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素营养对水稻秧苗形态及碳氮代谢特征的影响及其与移栽缓苗期的关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氮素营养对水稻秧苗形态及碳氮代谢特征的影响及其与移栽缓苗期的关系1.试验目的:本实验主要研究在工厂化育秧中不同N素营养水平对水稻秧苗生长发育、秧苗素质以及移栽抗损伤能力等的影响。为培育双季稻机插壮秧,合理的施用N肥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达到指导农民工厂化培育壮秧生产的目的。2.试验内容:通过百公斤培养土中加纯氮60g、80g、100g、120g几个不同氮肥用量水平试验。在移栽前3-5d每个处理选取部分喷施送嫁肥(纯氮:水=1:500),探索氮素营养对水稻秧苗形态及碳氮代谢的影响和其与移栽抗植伤及缓苗期的关系。3试验设计3.1育秧地点:试验在江西农业大学科技园的温室进行。3.2供试品种:3.3营养土准备。床土配制要求对床土进行消毒培肥调酸处理,提高床土的有机质含量,保证床土土质疏松土壤颗粒细碎(直径2~3毫米的颗粒占70%以上,其余在2毫米以下)不得有石块杂物pH值控制在4.5~5.5之间含水量不超过10%。3.3.1选土:机械播种所用土壤,以壤质水稻田泥土或塘泥为宜,不宜过沙。3.3.2晒土:选土后,应进行晒土,晒至土壤含水量为50%以下即为晒干。3.3.3调酸:为培育壮秧,对培育秧苗的基土酸碱度有严格要求因此,对筛选后的床土要作调酸处理,pH值应控制在4.5-5.5之间,床土不符合要求时要及时调酸3.3.4.碎土:将晒好的土块用碎土机粉碎。3.3.5.过筛:泥土粉碎后,用孔径为3毫米的铁筛筛选土粒,保证土粒细小。3.3.6.拌肥:土壤调制好以后再加肥加药拌混,加药是防治水稻立枯病和腐霉菌等,添加肥料是增补床土肥力,保证育秧有足够的营养可提供,药肥具体添加量需要按育苗要求配比,通常在播种前一周,按100公斤床土加入氯化钾100g;钙镁磷400g;纯氮分别为60g、80g、100g、120g将肥料碾粹后均匀拌入床土,反复搅拌3次;充分拌匀后集中堆闷,堆闷时细土含水量适中,要求达到手捏成团,落地即散,并用农膜覆盖,促使肥土充分熟化即可(不能用拌肥的干细土盖种)。4.4种子处理4.4.1.晒种晒种子起到催熟和杀菌的作用,晒种时间以谷种达到干燥要求为度,一般为1天~2天,晒种时,注意晒匀、晒透,避免种子灼伤。4.4.2.选种将种子倒入清水中,浸15分钟~20分钟后,将浮在上面的空粒及半实粒除去。4.4.3.消毒和浸种:稻种消毒和浸种可同时进行,在浸种液中添加适量的可有效杀死粘附在种子上的病菌的农药,浸种消毒在气温30.0c时需24小时即可达到效果;也可将种子用施保克浸种灵水为1.515000的药液浸泡48小时后,换清水浸种48小时左右,期间换12次清水,每天搅拌23次,以使种子获氧均匀,浸种总积温约为80日度内,浸种过程中,每4小时换清水一次,浸种时间为48小时。4.4.4.催芽:将浸种好的种子摊凉,每隔4小时翻动一次,至破胸90%以上,催芽即完毕,然后将种子置于通风处摊开,至谷种不粘手。营养土配制和种子准备流程图4.5试验处理安排试验设置百公斤培养土施用,氯化钾100g;钙镁磷400g;纯氮设M1(60g)、M2(80g)、M3(100g)、M4(120g)、M5(140g)共5个处理。每处理播5盘,共25盘,每盘播种120g干谷。4.6播种机械播种流程为播土-播种-覆土(注:所用土是没有培肥的)-喷水。4.6.1铺装底土:在秧盘内铺装已配制好的床土,底土厚约2.5cm4.6.2适量浇水:将配制好的1:1000的敌克松药液均匀地喷洒于秧盘底土上,要水份吃足但表面无积水,确保覆土也能润透。4.6.3精控播种:在正式播种前计算好每只秧盘的播种量,播量一般为每盘干种170~200克,或湿种210~230克,并按此种量调整好播种机的播量。4.6.4覆土盖种:在均匀播种后的秧盘内覆盖未掺肥料的床土,覆土厚度0.51cm,以盖没种子为宜,不能高出盘面。播种示意流程图4测定内容及方法研究测定不同处理的秧苗根、叶片发生数量、株高等秧苗素质考察和理化指标;植株根、茎鞘,叶干物质;根系、茎鞘、叶片的淀粉和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全氮、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机插移栽后隔天取样一次考察发根数、出蘖数,以确定返青期、发根期、出蘖期。测定方法如下:4.1出苗率和成苗率:不同处理播种时定点划区播100粒,一叶一心期计数其苗数,苗数除以总谷粒数即为出苗率,每处理3次重复。成苗率:移栽前切去10×10cm秧块,计秧苗苗高,苗高大于平均苗高1/2的苗数除以所取秧块的总苗数,即为成苗率;苗高小于平均苗高1/2的即为弱苗数。4.2出叶速率(叶龄):各处理每盘定点标注10株,定期(播后5d、10d、15d、20d…)记载不完全叶~移栽前出叶时间。4.3秧苗株高和根数:于播种后10d、15d、20d、25d每处理选择长势中等的20株苗,测定其株高(茎基部到最长叶顶端的长度)和单株根数(根长﹥0.5cm)4.4秧苗素质和100株干物质重:移栽前测定(3-4叶龄期)。每处理每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0cm×10cm的小区秧苗。洗去根部土壤,选取叶龄和苗高中等的20株秧苗,测定其主茎秧苗株高、各叶长、叶鞘长和假茎宽(距发根处0.5cm处的茎宽)。另选出具代表性的80株秧苗洗净与前面的20株秧苗,根、茎蘖和叶分别包起来,在1050c下杀青20-30分钟,800c烘干至恒重,称重。干物质用于测定全N和可溶性糖,全N用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测定;可溶性糖用硫酸蒽酮比色法测定。4.5盘结力:移栽前选取1个具有代表性的20×20的秧苗,固定其两端,用弹簧秤钩拉任意一端,当秧块断裂时,弹簧秤显示的质量即为盘结力.4.6秧苗栽插质量。机插小区在栽插后7天,每个大田小区选取2个测区(测区应距田边大于1个工作幅宽),每测区为连续100穴,观测漏插率、漂秧率和死苗率。4.7缓苗期、生长:播种后25天,叶龄3.0-4.0叶移栽,移栽后第3天开始定点10株为一个样,每处理定两个样,调查各处理秧苗发根、分蘖、出叶情况;移栽第4、8、12天取样测过氧化物酶活性4.8根、茎鞘、叶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叶绿素含量采用丙酮乙醇混合液比色法;可溶性蛋白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2POD)活性参照朱祝军等[7]的方法,即取取秧苗叶片0.5g(不含心叶),加入5mL50mmol·L-1磷酸缓冲液(pH718,含5mmol·L-1EDTA和2%PVP),制备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时提取液中含2mmol·L-1抗坏血酸,置冰浴研磨,然后用4层纱布过滤,在0~4℃条件下4000r/min离心10min,上清液于0~4℃条件下保存,用作酶的测定.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