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237省道江都段起点位于高邮、江都交界处的邵伯镇露筋村附近,终点位于新336省道,路线全长34.5千米,其中本标段起点桩号K162+300,终点桩号为K163+900,全长1.6千米,一级公路,设计车速100km/h,路基全宽26m,主线大桥1座(为上跨西北绕城高速大桥,桥梁上部结构形式采用(6-30+5-30+6-30)m装配式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全长517.28m),施工内容为路基,路面底基层,路面基层,路面工程、桥梁、涵洞的施工。路面主要结构型式为:20cm二灰土+35cm水稳碎石+4cmSup-13沥青砼+8cmSup-20沥青砼,其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总量为25013㎡。二、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熟悉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组织项目部及施工队的有关技术人员和主要机械操作人员,就该部位施工的技术质量要求及控制措施进行技术交底。2、材料准备合理的水泥稳定碎石组成应达到强度要求,具有较小的温缩和干缩系数,施工和易性好。各材料如下要求:1)碎石: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碎石压碎值不大于28%,针片状含量不大于15%,集料中小于0.6mm的颗粒必须做液限和塑性指数试验,要求液限小于28%,塑性指数小于9集料的颗粒组成符合下表的规定。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集料的颗粒组成方孔筛尺寸(mm)31.526.519.59.54.752.360.60.075通过质量百分率(%)10090~10072~8947~6729~4917~358~220~52)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路面基层采用强度等级较低的水泥;水泥各期龄强度、安定性等应达到相应指标要求;要求水泥初凝时间3小时以上,终凝时间不小于6小时。3)水:凡饮用水皆可使用,遇到可疑水源,则委托有关部门化验鉴定。项目部试验室事先对碎石和水泥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合格并上报总监办,本次施工的配合比为下表所示:水泥用量(%)集料用量(%)最大干密度(g/cm³)最佳含水率(%)碎石9.5-31.5碎石4.75-9.5米砂石屑4.5304013172.3195.43三、总体施工安排:(一)组织机构设置为加强施工现场的统一协调管理,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更好地协调项目办、总监办、施工三方的关系。公司项目部进驻现场,施工中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组织管理网络见下表:(1)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工程施工管理工作;(2)项目总工程师:全面负责技术工作和技术管理工作;(3)工程部:负责各分项工程施工组织方案制定,在施工过程中,对每一分项工程的工程进度计划进行全过程监控;负责工程进度、质量检查,并对工程进度、质量进行监控,日常施工时,配备专人检查质量;(4)试验室:对各类进场材料(水泥、碎石等)进行试验检测,施工过程的检验工作;(5)材料部:负责资金计划的制定、管理工作,同时做好物资采购供应和物资管理工作;(6)质检部:负责工程进度、质量检查,并对工程进度、质量进行监控,日常施工时,配备专人测量放样、检查质量;项目经理:范巧焕项目总工:陆华良工程部黎海波材料部周军试验室马成军质检部缪海荣财务部吉尧安全部张峰路面基层施工队陈庆松综合部朱志奎(7)安全部:对工程施工中的安全进行监控,负责制定并落实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监督和检查,负责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工作,负责各类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保证机械安全、正常运转;(10)路基基层施工队负责基层的施工。(二)施工进度安排基层铺筑前对底基层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施工基层,计划2012年04月22日开工,2012年5月9日结束,具体施工计划详见附表。(三)工程主要机械设备本工程配备齐全的施工机械和配件,做好了开工前的保养、试机工作,并保证在施工期间不发生有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故障。路面基层施工,采用集中厂拌、摊铺机摊铺、分层施工,要求各施工单位配备足够的拌和、运输、摊铺、压实机械。其中下层压实厚度按17cm控制,上层压实厚度按18cm控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按单幅分摊铺作业,因而配备以下主要机械。(1)拌和机配置产量大于400T/H的拌和机,能够保证其实际出料(生产量的80%)能力超过实际摊铺能力的10-15%。拌和机采用定型产品,在以往工程使用后户反应良好。为使混合料拌和均匀,拌缸能够满足一定长度。有四个进料斗,料斗上口安装钢筋网盖,筛除超出粒径规格的集料及杂物。拌和机的用水配有大容量的储水箱。(2)摊铺机根据路面基层的宽度、厚度,选用了两台同种型号的鼎盛牌摊铺机械。(3)压路机振动压路机2台及胶轮压路机1台。压路机的吨位和台数必须与拌和机及摊铺机生产能力相匹配,使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时间不超过水泥初凝时间,保证施工正常进行。(4)自卸汽车数量与拌和设备、摊铺设备、压路机相匹配。(5)5吨装载机4台(6)洒水车1辆(7)水泥钢制罐仓能够储备250T水泥,根据施工能力,每天施工消耗水泥在200T左右,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四)、材料进场计划材料进场按工程计划进度要求使用材料,在开工前进场的材料数量达到50%,保证生产工过程中材料稳定供给。(五)、试铺试验段正式开工之前,进行试验段试铺。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由两台摊铺机,一次碾压密实。试铺路段的拌和、摊铺、碾压各道工序按现行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进行。试铺段要决定的主要内容如下:(1)验证用于施工混合料的配合比①调试拌和机,分别称出拌缸中不同规格的碎石、水泥、水的重量,测量其计量的准确性;②检查拌和机的性能,保证混合料均匀性。③检查混合料含水量、碎石级配、水泥剂量、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2)确定铺筑的松铺厚度和松铺系数(约为1.30~1.40)。(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①混合料配比的控制方法;②混合料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③含水量的增加和控制方法;④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至少应选择两种确保能达到压实标准的碾压方案,⑤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4)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5)严密组织拌和、运输、碾压等工序,缩短延迟时间。当使用的原材料和混合料、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及试铺路面各检验项目的检测结果都符合规定,按以上内容编写《试铺总结》,经审批后即可作为申报正式路面施工开工的依据。四、施工工艺和方法:详见施工技术方案选料并选定配合比→材料、机具准备→平面、高程测量→混合料搅拌→制取试件→运输→摊铺→初压→精平→震动碾压→钢轮碾压→边缘修正→质量检测→养护具体工程施工方案详见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及附件。→五、质量保证措施1、坚持编制作业指导书及技术交底制度。路基各项工程开工前,项目部技术部根据设计和技术要求编制作业指导书,并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讲清各项目操作要求、技术标准、工序间的相互关系、施工方法及作业安全注意事项,使全体人员在彻底了解施工对象和施工方法的情况下投入施工。2、坚持“三检”和“三不交接”制度。“三检”即:施工中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工序交接检即:每道工序完成后,必须进行合格检验,经质检工程师和监理签证,做到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三不交接”即:无自检资料不交接;未经专业技术人员验收合格的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的不交接。3、建立原材料半成品、成品采购及验收制度。根据施工进度提前安排原材料采购计划,同时严格执行质量鉴定和检查方法,按规定进行复试、检验,确认达标后方可接纳使用。所有采购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场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进场验收,不合格产品坚决禁止进入施工现场。4、严格进行施工资料管理。设立专业资料员,及时收集、整理原始施工资料(含照片、录像带)分类归档,做到数据记录真实可靠。文件记录和整理工作由工程项目(单位工程)负责人填写整理,工程结束时装订成册。质检工程师将全部工程质量签证文件和记录汇编成册,施工资料编撰做到与工程施工同步进行,工程竣工时竣工文件同时移交业主,作为工程移交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保留一份完整文件记录,按规定进行内部存档。5、坚持持证上岗制度。各种司机、材料员、技术员,均需经过考核,合格者持证上岗,保证工序、工种的管理质量。六、安全生产工程施工严格遵守国家的安全生产法规和环境保护法令,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工程的安全,加强环境保护,展现良好的企业形象,展示我们生产管理的综合现代化水平。1、安全保证体系为了保证工程施工安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安全责任人的安全保证体系,各施工队具体负责,以加强施工作业现场控制为重点,以定期检查为主干,专项与群体检查相结合。深入开展创建安全标准工地活动,确保本合同段工程安全、优质、高效建成。安全保证体系框图见附表: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本合同设安全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总工任副组长,项目部设专职安全管理员,各作业队设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管理。特种作业人员配备按工程规模和有关规定执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3、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经理是本工程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项目安全生产负领导责任;项目总工是项目安全生产的组织者之一,对项目安全生产措施负责任;项目专职安全员是安全生产的直接监督者,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负具体监督责任;作业队现场负责人对本队施工安全管理负直接领导责任,必须自觉接受项目部安全副经理、专职安全员、一级兼职安全员的监督检查;班组长是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的二级兼职安全员,自觉接受专职安全员及一级兼职安全员的监督,对班组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4、安全生产目标方针:⑴安全生产目标①无人身重伤及其以上事故。②无汽车行车责任重大事故。③无等级火警事故。⑵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⑶、安全生产保证措施:①各施工队在施工中应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各种规章制度。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同时,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③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技术教育,熟知和遵守本工种的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应定期进行安全技术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操作,对特殊工种的人员,如操作手、机工等经过专业培训,获得合格证书后方可持证上岗操作。④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管理机构,设立专职或兼职安全检查员。⑤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⑥施工所用的各种机具设备和劳动用品,应定期进行检查和必要的检验,保证其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要求。⑦施工现场设置安全标志,并不得擅自拆除。八、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1、文明施工为把本工程建设成一条环境优美的公路,维护原来的地貌地形,保持原来的生态环境,在施工中,必须加强文明施工管理。⑴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持证挂牌上岗(上岗证由项目部统一制作)。⑵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尊重项目管理公司、监理工程师、项目部各专业工程师及分管施工的质检人员的安排与技术指导。⑶文明施工是衡量一个单位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是作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在施工现场管理方面的具体体现。所有施工管理、操作人员必须做到“讲文明、讲礼貌”。⑷施工现场必须保持道路畅通。机械、材料做到“两整齐”,施工机械设备应保持状况良好,停置整齐,材料堆放有方,存储合理。⑸以“三爱”教育(爱国家,爱集体,爱岗位)为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激励施工人员献身工程建设,成为“四有”新人。⑹现场布置,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布置,设施设备按现场布置图规定设置堆放,并随施工不同阶段进行场地布置和调整。⑺道路和场地,施工区内道路通畅、平坦,构造物周围保持清洁;场地平整不积水,无散物;排水不堵。2、环境保护措施⑴施工环境保护责任人重视环境工作,为确保文明施工,必须做好环境保护措施。贯彻施工的全过程。项目部综合办负责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落实与检查,各施工队长为环境保护的责任人,各职工为环境保护的实施者。⑵环保教育加强环保教育,贯彻环保法规,组织职工学习有关水土保护、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法令,加强环保意识。⑶施工场地布设符合相关环保要求施工现场的布设减少占用土地,强化环保管理,定期进行环境检查,做到文明施工。工地干净卫生,尽量减少对周围绿化环境的影响和破坏。⑷职业危害的防护措施施工现场主要的职业危害有噪声、粉尘、接触等,为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