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把握科学大方向上好常态科学课摘要:实践证明,上好常态科学课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根本保证。相对于示范课而言,常态课应该是真实高效的课,重视研究在有效时间内如何让学生获得更大的成长。为此,笔者近几年来作了一些浅显的探索,认为要上好常态科学课,需要从挖掘教材、教学结构、能力培养三方面入手,思考预设教学全过程,让学生融入探究活动中,获得多维发展。本文拟结合课标理念,以《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教学为例,谈谈自己是如何上常态课的。关键词:科学大方向课标理念常态课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式各样的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粉墨登场”,令人应接不暇,让人陶醉。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抛开这些浮华,我们的课堂更多的时候是在常态下进行的。虽然它没有优质课那样经过深思熟虑、精心打磨、“遍地出彩”,但它对授课教师的教学功底和对教材的理解能力以及课堂应变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态课要更加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它更真实可信,更具可行性,更能灵活机动的安排课堂实际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求真务实,根据学生的现状和教学条件,精心预设教案,真正做到“以学定教、为教而设”。常态课更能真实体现教师平时的教学工作,学生更多的是在每一堂常态课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学习科学的目的是为了提升、丰富他们的科学素养,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而科学素养的培养并非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它是一个长远而系统的工程,是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的过程。这样的教学目的决定了我们要更多地专注平时、关注常态,力求在每一节常态课中,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在量的不断积累过程中,达到质的飞越。第2页共6页常态的课堂不但要是真实的课堂,还要是有效的、发展的课堂。作为一名小学科学老师,怎样才能上好常态课呢?下面就结合课标中所提出的“科学教育承担着培养公民科学素质的重任”、“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等理念(这些我们都可以理解为科学大方向),就自己所教的《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谈谈几点体会和感受。一、教材挖掘要深入化《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是科学教材编写的依据。教师要挖掘教材内涵,挖掘的目标不应仅仅停留在教材的知识内容上,首先要深入理解新课标的理念,并将自己的理解渗透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去。《标准》中蕴涵着许多新的理念,如在科学课程的学科定位、课程目标的多样性、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都有全新的论述,这些都让我们感到眼前豁然开朗,有“拨开云雾见天日”之感。其中就课程资源,《标准》指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以往,科学教学中是“教教材”,注重落实各个知识点。而“用教材教”则不局限于教科书上规定的内容,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能力、态度的过程中,把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和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用教材教”,就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树立开放的教材观,重视对身边课程资源的开发,广泛利用存在于教科书以外的各种资源。只有深入挖掘教材了,教师才能在实际教学中设计出有学习意义的、有探究价值的,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来充实完善教学过程。在设计《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时,笔者将知识目标定为:要使学生知道物体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其实这个目标的实现很容易,教师单纯的讲解或者相对比较简单省时的演示实验都可使学生总结得出结论。但《标准》的“情感第3页共6页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当中提出,教师教学要使学生“保持和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和发现探究周围事物奥秘的愿望”。在深入挖掘教材的基础上,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魔术表演导入,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并且为学生设计了加热实验和调制液体实验两个探究活动,使学生在亲手操作中,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其中的奥秘。在加热实验中,教材中安排的是将液滴滴到玻璃片上然后在酒精灯上加热。由于学校的实验材料有限,笔者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开展这个实验。在深入挖掘教材的基础上体会到,此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亲历溶液中的溶质析出的过程,只要不影响实验效果,根据“用教材教”的理念,也可以从身边选择切实可行的材料来完成这个实验。于是,笔者利用蜡烛来代替酒精灯,利用钢勺来代替玻璃片,使实验顺利进行,学生在亲历活动中完成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师只有深挖教材,才能读活教材,熟练地掌握教材;才能将新课标的理念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给学生设计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为他们主动构建认知结构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教学结构要合理化科学课是由一个个观察、研究、认识周围和周围环境的探究活动组成的。学习科学就是去参加、去经历一个个的观察、研究、认识活动。在科学课的教学当中,兴趣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内驱力,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好的每一个环节,为学生创造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培养其学习兴趣。“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应以探究为主组织教学,把科学探究活动作为科学课堂上的主要教学形式。那么落实到具体,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实现教学结构的合理化呢?第4页共6页笔者认为,首先,教师至少应该切实研讨教材,把握教学目标和重点,避免教学目标的偏离,避免探究过程的无效重复。其次,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活动不能平均用力,要做到张弛有度、疏密相间,重点突出。这样,学生才能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例如,在《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的教学活动中,笔者设计了两个实验,一个是加热实验,一个是调制液体实验。在三(1)班讲课的时候,在学生设计出实验步骤之后,为了节省时间,笔者没有放手让学生来完成这个实验,而是以教师演示的形式结束教学活动。学生没有亲身经历探究活动,没能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来学习,虽然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有一定的了解,但观察体验得不够细致深刻,于是在总结实验结论的时候就很困难了。当在三(2)班教这节课的时候,根据上次的经验,笔者安排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加热实验。由于这是本节课的第一个实验,学生的热情很高,实验时热火朝天,甚至在已经得出实验结果的情况下,还迟迟不愿结束实验,继续加热钢勺,希望看到进一步的变化。看到大家兴趣盎然,笔者也被感染,也绕有兴趣的参与到学生中去。这样,这一教学环节就占用了课堂的大量时间。本应作为教学重点的调制液体实验只能匆匆结束,本课的教学目标没能有效完成。在三(3)班上课时,笔者吸取了前两节课的教训,合理安排教学,做到主次分明。在学生完成加热实验后,花大力气探究调制液体实验,学生经过反复试验后自然得出“一定浓度的液体才可以使物体上浮”的结论,达成了教学目标,实现了教学的最优化。可见,只有教学结构合理了,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效率,才能实现探究的最大效益。第5页共6页三、能力培养要多元化小学科学课是基础教育的学科,这门学科在培养小学生能力方面有其动态优势,是小学其它学科难以比拟的。但能力的培养不能只注重于某一方面,这样势必会造成学生其他能力的缺失,对学生将来的发展不利,甚至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要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操作、讨论、研究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笔者在教学《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时,先以魔术表演的形式演示同一个物体在两杯液体中不同的沉浮状态,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接下来的加热实验,笔者又提出了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的要求,并将实验当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简单的记录下来,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思考得出实验结论。在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组织语言汇报。在这个教学环节当中,学生的动笔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在学生得出“糖溶解在水中所形成的液体可以使物体上浮”的实验结论之后,笔者提示学生:“只有糖水可以使物体上浮吗?”,当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思考还有什么物质也可以溶解在水中的同时,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得到了提高。在调制液体实验结束后,学生总结得出“一定浓度的液体才可以使物体上浮”,这时,笔者又引导学生:“你有什么办法让浮起来的物体再沉下去?”这样的问题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小组一起动脑思考、讨论交流,又可以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总之,教师必须有目的的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这样才可以培养学生多元化的能力。第6页共6页当然,常态课不是随随便便、随心所欲的课,而是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知识宽度和深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态课是基础,是根基,是一种磨练,它的特征是真实,目标是扎实,灵魂是踏实。常态教学是一种务实的教学。常态的课,应当是真实的课,只有真实的课堂才是有生命的课堂;未必非要花样迭出,但需要教师有真情的流露,用真情感动自我、唤醒学生;未必非要标新立异,但需要教师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孩子真正融入科学探究的活动;未必非要“精彩纷呈”,但需要提供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在课堂上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在教学中把握科学大方向,“以平常心上平常课”,并且能于平常之中显现其深意,给人以启迪,这样的课才能让学生真正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