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战争时期的波兰军团拿破仑时代的波兰军团是指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在法国军队中服役的众多波兰军事单位。在1795年波兰被第三次瓜分后,很多波兰人相信革M的法兰西以及他的盟友将会对波兰伸出援助之手。法国的敌人包括了波兰的三个瓜分者——普鲁士、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以及沙皇俄国。鉴于这种情况,很多原先的波兰陆军士兵、军官和志愿者向外国移民,其中很多前往了意大利(也正是因此,引出了一种说法,即“意大利的波兰军团”)和法国(并在那里加入了当地的法国军队)。来自波兰的的军事人员迅速飙升到了数千人。在拿破仑•波拿巴的支持下,波兰军队初步成型了。拿破仑允许了波兰军队使用自己的军衔,并且由波兰军官担任指挥职务。自此广为人所知的“波兰军团”才被正式载入历史,其实质为一支法军指挥下的流亡军队。其中著名的领袖包括:扬•亨利克•东布罗夫斯基(后波兰陆军骑兵大将——译者注)、卡罗•塔杜斯、约瑟夫•维比茨基(波兰国歌《波兰没有灭亡》的作者——译者注)以及安东尼•阿米尔卡•科辛斯基。波兰军团在整个拿破仑战争中,几乎参与了所有战役。他们的汗水与鲜血洒在了从西印度群岛到意大利,甚至埃及的广褒大地上。当1807年,华沙大公国成立时,很多军团中的老兵组成了一支以约瑟夫•波尼亚托夫斯基为核心的公国军队。1809年这支部队在对奥地利的战争中凯旋而归。皇帝胜利的光环引领着波兰士兵们同法军一同战斗着,直到1812年侵俄战争。扬•亨利克•东布罗夫斯基后来的法国元帅——波尼亚托夫斯基亲王扬•亨利克•东布罗夫斯基曾是一名波兰—立陶宛联邦军队的高级军官。在联邦被摧毁的后一年,即1796年,他被拿破仑召唤到巴黎开始新的工作。不久之后,他就被授权在法兰西的附庸——阿尔卑斯共和国【译者注一】组建波兰军团。与此同时,他被新成立的伦巴第共和国政F授权组建一支新的第二军团作为新共和国陆军的一部分。东布罗夫斯基进入罗马东布罗夫斯基的军团第一次被投入使用是在意大利战场。在那里,这些波兰士兵对意大利人产生了一种自然而然的同情。他们的情形实在太相似了——这些意大利人同样在为独立与自由而奋斗着。在战争的早期,军团拥有着大约6000名士兵,而其中不乏来自奥地利军队的叛逃者。值此期间,波兰军团被证明是一支可靠而高效的武装力量。他们在1797年3月忠实地守卫着曼图亚要塞【注二】,他们果敢地Z压了里米尼的农民叛乱,他们夺回了维罗纳【注三】!次年5月,他们协助法军攻占进而守卫罗马。稍晚一些的时候,波兰军团与对反法的那不勒斯王国战斗着,并于分别在12月1日于马格里安诺、12月4日于奇维塔卡斯泰拉那击败了他们,不久之后他们将加埃塔要塞【注四】收入囊中。1798年,约瑟夫•扎贾克将军完成了对第二军团的组建。1799年,卡罗•塔杜斯组织了第三军团(即多瑙河军团)来对抗巴伐利亚的奥地利军队。然而,波兰军队却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他们被法国人牢牢地控制着——用来Z压诸如教皇国境内的起义,而不是去打击那些瓜分了波兰的家伙们。士气不可避免地削弱了——尤其当法国和奥地利开始接触就停战条约进行谈判时——法国人甚至发现波兰人是个麻烦的包袱。这就是未来的波兰国家《波兰没有灭亡》的创作背景。歌词中满含着波兰人对回归故土的渴望。第二次反法同盟战争期间,在特雷比亚(1799年6月17-19日)波兰第一军团充当了撤退中的法军后卫,与沙皇军队殊死作战;在诺维(同年7月15日),当法军被俄奥联军击溃时,波兰士兵在东布罗夫斯基的指挥下坚持战斗着。拿破仑战争期间,波兰第二军团遭到重创,当波兰人再一次成为了整个法军的后卫时——这次是在阿迪杰河畔的战斗中(3月26日至4月4日),损失是可想而知的。更令人无言以对的是,在曼图亚的包围战期间(4月到7月),波兰军队遭受巨大的伤亡,而指挥他们的法军将领弗瓦萨克—拉图尔却决定将维尔霍斯基将军统帅下的波兰士兵交给奥地利人,只因为奥地利人宣称这些英勇果敢的士兵是叛徒!根据亚眠条约中的秘密条款,法国人同意了解散波兰军团。1802年,法国方面将波兰军团的5280名军人送往法属西印度的伊斯帕尼奥拉岛Z压海地革M。拿破仑想要恢复对于圣多明各的殖民统治,但他不希望在这些不必要的地方消耗他宝贵的法国军队。与波兰军团为伴的是那些莱茵同盟兵(德意志人)、瑞士联邦士兵以及不那么受拿破仑青睐的杂牌法国兵。在圣多明各的波兰军团在圣多明各,波兰士兵对于当地人民的革M事业产生了广泛的同情。在海地,甚至现在仍有很多人相信这些波兰人很大程度上支持着让—雅克•德萨林将军【注五】,甚至有些退伍的老兵反叛到了革M武装的阵营中去。不过实际上,波兰军团中开小差的比例远没有这么高。(总共有大约150名波兰士兵加入了海地革M军),战斗伤亡和热带疾病(如黄热病)带来的损失使得原先5280人的部队不到两年后只剩下几百人幸存。当1803年法国人放弃这座岛屿时,约有4000名波兰士兵牺牲在了这里(包括战斗和非战斗减员);400人留在了这座岛屿;700人返回了法国;另外一小部分人不是分散到了临近的岛屿就是去了美国。如此惨重的人员损失对于波兰的复国梦想无疑是一场噩耗。更深一层的来说,在海地的经历使得波兰人不得不重新考虑法国人对于波兰复国鼎力相助。这种可怕的思想在波兰士兵们心中蔓延。到了1806年,东布罗夫斯基和塔杜斯的老波兰军团中只剩下了在那不勒斯王国服役的一个骑兵团和一个步兵团。普鲁士人组建了一支北方军团,由扎贾克将军统帅。耶拿会战中,法国军队击败了驻扎在萨克森的普鲁士军队。此时,东布罗夫斯基将军的士兵们终于踏上了曾经波兰王国的土地(靠近波兹南)。这一辉煌胜利使得军团获得了大量的志愿者补充。次年,有一次战胜俄军的拿破仑与沙皇亚力山大一世签订提尔西特条约。在紧随的谈判中,双方达成共识——一个规模较小的波兰国家将在法国的控制下成立~!提尔西特会议中的拿破仑东布罗夫斯基进入波兹南1807-1809华沙大公国版图1809-1815获得奥地利所侵占的领土后的公国版图1635年全盛时期的波兰-立陶宛联邦这就是有名的华沙大公国。尽管比起波兰—立陶宛联邦,这个新国家显得小得多——其领土仅仅包括原先普鲁士所瓜分得到的那一片领土(在1809年又增加了被奥地利所控制的那部分),但是她的诞生给了波兰人以希望。更多的波兰志愿者涌向法军的征兵站。尽管波兰人倾尽全力支持他,尽管他本人对全欧洲的波兰人许有承诺,拿破仑却不急着恢复那个曾经辉煌无限的联邦国家。新的大公国由一个法国傀儡大公:来自萨克森的腓特烈•奥古斯都一世统治,并且永远不会发展为一个完全、真正独立的国家。腓特烈•奥古斯都的统治一切服从于法国国家利益,后者完全将大公国当作一种资源的来源地。事实上,整个大公国最重要的人莫过于首都华沙的法国大使。华沙公国成立之初时欧洲局势图来自华沙大公国军队的波兰枪骑兵在半岛战争期间,波兰军事力量此时已经重建到大约6000人的规模,并被赋予新的番号:维斯瓦【译者注六】军团。他们在萨拉戈萨战役中赢得了荣誉。其余的单位则在拿破仑的近卫军中服役。红色枪骑兵团在1808年的索莫希埃拉战役中战功卓著。其余的波兰骑兵单位,诸如维斯瓦枪骑兵团同样在西班牙站场表现非凡。他们在诸多战役中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备受赞赏。在1811年的阿尔布赫拉战役期间,他们成建制地摧毁了一个英军步兵旅!他们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启发了英军组建自己的英格兰枪骑兵,身着波兰风格制服,手持波兰制式装备。1812年,当拿破仑率大军浩浩荡荡进入俄罗斯时,波兰人和立陶宛人重新团结在了征俄大军团的旗下以期辉煌联邦的复活。他们组成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外籍军团——总计达到9万8千人(整个法兰西军团也就大约60万人)。维斯瓦军团的波兰枪骑兵是一个跨过涅曼河的征俄单位,同时也第一个进入莫斯科!在波罗基诺战役中,波兰人再度证明自己是最可靠的部队之一。在最危难的时刻,约瑟夫•波尼亚托夫斯亲王(他本人救了拿破仑的命)指挥下的波兰军队毫无怨言地承受了大军团后卫的重责。拿破仑的远征失败了,然而正如广为流传的那样:波兰人是第一个攻进来的,也是最后一个离开的。战役中,他们承受了难以置信的损失:仅有2万6千人幸存。最精锐的维斯瓦军团侵入俄罗斯时,有7000名优秀的战士,而一切都结束时,这个数字已经降到1500,不到原先的四分之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让整个欧洲都战栗的大军都已经不复存在,那个曾经被迫臣服的欧洲怎会容下华沙大公国,怎会容下充满仇恨与渴望的波兰军团?公国领地被普鲁士和俄罗斯军队重新占领。当拿破仑本人被放逐厄尔巴岛时,唯一被允许跟随他但当警卫的便是那支波兰枪骑兵。在1815年的战役(百日王朝)中,仍然效忠在拿破仑皇帝帐下的格拉森维斯基上校麾下的325名骑兵是曾经的维斯瓦军团最后的战士。波兰士兵始终保持着无限的忠诚,哪怕直到最后苦涩的结局。无论是在莱比锡会战,还是滑铁卢败北,波兰士兵总是坚守阵地直到最后一刻。1815年注定是整个波兰军团覆灭的一年。维也纳会议,再度确认了普、俄两国对原华沙公国领土的瓜分(因而也被称为对波兰的第四次瓜分)。与此同时,拿破仑解散了自己的老近卫军。甚至到了今天,人们对于拿破仑时期的波兰军团的印象依然是强大与忠诚。拿破仑曾评价道:“八百个波兰士兵抵得过8000名敌人。”恐怕,这是对那些无畏战士最高的评价。同时,在波兰,拿破仑本人也被视为英雄和解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