷款率、最大十家客户贷款率、中长期贷款比例指标6资产质量状况评价-概述《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不良贷款率估计贷款损失率最大单一客户集团客户授信比率拨备覆盖率非信贷资产损失率7资产质量状况评价-概述“1104”银监会非现场监管指标主要指标(5个):不良贷款率、不良资产率、贷款损失专项准备充足率、信用风险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辅助指标(4个):90天逾期贷款与不良贷款比率、拨备覆盖率、授信集中度(不含同业)、全部关联度另有9项特色指标(针对不同金融机构计算方法不同)和11项合规指标(四项贷款迁徙率及几种集中度和关联度)8资产质量状况评价-概述《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风险水平:不良资产率、不良贷款率、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全部关联度指标风险迁徙:正常贷款迁徙率(正常类和关注类)和不良贷款迁徙率(次级类和可疑类)风险抵补: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和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9二、信用风险管理的水平和能力(一)信用风险的含义--是指贷款人或交易对手未能按期偿还债务而形成损失的风险资产质量状况评价-概述10资产质量状况评价-概述(二)信用风险的认识--巴塞尔委员会认为银行出现严重问题的主要原因与信用风险有直接关系11资产质量状况评价-概述(三)信用风险管理1.全面识别信用风险2.准确计量信用风险3.严格监控信用风险12资产质量状况评价-概述(四)信用风险的管理标准和监管要求--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信用风险管理原则》1.建立适当的信用风险环境;2.在健全的授信程序下运营;3.保持适当的授信管理、计量和监测程序;4.确保对信用风险的充分控制。13三、准备金计提(一)为什么计提准备金--谨慎会计原则的内在要求--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健运行(二)我国的贷款准备金制度--2002年监管当局颁布的《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2005年财政部出台的《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资产质量状况评价-概述14第二部分评级内容定量指标(60分)★不良贷款率/不良资产率(18分)★正常贷款迁徙率(6分)★次级类贷款迁徙率(3分)★可疑类贷款迁徙率(3分)★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授信集中度(6分)★全部关联度(6分)★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18分)定性评价(40分)★不良贷款和其他不良资产的变动趋势及其对银行整体资产质量状况的影响(5分)★贷款行业集中度以及对资产质量状况的影响(5分)★信用风险管理的政策、程序及其有效性对资产质量状况的影响(10分)★贷款风险分类制度的完善和有效(10分)★保证贷款和抵(质)押贷款及其管理状况(5分)★贷款以外其他资产的风险管理状况(5分)评级结果资产质量状况评价-评级内容15定量指标(一)不良贷款率/不良资产率(18分)1.计算公式不良贷款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贷款余额×100%不良资产率=(次级类信用风险贷款+可疑类信用风险贷款+损失类信用风险贷款)/进行五级分类的信用风险资产合计×100%2.指标释义该指标反映银行在某一时点资产质量的总体状况。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的定义见《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银发[2001]416号)。贷款的定义与指标的计算方法见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的统计制度。3.评分原则--“孰低法”即选用低得分法。资产质量状况评价-评级内容16定量指标(一)4.评分区间不良贷款率:不良资产率:3%以下:100分2%以下:100分5%至3%:90分至100分4%至2%:90分至100分8%至5%:75分至90分6%至4%:75分至90分10%至8%:50分至75分9%至6%:50分至75分20%至10%:0分至50分16%至9%:0分至50分20%以上:0分16%以上:0分(数据取得容易)返回返回资产质量状况评价-评级内容17定量指标(二)正常贷款迁徙率(3分)低于行业平均值50%以上:100分低于行业平均值50%以内:75分至100分等于行业平均值:75分高于行业平均值100%以内:0分至75分高于行业平均值100%以上:0分注:正常贷款包括正常类和关注类贷款。资产质量状况评价-评级内容18资产质量状况评价-评级内容定量指标(三)次级类贷款迁徙率(3分)低于行业平均值50%以上:100分低于行业平均值50%以内:75分至100分等于行业平均值:75分高于行业平均值100%以内:0分至75分高于行业平均值100%以上:0分19资产质量状况评价-评级内容定量指标(四)可疑类贷款迁徙率(3分)低于行业平均值50%以上:100分低于行业平均值50%以内:75分至100分等于行业平均值:75分高于行业平均值100%以内:0分至75分高于行业平均值100%以上:0分20定量指标(五)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授信集中度(6分)1.计算公式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最大集团客户授信余额/资本净额×100%授信集中度=最大十家集团客户授信余额/资本净额×100%2.评分区间最大单一客户授信比率授信集中度10%以下:6分100%以下:6分15%至10%:3.6分至6分200%至100%:4.5分至6分40%至15%:0分至3.6分500%至200%:0分至4.5分55%以上:0分500%以上:0分3.评分原则--“孰低法”即选用低得分法。资产质量状况评价-评级内容21定量指标(六)全部关联度(6分)10%以下:6分50%至10%:3.6分至6分100%至50%:0分至3.6分100%以上:0分资产质量状况评价-评级内容22定量指标(七)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18分)120%以上:18分100%至120%:13.5分至18分70%至100%:10.8分至13.5分30%至70%:0分至10.8分30%以下:0分注:此项指标采用孰低法计值,即评级得分取两项指标得分中较低的分值。返回资产质量状况评价-评级内容23定性评价(一)★不良贷款和其他不良资产的变动趋势及其对银行整体资产质量状况的影响(5分)1.基本含义主要考察银行不良贷款总量和不良贷款率及其变化趋势。具体分析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的升降原因,区分存量和增量因素的影响;具体分析不良贷款比率升降的原因,区分“分子”和“分母”因素的影响。2.评分要点(1)不良贷款是银行不良资产的主要构成。(2)分析银行非信贷资产的结构,判断近期内非信贷资产变化趋势和具体情况。(3)分析银行表外业务及风险状况,特别关注信用风险状况。资产质量状况评价-评级内容24定性评价(一)★不良贷款和其他不良资产的变动趋势及其对银行整体资产质量状况的影响(5分)3.评分原则(1)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降”的,得满分。(2)不良贷款余额不变或余额上升,不良贷款率下降的,得分应低于3分。(3)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升”的,不得分。(4)视不良贷款变动的具体原因调节评分结果。其它情况(如本身已经很低,再出现微小上升,可酌情考虑)返回资产质量状况评价-评级内容25定性评价(二)★贷款行业集中度以及对资产质量状况的影响(5分)1.基本含义主要考察贷款行业的集中程度,分析贷款集中行业的风险状况,包括行业当前整体状况、国内外情况对比,国家对该行业的政策和指导意见,行业的发展趋势预测及依据等,以及风险状况对银行资产质量状况的影响。该项目评价银行贷款的行业集中风险。行业分类按照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标准。2.评分要点(1)考察银行贷款的行业集中情况和贷款集中行业的基本情况。(2)考察银行能否有效控制行业风险。行业研究、总行对分支机构的导向等资产质量状况评价-评级内容26定性评价(二)★贷款行业集中度以及对银行资产质量状况的影响(5分)3.评分原则(1)单一行业贷款集中度超过40%且该行业存在较大风险的,该项目得分应低于3分。(2)国家政策和相关部门指导意见中进行风险警示的行业贷款集中度较高,但资产质量未出现重大问题的,该项目得分应低于3分。(五大行业及现在关注的教育-大学城、医院等行业)(3)在国家政策和相关部门指导意见中受风险警示的行业贷款集中度较高,且资产质量出现重大问题的,该项目不得分。(4)银行对贷款行业集中度的管理薄弱且损失严重的,该项目不得分。返回资产质量状况评价-评级内容27定性评价(三)★信用风险管理的政策、程序及其有效性对资产质量状况的影响(10分)1.基本含义主要评价信贷决策程序和制度的完善性、科学性,包括贷款“三查”制度、审贷分离的贷款审查审核程序和信贷风险管理制度等能否有效遏制不良贷款的发生。通过不良贷款增量的原因分析,判断信用风险管理的有效性。2.评分要点(1)考察银行的贷前调查制度及执行情况(2)考察银行的贷款审查制度及执行情况(3)考察银行的贷后检查制度及执行情况(4)银行是否违规发放贷款或逆程序发放贷款(5)考察贷款档案管理情况资产质量状况评价-评级内容28定性评价(三)★信用风险管理的政策、程序及其有效性对资产质量状况的影响(10分)3.评分原则(1)银行未建立贷前调查制度、贷中审查制度和贷后检查制度的,得分应低于5分。(2)存在违规贷款或逆程序发放贷款行为的,视具体情况酌情扣分,情节严重并造成重大损失的,不得分。返回资产质量状况评价-评级内容29定性评价(四)★贷款风险分类制度的完善和有效(10分)1.基本含义该该项目主要分析银行贷款风险分类相关制度是否健全合理、机构与人员配置是否科学以及贷款风险分类结果是否准确。2.评分要点(1)是否制定发分类的具体标准以及五级分类的内部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2)考察银行贷款风险分类工作的开展情况;(3)考察银行贷款风险分类结果的准确性;(4)是否建立了与分类工作相配套的信息系统;(5)是否建立了有效的资产保全制度;(6)是否具备按照国家监管机构的有关规定足额提取贷款损失准备的制度安排。资产质量状况评价-评级内容30定性评价(四)★贷款风险分类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10分)3.评分原则(1)银行五级分类制度存在明显缺陷或分类结果严重失实的,得分应低于3分。(2)银行未建立贷款五级分类制度的,不得分。返回资产质量状况评价-评级内容31定性评价(五)★保证贷款和抵(质)押贷款及其管理状况(5分)1.基本含义本项目主要评价银行保证贷款和抵(质)押贷款的管理状况。2.评分要点(1)银行是否制定保证贷款的管理规定,对保证人的资质、保证责任和保证贷款的偿还做出明确的规定。(2)银行是否制定抵(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对抵(质)押品的资格、抵(质)押率、抵(质)押品的登记与评估、抵(质)押品的保管和处置做明确规定。(3)银行是否审核贷款和抵(质)押贷款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保证人资格、保证合同及抵(质)押合同是否有效,抵(质)押品的流动性和价值稳定性是否得到准确评估。资产质量状况评价-评级内容32定性评价(五)★保证贷款和抵(质)押贷款及其管理状况(5分)3.评分原则(1)银行没有保证贷款和抵(质)押贷款相关管理规定的,不得分。(2)银行虽然制定了保证贷款和抵(质)押贷款的相关管理规定,但实际未严格执行并造成风险的,该项目得分应低于3分。返回资产质量状况评价-评级内容33定性评价(六)★贷款以外其他资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