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效国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报效国家——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学习宣讲材料之四发表时间:2009-5-19返回军队与国家共生相依,军人为捍卫国家而存在。正是在为国家不懈奋斗的实践中,军人实现着自身的价值,展示着壮美的人生。报效国家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主题。胡主席明确指出:“报效国家,就是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胡主席这一重要论述,从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摆正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前途命运的关系、担负保卫国家和建设国家的重任等方面,科学阐明了当代革命军人报效国家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为我们坚定报国之志、建立报国之功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努力方向。一、报效国家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孙子兵法》开篇讲到:“兵者,国之大事”。这里的“兵”,既包含军事行动,也包括军事力量建设。它深刻揭示了军队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也折射出军人对于国家的重要价值。数千年间,任岁月流逝,朝代变迁,军队保卫国家的职能始终没有改变,军人的价值始终围绕效忠国家来开展。对于当代革命军人来说,我们报效的国家,既包括生我养我的祖国,也包括我们的国家政权。这是履行职责的内在要求,是爱国情感的理性升华,是肩负起党和人民重托的必然选择。首先,这是我军职能所系、当代革命军人职责所在。马克思主义认为,军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捍卫国家利益的武装集团。国家和军队从产生之日起,就十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一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作过系统阐述。在他们看来,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分化和聚集,逐渐出现了阶级分化,当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便产生了国家。国家为了实现有效的统治和管理,组建了为自身利益服务的特殊武装部队,这样就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军队。由此可见,保卫国家是军队的根本职能,为国尽忠是军人应有的价值追求。对军队与国家的关系,我国繁体的“國”字也有很形象的体现。“國”字的大方框,表示一定的疆域范围;大方框中的“口”表示人口,一横表示土地,“戈”表示的就是军队。这个“國”字,就蕴含着国家领土、人民、疆域需要军队保卫的深刻寓意。事实上,我国历朝历代也都把保卫国家作为军队义不容辞的责任,无数军人也都把“执干戈以卫社稷”作为平生夙愿。像春秋时期孔子的保卫“父母之国”,汉代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明朝戚继光的“封侯非吾意,但愿海波平”,清朝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都充分表明了国家在军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展现了军人为国尽忠的壮志豪情。我军是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当代革命军人报效国家,是国家所需、职责所在,是由军人与国家的内在关系所决定的。其次,这是当代革命军人深厚爱国情感的实践表达。当代革命军人报效国家,不仅仅是军人特殊身份和职业的要求,也凝聚着我们对祖国母亲的真挚热爱。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祖国土地辽阔,山川壮丽,资源丰富。毛泽东同志曾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这样赞美道:这个广大的领土之上,有广大的肥田沃地,给我们以衣食之源;有纵横全国的大小山脉,给我们生长了广大的森林,贮藏了丰富的矿产;有很多的江河湖泽,给我们以舟楫和灌溉之利;有很长的海岸线,给我们以交通海外各民族的方便。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灿若星河的伟大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闻名世界的四大发明,有丰富的文化典籍。“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中华民族的无数先民、我党我军的无数先烈,慷慨赴死,前仆后继,无不是因为他们深深地爱着这片热土,无不是为了祖国的尊严和繁荣。对当代革命军人来说,报效国家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情流露,是源于对祖国母亲最深沉情感的自觉行动。第三,这是当代革命军人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自觉。我们的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我军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报效祖国,与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是一致的,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这支军队的历史重任,是对每位当代革命军人的政治要求。强调我军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与所谓的“军队国家化”,有着本质的区别。鼓吹所谓“军队国家化”,其实质是要割裂我军与社会主义、与党和人民的密切联系。对此,我们要保持高度警惕。同时也要看到,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极大激发了亿万群众的创造热情,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活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事业蒸蒸日上,我们的国家前景无限光明。继续把国家建设事业推向前进,承载着亿万中华儿女的福祉,寄托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当代革命军人,只有把报效国家作为神圣职责来对待、作为坚定信念来确立,才能够切实肩负起保卫国家、建设国家的时代重任,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追求。二、报效国家,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爱国是报国的前提,对国家爱得越深沉,报效国家就越坚定、越自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军人报效国家的思想前提和情感基础,是军人为国尽忠的强大精神力量。当代革命军人只有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对国家的深厚感情充分激发出来,才能更加坚定地为国家贡献赤诚、热血甚至生命。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最深厚的感情,是流淌于人们血液之中对祖国母亲最无私的忠诚和热爱。爱国主义既有朴素的一面,也有理性的一面;既是一种情感,又是一种信念。它形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源于人们对哺育自己成长的亲人、家乡、民族和祖国的深厚感情,并逐渐升华为一种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信念和行为准则。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形成巨大向心力凝聚力的重要因素,是推动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爱国主义,并把它作为一种崇高而神圣的思想感情和道德观念加以培育。千百年来爱国主义之花始终在人类社会道德高地绚丽绽放。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深沉而热烈,历久而弥新。在我国数千年的发展和民族融合中,爱国主义始终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纽带,使我们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的强大精神力量。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每当祖国遭受外敌入侵、国家和民族处在危急关头的时候,总有一大批爱国志士、民族英雄挺身而出,或抛家别亲,终身守边御敌;或征战沙场,为国捐躯;或面对强敌,英勇不屈。像屈原、岳飞、文天祥、戚继光、史可法等,他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永远为世人传颂和敬仰。千百年来,爱国主义像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田,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道德风貌,使中华民族虽历尽沧桑和劫波,始终充满生机活力,始终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五四”运动以来,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并把爱国主义传统美德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我军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最富于爱国主义精神。一直站在救国、卫国和建国的最前列。我们崇尚的爱国主义,不是一般的爱国热情,而是把热爱国家与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们崇尚的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不是闭关锁国的关门主义,而是广泛吸纳了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与国际主义的高度统一。我们崇尚的爱国主义,也不是抽象的概念和空洞的口号,而是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拼搏,为维护国家尊严和国家利益而奋斗的实际行动。作为当代革命军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坚持情与理、知知与行的统一,自觉培育爱国之情、维护民族尊严、履行报国之责。所谓培养爱国之情,就是知我中华、爱我中华。知国才会爱国。要学习中华民族建设美好家园、创造灿烂文明的历史;学习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历史;学习中华民族推动历史变革、促进民族振兴的历史;学习中华民族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历史;更要学习和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动实践、把爱国热情建立在对我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大好山河、英雄人民、美好未来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所谓维护民族尊严,就是要珍视国格,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在事关国家形象、民族尊严和军队荣誉的问题上坚守气节。在强国、霸权的压力面前,不妄自菲薄、不奴颜婢膝;在金钱、地位的诱惑面前,不丧失国格、不丧失人格;在强敌、凶顽的残暴面前,不犹疑退缩、不屈服投降。所谓履行报国之责,就是要进一步强化职能意识,坚决执行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履行职责、恪尽职守。一旦国家领土、主权和安全遭到侵犯时,我们要坚决听从党的召唤,“头可断、血可流,祖国寸土不能丢”;一旦国家建设发展需要时,我们要能够招之即来、来之能战,在抗灾救灾的中当主力、打头阵,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挑重担、立新功,用实际行动书写爱国主义新篇章。三、报效国家,必须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从一般意义上讲,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国家贫弱、其民必辱,国家富强、其民亦荣,古往今来,概莫能外。无论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无奈与悲凉,还是“锦绣山河收拾好,万民尽做主人翁”的欣喜与豪迈,都深刻地揭示了个人与国家荣辱与共的密切联系。作为国家的守卫者,无论你身处哪个岗位、无论你入伍多久,军人的身份、职责和使命,决定了你都要比普通大众对国家有更多的担当,一旦你选择军人这个职业,就意味着更加热忱地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报效国家,要求我们每一位革命军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个人成长进步融入国家的建设发展,与国家同命运、共荣辱,在保卫国家、建设国家中实现自身价值。烽火连天的战争时代,国破家亡的危难时刻,无数革命军人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救国于危亡、救民于水火的斗争之中,与祖国同悲苦、共患难,为祖国跑头颅、洒热血。和平时期,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每个人的价值实现提供了多种选择。革命军人能不能自觉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与考验。一代代官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对此作了响亮的回答。我军首位“南丁格尔奖”获得者、我国护理工作的主要奠基人黎秀芳同志,把毕生献给了国家和军队的医疗事业。她60多位亲人散居海外,却独身一人在大西北工作了66年。上世纪80年代初,侨居美国的母亲劝她移居海外,她对母亲说,您是我的母亲,祖国也是我的母亲,祖国需要我,我的事业在祖国。上世纪60年代,为了打破大国核垄断、开创我国的“两弹一星”事业,钱学森、彭桓武等一批才华横溢的科学家,放弃了国外的优厚待遇,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为发展祖国国防事业奉献了一生。这种同祖国荣辱与共、为祖国甘愿牺牲的精神,就像永不熄灭的灯火,照耀着革命军人的价值追求之路。在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岗位上,广大官兵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个人选择与祖国需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为国家甘洒热血和汗水,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报效国家、为国家建功的价值追求。正是有了无数革命军人默默无闻的守护。无怨无悔的奉献,才有了摇篮里甜蜜的酣睡、校园里琅琅的书声、田野间五谷丰登的飘香、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繁荣……今天,国家发展进步的车轮已经驶入新世纪。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在思想认识、道德选择、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独立性、多样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这些都会对广大官兵的价值追求产生冲击和影响。每一位当代革命军人,都要继承革命先辈爱国报国的优秀品格,更加坚定地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自觉为国家安全稳定和建设发展贡献力量。一方面,要有为国分忧的高尚情怀。唐代诗人张为曾在一首诗中写道:“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常为国家忧”。作为当代革命军人,更要心系国家安危,时刻关注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越是形势好的时候越要保持清醒头脑,始终做到居安思危、常备不懈,真正把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的志向,把为国分忧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另一方面,要有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勇于为国家利益牺牲,时时处处以维护国家利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