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操作题(30道)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运动处方的制定?(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制定运动处方)P125-P134答: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1、因人而异的原则;2、有效的原则;3、安全的原则;4、全面的原则;5、调整的原则;运动处方的基本内容:1、运动种类;2、运动强度;3、运动时间;4、运动频度;5、注意事项;①、提出禁忌的运动项目及方式和易发生危险的动作;②、提出运动中自我观察指标及出现异常时停止运动的标准;③、每次锻炼前、后要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制定运动处方:根据调查、测定的结果,结合身体活动的目的,制定包括身体活动的种类、强度、时间、频度等在内的运动处方;1、运动种类:①、有氧耐力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自行车、舞蹈、游戏等;②、肌力训练:如杠铃、哑铃、专用器械的重复操作等;③、柔韧性练习:伸展、屈曲、扭转肢体和躯干;④、日常生活中的身体活动,包括:工作、外出往来、家务和闲暇时间的身体活动;注:一般运动项目选择应以有氧运动为主;2、运动强度:一般采用最大心率储备(HRRmax)百分比衡量运动强度;(即保持心率为170-年龄,50%-70%)3、运动时间:以每天30分钟以上,或每周180分钟;4、运动频度:强调经常或规律,就是几乎每天;可以每周3-5天;5、身体活动量:每天能量消耗约在100-500kcal左右,约相当于中等强度运动30分钟到极大强度运动60分钟;6、注意事项;①、提出禁忌的运动项目及方式和易发生危险的动作;②、提出运动中自我观察指标及出现异常时停止运动的标准;③、每次锻炼前、后要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处方举例P3851、运动目的:①、改善糖和脂肪代谢,提高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率,降低血脂、血糖;②、改善病人对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逐渐减少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的需要量;③、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抵抗力、增强体质;2、运动种类:①、低强度周期性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功率自行车等;②、全身肌肉都参加的伸展、柔韧、灵活性的运动,如医疗体操、健身操、太极拳等;③、娱乐类球类运动,如保龄球、门球、网球等;3、运动强度:运动时心率:170-年龄,如年龄40岁,运动心率需控制在170-40=130次/分;4、运动时间:每次15-60分钟,适宜心率应保持15-30分钟;5、运动频度:每天1次或数次,每周至少3次;6注意事项:①、制定运动处方前,应对患者做全面健康评价,排除运动禁忌,以保证安全;②、糖尿病人运动时间:餐后30-60分钟为宜;③、运动疗法必须和饮食疗法、药物疗法结合起来,通常先实施饮食及必要的药物冶疗,血糖和尿糖得到适当控制后,再开始运动疗法;④、运动量要适当,避免短时间较剧烈的运动或能引起明显兴奋的运动;⑤、随身携带饼干和糖果,以防运动中发生低血糖;⑥、运动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干预例题:P1351、基本情况:对象:30岁,女性,体重70kg,身高160cm,BMI=27.3kg/m2;健康筛查:问诊、检查后确定身体基本健康、无运动禁忌证;减体重目标:32周减重10kg,BMI=23.4kg/m2;运动史:没有特殊运动专长,爱好舞蹈,近5年锻炼很少;平时身体活动:消遣,工间休息,家中走动,清扫地板,阅读,书写,打电话等;个人情况:工作时间较长,周末时间有保证,住家附近有健身房,有一定经济能力;2、干预目标:减重目标是10kg,以人体每减掉1kg脂肪需消耗能量7200-7800kcal计,约消耗能量72000-78000kcal,如分32周完成,则每日约需增加能量消耗75000kcal(取中间值计算)÷8÷30≈312kcal;以控制饮食限制能量摄入占50%,每日平均约需多消耗156kcal能量。再依据个体的体重、运动种类等确定运动强度和时间。3、运动方案:上下班路途中快走,持续进行或间歇进行,每日累计30分钟,查表(附录6),消耗能量4.0(每小时每公斤能量消耗)X0.5(每小时)X70(体重)=140kcal;周末晚饭后慢速步行(3km/h,硬表面)1h,每周2次,查表(附录6),消耗能量3.0X1X70=210kcal;同时可每日适当增加生活活动,如办公室工间操,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4、注意事项:交通安全:合适的鞋袜;准备和放松活动;夏季注意补水等。2、腰围的测量方法与意义?P201答:测量方法:1、被测者的姿势:在清晨未进食的条件下,被测者自然站立,保持自然呼吸状态,勿用力挺胸或收腹。2、测量者站位:在被测者的前方或右前方。3、测量定位:比较常用的两个部位:①、腰围的水平位置为脐线,②、自肋骨下缘和髂嵴连线中点,一般左右两侧各定一个测量点,测量时软尺应通过两个测量点,水平围绕腰一周。4、读数要求:在被测者呼气末期读数。以cm为单位,读至0.1cm,两次测量之间的误差不超过1cm。4步骤:姿势→站位→定位→读数意义:腰围是反映腹部脂肪分布的重要指标,对于中心性肥胖诊断具有重要意义;WHO、亚洲和中国的正常成人腰围的判断标准:WHO/cm亚洲/cm中国/cm男性:<94cm<90cm<85cm女性:<80cm<80cm<80cm注:超过此值者为腹部肥胖(中心性肥胖);3、臀围的测量方法与意义?P202答:测量方法:1、被测者姿势:自然站立,自然放松,呼吸自然。2、测量定位:常用的两个部位:臀部的最高点和股骨大粗隆水平。3、测量方法:测量者用软尺置于臀部测量点,水平围绕臀部一周进行测量。4、读数要求:以cm为单位,读至0.1cm。意义:臀围是反映臀部脂肪分布的重要指标,与腰围计算腰臀比,用来反映人体的脂肪分布特点和肥胖特点;腰臀围比值(WHR)的计算公式:WHR=腰围值÷臀围值;男性大于0.9或女性大于0.8,则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4、身高的测量方法与意义?P203答:测量方法:受试者赤足,立正姿势站在身高计的第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度。)足跟,骶骨部及两肩胛间与立柱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耳郭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测试者站在受试者右侧,将水平滑板下滑至受试者头顶,读数时双眼应与压板的平面等高,以cm为单位,读至小数后一位(0.1cm)。电子身高计读数时直接读显示屏上的数字并记录。意义:是反映人体骨骼生长发育和人体纵向高度的主要形态指标;注意事项:测量姿势要求“三点靠立柱”、“两点呈水平”;5、体重的测量方法与意义?P204答:测量方法:将电子或机械的体重秤置于平坦地面上,调零。受试者测量前排空大小便,穿着短裤短袖衣,站在秤台中央,待受试者站稳,秤的指针或数字显示稳定后读数和记录。读数以千克为单位,精确至0.1千克,两次测量之间的读数误差不超过0.1千克。意义:是反映人体横向生长、围、宽、厚度及重量的整体指标;6、血压的测量方法与意义?P390答:测量方法:1、被测量者取坐位,最好坐靠背椅,裸露右上臂,上臂与心脏处在同一水平。2、将袖带紧贴在被测者的上臂,袖带的下缘应在肘弯上2.5厘米,将听诊器探头置于肱动脉搏动处。3、测量时快速充气,使气囊内压力达到肱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升高20—30mmHg,然后以恒定的速率(2—6mmHg/s)缓慢放气,对于心率缓慢者,放气速度应更慢些,获得舒张压读数后,快速放气至零。4、在放气过程中仔细听取柯氏音,观察柯氏音第I时相和第V时相水银柱凸面的垂直高度。收缩压读取柯氏音第I使相,舒张压读数听取柯氏音第V时相。5、相隔1-2分钟重复测量,取两次读数的平均值并记录下来,如果收缩压或舒张压的2次读数相差5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并记录下来。5步骤:取坐位→绑袖带→充放气→柯氏音→记读数注意事项:1、被测量者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在测量前30分钟内无剧烈运动,并禁止吸烟和饮咖啡,排空膀胱;2、血压单位用毫米汞柱mmHg表示;3、应相隔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记录;7、体格测量成人体质指数BMI指数评价?(会合着病考,如合着肥胖证考,算出BMI指数来判断是否肥胖)P205答:BMI是评价18岁以上人群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BMI的计算公式为:BMI=体重(kg)/[身高(m)]2BMI的评价标准:WHO成人标准中国成人标准体重过低<18.5<18.5正常范围18.5~24.918.5~23.9超体重25.0~29.924.0~28.0肥胖≥30≥28注:BMI不适合以下人群:年龄小于18岁者、运动员、肌肉特别发达者、孕妇、哺乳妇女、体弱或需久坐的老人;8、知道健康风险评估主要的评价步骤?P266—272答:一、收集死亡率资料;健康风险评价要阐述疾病的危险因素与发病率、死亡率之间的数量关系;一般选择一种疾病作为调查对象;选择当地该年龄组最重要的、并具有确定危险因素的、死亡率在前10-15的疾病作为评价对象。二、收集个人危险因素资料: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等方法收集;需要收集的有关个人的危险因素如下:A、行为生活方式:吸烟、饮酒、体力活动和使用安全带情况等;B、环境因素:经济收入、居住条件、家庭关系、工作环境、心理刺激和工作紧张程度等;C、生物遗传因素:年龄、性别、种族、疾病遗传史等;D、健康服务:是否定期健康体检;E、病史:详细了解个人的患病史、症状、体征及相应检查结果;F、体检检查、实验室检查:如身高、体重、腰围、血脂、血糖等;三、将危险因素转换成危险分数:是一个衡量危险性的相对指标;危险分数是根据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如各种危险因素的相对危险度(RR)及其人群中的发生率(P),经过一定的数理统计模型计算得到;个体所具有的危险因素相当于人群平均水平时,危险分数为1.0;即个体发生某病死亡的概率大致与当地平均死亡水平相等;危险分数小于1.0,即个体发生某病死亡的概率小于当地平均死亡水平;即危险分数越大,死亡概率越大。四、计算组合危险分数:有两种情况:1、是单因素:组合危险分数与该死因危险分数相等;2、是多因素:组合危险分数的计算:A、将危险分数大于1.0的各项分别减去1.0后,得出的数值相加后再乘于1.0;B、将小于或等于1.0的各项分别相乘;(也要把大于1.0的各项算做1.0一起相乘);C、将A和B得出的数相加即是组合危险分数;五、计算存在死亡危险:存在死亡危险=疾病平均死亡率X该疾病危险分数六、计算评价年龄:---用死亡危险值来查依据年龄和死亡率之间的函数关系,按个体存在的危险因素计算的预期死亡率水平求出的年龄称为评价年龄;具体计算方法:将各种死亡原因的存在危险因素求和,得出总的死亡危险值;用合计存在死亡危险值查健康评价年龄表(考试会给出表查),可得出评价年龄值;七、计算增长年龄:(即去除可改变危险因素后,计算出新的危险分数和新的组合危险分数)--用新死亡危险值来查增长年龄:是指通过努力降低危险因素后可能达到的预期寿命;是根据已存在的危险因素提出可能降低危险因素的措施后预计的死亡水平求出的评价年龄;用合计新存在死亡危险值查健康评价年龄表(考试会给出表查),可得出增长年龄值;八、计算危险因素降低程度:危险因素降低程度是指如果能够根据健康管理工作者或医生建议改变现有的危险因素,危险能够降低的程度,用存在死亡危险降低百分比表示;(即-降低量=存在死亡危险-新存在死亡危险,危险降低百分比=降低量÷合计死亡存在危险)9、计算组合危险分数,存在死亡危险?给一个病的危险因素;A、要计算组合危险分数、计算存在死亡危险,并做出解释?P266-271(课件上有)答:危险因素有两种情况:1、是单因素:组合危险分数与该死因危险分数相等;2、是多因素:组合危险分数的计算:A、将危险分数大于1.0的各项分别减去1.0后,得出的数值相加后再乘于1.0;B、将小于或等于1.0的各项分别相乘;(也要把大于1.0的各项算做1.0一起相乘);C、将A和B得出的数相加即是组合危险分数;例1:多因素题:钱某,男,41岁。偶尔吸烟。从事文件管理工作,工作顺利,压力小,很少参加体育运动。无其他疾病。父亲于59岁时因冠心病去逝,母亲健在。有肿瘤家族史,无其他疾病家族史。身高170cm,体重100kg,血压140/88mmHg。化验血清TC5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