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年全国高考模拟参考部分语文2009高考参考卷分析1.试卷题型情况:把语用题由最后调前到语基选择题后,出现在第5-7题,这样整张卷分成四大题——语言文字运用、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作文,感觉试卷分类更显清晰。前三大题中分别有选择题4、3、4道,共11题。2.试卷题量情况:共26题,比较少,学生在做题时间相对充裕。其中语基4道选择题,语用3道,论述类文本阅读4题,文学作品类阅读5题,古文阅读5题,古诗鉴赏2题,IA模块中的《论语》1题,古诗文默写1题,作文1题。3.试卷的难度值、平均分:整卷难度值约0.73,平均分瑞中理科101.2分,瑞阳理科94.9,瑞中文科103.3,瑞阳文科97.4。每道题考点、题型、得分情况如下:题号考点题型得分率备注1字音选择91%2字形选择57%3成语替换选择62%4语病选择84%5语序排序基本错6情景补写表述50%7情景论述表述60%8论述文阅读选择47%9论述文阅读选择47%10论述文阅读选择61%11论述文阅读表述75%12-16文学作品阅读表述60%17古文阅读实词选择62%18古文阅读虚词选择64%19古文阅读活用选择31%20古文阅读文意选择61%21古文阅读翻译表述50%22古诗鉴赏表述60%23古诗鉴赏表述75%24IA模块《论语》表述95%25古诗文默写70%226写作70%说明:其中选择题为机读卡,统计准确;其他题目得分率由阅卷老师提供。4.知识点分布及侧重点:语基语用24分,论述文阅读12分,文学作品阅读20分,古文阅读22分,古诗鉴赏6分,默写6分,写作60分;知识点分布均匀。IA模块中的《论语》占4分,在非作文的90分中比重为4%;《外国文学》没有明显体现;《语言文字应用》明显体现在5-7题,占12分,在非作文的90分中比重为13%。——但是,语文知识相互关联紧密,很难分得明白。必修5个模块中,除了默写题中有两个句子出自课文外(其余两个句子分别来自初中课本和《论语》),其他知识点基本没有出现在试卷中。5.IB模块:《古诗文》试卷难度值约0.83,要求是任取一首古诗“运用缘景明情的方法,赏析作品中所蕴之情”,比较开放,题型为表述题;《现代诗文》试卷难度值约0.78,要求是根据一首现代诗和文章,“从诗歌讲意象,散文重虚实的观点出发”,进行赏析,题型为表述题。6.(略)7.探究题、研究性学习在试卷中体现情况:觉得体现得较为充分,其中至少第7、16、23、24题都可算是,分值至少有19分。——当然,有些老师认为这些探究题不能算真正的探究题,但我觉得这是由考试的性质所限制的。8.命题内容、难度与《学科指导意见》:比较吻合,或者说基本上按《意见》要求出卷,比如对《论语》的考察,不考字词解释,只是要求对其中的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外国文学欣赏》没有明显体现等。9.目前的教学定位:以会考为基础,在难度上还没有提高到高考水平;会考之前,我们的第一轮复习基本结束,高考的知识体系已经建立;之后的复习就是提高难度,加大训练量。10.学生的答题规范性:值得重视,有不少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答题的角度、方法及相关要求,不能准确审题。比如第7、23题有不少同学没有先提出论点,对文学作品阅读甚至有无从下手之感。11.对下一届课程开设与复习计划的建议:要让学生全部“选修”IB模块中的《古诗文》,我们这一届没有这样做,对语文成绩肯定有很大的消极影响,觉得十分遗憾。12.总结、启发:下一步的教学复习策略。请详见附后的我们备课组分专题组“测试卷考后分析”。同时也把我们备课组的“参考卷改卷反馈”附后,供参考。附1“参考卷考后分析”2009高考参考卷考后分析(高三语文备课组20081128)第一大题“语言文字运用”(廖洁海霞)【对测试卷的分析】测试卷与以往高考卷最大的一个不同就是把原来高考卷的第六大题语用题放在了第一道大题中,统称为“语言文字运用”,在说法上更为准确,明显借鉴了率先进入新课改的五个省新课程3卷的体例,这样的安排可以提高语用题的得分率,因为以往放在作文之前,这个位置很尴尬,没时间的话,学生马上会放弃此题。测试卷中的5、6、7三题,分别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根据情境仿写语句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综合能力(尤其是鲜明表达观点的能力),“请谈谈你的看法”相类似的提法在这份测试卷中总共出现了四次,可见命题者的导向,希望学生有个性化的观点表述、理由分析以及严密的思维,这正是探究能力的体现。测试卷另外一大变化是语基选择题由原来的6道变成了4道,符合新课改的大流。虽然有一两年字音字形放在一起考查,但今年测试卷在仅有的4道选择题中还是把字音字形分开来考查,说明它们是语文的根基,不可动摇。字音侧重的是形近字、同音字的考查;字形还是放在语境当中进行考查。第3题考查的是成语的运用,61.6﹪的正题率说明有一定的难度,这种成语替换的形式,浙江省曾考过,有一定的创意,但历来褒贬不一,我想命题的专家明年可能还是想延续这种命题思路,这种命题方式涉及的成语有8个,除了要掌握这8个成语的准确意思,还要注意能否替换,无疑难度不低,不过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考查的成语应该会是比较常见的成语。第4题考查的是语病,但语病几大类型在选项中并没有很好地体现,主要考查的是成分的残缺或赘余,我个人觉得C项错得比较典型,其他两个错误项凭语感就能选出来,没有什么实际的考查效果,难度过低。标点和近义词辨析则没有考查。【对复习的意见】语基语用,我们一直以高考的标准进行复习,因为我们始终相信古人的一句话“取法乎上,始得其中;取法乎中,始得其下”。语基的复习已经完成,以后要做的就是适当地补充一些练习,让学生慢慢地积累、巩固,稍后我们会把常见的成语整理出来让学生早自习记背,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好好利用《世纪金榜》上的资料,总的来说,语基复习功夫应在课外。语用的复习我们还是根据计划安排的进行,力求复习时讲得透彻,宁愿多花点时间讲清楚一个知识点,而不为了赶进度拼命复习,因为落实巩固、在考试中取得佳绩才是我们复习的真正目标。在会考前讲清楚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拓展语段,压缩语段,图文转换,修辞,仿写;这些既是高考的要求,也是会考的要求,关于其他一些综合性的语用题,我们打算会考后再复习。第二大题“现代文阅读”论述文部分(华伟)一、关于论述文实用文论述文和应用文的概念是2008年提出的,这里先说明一下。所谓论述文,其内容大多是反映近年来社会成果的短文或长文节选。这类文章立足于文化视角,又特别关注文化的民族性、传统性、地域性,极具时代性。这次的“民族生境”就是,《金榜》P209-224的文章基本上也是。所谓实用文,包括传记、新闻、访谈、报告等,常见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实类文章。我们见过的2007年海南宁夏卷《叶圣陶在四川》就是。——但实际上,我们的复习资料上对这两类文体的区分并不明显,说法也不一样。《金榜》就没有涉及“实用类”;《会考标准》上把二者笼统归为一类,其具体考核内容相同: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3年高考2年模拟》把二者进行了区分,在“实用文”中都是人物传记。这两者在做题上区别不大,所以也不一定有必要给学生讲清楚。——我们目前且先按《会考标准》上的要求去做,如有进一步的信息再说。二、对测试卷的意见:41.考点分布较均匀:第8、10题是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第10题是“在文中的指代意义”,第9题属于“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第11题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有难度但题目地道:第8-10题得分正确率分别为46.7%、47.4%、60.5%,可见难度较大;但它们出错的地方较明显,认真思考后还是可以准确地做出来的,对学生思维的清晰度要求较高。2.如果这张卷题型成熟的话,“实用文”就不考;这样,“现代文阅读”里只有两类——论述类、文学作品类。三、对复习的意见:《金榜》上“现代文阅读”部分(P209-224)完成后,论述文阅读的复习指导已经完成,内容虽多,但概括起来就两个方面:1.就考试内容看:一是准确理解语句(概念、指代,句子;在“准确”上出题),二是把握文意(筛选相关信息,明确观点看法;在“清楚”上出题)。2.就解题方法看:一是辨别选项本身说得对不对(曲解原文、源流倒置、增删条件等);二是选项说对了,再看它说得合不合题目要求(无中生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等)。对会考复习来说,已经够了,会考后的高考这部分只要做题、讲题就可以了。——如果有新信息出现,再作对策。文学类作品阅读(乐静本东)一、关于作品:所选的作品艺术感染力强。其中的形象可感性强,无论是杜普雷这一人物,还是文中所描写的音乐作品,个性都十分鲜明。文章较浅,学生在懂的层面没有问题。有学生反映,很喜欢。二、关于试题:12题:考点与设题都较传统,无新意。考查的是学生对语言的品析能力。考点落在语言上。题虽无新意,但考得扎实,能体现文学作品阅读的特点。而且这道题能体现一定的选拔功能。如:有的学生只得2分——只写出修辞方法,虽也有分析,但分析不当,乱写一气;大多数学生得3分,——写出两种修辞方法,能分析出“体现杜普蕾的拉琴高超水平”与两者的亲密关系;极个别学生得4分:抓住这个句子中的“能让……能让……能让……”一词,感受到作者对杜普蕾的钦佩与赞赏。这一点,就很难了。13题:个人认为这一题出得不错。既考查学生对句子含意的理解能力,又考查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能体现选拔功能。略。14题:认为考“感受不同”挺好,另一考点落在“写法有异”则欠妥当。从第五段来看,两首曲子给人的感受有较强的可对比性,但在写法上,却没有显著差异。参考答案说一个略写,一个详写,这也实在不明显。又说一个以直接描写为主,一个是直接与间接描写相结合。这种说法也缺少说服力,其实前者也是直接与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所以,学生也被考得云里雾里。——这道题想考“写法”,但写法的考点实在是设得牵强。15题:考查的也是学生的概括能力,与13题有雷同。只不过13题就一段内容进行概括,15题就全文进行概括。其次,本题题干的表述不严谨,导致考生产生歧义。题目:从全文看,作者对杜普蕾的情感态度是怎样的?请加以概括。(不超过30字)如果仅仅是写出作者对杜普蕾的情感态度,不超过`10字即可,如钦佩,欣赏,同情等。不超过30字,其实是要学生完整地用句子表达钦佩什么,欣赏什么,同情什么。但题干的表达显模糊,指向性不明确。516题:可能是为了体现新课程开放性特点而设的。分值很高,6分。试题想考查的可能是学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的能力。与往年的文学作品类阅读相比,是新题。个人认为这道题出得没道理。算不上是真正的探究题。因为它要考的不是对文本本身(如:文本中的形象,或思想内容)的探究,而仅仅是把文本作为一个引子来设题的。题目:老舍说:“爱什么就死在什么上。”对这句话你有什么看法?理由是什么?(不少于100字)就题目来看,考生完全可以撇开文本谈理由,只要自圆其说则行。所以,就文学作品阅读而言,它没有把考点落在文本本身,更像是一个无关的话题探讨,太开放了。整个试题看下来,缺少对文学作品形象的赏析;涉及到情感的题目太多。如:12题、13题、14题、15题。第三大题“古代诗文阅读”古诗词鉴赏和默写反馈(姿珺)一、关于作品《庾楼晓望》是唐代大家白居易的作品,但不是白居易的名篇。诗歌的文字虽然浅显,但解读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衙鼓声前未有尘”一句,学生大都不理解。但从试卷中“注解①此诗为白居易被贬江州期间所作”等可获得重要信息,找准诗歌的情感基调。二、关于试题22、考点和设题都比较传统。考查的是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答出“凌晨、初明”不难,但学生不会往“衔岭月、衙鼓声前”上想,大多数学生都在这点上失分。因为题目的提法很笼统,“若干词语”到底写几个,是直接表现的还是间接表现的词语呢?题目没有给以提示。所以造成指向不明,答题模糊。23、这题是一个开放题,但是有限制的,因为你只能在题目给出的两种观点中选择一点写。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