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工业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有色金属工业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支撑有色金属工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有色金属工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一、前言有色金属工业是以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为主的基础性行业。改革开放以来,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不断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在“十五”期间,产业规模连续跨越,经济效益不断提高。10种常用产品产量,2005年达到1630万吨,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已经成为有色金属生产大国,行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有色金属工业成就的取得,一靠改革开放环境,二靠科技进步支撑。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的不懈动力,越来越显示出其对经济的强劲推动力。经过20多年的不懈奋斗,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发展令人鼓舞,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成效显著。以高效地下采矿、系列大型浮选机、选矿拜耳法、系统大型预焙铝电解槽、富氧熔池熔炼、底吹炼铅、1+4热连轧、炭/炭航空制动材料、8~12英寸大直径硅单晶等一大批重大科技成就,极大地提高了有色金属工业科技水平,增强了有色金属工业的国际竞争力。采、选、冶主要工艺技术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已陆续出口。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色金属工业整体技术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我国还不是有色金属工业强国,一个根本原因在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纵观世界科技革命迅速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有色金属工业,是应对新科技革命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也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今后15年,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由有色金属生产大国向强国转变,还需要艰苦的努力。为此,要把自主创新战略贯彻到有色金属行业各个方面,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创新型有色金属工业,要立足现实,充分利用诸多有利条件,只要企业、科研院、所、大学联合起来,在有色金属重要领域,坚持以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鼓励原始创新,奋起直追,在不久的将来,就能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总体安排到2020年是有色金属工业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关键时期,全国有色金属产量和消费量基本接近峰值。在这一时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从而带动行业经济增长方式质的飞跃,实现产业全面升级。要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立足国情和有色金属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需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深入开展科技体制创新、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全面进步,为有色金属工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地支撑。1.有色金属行业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战略部署,结合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实际,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企业主体、提升创新、突破关键、跨越发展。企业主体,就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大幅度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有色金属工业。提升创新,就是高效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坚持不懈地开展以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鼓励原始创新,使之成为有色金属工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突破关键,就是从支撑行业发展的需求出发,立足中长期,着眼长远,依靠自主创新,突破资源、能源、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突破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支撑有色金属工业持续发展。跨越发展,就是通过持续自主创新,实现技术跨越,使行业的工艺、技术、装备水平达到世界一流、产业规模合理、产品技术先进、产业结构优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科技发展目标到2010年,重点企业普遍建立技术中心,完善技术创新机构,技术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主要产品的核心技术、重点装备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把资源、能源、环境技术放在优先发展地位,重点突破,支撑发展。老矿区、重要矿集区的地质勘查取得重要进展,资源储备量增加;矿产资源利用率从现有基础上提高3~5个百分点;氧化铝综合能耗降到800kg标煤/t以下;电解铝综合交流电耗降到14300kW·h/t以下;重点铜、铅、锌冶炼企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硫的利用率达到90%以上,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达到85%;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再生资源利用量提高到金属总量的30%左右;积极发展有色金属基础材料、新材料,新产品产值年均增长20%;强化企业科技投入主体地位,研究与开发投入占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的1.5%以上。到2020年,以企业为主题的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行业持续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重点矿区地质勘查取得重大突破,新增资源储备量显著增加;主要产品核心技术、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健全循环经济的技术发展模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培养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技专家和研究团队;建立若干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院、所和高校及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形成体制完善、机制灵活、有特色的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创新体系。具体目标是: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显著提高,主要有色金属产品单位能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提高到40%左右,硫的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0%;有色金属新材料满足国内需要;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提高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25%以下。3.总体安排立足国情和有色金属行业发展需要,研究和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提高科技支撑行业发展的能力。依靠科学技术,解决资源、能源、环境协调发展问题,实现从资源、能源耗费型向节约型转变;从先污染后治理传统模式向清洁生产、循环经济转变。同时,重点研究开发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轻质高强结构材料、信息功能材料、高纯材料、稀土材料、军工配套材料等制备技术和产业化技术,达到有色金属行业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的目的。设置有色金属矿产资源、节能、环保、基础材料、新材料5个重点领域。在重点发展领域中,选择意义重大,任务、目标明确,基础较好,能够解决的关键共性技术共42项作为重点项目,支撑发展。围绕行业发展目标,进一步突出重点,选出重大共性技术、重点工程、关键产品等5个重大专项,取得明显突破,实现重点跨越。针对未来需要及有色金属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壮大与发展,超前安排前沿技术16项,引领行业技术发展,形成新兴产业。同时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加科技投入,增强人才队伍培育,推行行业创新体系建设,为实现创新型行业提供可靠保障。根据有色金属工业紧迫需求和行业实际,行业科技发展战略重点是:一是优先发展资源、能源、环境共性技术,解决行业重大瓶颈问题。二是把握未来有色金属新材料发展趋势,把掌握新材料产业核心技术作为迎头赶上的重点。三是着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以提高行业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实现从跟踪为主向自主创新的转变;从注重单项技术研究开发向集成创新转变;从关键技术引进向消化吸收再创新转变。推进技术、产品、装备更新换代,显著提高关键技术自给能力。三、重点领域1.矿产资源领域矿产资源是有色金属行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据预测,到2020年10种有色金属产量将达到3000万吨以上,未来15年矿产资源供应缺口持续扩大。2005年铜产量的70%、铝和铅产量的50%、锌产量的20%是靠进口原料生产的,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矿产进口国,对国外资源的依赖度越来越大,必将对国家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损失大,浪费严重,生产经营粗放。目前资源利用率仅为55%~60%,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以上;共伴生金属综合利用率只有20%~25%,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当前,在矿产资源领域,全球科技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发展和应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提高找矿成功率;深部采矿技术和高效选矿工艺发展迅速;以矿山安全和环境为重点的绿色采矿技术受到高度重视。与世界主要矿业大国比较,我国在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方面差距明显,主要是:①结合我国地质特点的成矿理论创新不足,制约了找矿的重大突破;②航空物探、遥感技术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勘查中的应用程度低;③深部采矿和溶浸采矿技术起步较晚;④高效大型采选设备主要依靠进口,国产化研究发展滞后;⑤矿山安全与环境污染防治技术开发薄弱。针对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短缺、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的现状,要保障工业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必须实施“开发利用与资源节约并举,把资源节约放在首位,加强地质勘查,提高资源利用率,扩大资源利用范围,科学利用两种资源”的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到2020年,紧密结合我国地质条件和矿产资源特点,发展应用先进的资源勘查理论和技术,大幅度提高矿产资源勘查的综合能力;自主研究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实现矿产资源的集约开发和综合利用,赶上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矿产勘查、开发利用整体水平,为更好地利用两种资源提供科技支持。2.节能领域能源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能源供应矛盾尖锐,有色金属工业单位产品能耗为4.76吨标准煤,能耗约占全国能源消费量的3.48%。其中铜、铝、铅、锌冶炼能耗占总能耗的90%以上,而铝电解又占有色金属总能耗的75%。2005年生产电解铝780万吨,耗电约1170亿kW·h,约占全国发电量的5%。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单位产品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15%左右。今后15年,为使有色金属工业持续发展,必须坚持节能优先,降低单位产品能耗,遏制能源消耗总量增长过快,努力推进结构节能、技术节能、能源转换和梯级利用。主要是:①提高企业生产能力和集约化程度,采用先进工艺和大型装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重点发展采选高效节能工艺和设备,自热强化熔炼和电解工艺、设备和自动控制技术,湿法冶金节能技术,电解铝液直流连续制备合金铸造坯、锻轧板坯,有色金属加工节能技术等。②加强炉窖保温,改进燃烧方式和气氛,提高热效率。③余热资源充分回收利用。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节能技术优化集成,把生产过程能源利用效率始终控制在最佳状态,达到系统节能目的。⑤优化原料结构,提倡精料方针,节约能源。3.环保领域我国是有色金属生产和消费大国,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的矿产资源、能源和水资源,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废水和废气,污染环境。仅2005年矿山采剥废石1.6亿吨,产出尾矿约1.2亿吨,赤泥780万吨,炉渣766万吨;排放二氧化硫近40万吨;废水2.7亿吨。上述“三废”既能污染环境,也能成为可利用资源。在环境状况显著改善的前提下,推进有色金属工业清洁生产,治污利废,发展循环经济对科技创新提出了重大需求。大力研究开发行业清洁生产技术、装备,着重技术集成创新。对“三废”实行减量化,从源头削减固体废弃物、废水、废气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加快“三废”治理和资源化的步伐;加强循环经济共性技术研究,提高二氧化硫利用率,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尾矿及冶炼渣综合利用率。随着有色金属消费增加,社会上积存的废杂有色金属越来越多。特别要重视国内、国外废杂有色金属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建立大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集散地;建设若干个30万吨以上再生铜、再生铝、再生铅生产企业。提高技术含量,增加资源循环用量和比重,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体系。4.有色金属基础材料领域有色金属基础材料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初步形成了研究开发、设计和生产体系。到目前为止,就铜、铝而言,已可以生产铜铝板、带、箔、管、型、线等18大类,500多个牌号,5000多个品种和3万多种规格的产品。2005年生产铜材466万吨(居世界第一位),铝材583万吨(居世界第二位),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国防军工需要。但是,铜、铝合金及加工材仍以中低档产品为主;产品内在和外观质量问题尚需

1 / 4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