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城市区域经济结构的文献综述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经济师))2008年第12期●理论探讨有关城市区域经济结构的文献综述以及对中国的启示●买慧摘要:区域经济发展是经济学关注的重要课题,也是目前研究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切入点之一。文章对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国际国内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将其分成四类:都市圈域经济理论、城市发展不均衡模式、城市竞争与合作理论以及城市问和区域相互作用的理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水平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不到18%提高到目前的约45%。尽管如此,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仍处于滞后的状态。研究有关城市化的相关理论,并积极地加以借鉴,对于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和区域规划具有深远的意义。关键词:区域经济都市圈增长级城市竞争与合作空间相互作用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08)12-037_02一、研究背景经济发展的~定历史阶段(人均GDP小于5300美元时),城市化是一种必然趋势。中国人均GDP正处于从1000美元的E升阶段,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人口向大城市集中将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选择了一条非均衡的发展战略,它的背后有着很强的理论支持。法国的著名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增长级”理论,4和美国哈佛大学弗农等人提出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理论即区域经济梯度转移叼受论成为改革开放初期指导我国区域经济模式选择的主要的理论依据。按照这个原则,中国进行了有步骤有规划的改革开放政策,对生产力进行了合理的布局。中国的区域发展利用倾斜的政策支持,启动了促进区域发展的经济增长级。1978年到90年代中期,我国采取了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战略。中国经济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发展阶段,90年代中期后.逐步调整了发展战略,政策制定更加注重区域间的协调和发展。‘二、研究现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作为生产力空间的载体,成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城市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人们进行生产和生活的最重要的舞台。综合国内外有关城市经济发展的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都市圈域经济理论。法国学者简・戈特曼对美国东北沿海地区的城市群傲了一番描述: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城市地域空间和组织形式,具有高度密集性的构成要素,如高密度的人口分布,密集的基础设施网络和流通网络。欧美的其他流派。有着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戈特曼的大“都市圈”同都市区没有太大区别;大都市圈的地域组合单元,是1915年英国城市学家格笛斯在其“CitiesinEvolution”中所描绘的组合城市和世界城市。大都市圈的内部联系并非如戈特曼所言的高强度的相互作用形成的紧密联系的内部整合的系统,而是有多个都市区和组合城市形成的一个集聚体。日本在1950年开始研究都市圈,并从商业角度提出了大都市圈的概念,即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于若干周边城市和地区所组成的地域商业网结构。美国的尼尔.R.佩尔斯等学者(1993)提出eitistate,o该理论认为,大城市区域(metropolitanarea)、城市群(metropolis)、城市集聚区(conurbation)等概念已经显得过时,它们能表达城市量级和空间的巨大变化,但是无法反映其本质。他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即citistate,认为只有这个词才能完整反映美洲乃至全球现今形成的城市区域的全部意义。Citistate是一个以城市为主导的区域,但不限于一个国家或者地方政府,它是依靠经济活动和经济联系而成的一个经济组织。国内有曾坤生(2005)等人在研究这一理论。国内对都市经济圈的定义(高汝熹,罗明义1998)是以经济发达并具有较强城市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与其有经济内在联系的和地域相邻的若干周边城镇所覆盖的区域组织成的.其经济吸引和经济辐射能力能够达到并能促进相应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地域范围。1993年,复旦发展研究院课题组提出大都市经济圈中心大城市会突破行政区域的限制.与周边的区域形成一种紧密的经济联系。杨建容(1995)指出,都市圈是一种高能级、高层次的城市体系,一般由一个或两个高能级的城市担当发展级,是一个多元开放的体系。陆大道(2003)提到,都市圈是一个或多个核心城镇,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接城镇与地区的圈层式结构。1998年,王建等人研究国家发改委主持的重大课题《中国空间结构问题研究》,借鉴邻国日本的经验。提出以都市圈经济为主要特点重组中国的区域经济结构。主张建立京津冀、珠江三角洲、大上海等九大都市圈。在我国的城市规划中,都市圈域理论在实践上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长江三角洲、京津冀、珠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大上海、大北京、大广州、大沈阳等大都市圈的已经初具雏形,同时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中等城市的周边地区,一些区域性都市圈和地方性都市圈也在逐渐形成。以这些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2.城市发展不均衡模式。在理论和经济现实的发展中,不平衡的经济增长模式因为适应r区域经济开发的现实,成为了区域开发的主流。因此。不少学者从不均衡的发展方式来探讨城市区的形成。比较有代表性的是20世纪50年代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并由另一位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进一步发展的增长级理论。他们阐明了城市增长级效应:即当推进性产业已经形成一定的空间积累、形成城市增长级时,城市中心增长级的级化过程也使资金、资源向中心地域集中.这就是城市中心增长级化效应的表现。增长级理论提出后,又有学者提出了点轴理论。“轴”的概念是由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经济学家松巴特(WemerSombart)提出的。轴是经济扩散的干线,是紧密的交通联系。区域经济增长的级化过程是通过交通干线为主要渠道的。现在不少学者又依据空间结构理论,提出了网络状的城市扩散理论。这是将经济的发展引向均衡化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达到一体化。不均衡理论也发生了由起步的不均衡发展到平衡推进的蜕变。当然,不少国内的学者也致力于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的研究。例如针对首都经济圈的区域结构特征,形成了四种比较主流的观点,分别是:“哑铃型模式”.即强调北京和天津两个核心城市联合,共同发展;“京津唐三角型模式”,即充分调动京津塘地区的工业基础;”~轴两翼模式”(吴良镛),即以京津为主轴,京津唐、京津保两个三角区域为两翼;“圈层模式”(李国平).即以北京、京津唐、中等城市和卫星城、小城市、集镇这几类城市为不同的圈层,形成一个从中心城市向外围城市扩散的完整的经济圈。3.城市竞争与合作的实证和理论。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竞争和合作,以及相互依赖的关系。从这个角度讨论区域经济发展可以说是区域经济理论中的另类,但在近些年却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博弈论在城市发展的运用,使得相关的理论文献得到了新的关注。美国的罗伯特.沃伦(fInbertWarren,1961)在文章中提到多核心结构导致的城市发展决策权的分散,从政府和决策的外部性角度探讨了城市区的相互依赖的关系。DonaldJ.Curran(1964)以美国密尔沃基地区为例研究了都市区域的竞争,指出了没有联邦中央政府或者法律干预,自愿合作可能降低,城市间~37—●理论探讨竞争会更激烈。lssaeW.Eberatein和W.ParkerFrisbie(1982)探讨了城市职能和美国相互依赖的都市体系。指出了城市职能的垂直分工同广泛的城市间贸易相关,同时又受到了贸易产品和城市大小的影响,城市间的贸易流可以很好地反映出城市的联系。RnnMartin,PeterSunley(1996)在文萄中回顾了保罗・克鲁格曼的地理经济学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批判性的观点。KeeokPark(1997)研究了地方政府的政策对于城市间的合作和竞争的影响。SylvieD6murger,JeffreyD.Sachs等人从地理经济政策等角度探讨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其中也涉及到了城市问的竞争合作关系。GillesDuranton,DiegoPugs(2003)城市聚集区的形成构建了一个微观的经济学基础,其中涉及到_『三种机制,分享,配合和学习。就国内的研究而言,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较少,张召堂(2005)对首都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博弈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竞争合作共同发展的思路。4.城市间和区域棚互作用理论。城市间区域相互作用的理论更加侧重一j:从地理的角度探讨城市发展.它主要是地理经济学家对于城市规划的贡献。美国的地理学家乌尔曼(E.Lullm∞,1957)综合r俄林(B.Ohlin.1933),斯托弗(s.Stnuffer,1940)等人的观点.形成了空问相互作用的理论,并且总结归纳了.相互作用的三个基本点(互补性、移动性和介入机会)。根据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海格特(P.Haggett.1972)年提出一种分类,他借用物理学中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把空间相互作用的形式分为三种类型:对流、传导和辐射。这样。城市间的联系可表现为以下三种主要方式:货物和人口的移动,财政金融上的往来联系和信息的流动。城市间的相互作用,除了不同等级城市之间的垂直联系外.还存在着与同一等级其它城市问的横向联系。划分结节区域,4确定城市吸引区的边界,是研究城市间、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最基本的两个模型是引力模型和潜能模型。赖利(w.J.Beilly,1931)根据牛顿力学中万有引力的理论,提出r“零售引力”规律,根据这个规律,一个城市对周围地区的吸引力,与规模成正比.‘j距离成反比。在此基础上,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天文学家斯图瓦特fJ.Q.Stewart,).提出了引力模型,表承两个城市之间货物、业务流、信息流、人流的数量.距离的相互作用和关系。根据引力模式,可以计算两个城『fJ问预期的相互作用量.即潜能模式。在其后的研究中,国外的学者均在方法论上作了不少文章(B.J.L.Berry,1986;A.G.Wihon,1985),提出了不少城市、城市间、区域规划和发展的模型。这些研究方法蓿重分析地区或经济实体单元之间存在着的相互关联、关联的结构式、形成原因,影响、评价,诸如此类,在中国经济信息资料极不完备的情况下,要搜集和计量分析上述问题并非易事,这类研究工作目前在国内还较为少见。最后,关于区域一体化的研究。国内外专家学者多集中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理论if,.Robson,1987;黄烨菁,1998;张幼文.1997)和实证研究(袁锦林,1993;张军平,1998)。在诸学者的论述中,空间相互作用的原理的影响因素包括距离、规模、互补性和介入机会,但对制度的因索并未涉及;并且对空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仅限于其异质性,对其同质性缺乏探讨。三、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以及理论的启示中国的城市化有着自身的特点。从制度上,与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历史事实相契合。其具体进程,与快速的工业化过程交织在一起,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跨区域的流动,生产要素按照经济原则的大范围调配和配置。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有:1.城市重复建设严重。从DonaldJ.Currsn的城市问竞争与合作的理论可以看出.重复建设是城市间激烈竞争、争夺资源和资金的结果.这一点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尤为突出。由于城市间竞争博弈的结果往往不是帕累托最优的。所以合理的城市规划,以及地方政府间的协调和适度干预是必要的。2.区域间城市结构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区域间经济差距。中国目前存在着三大经济区域:东部、中部和西部。东部地区城市以及小城镇都比较发达,基本形成了大中小配套的城镇网络体系;中部地区中小城市有很大发展.但在区域经济中具备中心地位的大城市较少;西部地区城市集中于省会,城市化扩张的过程很缓慢。3.城市化进程落后与经济发展速度.城乡差距明显。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对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报告指出.建国50年来,前30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6%;后20年平均增长8%以I二.而城一38一《经济师>>2008年第12期市化率从1949年10.6%到1998年的30%,以至现在的约45%,50年平均每年增长不足一个百分点.城市化率与经济增长相比.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