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教案(课堂补充)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汉语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现代汉语的形成、特点、地位,以及现代汉语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言”、“现代汉语”、“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汉语方言”等基本概念以及现代汉语的特点。[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手段]课件演示[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语言: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手语也是(肢体语言)1、语言的特征:本质特征: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政治、文化)语言功能特征:思维工具,交际工具;结构特征: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妻:古代抢婚制的遗存。(风俗)宫保鸡丁:宫保是清朝太子少保的简称。(官职)学生xuéshēng音学习生疏的东西义2、语言的构成语言的构成要素有三:语音、词汇、语法。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也是词汇、语法的表现形式。词汇是语言的材料,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律,是语言材料的组织方式。语言三要素中最主要的是语法和基本词汇,二者构成语言的基础。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词汇语法结构3、语言的功能变体:口语、书面语。二、汉语1、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好比是“中国手语”是手语的普通话(规范了的手语)手语还包括:上海手语、东北手语、南京手语等方言手语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在春秋这种汉族共同语称为“雅言”(〈论语·述而〉篇说,孔子读《诗经》《尚书》和《行礼》的时候是用“雅言”的。又《诗经》包括十五国风,而用韵却没有什么不同;孔子周游中原列国,也没听说要别人翻译,从这些地方看来,“雅言”无疑就是当时比较通行于交际场合的通语),从汉代起称为“通语(见扬雄《方言》),明代改称“官话”,辛亥革命以后又称为“国语”,新中国成立之后则称为“普通话”。二、现代汉语方言1、北方方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在汉语各方言中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部人口的37%。北方方言可分为四个次方言:(1)华北、东北方言,分布在京、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还有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2)西北方言,分布在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和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新疆汉族使用的语言也属西北方言。(3)西南方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东南角咸宁地区除处),广西西北部,湖南西北角等。(4)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省、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除外),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2、吴方言(江南话或江浙话)以苏州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在汉族总人口的百分之7.2%,分布地域包括上海、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地区(不包括镇江)南通的小部分,浙江大部分。3、湘方言(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3.2%,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西北角除外)。4、赣方言(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约3.3%,分布在江西省大部分地区(东北沿江地带和南部除外).湖北省东南一带也属于这一方言。5、客家话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3.6%。客家人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江西、广西、湖南、四川等省,其中以广东东部的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和广西东南部为主。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南方,虽然居住分散,但客家方言仍自成系统,内部差别不太大。四川客家人与广东客家人相隔千山万水,彼此仍可交谈。6、闽方言现代闽方言主要分布区域跨越六省,包括福建和海南的大部分地区。广东东部潮汕地区,雷州半岛部分地区,浙江南部温州地区的一部分,广西的少数地区,台湾省的大多数汉人居住区。使用人口约占汉话总人口的5.7%。7、粤方言(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4%。分布在广东中部,西南各和广西东部,南部的百来个县。它也是香港、澳门同胞的主要交际工具。三、现代汉语的特点1、语音特点(略去不讲)1)每一音节都有声调声、韵、调是汉语音节的三要素,其中,声调是音节的标志。外语的音节通常以元音为标志,两个元音就是两个音节。汉语的复韵母即使两个元音(好hǎo)或三个元音(教jiào)也是一个音节。2)辅音以清辅音为主.浊辅音只有m、l、r,没有复辅音。英语等外语有浊辅音和复辅音;古代汉语也曾存在过复辅音;现代汉语没有复辅音。3)元音是汉语音节结构的核心任一音节必有韵母,任一韵母必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元音。元音属于乐音,辅音属于噪音。现代汉语以清辅音为主,清辅音声带不振动,所以,音节中噪音少而乐音多。4)有“阴、阳、上、去”四个声调,没有入声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都有入声。古代入声音节在现代汉语中分别归并平、上、去三个声调中。有些方言仍然保留入声声调。2、词汇方面1)、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汉语构词单位——语素,有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三种形式,但最基本的是单音节形式。分析:1、我是一名学生wǒteacher2、“琵琶”是几个语素1个,虽然是两个音节,但是只表示一个意思你见过“琵琶”分开用吗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沙发蝴蝶文字;逻辑学;乌鲁木齐2)、双音节词占优势双音节词占多数是现代汉语词形上的一个特点。(例:现代汉语大量采用词根复合构词法创造新词。)双音节词具有音节对称和谐的美感,具有偶数的节奏韵律。从词汇的发展历史看,汉语的词有一种很明显的双音化的趋势,即把单音节的扩充为双音节的,把超过两个音节的压缩为双音节的。这是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之一。桌——桌子;落花生——花生;空气调节器——空调在现汉语中,三音节也有增加的趋势,但双音词的仍占多数。3)、在多音节词语中,“四字格”形式占多数(比如说:成语,举例说明)这与双音词占优势有关,也与汉语偶数节律习惯有关。有些数字略语多采用偶数形式。如“四化”、“五好”、“三大纪律”、“四个一样”等3、语法方面1)、汉语无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语序和虚词是两种重要的语法手段。英语中:单复数(ses)时态(过去、现在、将来)格(主格、宾格)汉语中:没有我s没有没有印欧语言词形变化很复杂,有性、数、格、时、体、式等等变化。汉语语法意义主要通过语序和虚词来表示。语序不同如:“大抓工业”和“抓大工业”;“我要学”和“要我学”;“说不好”、“不好说”、“不说好”;(三个意思)虚词使用不同(介词),意思完全不同。例如:“把他打了”和“被他打了”。2)、词法、句法结构基本一致汉语基本结构关系有五种:联合、主谓、动宾、偏正、补充关系。词(合成词)、短语、句子都有。如:“地震”(主谓结构的词)与“经济改革”(主谓结构的短语);“提高”(述补结构的词)与“看清楚”(述补结构的短语)。3)、有丰富的量词。印欧语言,像英、俄语数词可以和名词直接组合,如threebooks,而现汉数名词组合中间一般要中一个量词,如“三本书”。现汉量词很丰富,不同的事物常用不同的量词来指点。4)、在构词法上主要使用词根复合法(举例:教师、工人,但注意汉语并非没有词缀如:我们、老张)现代汉语能运用词根复合,附加和重叠、轻声、儿化(儿化实际上也是一种附加)等方式构成无限多的新词。如:群众(复合);老师(附加);妈妈(重叠);对头(duìtóu,正确,形容词)——对头(duìtou,冤家,名词)(轻声);盖(动)——盖儿(名,儿化)但主要时还是使用词根复合语,词根多合形式多样。第二章文字[教学目的要求]要求掌握汉字的产生、特点、作用、形体、构造、规范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提高分析和正确运用现行汉字的水平,为将来研究或从事现行汉字的教学打下基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汉字的形体不必过细讲解,了解形体演变的线索即可,汉字的构造重点讲解汉字的结构方式,尤其以形声字为重点,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分析形声字的能力,这也是本章的难点部分。[教学方法]1.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互动式”,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节文字概说一、汉字的特点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体系。汉字和汉语的关系有几点特别的地方:首先,汉字往往通过字形确定义类。其次,汉字的字形和汉语的读音不直接联系,或者说不能从汉字的字形中严格确定汉字的读音。尽管每一个汉字都有一个明确的读音,但仅从字形上一般很难判定一个字的准确读音。再次,汉语的古今差异和方言差异证明汉语的语音演变基本不影响汉字的字形和字义。第二节汉字的形体(文字3-6)一、汉字形体的演变(举例说明)汉字是历史悠久的文字,它的形体经历了多次明显的变异,先后出现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五种正式字体,以及草书、行书等辅助字体。其中汉代通行的隶书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汉字的形体由此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开始向现行汉字形体过渡。从历时的角度看,殷商到秦汉时代是汉字形体变化频繁的阶段,之后汉字的形体相对稳定,变化趋于缓慢。汉字形体演变的总体趋势是朝着简便易写的方向发展。(一)甲骨文甲骨文是殷商时代通行的汉字字体,这种文字通常被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所以叫甲骨文。从形体上看,象形字的图画性强,离事物原形不远;结构尚不定型,同一个字可以有多种写法;字形大多瘦长,大小不均;笔画细长方折,繁简不一。从记录的内容看,甲骨文的主要内容是卜辞,即商代王室占卜记录。(二)金文金文是商代、西周以至春秋战国时期熔铸在钟鼎等青铜器上的文字,又叫钟鼎文。金文的字形同甲骨文接近,但象形符号的图画性有所削弱,字形渐趋匀称、整齐、方正,笔画因熔铸而成的缘故显得肥丰圆转,异体字仍然比较多。在文字构造上,形声字增多,汉字发展的形声化趋势进一步明朗。(三)篆书篆书有大篆和小篆之分。大篆是春秋战国时代通行于秦国的文字,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标准字体,也叫秦篆,在大篆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小篆以泰山刻石为代表,主要特点是:图画性较弱,符号性增强,笔画比大篆简化,线条柔婉、圆转、略带弧形,形体呈竖长方形,结构整齐、匀称,偏旁写法、位置趋于定型。(四)隶书隶书产生于秦,在战国时代秦国简俗字的基础上形成。秦代的隶书称秦隶,到了汉代,字形有了发展,更加简单易写,这种通行于汉代的正式字体叫汉隶。与篆书相比,隶书主要有以下特点:打破了篆书的形体结构,改造了篆书的偏旁,笔画进一步简化,线条平直、方折,并显出波势,字形扁平,有棱有角。隶书对篆书的改造为现行汉字形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汉字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五)楷书、草书和行书楷书、草书和行书都由隶书发展而来。1.楷书楷书是现代汉字的标准字体,又叫“真书”、“正书”。楷书保存了隶书的偏旁系统和基本结构,取消了隶书的波势笔法,笔画平直,字形方正,易于书写。2.草书草书形成于汉代,由隶书草化发展而成。草书分为章草、今草和狂草。章草通行于汉魏,使用部分联绵笔,字与字之间不相牵连,书写趋于简便,但仍然保留隶书的笔法和风格,用挑法,有波势。今草成熟于东晋,字与字之间牵连相通,血脉不断,书写更加简易快速,但不容易辨识。狂草出现在唐代,笔画联绵回绕,变化多端,书写放纵不羁,个性十足,实用价值不大,几乎成为纯艺术化的字体。3.行书行书产生于东汉,字形流畅,易写好认,西晋以来,一直广为应用,是常用的手写体,也是楷书最主要的辅助字体。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逐步简化、符号化、定型化、规范化。第三节汉字的结构(文字13-16)汉字的构造方法也叫造字法。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用“六书”来分析汉字的构造。“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实际上,后两种并不是严格意义的造字法,只能看作用字法。(一)传统的造字法(举例说明,并让每个学生分析自己名字,以调动学生积极性)1.象形象形是通过描绘事物形状来表达字义的造字方法。“日、月、山、雨、口、田、井、网”等都是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汉字,叫象形字。象形造字法的造字能力有限,象形字的总量不多。2.指事(上下,刃)指事是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性的符号来表达字义的造字方法。总体看来,用抽象的符号表达复杂的字义是很困难的,因此指事造字法受到很大局限,指事字在汉字中的比例很小。指事字也都是独体字。3.

1 / 5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