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思维能力训练随感2010-01-0300:05最近的一些工作感受,让自己觉得,抽象能力(或者说,思考问题本质的能力)的训练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许,对有些人来说,得天独厚生具的优势使得他们更擅长在抽象层面处理问题,他们也更容易看到问题的本质。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类个体来说,由于在人类的漫长进化史上,我们的感性思维能力的进化时长要远远大于理性思维能力的进化时长,所以,从本能适应性的角度来看,更多人类个体,会更愿意(擅长)运用自己的感性思维能力而非理性思维能力来处理问题。很多的ComputationalBiases就是随着人类的进化历程出现并固化为类本能的思维习惯,进而影响我们的思考决策过程,限制我们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而在问题思考过程中,过度依赖感性思维能力的一种体现,就是局限于具体细节层面思考,分析问题。这是因为,对具体问题的处理往往有着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比较具体形象的参照系,有着大量的具体细节特征可以协助自己理解,分析问题。某个思维环节的不严密比较容易就可以通过对具体细节的触碰来获得相应的校正,会容易建立起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感觉,自己总可以通过外界的具体细节的反馈来获得思维前进的线索。所以,很多人,也包括现在阶段的自己,喜欢站在更具体一些的层次来处理问题,以通过与大量的具体细节的互动来减少自己在问题处理过程中的负担。但是,站在具体层面处理问题也会有一些局限。比如说,具体层面的信息量往往比较大,联系也相应繁杂,对大脑记忆的负担会比较大。另外,随着问题场景的变化,具体细节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变化波动。在某些具体细节能够立即触碰得到的场景A下形成的认识和理解,换到一个不能立即触碰到相应具体细节的场景B下,因为缺少了原始具体细节的支撑,往往就不容易完整,精确地再现,回复出来。换句话说,站在具体层面把握问题,对具体细节的依赖较大,而这些具体细节的存在往往依赖于外部环境,一旦具体细节因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消失或减少,自己基于这些细节建立起来的问题理解和把握程度就有所下降了。也许,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为什么在问题出现的场景下,我们往往能够凭着Trial-and-Error的方式解决问题,但真让自己把解决问题的思路清晰地描述出来,却往往又作不到了。因为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具体细节可以在相当大程度上辅助我们的思考决策,为我们提供很多线索,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因思维冗余及不精确对问题解决带来的负面影响。而描述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思维的冗余和不精确就完全暴露出来,具体细节能够发挥的辅助作用相应打了折扣。简言之,站在具体细节层面处理问题,容易让我们对问题形成朴素但未必深刻的认知,这种认知因为跟表层细节联系过于紧密,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场景的变化而出现大的衰减。也就不利于我们对知识,经验的系统化整理,进而不利于日后的经验提取了。站在具体层面思考问题可能带来的另一个局限是,由于表层细节跟问题本质并不总是契合的,所以当我们在问题场景A基于表层细节形成了认知,在问题场景B,遇到了同样的表层细节,而在场景B下,该表层细节实际上跟问题本质不完全契合,甚至发生背离的时候,很可能就会诱导我们形成错误的认知,提取与问题本质不尽匹配的经验,作出不当的认知类比。而对于人类个体来讲,基于表层细节建立起经验提取线索的确要更容易,更省劲一些,而透过表层现象,抽出现象背后的本质则是一个比较耗费精力的事情,所以在更多场景下个体会倾向于通过表层现象来建立起经验提取的线索,甚至一些行业专家也经常如此行事。(其实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基于问题的表象建立起经验提取线索也具备相当程度的正面意义,因为基于表面细节,个体可能以更快的速度高效的提取出相关的经验,如果表面细节跟问题本质又是基本契合的,那么,这种基于表面细节思考问题的方式的效率还是相当高的。所以,遇到问题,总是放弃所有表面细节,试图透过现象抽出本质,也未必是件整体划算的事情,适当的利用表层细节的线索来加速自己思考,决策的过程,并适时地对自己的思考方向进行检验和校正,这样才更能够在思考问题的准确度和速度之间获得一种效率平衡点。)另外要注意的是,提取问题本质的目标往往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在透过表象,形成了自以为本质的认知以后,不能就停步于此,以为这个对本质的认识理解就是无懈可击的了,还要在讨论,思考过程中经常有意识地检验已经提取出来的关于某个问题本质认识的正确性。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和自我怀疑精神,这样才可能不断地深化自己对问题的认知,更契合问题背后的客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