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与耐药菌感染的治疗汪能平南方医院,广州几十年来,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对不少细菌性传染病与感染性疾病的控制与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某些传染病与感染性疾病的预防也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目前,临床医师对抗菌药物在防治中的期望值普遍偏高,是容易理解的。抗菌药物是一类能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特殊药物。用它防治细菌性感染的同时,又必须保护用药者体内正常菌群的构成与分布,少受抗菌药物的影响。抗菌药物具有对致病菌的抑杀作用,致病菌又能在抗菌药物压力下,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而丧失抗菌作用。抗菌药物只是制止疾病发展和促进康复的外来因素,为宿主(病人)彻底消灭(清除)病原菌,并为最终导致疾病痊愈创造有利条件。应用抗菌药物遇到的困难致病细菌的多样性感染疾病的多态性抗菌药物的庞杂性病人个体的差异性耐药现象的严峻性抗菌药物应用现状高应用率高不合理率高耐药发生率高失败率高经费开支当前,感染性疾病,特别是耐药菌感染仍然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约占全部病人的20%左右。抗菌药物依然是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一大类药物。2000年,国家卫生部规定医院应对抗感染药物应用率进行统计,力争控制在50%以下高应用率住院病人应用率在70%∽90%之间者,约占全国医院的60%左右;应用率在50%∽70%之间者,约占全国医院的30%以上;应用率在50%以内者,仅占全国医院的10%以内。门诊病人亦存在高应用率问题某教学医院调查3094张门诊处方,发现有抗菌药物的处方占28.8%(888张);抗菌药物的金额占全部收费的64.2%。888张处方涉及抗菌药物种数分布1种占44.0%2种占28.4%3种占17.4%≥4种占10.2%据天津市对10所医院5668例社区感染的调查(1997-2000)住院前,86.8%的病人已应用了抗菌药物,其中非处方性使用占54%住院后使用1种抗菌药物者占2%使用2种者占52%其余的使用3种共涉及76种抗菌药物据健康报(2002-7-18)报道,黑龙江省卫生院销售金额前10位药品中,竟有8种是抗菌药物。依次是头孢氨苄,病毒唑,环丙沙星,螺旋霉素,青霉素,头孢拉定和阿莫西林。陕西省的情况类似。前10位中有6种抗菌药物。它们是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青霉素,阿莫西林,吡哌酸与琥乙红霉素。某综合医院报告该院儿科的应用率80.5%用于治疗者为70.6%经过分析,有用药指征者为31.2%无用药指征者为39.4%用于预防者为29.4%经过分析,有用药指征者为17.3%无用药指征者为12.1%复核后合理用药者占48.5%不合理用药者占51.5%说明,国家卫生部的要求是可以做到的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国外24%-66%(1978-1996)国内63%(WHO,1993)41.2%(文献报告,1996)高应用率现象的广泛存在,其中应用不合理甚至滥用现象也是相当普遍的。据健康报(2002-09-30)报道,在我国,治疗性用药的滥用,约占40%;预防性用药的滥用,约占50%。高经费开支北京上海广州药费占总住院费50.2%65%55%抗生素药费占总药费26.3%33%40%据北京某大医院调查,抗菌药物费用在1992—1997年的年增长率为37.26%。主要药物花费的前五名(表内数字为占抗菌药物总花费的构成比)类别929394959697头孢菌素类626567635352青霉素类1498111316大环内酯类784586氟喹诺酮类56781110抗真菌药346454888张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金额的分布≤100元占38.0%101∽300元占39.6%301∽1000元占18.2%1000元占4.2%高耐药发生率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状况(n=760,1997~2000)1.青霉素:耐药率波动在72.7%~98.1%之间2.苯唑西林:耐药率在45.8%~60.5%间徘徊3.头孢唑林:耐药率呈下降趋势从43.2%降至26.2%4.庆大霉素:耐药率一直在50%上下徘徊5.阿米卡星:耐药率约为庆大霉素一半左右6.环丙沙星:耐药率缓慢上升,从50%升至60%上下7.亚胺培南:耐药率持续处于较低水平多在10%以内(不包括MRSA/MRSE)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状况(1992~2001,北京)1.呈上升趋势,并已超过60%的有哌拉西林、环丙沙星与庆大霉素2.耐药率仍低的有头孢他啶(﹤20%)、阿米卡星(﹤15%)与亚胺培南(﹤2%)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状况(1992~2001,北京)1.耐药率高的是庆大霉素,已接近80%2.耐药率已接近50%的有哌拉西林3.耐药率超过40%的有环丙沙星4.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只在10%上下5.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颇低,未超过4%许多文献称,一般地讲,多数医院感染分离株的耐药率高于社区感染分离株。医院内外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比较社区感染(n=351)医院感染(n=67)头孢他啶11.626.4舒普深16.230.6庆大霉素18.240.9氨曲南19.856.5头孢噻肟21.654.2头孢哌酮30.864.1摘引自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678-9医院内外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比较社区感染(n=323)医院感染(n=99)头孢他啶19.835.7舒普深22.238.6氨曲南28.659.7头孢曲松29.363.3头孢噻肟29.456.0头孢哌酮36.471.4优力新65.782.3哌拉西林71.984.2摘引自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678-9如何认识细菌耐药性?每一种抗菌药物投入临床应用之后,均或迟或早地出现了耐药现象。尽管耐药机制不一,不同菌有各自耐药特点,其产生原因并无本质上的差别。基本原因就是广泛、长期应用抗菌药物,细菌承受了巨大的抗菌压力,产生了结构、生理与生化变化而形成具有耐药性的菌株。未能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使这一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尽管耐药性是一种生物现象,但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它的出现与蔓延,存在许多相关联的因素。它既具有现实紧迫性,又具有广泛性、战略性与全球性。全球化的人口流动,交通的空前发达,加速细菌的扩散(包括耐药菌株的扩散),在国际交往中,无法阻止耐药菌株的扩散。因此,遏制耐药性已成为需要全球共同采取紧急行动的重要问题。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任何一所医院,任何一位医生都不可能独自解决好这一问题。只有共同行动,方能遏制耐药性蔓延。任何人(医务人员、病人)都不能回避这一问题,任何人也不能对这一问题置之不理。环丙沙星也是广泛使用的抗菌药物其耐药现状令人担忧假单胞菌25克雷伯33窄食菌34肠杆菌属42肺链菌43变形杆菌45枸橼酸杆菌45不动菌47沙雷菌50屎肠球菌50粪肠球菌62表葡菌6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7大肠菌70金葡菌71(1999-2000年的全国监测资料)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耐药率亦在上升之中克雷伯菌7大肠菌7沙雷菌10肠杆菌属10变形杆菌13肺链菌14枸橼酸菌14不动菌17假单胞菌20表葡菌36粪肠球菌44金葡菌50屎肠球菌75凝酶阴性葡萄球菌75窄食单胞菌93(资料来源同上)危害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大肠菌90金葡菌8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1表葡菌81屎肠球菌67(1999-2000,全国监测资料)氨苄西林对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广州某医院】2000年2001年ESBLS8379(—)ESBLS9998(+)由于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如此之高,广州市抗生素耐药研究组,已对葡萄球菌对它的耐药性的情况不再公布。1997年,国家卫生部颁发«关于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建议»合理使用抗生素原则,共5条医院内对使用抗生素的管理,共7条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几点建议,共13条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考核与检查,共1条2000年国家卫生部对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规定6项要求;对合理应用原则有5条;对合理应用的建议有7条。见《医院感染管理规范》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全球遏制抗菌药物耐药的战略》这是一份指导性文件,首次提出了比较全面的纲领性战略。合理用药的四条标准(WHO,2001)费用合理用药方案能产生最佳的临床疗效尽可能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把耐药性形成的可能性降到最低WHO标准的意义放在第一条的是“费用合理”,有极强的针对性与现实性放在第三条是关于不良反应的,也是当前的薄弱环节放在第四条是关于遏制耐药性的,反映了它的紧迫性与战略性合理用药的四个前提条件一、掌握抗菌药物的药理学与临床药理学二、揭示感染部位、范围及其病原体,以及病原体对相关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三、明确感染者的生理学特点、病理学特点以及免疫状况四、理解有关法律、法规、规范与制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一)尽早确定病原学诊断(二)依各药的药理学特点,即药效学及药代动力学特点用药(三)用药过程必须注意患者的生理、病理特点,了解并存疾病的现状,和它们对确定用药方案的可能影响,使治疗方案“个体化”,力争最佳疗效(四)对联合用药、预防性用药和局部用药要有章可循(五)像关注疗效一样关注不良反应怎样界定应用“合理”?1.有适应证(细菌感染性疾病);2.选药有病原学依据和药敏结果;3.经验性治疗,有前人(书本、文献)的、有本单位同事的或有使用者本人的经验,这些经验都是以后经病原学证实的诊断为依据;4.在选药合理的前提下,用药方案充分注意药代学与临床药学的特点;5.充分考虑到病人生理、病理特点与整体状况;6.尽量避免不良反应;7.预防性用药的目的明确(预防什么菌引起什么部位感染为主),方案合理(考虑到以上4、5、6点),有考核效果的客观指标;8.治疗过程中变更方案要有根据,取得疗效要有评价,治疗失败要寻找原因。怎样界定应用“不合理”?有适应征但选药不当,如选用与药敏结果提供的信息相矛盾即为不合理;凭个人局限性经验用药,忽视公认的经验性治疗原则(通常经验性选用其敏感率多宜在75%以上者),亦为不合理;盲目选用广谱抗菌药物,亦为不合理;不按药物本身特点选药(在感染局部,该药不能达到有效浓度),亦为不合理;每次或每日剂量过大或过小,疗程过短或过长,两次给药间隔不当,均为不合理;从不借助病原学方法协助诊断、评价疗效,亦认为不合理;忽视不良反应,亦属于不合理。谨慎对待新上市药(举例)替马沙星因溶血性贫血、低血糖、肾衰与肝毒性等而自行退市曲伐沙星、阿拉沙星被限制使用格帕沙星因心血管事故而撤除市场滥用抗菌药物的表现无用药指征或选用药敏结果已表明耐药的抗菌药物盲目追求广谱新品种,却无临床学和病原学依据虽有用药指征,住院期间不顾是否奏效或失败,却全程或长时间(大于15天)用药用药明显是为了“保险”受制于推销员的“激励”而用药不合理用药的表现一、选药前的基础工作不符合循证医学的要求二、选药方面的不合理表现三、安排“治疗方案”方面的不合理表现四、换药与停用时忽视合理评价五、预防性用药的目的性不明确不合理用药表现(一)表现一:忽视鉴别诊断选药前的基础工作不符合循证医学的要求。对发热性疾病,往往只是简单地按细菌性疾病对待,匆忙启用抗菌药物,未能争取在投药前采取标本做细菌学检查,也未能认真鉴别有发热表现的非感染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寄生虫病。发热性疾病病因分析(2796例,1990-1996)构成比(%)感染性疾病41.0肿瘤性疾病18.0风湿性疾病11.9其他疾病14.4病因未明14.7成人“未明热”病因分析国内资料(n=6875)国外资料(n=3175)感染性疾病59.436.0肿瘤性疾病16.419.2风湿性疾病14.713.3其他疾病3.915.5病因未明5.616.0儿童病人发热性疾病的病因分析国外(n=118)国内(n=744)感染性疾病30.063.2肿瘤性疾病17.94.7风湿性疾病37.313.7其他疾病11.05.4伪装热2.5……病因未明9.313.0老年病人发热性疾病病因分析构成比(%)感染性疾病50肿瘤性疾病27风湿性疾病12其他疾病3病因未明8在感染性疾病中,细菌性疾病与病毒性疾病、寄生虫病,大约各占50%左右危害1.误诊或漏诊了非感染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虫病,使这些疾病的重要治疗被贻误(医疗质量)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