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县方山旅游景区生态旅游开发及对策的研究1.前言1.1研究背景在意识到传统的旅游方式对环境有着严重的负面冲击的基础之上,从环境保护的思路之上“生态旅游”最早由美国学者赫克特,世界自然联盟生态旅游特别顾问墨西哥人塞勃罗斯等首先提出。但是,生态旅游作为真正的旅游活动方式和产品大规模地推出却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生态旅游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在规模和体验方式等方面都不断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体验方式也越来越复杂,通过生态旅游创收也不断地增加,据世界动物基金会统计,目前全世界由生态旅游创收的经济为2000亿美元,09年更是超过5000亿美元,其中发展中国家旅游创收为550亿美元,然而在旅游创收中生态旅游创收又为120亿美元[1]。1995年在西双版纳召开的“中国首届生态旅游研讨会”,被誉为是我国对生态旅游的关注和生态旅游研究的起点的标志,并且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和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99昆明世博会和1999年国家旅游局的“99生态环境旅游”主题活动在很大幅度上推进了我国的生态旅游实践[2]。从此以后,我国的生态旅游发展的规模越来越大,发展越来越迅速、发展势头越来越迅猛,并且也成为我国21世界旅游发展的一大热点。1.2研究动态西方学者早期对生态旅游的研究大多都是采用实证研究法,他们侧重于对环境保护和区域影响等问题的研究并将环境保护问题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Parker&Khare构建了影响南非生态旅游产业成功发展的重要因子评价表,并发现生态旅游企业与当地社区的积极合作是其成功发展的关键要素;Fennell在对国外85个生态旅游定义总结的基础上认为,目前生态旅游定义主要集中于价值导向型,例如保护、道德规范、可持续性、教育与社区利益等;Mackoy&Osand通过调查发现,生态旅游住宅顾客对自然资源的可接近性与费用偏好是其选择生态旅游产品最为重要的两个要素;B.A.Masberg和N.Morales(1999)运用定量与比较分析法,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提出生态旅游开发的5个成功因素(即综合方法、规划和缓慢的开始、教育与培训、当地利益最大化、评估与反馈)以及24个相应策略[3],SudhianiPratiwi(2000)认为当地居民熟悉情况,社区参与是生态旅游成功开发的一个重要因素;SherylRoss和GeoffreyWall(1999)提出了一个成功的生态旅游开发的理论空架,认为生态旅游开发必须协调好当地社区、生物多样性与旅游三者之间的关系,而三者之间关系的协调要靠合理的管理,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生态旅游管理策略[4]。从1982年起,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发展也有32年的历史。我国对生态旅游研究较早的是卢云亭。在我国对生态旅游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中国生态旅游实践的研究。大致分为两个热点,一个是对我国开展生态旅游条件和注意问题的研究,例如:袁婷婷就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邹晓明等论述了江西开发生态农业旅游资源的优势;李松志、熊凯等认为我国农业旅游资源丰富而富有特色,对旅游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开发价值[5]。另一个是针对特定区域的生态旅游案例的研究。例如:何学松认为河南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应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财税机制、行政审批机制和生态教育机制,增强开发主体和游客的环保意识,促进河南生态旅游的发展;陈海鹰等以海南省为例讨论如何从开发投入、行业管理、空间布局等方面来开发海南省的生态旅游;李丽以河西走廊为例对其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和评价同时客观地分析河西走廊实施生态旅游所面临的问题;李月以黄冈为例在对其旅游资源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将黄冈的绿色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和古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使黄冈的“三色旅游”协调发展,打造黄冈红色生态文化旅游品牌[6]。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学者对楚雄州永仁县方山旅游景区的生态旅游开发进行研究,本文就基于前人对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上对永仁县方山旅游景区的生态旅游开发进行研究。1.3研究内容与方法1.3.1研究内容:本文基于前人对永仁县方山旅游景区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生态旅游的相关理论,运用旅游学、生态学、美学、资源学、环境保护学等对永仁县方山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特点、旅游开发的现状、方山旅游景区发展的现状以及在开发过程中的不合理之处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等进行研究分析,基于这些资源如何进行生态旅游的开发方面采用归纳法、观察法、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等方法,对方山旅游景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不合理之处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从旅游地的开发、旅游线路的设计和组合两方面对永仁县方山旅游景区的旅游产品进行开发,最终使得其生态旅游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上的长足发展。1.3.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各种途径搜集相关生态旅游的理论知识(主要收集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永仁县方山旅游景区文献资料(查阅方山旅游景区的交通位置、资源优势、资源开发现状以及旅游发展现状)然后对文献进行整理,最后总结。(2)归纳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得出自己的结论。(3)实地考察法:到永仁县方山旅游景区进行实地考察,看其资源特色以及进行产品开发的条件,它现在发展存在的问题等然后进行归纳总结且得出结论。对景点进行观察,找出相关问题(资源开发的不合理之处及那些资源还没有进行开发或应该进一步开发)然后进行整理研究。(4)访谈法:到永仁县旅游局与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主要了解方山旅游景区的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资源优势和条件。(5)理论联系实际法:在相关理论为指导的基础之上联系永仁县方山旅游景区的生态旅游及其生态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针对方山旅游景区的资源开发不合理之处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对策、进行永仁县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2生态旅游的概述至198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首次提出“生态旅游”这一术语以来生态旅游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并且在国内外都有所发展很多地方都以“生态旅游”为口号发展生态旅游,因此生态旅游在旅游行业中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1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分类2.1.1生态旅游的概念从生态旅游的定义提出到现在已经有几十余年,但是各界对其定义依然含糊不清,根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也有几百种对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我国对生态旅游研究较早的学者是卢云亭,他对生态旅游定义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针,以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为取向所开展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生态工程和旅行活动[7]。”生态旅游是以环境保护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的一种旅游方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这种旅游方式将成为21世纪非常热门的一种旅游方式。2.1.2生态旅游的分类:卢云亭,卢宏升,吴殿廷等根据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生态旅游资源,生态系统为主导因子,把每种资源类型中所能开展的有代表性的生态旅游活动作为辅助因子,并结合近10年来我国开展生态旅游的实际情况,把我国的生态旅游分为:森林休憩生态游、草原风情生态游、湿地观鸟生态游、沙漠探险生态游、农业体验生态游、海洋度假生态游六种类型[7]。2.2.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分类生态旅游资源概念,从不同的角度世界各国的学者对其定义也就不同,我国也有不少学者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过界定。卢云亭将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定义为“在自然场所或自然与历史文化相融合的场所中,可供生态旅游者感知、享受、体验自然生态功能与价值的资源[8]。”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从不同的角度也分为不同的类型。卢云亭从旅游产品开发的角度对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生态观光旅游资源、生态运动旅游资源、生态休闲旅游资源、生态度假旅游资源、生态科考旅游资源、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和生态探险旅游资源[9]。3.永仁县方山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概况永仁县方山旅游景区具有独特的山体造型、彝族文化、气候条件以及地理区位。3.1永仁县方山旅游景区的资源现状方山的海拔在2102米至2377米之间,属于北亚热带丘陵季风气候,山高林密,湿度较大、年平均气温11.9。C是人们避暑的好去处。据永仁县方山风景区资源调查组初步考察,方山有野生动物60余种,其中兽类有10余种,鸟类28种,两栖爬行类22种,1993年《永仁县林业志》记载:方山内有乔灌木47科140余种,各类药材130多种自然资源[10];十余种经济林果资源;有诸葛遗址、孔明洞等文物名胜;有高氏避暑行宫、七星桥、珍珠滴水桥、望江岭、仙女池、花卉园庄馆堂所名胜景观;静德寺、观音寺、活佛寺、花卉园等人文景观。永仁县方山旅游景区具有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和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方山的开发是从1992年开始的,先后建成诸葛哨所区(望江岭、诸葛遗址、比丘尼塔响鼓箐、犀牛塘)、方山寺庙区(静德寺、观音寺、活佛寺、金刚舍利塔)、仙人谷区(苦荞箐、千年古藤、孔明洞、马槽地、珍珠滴水岩、登仙岩、仙女潭、弈仙台、仙局、仙龟出洞、七星桥)、诸葛村景区(古房——石头房、小长城、冢三塔、茶马古道、赛装广场、人行吊桥、四季果园、农业生态观光、农家乐)、森林观光景区(森林迷宫、诸葛营埂、神女峰、方山天池、方山坪)、休闲娱乐景区(方山宾馆、火塘铺山庄、犀牛塘、福山草堂、民政宾馆、潘鑫宾馆、花卉园)六个区42个景点。集山川、自然、历史、人文、宗教民俗于一炉,素有“天然氧吧”、“佛教名山”、“诸葛圣地”之美誉,是避暑、疗养、度假、休闲、旅游观光、探险的理想之地。3.2永仁县方山旅游景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归类根据从旅游产品开发对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可将方山旅游景区内的方山宾馆、火塘铺山庄、犀牛塘、福山草堂、民政宾馆、潘鑫宾馆、花卉园划分为生态度假旅游资源;森林迷宫、诸葛营埂、神女峰、方山天池、方山坪、望江岭、珍珠滴水岩、登仙岩以及诸葛营村景区内的四季果园、农业生态观光归纳为生态观光旅游资源;将诸葛村划分为生态休闲旅游资源;整个方山的物种珍惜且丰富便是科考人员进行科考的理想之地,因此方山的物种可归纳为生态科考旅游资源;诸葛村是彝族居民聚居之地这里保持着方山地区彝族传统文化且诸葛遗址也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文化,所以,诸葛村古房——石头房、小长城、冢三塔、茶马古道、赛装广场、人行吊桥的和诸葛遗址可划分在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整个方山海拔2102米至2377米也是探险爱好者选择探险的好地方,因此,整个方山也是生态探险旅游资源。3.3永仁县方山旅游景区的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1.方山旅游景区的生态旅游资源有着它自己的地域性方山空气湿润、清新凉爽与元谋热坝、四川攀枝花峡谷等地区的炎热气候形成强烈的对比,是名副其实的“清凉世界”。因此,居住在攀枝花和元谋的居民在炎热的夏天大多都会选择来方山旅游景区避暑,这是由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域差异而导致自然旅游资源出现地域性。同时这里还居住着本地的彝族居民他们还保留着传统的彝族文化,因此,这里的彝族还保留着他们自己的文化特色,这也是吸引着各地的旅游者跨地域来到这个地方进行旅游一大动力。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资源的地域性也在不断地受到挑战,自然资源倒表现得不是很明显,但是,人文资源却显得越来越明显,很多人文景观和民族文化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慢慢地受到冲击。因此,方山旅游景区保护现有富含三国历史信息和本地彝族的特色文化资源迫在眉睫。2.方山旅游景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可以重复开发生态旅游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旅游方式,可持续发展就意味着可重复开发。方山旅游景区的生态旅游资源也不例外地表现出这一特点,景区的森林迷宫不但可以开展生态观光旅游,同时在森林密布的地方也可以给游客提供避暑的好去处,在炎热的夏天的中午有部分家庭他们都带着自己的家人来到森林密布的地方乘凉。导致旅游资源的可重复开发性的原因有以下两点:一、不论是何种旅游资源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它们都要经过起步、发展、平稳、衰退几个发展阶段)但是,我们在旅游产品处于发展、平稳阶段时就应该考虑开发新的适销对路的产品,不能让已经开发的产品自生自灭而不管旅游业发展的兴衰。比如在诸葛村内一开始人们都热衷于生态农业观光,但是在生态观光兴起的时候就要考虑开发生态体验旅游,让游客在观光的同时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