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保险业发展趋势及保险市场开放模式比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东京海上日动中国基金”项目国际保险业发展趋势及保险市场开放模式比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张承惠陈道富雷薇田辉赵光毅2008年8月本文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东京海上日动中国基金”资助课题的研究报告之一。作者对课题的提议者——中国保监会副主席李克穆同志、课题顾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夏斌所长和中国保监会国际业务部孟昭亿主任为课题研究提供的支持表示感谢,对中国保监会国际业务部姜波副主任、刘智夫副处长,东京海上日动北京代表处孔跃先生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办公室主任刘煊女士等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提供的大量帮助表示感谢。对于本文的疏漏和谬误之处,作者负全部责任,相关看法不代表课题资助者和其他帮助者的观点。本文是《国际保险业发展趋势及保险市场开放模式比较》课题报告的浓缩版,课题报告全文将于近期出版。内容提要上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人口老龄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等因素的影响,世界保险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另一方面,随着金融自由化的推进,各国纷纷放松对保险市场的管制,降低外国资本和本地私营资本的准入门槛,取消保险条款和费率的事前审批制度而代之以事后备案制度,允许保险公司采用多元和新型的营销渠道销售产品,进一步放宽保险资金的投资领域。其目的,旨在鼓励自由竞争和产品创新,让市场机制发挥更大的作用。自由化和放松管制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保险业的活力和竞争实力,使保险业得到了较快和稳定的增长,保险业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得到提升。在我国,自2001年末加入WTO以来,保险市场开放的步伐显著加快,与世界保险市场的互动显著加强。在此背景下,有必要深入了解世界保险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梳理各种不同的保险市场开放模式,并与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对照。有鉴于此,本课题的研究对于我们准确判断保险业未来发展环境、把握中国保险业发展的方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我国更好地利用对外开放带来的发展机遇,充分借鉴其他国家保险市场开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促进中国保险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本课题的主报告主要由五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为概述,主要对课题的研究背景进行了介绍;第二部分讨论了国际保险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第三部分研究了部分国家开放保险市场的模式、效果及对中国的启示;第四部分分析了中国保险市场开放的绩效及开放对中国保险业的影响;第五部分总结了中国保险市场下一步开放面对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目录第一部分概述..........................................1第二部分国际保险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4一、保险业面临的宏观环境.................................4二、国际保险业应对环境变动的措施.........................8三、国际保险业未来发展趋势..............................12第三部分部分国家开放保险市场的模式、效果及对中国的启示19一、保险市场开放的基本状况..............................19二、国际保险市场的开放模式比较..........................22三、从部分国家开放保险市场经验中得到的结论..............25四、对中国保险市场开放的启示............................28第四部分中国保险市场开放的绩效及对中国保险业地影响....30一、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程度分析..........................30二、开放的成效与中国保险业面临的主要挑战................34第五部分中国保险市场下一步开放面对的问题与相关政策建议.39一、比较突出的问题......................................39二、有关政策建议........................................41参考文献................................................45编者说明................................................45第一部分概述上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保险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1,造成严重的保险脱媒2,保险业尤其是寿险业面临着来自其他金融机构的巨大竞争压力;二是80年代开始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90年代开始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既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也对保险公司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以电子技术、计算机和因特网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科技迅猛发展,使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得到提高,为金融产品创新创造了条件;四是自然环境的恶化导致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不断上升,巨灾风险加大。为了应对上述变化,各国保险业纷纷采取对策,如调整经营策略,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产品创新,引入新的风险管理方式,通过购并和组建金融控股集团提升国际竞争力等等。另一方面,随着金融自由化的推进,各国纷纷放松对保险市场的管制,降低外国资本和本地私营资本的准入门槛,取消保险条款和费率的事前审批制度而代之以事后备案制度,允许保险公司采用多元和新型的营销渠道销售产品,进一步放宽保险资金的投资领域。其目的,旨在鼓励自由竞争和产品创新,让市场机制发挥更大的作用。上述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保险业的活力和竞争实力,使保险业得到了较快和稳定的增长。自90年代以来,世界保险业发展迅速,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从1990年至2006年,全球保费收入年均增长5.7%,保险密度由265美元增加到518美元,保险深度由6.5%增加到7.5%,保险资产总额和占金融资产的比重都有了大幅提高,保险业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得到提升。未来几年国际保险业的发展将呈现什么特点?中国保险业面对什么样的外部环境?环境变动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有哪些?监管部门如何把握开放的进程和政策?这些都是摆在理论界和保险业界面前的现实问题。11975年,美国率先进行资本市场佣金自由化改革。至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主要发达国家、部分新兴国家基本完成了利率和交易佣金自由化、金融机构业务范围自由化以及外汇交易的自由化。2即投保人纷纷通过退保和保单贷款等手段收回资金转投其他高利率的金融工具,以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1从现有文献资料看,一些研究机构和专家对未来世界保险业的发展态势的总体判断是:工业化国家的保险市场相对饱和,增长速度缓慢;新兴市场国家保费增长迅速,开放力度加大、政府干预减少,得以吸引工业化国家的大量投资,将在世界保险业界发挥越来越大的贡献。有的研究者认为,世界保险业已进入了“寡头主导,大、中、小共生”的垄断竞争格局。未来国际保险市场的发展模式将是一个保险资源与保险技术共享的、业务融合的国际保险大市场。未来全球保险业面临的重大课题包括:重建对保险行业的信心、加强偿付能力监管体系、保险业的国际化经营和综合经营、发展年金市场、巨灾风险管理、改善保险公司盈利能力、采用全面的风险管理系统、推广和应用国际保险会计准则等。未来保险公司将面临大量合规性和风险管理问题,只有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开展合规经营,才能抓住各种增长机会。还有的研究者认为,多数国家的保险行业都正在经历变革,在此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乏统一的保险监管国际标准,为此,欧盟(EC)、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和国际精算师协会(IAA)等许多国际组织正在推行各种项目,例如建立国际统一的保险会计准则和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等。关于保险市场开放,有研究者认为,外国保险公司进入本地市场的好处包括改善客户服务的质量、提高国内储蓄水平、转移先进技术和管理技能、引进外部金融资本、对本地相关的周边产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等。坏处主要是外国公司主导本地市场从而影响本国金融安全或本国居民享受福利、外国保险公司会有选择的进入服务市场从而加速本地市场发展的不平衡等。同时,不同的国家由于国情、历史等原因,开放进程也不尽相同。对保险公司效率改善程度较大的是同时放松市场准入和管制,例如菲律宾寿险市场。而韩国、台湾和泰国,由于在市场开放的几年间几乎没有采取任何放松管制的措施,市场准入的开放并未促使效率的改善和产生规模效益。就中国保险市场开放来看,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保险市场对外开放带来了资本与技术要素的迅速增加,促进了良好的竞争环境的形成,从而有效支撑了中国保险业的增长与发展。由于开放,中国保险业与国际保险业的差距显著缩小。在对外开放过程中,随着积极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条款费率制度、企业所有权体制等方面的改革,激发了保险企业的活力,有效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同时在主动2开放的大原则下,监管部门仍然掌握了主要的审批权限,以此方式控制了开放的实际进程。另一方面,对外开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保险业区域开放的路径加深了保险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高端市场竞争加剧而低端市场发展相对缓慢、偏重“模仿”和“输血”,对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等。上述研究成果为课题组开展研究拓展了视野,有利于研究人员从多个视角观察和分析国际保险业的发展态势,准确把握我国保险市场开放的状况。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课题组以促进中国保险业发展、推动保险市场效率提高为目标,重点对国际保险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应对挑战的主要做法、国际保险业未来5-10年的发展趋势、新兴国家开放保险市场的模式和效果比较、中国保险市场开放的状况和主要问题、市场开放对内资保险业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在收集资料、走访调查和客观分析之后,提出了有关中国保险市场开放的判断和政策建议。3第二部分国际保险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一、保险业面临的宏观环境一个基本判断是,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出现的、对保险业有着重大影响的宏观环境因素在未来5-10年中还将持续。同时近年来外部环境又出现了一些新变化。这些新、旧因素结合起来,正在对保险业的经营产生着深刻的影响。1.发达国家人口结构继续向“高龄、少子”化方向发展,部分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有加速趋势。由于人口出生率下降和寿命增加,除少数非洲国家外,几乎所有国家的人口结构都在趋于老化。2007年6月联合国发表的《2007年世界经济和社会调查报告》预测,从2005年到2050年,世界人口增加的一半将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80岁以上人口将从9000万般增加到4亿。目前,世界上成为“老年型”国家3和地区数量已达62个,占总数的32.4%,预计2050年将增加到175个,占总数的91.6%。从相对数量看,发达国家的老年人比例相对较高,平均高达21%,发展中国家则只有8%。但从绝对数量看,目前约有63%的老年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根据预测,在未来几十年中发展中国家的老龄化速度将大大超过发达国家。到2050年,将有79%的老年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亚洲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可能更快。2000年以后日本的老龄化率4已经接近20%,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40.5%,远超出德国的28.4%、法国的27.1%、英国的23.2%和美国的20.6%。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2040年中国的老龄化率将达到28%。从绝对数量看,到2040年中国老人总数将达到近4亿,超过目前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和英国的人口总和。老龄化浪潮对所有国家都意味着巨大的挑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矛盾和压力。尤其对于一些“未富先老”的国家而言,问题就更加严3据联合国规定,一个国家6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超过7%,或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10%,便被称为“老年型”国家。465岁以上的人口与总人口之比。4重。老龄化社会的迅速推进不仅对整个社会带来压力,也使保险公司的经营活动更加困难。因为随着劳动人口的减少,整个社会的购买能力下降,保险需求会相应减少。同时,购买保险的支付能力也会降低。另一方面,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个庞大的

1 / 5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