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岸景觀規劃案例分析Jessie不論傳統或現代,很多國家對於水岸景觀、生態、環境與市民生活品質的維護,是非常值得研究和學習的。尤其,一種新興思維的衍生、先進的規劃邏輯,和全民參與的推動方式,可說留下了人類文明與智慧的典範。水岸的保護與重塑,也可說代表了一個國家或地區生活品質和該地文明的進程。本節將要述國外水岸再造的一些重要實例,作為鄰近溪左岸公園規劃之參考。(一)水岸的價值與主要課題河川是重要濕地,也是都市起死回生和豐富人文的命脈,文明國家莫不視為都市瑰寶,傾盡全力維護保存。例如,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和義大利威尼斯,以市區河道塑造了人水合一的觀光勝境;英國泰晤士河耗費鉅資進行整治,終於挽回河岸輝煌的文明;法國巴黎人口僅五百餘萬,但一年觀光客卻達到五千多萬人次,除了歷史古蹟外,塞納河的水岸文明和空間環境無疑扮演了重要關鍵。「水岸(waterfront)」則是指都市中沿著水體的地區,例如毗鄰港灣、碼頭或河川的地區」。水岸環境品質如何維護及其整體環境的再造,目前可說是先進國家的共通趨勢,目的在讓河川生態起死回生、市民獲得更加的生活品質,並進而帶動一種新的親水文明。美國舊金山灣曾經建過一座沿岸高架道路,但這種嚴重割裂市民與河川親水動線,並劣化視覺品質的工程,完工後發現的確嚴重影響民眾親水權益和生活品質,也導致地價暴跌。最後在居民強力抗爭下,最後不得不拆除。舊金山的案例,可說是一種「水岸文明」的重要標竿。從過去國外,水岸地區的規劃或設計,主要課題大致有三:1.親水的可及性(Accessibility):水岸地區經常為鐵路、道路或渡輪等交通使用,因此極易造成民眾親水之障礙;雖然可以用地下道、天橋和其他空中廊道等方式連接,但視覺上、環境上、心理上和生理上的衝擊甚大,最後造成乏人使用、水岸荒蕪的結果。2.不相容的使用(IncompatibleUses):水岸地區通常為港灣設施、貨櫃場、倉儲區、工業原料儲槽區,甚至工業區或汙水廠等使用,使得景觀和使環境品質均難以令人愉悅,對於親水也是重大障礙。水岸相關機關各自為政,缺乏整合,也都是造成使用衝突、低度利用和景觀惡化的主因。3.缺乏水岸吸引力(LackofWaterfrontAttractions):由於長期遭到漠視,水岸地區的景觀和設施多半缺乏吸引力;大部分的水岸受限於相關法規,很少考慮將休閒、步道、觀賞、餐飲、咖啡、遊樂、活動空間和演藝場所等空間或設施予以適當結合;此外,很多水岸治安與遊客安全問題,也是值得重視的議題。(二)國外水岸再造的案例很多對於水岸發展極為重視,也因而打造出聞名的事蹟。茲舉重要的案例討論如下:1.美國奧勒岡州波特蘭(Portland)維拉美蒂河水岸空間改造計畫。為了打造出「新世紀的新計畫」,美國奧勒岡州「波特蘭市公園與遊憩局」以極為前瞻的眼光和無比的氣魄,提出了維拉美蒂河(WillametteRiver)水岸空間改造計畫,希望將來「創造一個偉大的水岸公園(”CreatingAGreatWaterfrontPark”)」。如此氣派的格局和願景,令人敬佩與感動。這項命名為「湯姆.瑪科州長水岸公園(GovernorTomMcCallWaterfrontPark)」的改造計畫,位於波特蘭市中心維拉美蒂河畔,面積36.59英畝(約14.64公頃),跨越市區二十二條街廓。新規劃的內容包括:籃球場、登高、腳踏車道、碼頭、噴泉、藝術表演區和其他基本設施等,未來將會是波特蘭最重要的市民休閒與文藝活動的場址之一。湯姆.瑪科公園的誕生,可說是一條漫漫長路。最初的概念,緣始於一九○三年「歐姆斯特報告(OlmstedReport)」中指出的概念:人們「不但需要都市中的公園,更需要為後續世世代代保存的河岸綠帶系統」。一九一二年「班尼特計畫(BennettPlan)」重申了增加公園和河濱綠帶的必要性;但實務上值得注意的是,當時就不主張以圍填方式「與河爭地」,反而是向內陸撤出一些土地來支應。一九二○年代,維拉美蒂河沿岸建了河堤來防洪。但是高高的堤防雖然阻擋了洪水,卻也阻隔了人們親水的動線。一九四○年代,沿河建築了快速道路「港灣大道(HarborDrive)」,繼續將人們與河孤立,再度割裂了人與水應該親密的互動關係。後來,波特蘭市區興建了另一條東岸快速道路,使港灣大道的需要性降低。一九六八年間,州長湯姆.瑪科成立了專案小組,開始研究將原先的快速道路拆除,並改建為公園的可行性。這項構想直到一九七四年港灣大道封閉後,水岸公園的美夢終於成真。將近三十年的老公園,終究不敷今日的需求。過去所衍生的主要問題,包括:(1)公園內遊憩空間被高度使用,尤其一些特定時間內特地地點的活動量過於集中;夏季許多慶典活動甚至在草皮區內,每次可吸引一至五萬人。(2)活動之間彼此競爭,像是河岸的休閒空間中,擠滿了步行、跑步、腳踏車和其他使用者。(3)由於納托公園大道的切割,造成市中心與公園分隔,使市民缺乏方便安全的通行動線。(4)部分人跡罕至的角落,成為販毒和治安死角,必須更新計畫,導引人潮,才有可能避免公園內類似的不當使用。(5)未經規劃、逐漸增添的設施,使公園內漸顯雜亂無章。(6)除了保護「瀕危物種法」指定的魚類,維拉瑪蒂河必須回復或增加生物棲地。因此,未來的堤防和沙灘的設計,必須能回應此一法規之要求。(7)水岸公園的角色定位,應該由較廣的都會視野和其他公園併同考慮;本公園有潛力成為都市步道系統的中心。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波特蘭市政當局開始推動第二波的「河川復興運動(RiverRenaissance)」,一方面追求魚類、野生動物和人類潔淨健康的河川環境,另方面建構良好的官民夥伴關係、強化領導能力和教育推廣。期望重新打造「新世紀偉大公園」的旺盛企圖下,新的「水岸公園主要計畫(MasterPlanforWaterfrontPark)」,是從二○○一年夏到第二年底,由一個「專業顧問團隊(TheConsultantTeam)」及「市民諮詢委員會(CitizensAdvisoryCommittee)」協力完成。負責規劃的專業團隊為EDAW,這是一家專長為景觀、建築與都市計畫,來自舊金山的國際知名公司。該公司跨領域的團隊,曾參與澳洲雪梨奧運村、美國舊金山漁人碼頭和肯德基州路易斯維爾、中國蘇州等水岸規劃。市民諮詢委員會的功能,在指導規劃和增進民眾對話的機會。委員會共十七人,由市區的業界、環保團體、使用者等權益關係人選出的委員所組成。首任主席為具有二十五年經驗,專長為都市規劃和房地產發展的海瑞.科麥(HarrietCormack)女士。新公園規劃最值得一提的精神,在於強化「市民參與(CitizenParticipation)」。市政府在二○○二年間,開始廣徵市民的意見;從五月十一日至六月九日的十天左右之間,共有超過二千民眾到水岸邊的意見亭內,跟工作人員交換意見。新規劃經過非常民主的過程,將所有意見彙整和修訂後,二○○三年五月中旬送交市議會審議通過後實施。當局所採取的市民參與方式,可說清晰明瞭,極具參考價值。除了建置精美翔實的網頁,以及規劃過程中持續有市民諮詢委員會的參與外,所有會議都開放讓民眾參加,只要是關心或者對公園有興趣的任何人都可以參加。此外,如果市民需要更多資訊,波特蘭市政府公園和遊憩局也可以提供。在網頁上,或是二○○二年一月十六日舉辦的公開展覽中,當局還針對未來公園的規劃,提供了三種不同的設計方案,同時以清晰的透視圖像,以及每一種方案特色的比較表,給民眾參考選擇。除此之外,當局在網路上也建置了「問題與答覆(Q&A)」專頁,彙整了市民最常提出的問題,同時提出答辯,來爭取民眾的認同,這種作法十分值得參考(參見表8-1)。表8-1水岸公園新計畫Q&A問題(Q)答覆(A)為什麼需要推動這項計畫?原來的公園規劃無法反映當前的課題,也無法容納步道、腳踏車道、碼頭、直排輪等各種休閒活動日益增加的需求;除了活動空間擁擠外,市民從市區到公園的可及性也不高。為什麼現在要推動?本公園規劃的經費來自環保局。為配合附近新建污水處理廠計畫,故在其即將施工前,採取更周延的觀點,進行整體規劃,以免顧此失彼,將來產生相互之使用衝突。現在有實施經費嗎?目前新擬定的主要計畫還沒有全面推動的經費,希望在未來十五至二十年內分階段推動。雖然沒有經費,但預先擬好計畫,爭取經費的機會才可能增加。有些河段堤防拆除,會不會影響都市防洪?有些設施經過巧思設計,功能與堤防並無不同。例如,鱒街噴泉附近是以逐級降低的階梯取代,還是可以禦洪;包爾地區沒有堤防,但該一低窪地區在洪峰時是提供貯水調洪的功能。因此,這些概念下的設計,並不會影響防洪的功能。新計畫包括哪些內容?為因應前產生的課題,新計畫包括了新的管理政策,以及公園空間的修正計畫。新計畫希望能尋求:動態與靜態活動的平衡,維護市民最喜歡的部分,但也能創造更多的趣味吸引市民在公園留較長的時間。(摘自)新規劃的任務目標,希望在使用和設計上,能打造出真正偉大的都市公園。規劃團隊所採取的三大「指導原則(GuidingPrinciples)」和具體作法,摘述如下。(1)將公園與市區作更有效的整合與連接:著重空間與功能的連結,將本區建造成為本市具有代表性的水岸公園,以及都市開放空間和水岸廊道系統的中心;另闢建穿越納托公園大道、行人與腳踏車道與水岸公園更強的連結系統,以活化河岸生機。(2)強化公園內河岸部分的規劃:改善橋樑和水岸,增加市民觀賞河川、與河互動的機會;創造公園景點來吸引遊客,同時結合環境與歷史解說教育,強調這條河川對於波特蘭的文史重要性;改善納托公園大道,使公園與市區有更佳連結,從而創造出具活力的水岸空間。(3)創造多樣性活動和增加遊憩機會:目的在滿足全年性各類活動的需求,在群聚外,也提供個人高品質的活動功能。具體作法,包括在重點地區增設一些活動中心,強化社會交流,鼓勵晚間活動,並改善舒適感與安全性;創造全年性各類活動的據點,以吸引人潮;將公園特色與相關設施結合,以提供市民各項慶典活動需求;創造全區適當環境,讓小型團體和個人也能各得其所。剛出爐的湯姆.瑪科公園將更為強調各類「活動區」、「慶典廣場」和「園區步道系統」等的設置,預料將促使它成為「人氣之最」的新都會空間。2.美國紐約市(NewYorkCity)曼哈頓下城水岸改造計畫美國東岸的紐約市,是一個光怪陸離,卻又風情萬種的都市。這個擁有千萬人口的國際知名都會,人文薈萃,生機蓬勃。紐約不但是世界金融商業中心、擁有最珍貴的旅遊資產,全世界最好的音樂、戲劇、舞蹈、繪畫也都在此匯集。紐約市共有53座橋,最富盛名的非「布魯克林橋(BrooklynBridge)」莫屬。這座橋建造於一八八三年,橋上設有人行徒步道,橋頭堡是哥德式尖頂,典雅的建築曾與法國的艾菲爾鐵塔、英國的水晶宮共享盛名。從17號碼頭遙望布魯克林橋,別有一番風味;17號碼頭停泊的船隻與曼哈頓聳立的大樓形成強烈的對比,是忙碌都市生活中恬靜的一角,碼頭上的默劇表演、海鮮餐廳和一艘船的博物館很吸引人。當年荷蘭人就是由這一帶的「曼哈頓下城(LowerManhattan)」開始建立殖民地,著名的世界貿易中心、華爾街、自由女神像也都位於這裏。為了活化「世貿中心」水岸地帶,並研擬其長期發展規劃,紐約市政府與州政府成立了「曼哈頓下城發展委員會(LMDC)」,同時提出了該一地區「藍色未來」計畫,以改善市民生活品質。該一委員會該一委員會是由紐約州與紐約市共同組成,來監督曼哈頓下城水岸發展計畫的推動。值得注意的是,該一委員會係與港務局和所有權益關係人共同合作,以協調出長期性的世貿中心周邊整體環境品質改善計畫。其主要工作內容和基本策略,非常值得參考:(1)以公開的過程為基礎,來決定水岸發展的大政方針。(2)創設紀念館,以紀念九一一事件喪生的人士。(3)協助曼哈頓下城快速復甦,同時不排斥未來的發展需求。(4)協調與鼓勵基礎設施的改善,並吸引民間投資,以維繫和提升曼哈頓的發展。(5)發展該區成為藝術、文化、旅遊、教育、遊憩等多樣性、多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