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知识点(多看)教育学内容1.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2.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3.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4.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有成制度化教育。5.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费制度化教育)的过程6.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许多多专业课程和机构。7.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8.六艺由六门课程组成1.礼2.乐3.射4.御5.书6.数9.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10.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11.16世纪以后(明朝),世界迈入现代社会。12.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科学。13.孔子的《论语》主张有教无类。14.孔子继承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15.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16.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17.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18.《学记》提出:化学民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19.学记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20.在教学上,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开导学生,但不牵着学生走。21.学记要求: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即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臧息相辅。22.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不蹋等即循序渐进。23.在西方,教育学的思想来源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24.苏格拉底的问答法也叫助产术。25.苏格拉底的问答分三步:1.苏格拉底讽刺2.定义3.助产术。26.柏拉图主张把可见的现实世界与抽象的理念世界区分开来。27.亚里斯多德主张的公共教育思想和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28.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29.夸美纽斯是受到人文主义精神影响的捷克教育家。30.法国的卢梭宣扬他的自然主义教育理想的作品《爱弥儿》(主张返璞归真)。31.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对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影响很大。32.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教育的任务根本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人都成为自身,成为本来自我,都得到自我完善。33.孟子《性善论》荀子《性恶论》34.斐斯泰洛奇认为教育者的首要职责在于塑造完整的,富有个人特征的人。35.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学说,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36.洛克主张的又是(绅士教育),绅士的教育要把德行的教育放在首位,但他轻视国民教育,主张绅士教育应在家庭实施。37.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自地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美国杜威和他的《民本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该学派对教育和教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国际影响。38.赫尔巴特与《普通教育学》,洛克的《教育漫话》,卢梭的《爱弥儿》,都比较全面描述了他们的教育思想39.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将手,最早始于(康德),他于1776年在德国的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40.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的科学教育学的基础。41.对后世影响最大,最明确地构建教育学体系的是赫尔巴特。42.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上的理论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43.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被看做(传统教育学)的代表。44.杜威和他的《民本主义与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代言人。45.杜威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也是生长,主张在做中学。46.杜威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注意著称。47.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48.教育的发生和发展受到社会其他因素的制约,包括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和文化背景)(文化传统)的影响。49.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50.培养什么样的人,是由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体现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的《判》。51.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52.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变革不起决定作用。53.教育结构通常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54.教育培养人的劳动能力,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55.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56.1960.12,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所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宪章。57.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58.教育作为科学知识的再生产,其作用一方面在于科学的继承与积累,把前人创造的科学知识加以总结和系统化,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另一方面在于科学的扩大再生产,把前人创造的科学知识传授给新的一代,使他们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生产出更新的科学成果。59.教育向科学提出将科学成果在教育上应用技术化的要求,从而丰富科学技术的活动,扩大科学技术的发展。60.早先,科学研究只是少数人的智力游戏活动,是为了好奇心的满足,17,18世纪以后,出现了职业的科学家,出现了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这被称为科学的体制化,它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最初很多科研是建在大学里的。61.信息技术是人类现代文明和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62.信息技术改变着知识的数量,质量观念。6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6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65.(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66.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向变化的过程。67.内发论(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赛尔)68.外铄论(荀子:性恶论,洛克,华生)。69.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强调个体活动)。70.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71.发展不平衡的第二个方面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水平。72.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73.遗传因素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74.成熟的标志: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的自我意识。75.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76.(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77.少年期为(危险期)或(心里断乳期)。78.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79.初中教育在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可形象地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给少年独立的要求以尊重,支持和引导,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80.学校要注意提高学生自我调节生活和心理状态的能力。81.高中生可出现两类极端问题,从认识方面看(过分欣赏自我和苛求社会)(心理失衡,在认识上把社会理想化,对自己缺乏信心),在价值观上看(以个人利益为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只想索取,不思奉献)(看不到自己的独特价值,只求生存适应,不求发展创造。)82.广义的教育目的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对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83.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把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84.目的是一种引导和推动人们在实践中改造世界,改造社会的精神性动力。85.(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他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86.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87.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的。88.(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89.《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90.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造性。91.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造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92.不同职业的性质,使不同职业所扮演的角色,承担的职责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93.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94.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95.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广义的,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96.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97.从课程任务为依据进行分类,则可分为(基础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98.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99.从教育阶段角度,分为(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100.从教育组织核心看,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101.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历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102.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注重加强学生文学艺术鉴赏方面教育。103.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104.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践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105.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106.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107.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资料。108.目标评价模式是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是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109.(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古人们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110.目的游离评价模式由美国学者(克里斯文针)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111.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112.(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113.教学过程包括(教师教)与(学生学)这两个既有区别有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的过程。114.教学过程内部发展动力是(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

1 / 3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