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震类型: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诱发地震。2、地震波:地震引起的震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这就是地震波。3、它包含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只限于在地球表面传播的面波。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波。4、震级:表示一次地震本身强弱程度和大小的尺度5、地震烈度:指地震时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6、震源深度: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7、震中距:建筑物到震中之间的距离8、震源距:建筑物到震源的距离9、极震区:在震中附近,震动最剧烈、破坏最严重的地区10、等震线:一次地震中,在其波及的地区内,用烈度表可以对每一个地点评估出一个烈度,烈度相同点的外包线叫等震线11、震害:(1)地表破坏:山石崩裂、滑坡、地面裂缝、地陷、喷水冒沙(2)工程结构破坏: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足或变形过大而造成的破坏、结构丧失整体性而造成的破坏、地基失效引起的破坏12、地质条件影响:孤立突兀的山梁、山包、条状山嘴、高差较大的台地、陡坡及故河道岸边等,均对建筑物的抗震不利;不宜将建筑物横跨在断层上,以免可能发生的错动或不均匀沉降带来危害;地下水位越浅震害越重13、抗震设防目标:(1)在遭受低于本地去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一般不受损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2)在遭受本地区规定的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可能有一定损坏,但不致危及人民生命和生产设备的安全,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3)在遭受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14、场地:指工程群体所在地,具有相似的反应谱特征,其范围相当于厂区、居民小区和自然村或不小于1.0km2的平面面积。场地土指在场地范围内的地基土15、影响场地土液化因素:土层的地质年代和组成、土层的相对密度、土层的埋深和地下水位深度、地震烈度和地震持续时间16、地震反应谱:根据给定的地震时地面运动的加速度记录x’’和体系的阻尼比ζ,可计算出质点的最大反应速度S与体系自振周期T的一条相关曲线,并且对于不同的ζ值就可得到不同的S-T曲线,这类曲线被称为加速度反应谱17、时程分析法:亦称直接动力法,有成动态分析法,是根据选定的地震波和结构恢复力特性曲线,采用逐步积分的方法对动力方程进行直接积分,从而求得结构在地震过程中每一瞬时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反应,以便观察结构在强震作用下从弹性到非弹性阶段的内力变化以及构件开裂、损坏直至结构倒塌的破坏全过程18、重力荷载代表值:在抗震设计中,当计算地震作用的标准之和计算结构构件的地震作用效应与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时,作用与结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Ge,它是永久荷载和有关可变荷载的组合值之和。19、建筑抗震设计概念:(1)场地选择:避开抗震危险地段、选择有利于抗震的场地(2)建筑的平立面布置:平、立面布置宜规则、对称,质量和刚度变化均匀,避免楼层错层。地震区的高层建筑,平面以正方形、矩形、圆形为好;整流变形、正八边形、椭圆形、扇形也可以。立面也要求采用矩形、梯形、三角形等均匀变化的几何形状,尽量避免带有突然变化的阶梯型立面。房屋越高,所收到的地震作用和倾覆力矩越大,破坏的可能性越大。高宽比越大,建筑越瘦高,震动作用下的侧移越大,地震引起的倾覆作用越严重。合理设置防震缝,可以将体型复杂的建筑物划分为“规则”的建筑物,从而可降低抗震设计的难度及提高抗震设计的可靠度(3)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①材料选择(延性系数高、强度/重力比值大、均匀性好、正交各向同性、构件的连接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和较好的延性并能发挥材料的全部强度)抗震结构体系确定(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宜有多道抗震防线,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体系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的承载能力、应具备必要的强度以及良好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宜具有合理的刚度和强度分布,避免因局部削弱或突变形成薄弱部位,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或塑性变形集中,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②平面布置力求对称,竖向布置力求均匀(4)多道抗震防线(5)刚度、承载力和延性的匹配(改善构件延性的途径:控制构件破坏形态、减小杆尖轴压比、高强混凝土的应用、钢纤维混凝土的应用)(6)确保结构的整体性:(7)非结构部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