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教案教材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是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它贯穿中学化学学习的全过程,是学习中学化学的主线和关键之一。在已学的课程中,燃料的燃烧,金属的冶炼等都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通过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认识从反应中反应物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就是从本质上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过程和方法:通过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分组合作,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培养学生从微观角度准确理解概念的能力及自学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交流、讨论,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2.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并理解化学这门学科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特征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教学设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初中有一定的基础,而且教材对于概念的递进式的阐述也非常清楚,所以这部分采取让学生自学的方式。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使学生容易接受。探究实验“感受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可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在本节课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样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引入】让学生对上节课的作业中的反应进行分类。学生活动:方案一:按四种基本类型分类,有些反应不能归入其中方案二:按是否有离子参加或生成分类还有没有更能体现化学反应本质的分类方法,将所有反应包含其中【学生活动】自学教材,写出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并讨论交流,哪些问题不清楚。【难点突破】(多媒体展示):NaCl、HCl的形成过程,并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从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Na与Cl反应过程是电子的得失过程。Na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当钠与氯反应时,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成为带+1价的阳离子;氯得到1个电子,成为带-1价的阴离子。最后,再由阴阳离子结合而成,形成NaCl。2Na+Cl2==2NaCl中,Na→Na+,失电子,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Cl→Cl-,氯原子得到电子,价升高,发生还原反应。H2与Cl2的反应属于非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从它们的原子结构来看,氢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1个电子,可获得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也可获得1个电子而形成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由于氢、氯原子获得电子的难易程度相差不大,所以,在反应时,它们都未能把对方的电子夺取过来,而是双方各以最外层的1个电子组成一个共用电子对。在HCl分子里,由于氯原子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力比氢原子的稍强一些,所以,共用电子对偏向于氯原子,使氯元素显-1价,氢元素显+1价。【学生活动】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增加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多媒体展示】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板书设计: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1.定义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2.实质电子转移小结:升——失——氧降——得——还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以往,我们对这节课的处理是通过教材上的例子,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完成初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到高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的转化。其实,这部分的内容比较好理解,学生可以通过自学来掌握,所以我们在教学模式上,就尝试了这样的改变:让学生阅读教材自学,绘制出自己对于这个概念的认识,↓分组交流讨论,来看看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完善以及还有没有不好理解的地方,↓以组为单位来呈现学生学习的过程以及遇到的问题,↓老师的点评以及难点的突破,学生的难点在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在这里我们让学生设计了一个实验来外显这个微观实质,并演示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去自学以及对于难点的突破,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提高自学的能力,而不是一味被动的接受知识,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其一,这种教学模式下,看起来老教师变轻松了,其实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要想做到很好的引导学生,掌控课堂,就必须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尤其对于课堂上问题的设计,要非常到位才能有效地引领学生去思考。其二,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基础差别太大。学生在进入高中以前,已经学习了9年,有些不好的学习习惯是根深蒂固的,想在高中的一两节课改变过来是不可能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就发现现在每个班的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都非常大,有些学生习惯了被动地学习,对于这样的教学,有些学生很明显的不适应。还有,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确实对提高学生的能力有帮助,但是课堂的容量会有所降低,在当前的课时条件下,教学进度会受到一些影响。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整体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我们尽量在日常教学中寻求一种平衡,既培养学生的能力,又能完成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