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宏观经济学》每章关键概念(名词解释)【第四版第五版第六版通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对整体经济运行的研究,包括对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1.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物价总水平的上升;物价总水平的下降2.失业:一个人愿意并有能力为获取报酬而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的情况3.衰退:实际GDP的减少不严重的时期4.萧条:实际GDP的减少很严重的时期5.模型: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其目的就是说明外生变量如何影响内生变量6.内生变量:模型要解释的变量7.外生变量:模型接受为给定的变量8.市场出清: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使供给量与需求量平衡9.有伸缩性和粘性的价格:价格能否对供求变动作出即时的调整,长期适用于假设价格有伸缩性,短期适用于假设价格有粘性10.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和个人如何作出决策,以及这些决策者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第二章1.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2.消费物价指数CPI:一个典型消费者所购买的一篮子产品与服务的价格相对于某个基年同样一篮子产品与服务的价格3.失业率:想要工作的人中没有工作的人的比例4.国民收入核算:用于衡量GDP和许多相关统计数字的核算体系5.存量:衡量一个给定时点上的数量;流量:衡量每一个单位时间内的数量6.增加值:该企业产出的价值减去企业购买的中间产品的价值7.估算值:对于一些不在市场上销售的产品,没有市场价格,对其使用价值的估算8.名义GDP:按现期价格衡量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实际GDP==名义GDP/物价指数:用一组不变价格衡量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9.GDP平减指数:又称为GDP的隐含价格平减指数,定义为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率10.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GDP=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Y=C+I+G+NX)11.消费:家庭购买的产品与服务12.投资:包括为未来使用而购买的产品。(投资是新资本的创造,不包括在不同个人之间重新配置的资产购买)a)企业固定投资:企业购买的新工厂和设备b)住房固定投资:家庭和房东购买的新住房c)存货投资:企业产品存货的增加13.政府购买G:包括政府用于商品和服务的支出,不包括转移支付,如社会保障和福利。14.净出口:出口减去进口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第三章国民收入1.生产要素:用于生产产品与服务的投入2.生产函数:表达可获得的生产技术,其决定了在给定资本和劳动的条件下的产出量3.规模收益不变:所有生产要素增加相同百分比引起产出增加同样的百分比,即zY=F(zk,zL)4.要素价格:支付给生产要素的报酬,决定国民收入的分配。工人工资、资本租金。5.竞争性:相对于贸易市场微不足道,只能接受市场所给定的产出和投入价格6.利润:收入减去成本——企业所有者在支付了生产成本后所留下来的收入7.劳动的边际产量(MPL):在资本量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多雇佣一单位的劳动所得到的增加的产量。8.边际产量递减:在资本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劳动量的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9.实际工资:W/P——用产品而不是用货币衡量的劳动10.资本的边际产量(MPK):在劳动量不变的条件下,企业因多用一单位资本而得到的额外产出量11.资本的实际租赁价格:R/P——用产品而不是货币衡量的租赁价格12.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经济利润=Y-(MPL×L)-(MPK×K);会计利润=经济利润+(MPK×K)13.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F(K,L)=AkaL1-a(A是一个大于0的参数,衡量现有技术的生产率)14.可支配收入:总收入减去总税收(Y﹣T),分别用于消费和储蓄15.消费函数:C=C(Y-T)可支配收入决定消费水平16.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当可支配收入增加一个单位时,消费C的增加量。在0到1之间(额外的一美元收入增加了消费,但增加额要小于一美元)。是消费函数的斜率17.利率:衡量融资资金成本18.名义利率:投资者为借贷资金支付的利率19.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剔除通货膨胀(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其是借款成本和使用自有资本投资时的机会成本。20.投资支出是实际利率的减函数,I=I(r)21.国民储蓄:Y-C-G满足了消费者和政府需求后剩下来的产量22.私人储蓄(Y-T-C):可支配收入减去消费所得23.公共储蓄(T-G):政府收入减去政府支出所得24.预算盈余:当TG;预算赤字:当TG预算平衡:当T=G,此时公共储蓄T-G=025.可贷资金:可以借贷的资金。26.挤出:在总支出不变的情况下,政府购买的增加挤出了投资净出口:出口减进口,NX=Y-﹙C+I+G﹚净出口=产出-国内支出27.平衡的贸易:S-I=NX=0,即进口值等于出口值28.名义汇率:二个国家通货的相对价格29.贸易余额:即净出口,说明产品与服务的贸易与进口和出口相等的标准有多大距离30.小型开放经济:有完全资本流动,其本身对世界利率的影响微不足道,其居民能够完全进入世界金融市场。因而这个小型开放经济中的利率r必须等于世界利率r*。31.实际汇率:二国产品的相对价格,有时候称为贸易条件。32.实际汇率=名义汇率×国内产品的价格/国外产品的价格。33.=名义汇率×物价水平比率34.ε=e×(P/P*)35.资本净流出:国内储蓄和国内投资之间的差额,S-I,等于国内居民对国外的借出额减外国人借给我们的数额。36.世界利率:世界金融市场上实行的实际利率37.购买力平价:1美元在世界每个国家都应该有同样的购买力38.贸易盈余与贸易赤字:在世界金融市场上是净债权人,我们的出口大于我们的进口,S-I=NX﹥0;我们有贸易赤字,在世界金融市场上是净债务人,我们的进口大于我们的出口,S-I=NX<039.第四章1.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的上升,通货膨胀率=货币增长率-产出增长率+流通速度变化率。其好处是1.即使均衡实际工资下降时,名义工资也很少下降;2.允许实际工资达到均衡水平,而不必削减名义工资;3.适度的通胀改善了劳动市场的运行。2.未预期到的通胀的成本:1.债务人受益,债权人受损;2.雇主收益,雇员受损;3.政府收益,公众受损。3.恶性通货膨胀:其成本----1.经济陷于低效率;2.菜单成本更大;3.相对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稀缺程度;4.扭曲了税制;5.生活明显不方便。其原因----政府过大的财政赤字,在借不到钱的情况下引发钞票,增加了货币的供给,从而引发恶性通胀。4.通货膨胀在任何地方是一种货币现象,但恶性通胀的结果确是一种财政现象。5.超速通胀:是指每月的通胀率π=50%,此时货币不再具有价值储藏职能,其它职能也受到影响。人们可能进行物物交易,或者借用其它币值稳定外国货币进行交易。(是由于过度的货币供给造成的;当央行大量发行货币时,价格水平会上升;如果发行货币的速度特别巨大时,就会导致超速通胀。最简单的解决办法是停止发行货币。)6.货币:是财富的一种类型,是可以很容易地用于交易的资产存量7.货币的价值储藏手段:货币是一种把现在的购买力变成未来的购买力的方法8.计价单位:货币提供了可以表示价格和记录债务的单位9.交换媒介:货币是可以用以购买产品与服务的东西10.法定货币:没有内在价值的货币,由政府的规定或法令确定为货币的,如美元,纸币11.商品货币:具有某种内在价值的商品,如黄金12.金本位:把黄金作为货币13.货币供给:在一个经济体中可以得到的货币量14.货币政策:对货币供给的控制,由中央银行控制15.中央银行:美国即是美联储,中国是中央人民银行,决定执行货币政策的机构16.联邦储备体系:美联储,美国的中央银行17.公开市场操作:即货币控制方法——买卖政府债券。增加供给,则用货币从公众手里购买政府债券;减少供给,则出售政府债券18.通货:即未清偿的纸币与铸币之和19.活期存款:即人们在自己支票账户上持有的资金20.货币数量论:数量方程式:表示交易量与货币之间的联系货币×货币流通速度=价格×交易量(M×V=P×T)21.货币的交易流通速度:衡量货币在经济中流通的速度。在一个给定的时期中一张美元钞票转手的次数22.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一个给定时期中钞票进入某个人收入的次数,即下式中的v货币×货币流通速度=价格×产出(M×V=P×Y)23.实际货币余额:M/P,根据货币可以购买的产品与服务量来表示货币量,衡量货币存量的购买力24.货币需求函数:决定人们希望持有的实际余额的数量﹙M/P)d=kY,k是常数,它表示人们手持货币在收入中所占比例。该方程式说明,实际货币需求量与实际收入成比例。货币数量论:货币数量的变动必定引起名义GDP的同比例变动,即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不变,那么货币量决定了经济产出的货币价值。假设货币流通速度不变,V=PY/M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决定通货膨胀率。25.金银币铸造税:通过发行货币筹集收入。当政府发行货币为支出融资时,它增加了货币供给,从而引起通货膨胀。随之而来,公众手中原有的货币贬值。因此,通货膨胀很像对持币者征收的赋税,政府发行货币融资就像征收一种通货膨胀税。26.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银行支付的利率I,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i增加,货币需求量减少;实际利率:购买力增加r名义利率:是实际利率与通货膨胀之和。名义利率是银行支付的利率,实际利率是购买力的增加27.费雪效应:费雪方程式:i=r+π(更准确的表示为i=r+π^e)根据费雪方程式,通货膨胀1%的上升引起名义利率1%的上升。这种通货膨胀率与名义利率之间这种一对一的关系称为费雪效应。28.事前实际利率:=1-π^e,人们在贷款或购买债券时所预期的实际利率;29.事后实际利率:=1-π,人们在结算贷款或债券时实际使用的利率30.鞋底成本:为避免通胀税而减少货币持有余额,由此而造成的不变或成本。(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引起较高的名义利率,从而减少了实际货币余额,引发人们更频繁地跑到银行去取款。从长期看,通胀并不能影响实际收入与实际的支出。)31.菜单成本:变更价格时的成本。32.实际变量:变量用实物单位衡量,例如,数量和相对物价;名义变量:用货币表示的变量33.古典二分法:是指实际和名义变量的区别。认为货币供给的变动不影响实际变量。34.货币中性:货币对实际变量的无关性。35.实际变量:是指以实物单位衡量的变量如数量和相对价格等;如产出的数量,实际工资----每小时工作挣得的产出,从长期看,实际工资决定于劳动的供给与劳动边际产品的价值,而不是价格水平或通胀率;实际利率-----出借一单位今天的产出,可以在将来获得的收入。36.名义变量:是指用货币单位等来衡量的变量。如名义工资-----每小时工作挣得的美元数;名义利率----出街今天的一美元,将来可获得的美元数;价格水平----购买一篮子商品需要的美元数。第五章失业1.自然失业率:经济围绕其波动的平均失业率。(因为存在1.寻找工作2.工资刚性)2.劳动力:就业者与失业者之和3.劳动力参与率:成年人口中属于劳动力人数的百分比4.失业保障UI:失业工人在失去工作之后可以在某一时期内的到自己工资的一部分(UI的缺点是增加了寻找工作的失业人数,因为其减少了失业的机会成本,减少了寻找工作的紧迫感,因此减少了f。其优点是使失业人员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寻找工作,可以帮助失业人员找到更合适的工作,这将会导致更高的生产率与更多的收入。)5.局内人与局外人:局内人是已经被雇佣的人,保持了高工资;失业者是局外人,承担了高工资的部分代价,他们可以接受低工资。6.摩擦性失业:由于工人寻找工作耗费时间而造成的失业。(原因:1.不同工人的偏好与工作能力存在差异;2.不同工作有不同的技能要求;3.工人在地理位置上的迁移不会一蹴而就;4.空缺岗位与待岗工人的信息是不完备的)7.工资刚性:工资不能调整到劳动供给等于劳动需求的水平。其降低了就职率,并提高了失业水平(原因:1.法律规定的最低工资法2.劳动工会组织3.效率工资)8.效率工资:保证工人生产的效率所付的工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也使劳动成本高于均衡工资水平。9.部门转移:不同行业和地区间对工人的需求构成的变动。部门转移总在发生,由于工人改变部门需要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