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曹刿论战练习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1)又何间焉(2)肉食者鄙(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4)小惠未偏,民弗从也(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7)忠之属也(8)可以一战2.翻译下面的句子。(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4.“十年春,齐师伐我”这句话除了交代战争发生的时间外,还指出了:和。5.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文中的作用。6.曹刿说的“忠之属也”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7.文字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语句是什么?:8.曹刿认为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9.选文中表现出曹刿哪两个思想观点?10.读了这段文字,曹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二)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解释句中的划线词语。(1)公将鼓之(2)公将驰之2.翻译下面的语句。(1)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2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内容。4.用原文语句回答。(1)有利于反攻的时机是在的时候。(2)有利于追击的时机是在的时候。5.鲁庄公先要追击齐军,刿曰:“未可。”后来他又说:“可矣。”他认为“可矣。”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6.第一段通过描写曹刿的言行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和才能?7.文中的“公将鼓之”和“公将驰之”表现了鲁庄公什么性格?参考答案(一)1-2题答案略3.写曹刿进见鲁庄公的原因和他的远见卓识。4.(1)交代了交战的两个国家(2)交代了战争的性质:是齐国对鲁国的一场侵略战争5.(1)交代了曹刿请见的原因(2)反衬曹刿的远见卓识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7.曹刿请见8.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9.(1)居高官得厚禄的人目光短浅(2)取信于民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10.有爱国心和责任感(二)1-2答案略3.第一段:叙述长勺之战的概况第二段:写曹刿论述鲁国取胜的原因4.(1)彼竭我盈(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5.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6.胸有成竹,指挥从容,善于把握战机7.急躁冒进比较阅读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甲文在写法上主要运用了描写。乙文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2.这两段文字所表现的思想相同的一项是()A.国家兴亡,匹夫有责B.吃苦在前,享受在后C.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D.实行仁政,取信于民3.下面句子在语序上跟现代汉语习惯一致的一项是()3A.何以战?B.虽不能察,必以情。C.可以一战。D.微斯人,吾谁与归?4.甲文中最能表现曹刿“取信于民”战略思想的一句是。乙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志向和全文中心的句子是。5.乙文中文末划曲线句子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A.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伙伴而无限惆怅的情绪。B.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感慨。C.学习“古仁人”崇高思想的决心和抱负。D.勉励人们以“古仁人”为榜样。6.乙文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承前省略的主语是;甲文中“可以一战”的“以”后省略的内容是“”。7.甲文中鲁庄公第一次回答“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这里的“人”指的是;乙文中“或异二者之为”的“二者”指的是。答案1.语言议论2.A3.B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5.B6.古仁人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7.官吏和贵族上文中一悲一喜的人《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及答案《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一、基础练习:1、填空①《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体的历史著作《》。“讽谏”的意思是。②文章中写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启发的句子:。威王采取纳谏措施后收到效果的句子:。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谓其妻曰()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于是入朝见威王()皆朝于齐()(3)皆以美于徐公()必以情()(4)时时而间进()中间力拉崩倒之声()3、指出句子中加点词活用的类型及意思。(2分)(1)朝服衣冠(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4、判断下面各句子属于什么句式,并翻译句子。(3分)(1)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今义。(4分)(1)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古义今义(2)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古义今义(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义今义(4)能谤讥于市朝古义今义6、请列举两个出自《战国策》的成语:4二、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习题。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2、解释下列加线词的意思①能谤讥于市朝()②群臣进谏,门庭若市()③期年之后,……()④王曰:“善。”乃下令()3、这一段是写进谏的结果,即齐威王下令纳谏及收到的效果。请按下列要求填空①悬赏进谏的三个级:。②纳谏后的三大化:;;。4、翻译下列句子①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译文:②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译文:三、阅读下面内容,完成练习。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解释下列加粗词。(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2)能谤讥于市朝()(3)群臣进谏,门庭若市()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说明了什么问题?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中的“此”指代什么?“战胜于朝廷”的意思是什么?4.翻译下面的句子。(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参考答案[1.(1)当面指责(2)指责过失(3)门前和院子里像集市一样,形容进谏的人多。2.说明在此之前,齐国的朝政等方面确实存在着很多的问题。3.“此”指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这种情况。“战胜于朝廷”是指内政修明,不必用兵就能使别的国家畏服。4.(1)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错的,我知道后,授予下等奖赏。(2)满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四、阅读: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5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諌,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1、解释下列画线的文言语词:(2分)(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2)今齐地方千里:(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4)时时而间进:2、翻译下列句子(2分)(1)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译:(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译:3、从文中找出一个成语,并用这个成语造句。(2分)4、“王”下令是受了谁的启发?他颁布了什么命令?他为什么要颁布这一道命令?(3分)5、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本文中的邹忌的忠言并不逆耳,齐威王痛快地接受了。请问那句俗语是不是错了?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3分)参考答案【1、的确、实在;土地方圆;当面;偶尔。2、略3、门庭若市;造句略。4、受了邹忌的启发;“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让人们敢于说真话,实现剤国治国安民、繁荣富强。5、那句俗语没有错。我们可以有新的理解。劝诫别人要看对象,有人适合听顺耳之言,有人则非逆耳之言不起作用,但在多数情况下,我们一定要讲究劝诫方式。既然是给别人提建议或意见,又希望被别人接受,最好选择一种让人愉快的方式,因而忠言未必逆耳。】五、文言文阅读(16分)于是(邹忌)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②今齐地方千里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原文: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译文:3.邹忌善于进谏,齐王虚心纳谏。请借用《出师表》中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齐王的行为。(2分)4.邹忌劝谏齐王的策略,高明在哪里?(2分)参考答案【1.①确实,的确②土地方圆(2分。每格1分)2.译文:众大臣官员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过失的,受上等奖赏。(2分。其中关键词“面刺”1分)3.察纳雅言(开张圣听咨诹6善道)(2分)4.高明在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齐王,使他乐于接受(或高明在现身说法,使齐王容易接受)。(2分)】送东阳马生序一、基础部分1..下列加点加粗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A..烨(huá)然若神人BB..余则缊(yùn)袍敝衣CC..无冻馁(něi)之患矣DD..生以乡人子谒(yè)余2..解释下列加点加粗的字。(1)不敢稍逾约:(2)弗之怠:(3)俟其欣悦:(4)负箧:3..下列加点加粗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A..走送之(跑)BB..未尝稍降辞色(颜色)CC..尝趋百里外(曾经)DD..无从致书以观(得到)4..宋濂,字景濂,号潜溪,_____(朝代)文学家。他的散文清新简洁,行文善于变化,思想也比较深刻。朱元璋称他是“__________________”,刘基赞许他“_________________”,四方学者称他“____________”。宋濂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本文节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序”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文,完成5~8题。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