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普云农——致力于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水稻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稻品种试验的有关定义、试验设置、品种、试验田选择、田间设计、栽培管理、记载、抗性鉴定、米质检测以及汇总总结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级和省级水稻品种试验,其他品种比较试验、引种试验可参照执行。2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GB/T17891优质稻谷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试验品种testingvariety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与现有品种有明显区别,遗传性状相对稳定,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具有适当名称的水稻群体。本标准中的试验品种包括常规稻和杂交稻。3.2对照品种contralvariety符合试验品种定义,在生产上或特征特性上具有代表性,用于与试验品种比较的品种。3.3品种试验varietytest品种试验包括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区域试验是指在同一生态类型区的不同自然区域,选择能代表该地区土壤特点、气候条件、耕作制度、生产水平的地点,按照统一的试验方案和技术规程鉴定试验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米质、抗性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从而确定品种的利用价值和适宜种植区域的试验。生产试验是在区域试验的基础上,在接近大田生产的条件下,对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性等进一步验证的试验。托普云农——致力于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4试验设置4.1试验组4.1.1季别:分双季早稻、双季晚稻和一季稻(包括中稻和一季晚稻)。4.1.2类型:按品种类型分籼、粳,按用途分食用、专用等。4.1.3生育期:分早熟、中熟、迟熟等。品种试验应根据季别、品种类型、生育期分组进行。4.2试验点4.2.1试验点的选择:试验点除应具有生态与生产代表性外,还应具有良好的试验条件和技术力量,一般设在县级以上(含县级)农业科研单位、原(良)种场、种子管理站、种子公司。试验点应保持相对稳定。4.2.2试验点的数量:一个试验组区域试验以6个~15个为宜,生产试验以5个~8个为宜。5品种5.1试验品种的申请条件和申请材料:按照同级《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的规定。5.2对照品种的选择:一组试验设1个对照品种,对照品种应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稳定性好,适应性广,在相应生态类型区内当前生产上推广面积较大的同类型同熟期主栽品种。根据需要可增设1个辅助对照品种。5.3品种数量:区域试验一个试验组以6个~12个(包括对照品种)为宜。5.4种子质量:试验品种、对照品种的种子应符合GB4404.1常规稻原种或杂交稻一级种标准,并不得带检疫性病虫。5.5试验时间:试验品种一般进行2个正季生产周期的区域试验和1个正季生产周期的生产试验,生产试验可以与后一个生产周期的区域试验同时进行。但经过1个~2个生产周期的区域试验证明综合表现差或存在明显的种性缺陷的试验品种,应中止继续进行区域试验和(或)生产试验。6试验田选择(TMJ-I区域面积测量仪)试验田应选择有当地水稻土壤代表性、肥力水平中等偏上、不受荫蔽、排灌方便、形状规正、大小合适、肥力均匀的田块。试验田前作应经过匀地种植,秧田不作当季试验田,早稻试验田不作当年晚稻试验田。7田间设计(TJSD-750-IV土壤紧实度仪)7.1试验设计:区域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3次~4次重复,小区面积13m2~14m2,同一试验点小区面积应一致,一组试验在同一田块进行;生产试验采用大区随机排列,不设重复,大区面积不小于300m2,一组试验一般应在同一田块进行,如需在不同田块进行,每一田块均应设置相同对照品种,试验品种与同一田块对照品种比较。托普云农——致力于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7.2区组方位:区组排列的方向应与试验田实际或可能存在的肥力梯度方向一致;7.3小区(大区)形状与方位:小区(大区)长方形,长+宽=2+1~3+1,长边应与试验田实际或可能存在的肥力梯度方向平行。7.4保护行设置: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田四周均应设置保护行,保护行不少于4行,种植对应小区(大区)品种。7.5操作道设置:区组间、小区(大区)间及试验与保护行间应留操作道,宽度应不大于40cm。8栽培管理(托普云农固定式无线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站)8.1一般原则:同一组试验栽培管理措施应一致,如遇特殊情况,必须严格遵循局部控制的原则,同一区组内应一致。8.2试验田准备:无论秧田、本田,均应精耕平整,有机肥必须完全腐熟。8.3播种:常规稻、杂交稻播种量按当地大田生产习惯,并根据各品种的千粒重和发芽率确定。同一组试验所有品种同期播种。8.4移栽:适宜秧龄移栽,不采用直播、抛秧等方式。行株距按当地大田生产习惯确定。同一组试验所有品种同期移栽。移栽后应及早进行查苗补缺。8.5试验过程中不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8.6试验过程中应按当地大田生产习惯对病、虫、草害进行防治。8.7试验过程中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鼠、鸟、畜、禽等对试验的为害。8.8肥、水管理应及时、适当,施肥水平中等偏上。8.9应按品种的成熟先后及时收获,分区单收、单晒。9观察记载包括试验概况、试验结果、品种评价等,参见附录A。10抗性鉴定10.1鉴定机构:同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指定的专业鉴定机构。10.2鉴定项目:以稻瘟病和白叶枯病为主,不同稻区、不同品种类型可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或增、减。10.3种子提供:由同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或其指定的试验点统一提供。10.4鉴定时间:与区域试验同步进行两个正季生产周期鉴定。10.5鉴定方法与标准:按照同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可的鉴定方法与标准执行。10.6抗性评价:根据两年的鉴定结果,对每一个试验品种分别作出定性评价,并与对照品种作出比较。11品质检测11.1检测机构:同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指定的专业测试机构。托普云农——致力于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11.2检测项目: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品质和食味等。11.3样品提供:由同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或其指定的试验点统一提供。11.4检测时间:与区域试验同步进行两个正季生产周期检测。11.5检测方法与标准:按照GB/T17891优质稻谷执行。11.6品质评价:根据两年的检测结果,对每一个试验品种分别作出定性评价,并与对照品种作出比较。12汇总总结12.1数据质量控制12.1.1各试验点的原始小区产量数据质量控制1)按品种,根据以标准差为单位所表示的可疑值与平均值间的离差,剔除显著异常的小区产量数据。2)剔除缺失3个以上(含3个)小区产量数据或同一个品种缺失2个小区产量数据的试验点。3)对缺失1个~2个小区产量数据的试验点进行缺区估算。4)计算试验点各品种区组间变异系数,剔除平均变异系数显著偏大的试验点。5)计算试验点品种平均产量水平,剔除产量水平显著偏低的试验点。6)计算试验点对照品种产量水平并与品种平均产量水平比较,剔除对照品种产量水平显著偏低的试验点。12.1.2剔除试验期间发生气象灾害、病虫灾害、动物为害、人为事故并对试验产生明显影响的试验点。12.1.3剔除明显异常的其他试验数据。12.2内容与方法12.2.1试验概况:概述试验目的、品种、试验点、田间设计、栽培管理、气候特点、抗性鉴定、米质检测以及数据质量控制等基本情况。列表说明品种的亲本来源、选育单位等和试验点的地理分布、播种移栽期等信息。12.2.2结果分析:1)丰产性:计算分析品种产量的平均表现及品种间的差异。产量联合方差分析采用混合模型(品种为固定因子,试验点为随机因子),品种间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新复极差法(SSR)或最小显著差数法(LSD)。并列出数据表。2)稳产性和适应性: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和主效可加互作可乘模型分析法(AMMI模型),并结合品种在各试验点相对于对照品种的产量表现综合分析。并列出数据表或图。3)生育期:计算分析品种全生育期的平均表现及品种间的差异性。并列出数据表。4)主要农艺性状:计算分析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平均表现及品种间的差异。并列出数据表。托普云农——致力于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5)抗性:以本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指定的机构鉴定结果为主要依据。分析评价品种的抗性表现。并列出数据表。6)米质:以本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指定的机构鉴定结果为主要依据。分析评价品种的米质表现。并列出数据表。7)分析品种在各试验点的产量、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抗性、米质表现。并列出数据表。12.2.3品种综合评价:根据1年~2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汇总分析结果,对各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抗性、米质等做出综合评价,并说明其主要优缺点。附录A水稻品种试验记载项目与标准(标准的附录)A.1试验概况A.1.1试验田土壤状况A.1.1.1土壤质地:按我国土壤质地分类标准填写。A.1.1.2土壤肥力:分肥沃、中上、中、中下、差5级。A.1.2秧田A.1.2.1种子处理:种子翻晒、清选、药剂处理等措施或药剂名称与浓度。A.1.2.2育秧方式:水育、半旱、旱育等及防护措施。A.1.2.3播种量:秧田净面积播种量,以千克/公顷表示。A.1.2.4施肥:日期及肥料名称、数量。A.1.2.5田间管理:除草、病虫防治等日期及药剂名称与浓度。A.1.3本田A.1.3.1前作:作物名称及种植方式等。A.1.3.2耕整情况:机耕、畜耕、耙田等日期及耕整状况。A.1.3.3试验设计:设计方法及重复次数。A.1.3.4小区(大区)面积:实栽面积,以平方米表示,保留1位小数。A.1.3.5行株距:以厘米飰獓桼示。A.1.3.6小区行数:实栽行数。A.1.3.7小区穴数:实栽穴数。A.1.3.8每穴苗数:计划每穴栽苗数。托普云农——致力于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A.1.3.9保护行设置:品种及行数。A.1.3.10基肥:肥料名称及数量。A.1.3.11追肥:日期及肥料名称、数量。A.1.3.12病、虫、鼠、鸟等防治:(TPCB-II-CX可视化病虫测报灯)日期、农药名称与浓度(或措施)及防治对象。A.1.3.13其它田间管理:除草、耘田、搁田等措施及日期。A.1.4气象条件:试验期间气候概况及特殊气候因素对试验的影响。A.1.5特殊情况说明:如病虫灾害、气象灾害、鸟禽畜害、人为事故等异常情况及其对试验的影响,声明试验结果可否采用。A.2试验结果A.2.1生育期A.2.1.1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A.2.1.2移栽期:实际移栽日期,以月/日表示。A.2.1.3始穗期:10%稻穗露出剑叶鞘的日期,以月/日表示。A.2.1.4齐穗期:80%稻穗露出剑叶鞘的日期,以月/日表示。A.2.1.5成熟期:籼稻85%以上、粳稻95%以上实粒黄熟的日期,以月/日表示。A.2.1.6全生育期:播种次日至成熟之日的天数。A.2.2主要农艺性状A.2.2.1基本苗:区域试验移栽返青后在第Ⅰ、Ⅲ重复小区相同方位的第三纵行第三穴起连续调查10穴(定点),包括主苗与分蘖苗,取2个重复的平均值;生产试验分品种调查两个有代表性的查苗单元(定点),每个单元20穴,包括主苗与分蘖苗,取两个单元的平均值。折算成万/hm2表示,保留一位小数。A.2.2.2最高苗:分蘖盛期在调查基本苗的定点处每隔3天调查一次苗数,直至苗数不再增加为止,取两个重复(单元)最大值的平均值。折算成万/hm2表示,保留一位小数。A.2.2.3分蘖率:(最高苗基本苗)/基本苗100,以百分率表示,保留1位小数。A.2.2.4有效穗:成熟期在调查基本苗的定点处调查有效穗,抽穗结实少于5粒的穗不算有效穗,但白穗应算有效穗。取两个重复(单元)的平均值。折算成万/hm2表示,保留一位小数。A.2.2.5成穗率:有效穗/最高苗100,保留一位小数。A.2.2.6株高:在成熟期选有代表性的植株10穴(生产试验20穴),测量每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