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气调库系统及设备的故障分析、处理、维护目录一、气调库系统正常运转的标志二、螺杆压缩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三、气调库系统的常见故障及排除四、控制部分的常见故障及排除五、冷却水系统的常见故障及排除六、气调库设备的正常保养七、螺杆压缩机的检修八、热交换设备的维修九、管道与阀门的维修十、浮球阀的维修十一、电磁阀的维修2一、氨制冷系统正常运转的标志1制冷压缩机正常运转的标志1)氨压缩机的吸气温度一般高于蒸发温度5℃,氟机最高不超过15℃,排气温度一般不低于70℃,不高于150℃。2)油泵的排出压力应稳定,应比吸气压力高0.15~0.3MPa,油温一般保持在45~60℃,最高不超过70℃,最低不低于5℃。具体数值应参照压缩机制造厂的使用说明书。3)润滑油应不起泡沫(氟机除外),油面应保持在油面视孔的1/2处或最高与最低标线之间。4)压缩机的滴油量应符合制造厂说明书的规定。5)压缩机的卸载机构要操作灵活,工作可靠。6)压缩机的轴封温度一般不超过70℃,轴承温度一般不超过35~60℃,压缩机各运转摩擦部件温度不应超过室温30℃,压缩机机体不应有局部发热或结霜现象,表面温差不大于15~20℃。7)冷却水的温度应稳定,出水温度不超过30~35℃,进出水温差一般为3~5℃。2制冷设备正常运转的标志1)水冷冷凝器的工作压力不超过1.5MPa。2)壳管式冷凝器冷却水的水压应不低于0.12MPa,且必须保持一定的进水温度与水量,对风冷冷凝器和蒸发式冷凝器也应保证一定的进风温度和风量。3)贮液器液面指示应不低于桶高的30%,且最高液面不超过桶高的70%。4)盘管式蒸发器表面应均匀结霜或结露。5)设备上的安全阀应启闭灵活,压力表指针应相对稳定,温度计指示正确,其它保护装置应调到规定值,且动作正常。3二、螺杆压缩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1、故障处理的基本程序2、调查了解事故的产生的经过1.1认真进行现场考察,了解故障的发生时制冷机组的各部分的工作情况、发生故障的部位、危害的严重程度。1.2认真听取现场操作人员介绍故障的发生的经过及所采取的紧急措施;1.3检查制冷机组运行记录表,特别要注意不同常态的运行数据和发生过的问题,了解任何原因引起的安全保护停机等情况;1.4向有关人员询问,寻求其对故障的看法。3、搜集数据资料,查找故障原因;2.1详细阅读机组《使用操作手册》是了解机组各种数据的一个重要来源。调查了解故障产生的经过搜集数据资料,查找故障原因分析数据资料,诊断故障原因确定维修方案实施维修操作检查维修结果42.2对机组进行故障检查应按照电系统(包括动力和控制系统)、水系统(包括冷却水和冷冻水系统)、油系统、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及管道)四大部分依次进行,要注意查找引起故障的复合因素,保证稳、准、快地排除故障。4、分析数据资料,诊断故障原因。3.1结合制冷循环基本理论,对所收集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把制冷循环正常状况的各种参数作为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的重要依据。3.2运用实际工作经验进行数据和资料的分析。3.3根据制冷机组技术故障的逻辑关系进行数据和资料分析。3.4实施维修操作;5、确定维修方案4.1从可行性角度考虑维修方案。首要的是如何以最省的经费(包括材料、备件、人工、停机等)来完成维修任务,经费应控制在计划的维修经费数额以内。当总维修费用接近或超过新购整机费用时,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应把旧机作报废处理。6、实施维修操作5.1根据所定维修方案的要求,准备必要的配件、工具、材料等,做到质量好、数量足、供应及时。5.2进行排除故障的维修时,应按检查程序相反的步骤,即制冷剂、油、水、电四个系统的先后顺序进行故障排除,以避免因故障交叉而发生维修返工现象,节省维修时间,保证维修质量。55.3正确运用制冷和机械维修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操作。如压缩机的分解与装配、制冷系统的清洗与维护、控制系统设备及元器件的调试与维修,电焊、机组试压、检漏、抽真空、除湿、制冷剂和润滑油的充注和排出等操作。5.4分解的零件必须排列整齐,做好标记,以便识别,防止丢失。5.5重新装配或更换零部件时,应对零部件逐一进行性能检查,防止不合格的零件装入机组,造成返工损失。7、检查维修结果6.1检查维修结果的目的在于考察维修后的机组是否已经恢复到故障发生前的技术性能。6.2对机组进行必要的验收试验,应按照先气密性试验、后真空试验,先分项试验、后整机试验的原则进行。不允许用机组本身的压缩机代替真空泵进行真空试验,以免损坏压缩机。6.3由于操作人员失误造成故障的机组,维修人员应与操作人员一起进行故障排除或修复。事后一起进行机组试运行检查,一起讨论适合该机组特点的操作方法,改变不良操作习惯,避免同类故障再度发生。螺杆压缩机常见故障见下表:故障现象原因消除方法1.启动负荷过大或根本不能启动。a.滑阀未停到0位b.压缩机内充满了润滑油或液体制冷剂c.部分运动部件严重磨损或烧伤d.电压不足a.使滑阀停到0位b.按转动方向盘动压缩机,排出积液或积油c.拆卸检修及更换零部件6d.检查电网电压值2.机组发生不正常振动a.机组地脚螺栓未紧固b.压缩机与电动机不同轴c.因管道振动引起机组振动加剧d.过量的液态制冷剂被吸入机体内e.滑阀不能定位而且振动f.吸气腔真空度过高a.旋紧地脚螺栓b.重新找正c.加支撑点或改变支撑点d.调整系统供液量e.检查油活塞及增减载阀是否泄漏f.开大吸气截止阀3.压缩机运转后自动停机a.自动保护及自动控制元件调定值不能适应工况的要求b.控制电路内部存在故障c.过载a.检查各调定值是否合理,适当调整b.检查电路,消除故障c.检查原因并消除4.制冷能力不足a.滑阀的位置不合适或其它故障b.吸气过滤器堵塞c.机器不正常磨损,造成间隙过大d.吸气管线阻力损失过大e.高低压系统间泄漏f.喷油量不足,不能实现密封g.排气压力远高于冷凝压力h.吸气截止阀未全开a.检查指示器并调整位置,检修滑阀b.拆下吸气过滤器的过滤网清洗c.调整或更换零件d.检查阀门(如吸气截止阀或止回阀)e.检查旁通管路f.检查油路系统g.检查排气系统管路及阀门,清除排气系统阻力。h.打开5.运转中机器出现不正常响声a.转子齿槽内有杂物b.止推轴承损坏c.轴承磨损造成转子与机壳间的摩擦d.滑阀偏斜e.运动部件连接处松动a.检修转子及吸气过滤器b.更换轴承c.更换轴承d.检修滑阀导向块及导向柱e.拆开机器检修,加强7防松措施6.排气温度过高a.压缩比较大b.油温过高c.吸入严重过热的蒸气d.喷油量不足e.空气渗入氨制冷系统a.降低排气压力和负荷b.清除油冷却器传热面上的污垢,降低水温或增大水量c.向蒸发系统供液d.提高喷油量e.排出空气,检查空气渗入部件7.排气温度或油温度下降a.吸入湿蒸气或液体制冷剂b.连续无负荷运转c.排气压力异常低a.减少向蒸发系统的供液量b.检查滑阀c.降低冷凝器的冷凝能力、减小供水量8.滑阀动作太快手动阀开启过大适当关闭进油截止阀9.滑阀动作不灵活或不动作a.电磁阀动作不灵b.油管路系统接头堵塞c.手动阀关闭d.油活塞卡住或漏油a.检修电磁阀b.检修c.打开进油截止阀d.检修10.压缩机机体温度过高a.吸气严重过热b.旁通管路泄漏c.摩擦部位严重磨损d.压缩比过高a.降低吸气过热度b.检修旁通管路及阀门c.检修及更换零部件d.降低排气压力及负荷11.压缩机轴封泄漏a.轴封供油不足造成损坏b.装配不良a.检修b.检修c.更换新件8c.O形圈损坏d.动环与静环接触不良d.拆下重新研磨12.油压过低a.油粗过滤器脏堵b.油精过滤器脏堵a.清洗油粗过滤芯b.清洗油精过滤芯13.回油速度低或不流动回油阀堵塞检修回油阀14.油消耗量大a.回油过滤器脏堵b.回油管脏堵c.油分离器效率下降d.二级油分离器内积油过多,油位高e.排气温度过高,油分离效率下降a.清洗回油过滤器芯b.清除回油管内的污物c.更换油分离芯d.放油、回油,控制油位e.降低油温15.油面上升a.过量的制冷剂进入油内b.油分离器出油管路堵塞a.提高油温,加速油内制冷剂蒸发b.检修、清理16.停机时压缩机反转a.吸气及排气管路上的止回阀关闭不严b.防倒转的旁通管路a.检修,消除卡阻现象b.检修旁通管路及电9堵塞磁阀17.压缩机吸气体温度过高a.系统制冷剂不足,吸入气体过热度较高b.调节阀及供液管堵塞c.调节阀开度小d.吸气管路绝热不良a.向系统内充入制冷剂b.检修及清理c.加大供液量d.检修绝热层,必要时更换绝热材料18.压缩机吸气体温度过低a.系统液体制冷剂数量过多b.调节阀开度大a.停止或减少供液量b.减小开度19.冷凝压力过高a.冷却水量不足b.冷凝器结垢c.系统中不凝性气体含量过多a.加大水量b.清洗、除垢c.放空气三、氨制冷系统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氨系统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作一概括总结,见下表故障现象故障分析故障处理1.机组运转噪声大1.压缩机、电动机地脚螺钉松动2.传动带或飞轮松弛1.紧固螺钉2.调节传动带张紧,检查飞轮螺母、键等曲轴箱部分1.连杆大头轴瓦与曲柄销间隙过大1.调整间隙2.更换连杆大头瓦3.适当提高油压2.主轴颈与主轴承间隙过大1.调整间隙2.更换轴套3.适当提高油压103.连杆螺栓松动、脱落紧固、更换螺栓,用开口销锁紧3.压缩机排气压力过高1.系统混入空气等不凝结气体2.水冷冷凝器的冷却水泵不转3.冷凝器水量不足4.冷却塔风机未开启5.风冷冷凝器的冷风机不转6.风冷冷凝器散热不良7.水冷冷凝器管壁积垢太厚8.系统内制冷剂充注过多1.排除空气2.检查、开启水泵3.清洗水管、水阀和过滤器4.检查冷却塔风机5.检查、开启冷凝风机6.清除风冷冷凝器表面灰尘;防止气流短路,保证气流通畅7.清除冷凝器水垢8.取出多余制冷剂4.压缩机排气压力过低1.冷凝器水量过大,水温过低2.冷凝器风量过大、气温过低3.吸、排气阀片泄漏4.气缸壁与活塞之间的间隙过大,气缸向曲轴箱串气5.油分离器的回油阀失灵,致使高压气体返回曲轴箱6.气缸垫击穿,高低压串气7.系统内制冷剂不足8.制冷蒸发器结霜过厚,吸入压力过低9.空调蒸发器过滤网过脏,吸入压力过低10.贮液器至压缩机之间的区域出现严重堵塞1.减少水量或采用部分循环水2.减少风量3.检查、更换阀片4.检修、更换气缸套(体)、活塞或活塞环5.检修、更换回油阀6.更换缸垫7.充注制冷剂8.融霜9.清洗过滤网10.检修相关部件(如电磁阀等)5.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1.排气压力过高引起2.吸入气体的过热度太大3.排气阀片泄漏4.气缸垫击穿,高、低压腔之间串气5.如冷凝压力过高,蒸发压力过低,以及回气管路堵塞或过长,使吸气压力降低压比过大6.冷却水量不足,水温过高或水垢太多,冷却效果降低7.压缩机制冷量小于热负荷致使吸1.采取有关措施,降低排气压力2.调节膨胀阀的开启度,减少过热度3.研磨阀线,更换阀片4.更换缸垫5.调整压力,疏通管路,增大管径及尽可能缩短回气管管长6.调整冷却水量和水温,清除水垢11热过热7.增开压缩机或减少热负荷6.压缩机吸入压力过高1.蒸发器热负荷过大2.吸气阀片泄漏3.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泄漏严重4.气缸垫击穿,高、低压腔之间串气5.膨胀阀开启度过大6.膨胀阀感温包松落,隔热层破损7.卸载一能量调节失灵,正常制冷时有部分气缸卸载8.油分离器的自动回油阀失灵,高压气体窜回曲轴箱9.制冷剂充注过多10.系统中混入空气等不凝结气体11.供液阀开启太小,供液不足1.调整热负荷2.研磨阀线、更换阀片3.检修、更换气缸、活塞和活塞环4.更换缸垫5.适当调小膨胀阀的开启度6.放正感温包,包扎好隔热层7.调整油压,检查卸载机构8.检修、更换自动回油阀9.取出多余制冷剂10.排出空气11.调节供液阀7.压缩机吸入压力过低1.蒸发器进液量太少2.制冷剂不足3.膨胀阀“冰堵”或开启过小4.膨胀阀感温剂泄漏5.供液电磁阀未开启,液体管上过滤器或电磁阀脏堵6.贮液器出液阀未开启或未开足7.吸气截止阀未开启8.蒸发器积油过多,换热不良9.蒸发器结霜过厚,换热不良10.蒸发器污垢太厚11.蒸发器冷风机未开启或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