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征求稿前言本标准为首次制订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建设部地铁与轻轨研究中心归口。本标准主编单位:方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广州市地下铁道设计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技术要求,检验,试验方法和包装、运输与储存。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设计、制作、检测、验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699优质碳素结构钢GB/T700碳素结构钢GB/T1220不锈钢棒GB/T1804-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线性和角度尺寸公差GB/T2828.1计数检验抽样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3190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3280不锈钢冷轧钢板GB/T4171高耐候结构钢GB/T4172焊接结构用耐候钢GB/T4237不锈钢热轧钢板GB/T5237铝合金建筑型材(所有部分)GB6388运输包装发货标志GB9254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B8624-1997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GB9962夹层玻璃GB9963钢化玻璃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6776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GB/T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17626.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17626.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17626.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17626.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GB/T17626.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GB/T17626.11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GB50157地铁设计规范CJJ96地铁限界标准JC/T882幕墙玻璃接缝用密封胶JGJ102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13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范IEEE802.3令牌总线控制层与物理层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1.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urbanrailwaytransportationplatformscreendoorsystem安装于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车站站台边缘,将轨道与站台候车区隔离,设有与列车门相对应,可多级控制开启与关闭滑动门的连续屏障,称为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简称屏蔽门。包括全高屏蔽门、半高屏蔽门。1.应急门emergencyescapedoor列车门与滑动门不能对齐时,供乘客疏散的门。1.端头门platformenddoor设置于屏蔽门两端的门,包括端头活动门。1.司机门drivercabdoor与列车司机门对应、供司机进出站台的门1.门机doormechanism开启与关闭滑动门的驱动机构。1.门控器doorcontrolunit用于处理就地对电机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1.锁紧机构lockingdevice可将滑动门锁紧的装置。解锁机构unlockingdevice在站台侧使用专用钥匙,在轨道侧能手动解开紧锁机构的装置。1.就地控制盘platformlocalcontrollerpanel用于控制单侧屏蔽门的控制装置。1.中央控制盘platformscreendoorscentralinterfacepanel一个车站的屏蔽门控制中心,包括监视设备、单元控制器。符号与缩略语见附录A要求5.1一般要求5.1.1屏蔽门应设置与列车门位置与数量相对应的滑动门。5.1.2屏蔽门应设置应急门。5.1.3每侧屏蔽门的两端应各设置至少一樘端头滑动门。5.1.4滑动门、应急门、端头活动门应能可靠锁紧,在站台侧可用专用钥匙开启,在轨道侧应能方便开启。5.1.5屏蔽门的设计应满足按CJJ96规定的设备限界要求。5.1.6屏蔽门所选用的玻璃应采用安全玻璃。5.1.7滑动门的净开度不应小于列车门的净开度,所有可开启门的净高度不宜小于列车门的净高度。5.1.8屏蔽门整体结构应满足设计荷载要求,强度、刚度、疲劳应满足设计要求。5.1.9屏蔽门结构应考虑温差变形及建筑主体的非均匀沉降和伸缩缝的影响。5.1.10屏蔽门系统宜宜设置相对独立的监视及控制系统。5.1.11屏蔽门监控以车站为单位独立设置,满足电磁兼容性要求。5.1.12当屏蔽门与列车车厢有等电位要求时,门体构件与上部及下部的连接构件应绝缘。5.1.13屏蔽门主要构件及设备应能在站台侧进行维护、修理和更换,并满足运营要求。5.1.14密闭结构屏蔽门气密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5.1.15非密闭结构屏蔽门的通风面积满足设计要求。5.1.16半高屏蔽门高度不应小于1.2m。5.1.17屏蔽门噪音不超过70dB。5.1.18门机盒不应选用有机类可燃材料。5.1.19有密封要求的屏蔽门应设置毛刷,有密封要求的屏蔽门顶箱应设置开启面板。5.2门体结构及机械性能要求5.2.1门体与建筑主体的连接结构宜设计有三维调节功能,强度、刚度满足设计要求。5.2.2门体结构钢制构件应进行防腐处理。5.2.3门体结构的立柱和横梁等构件采用焊接结构时,应在工厂加工成独立的部件。5.2.4滑动门门扇应设置解锁机构,应急门门扇应设置推杆锁。5.2.5玻璃与门框宜采用橡胶条镶嵌或粘结方式固定安装,采用硅酮胶粘接工艺时,应选用双组分硅酮结构密封胶,硅酮结构密封胶的厚度与宽度应满足JGJ102规定的要求。5.2.6滑动门门扇下部的导向滑块应选用非金属耐磨材料,并易于更换。5.2.7设有滑动门导槽的屏蔽门,导槽内应开有排屑孔。5.2.8滑动门导槽兼做踏步板,且宽度大于100mm时,表面应进行防滑处理。5.2.9驱动电机宜选用直流电机。5.2.10传动系统宜采用滚珠丝杆或同步齿型带,当采用同步齿型带传动时,应设置张紧力调节装置,齿型带的运动次数不应小于滑动门开关100万次且使用寿命不少于8年。5.2.11门机应设置锁紧机构,当滑动门完全关闭时,锁紧机构能可靠的将滑动门锁紧,开启滑动门时,锁紧机构应能自动解锁。5.2.12机械运动及动力学性能要求:a)完成关门过程时间不大于4.0s(2.5s-4.0s间可调);b)完成开门过程时间不大于3.5s(2.0s-3.5s间可调);c)手动开启滑动门的力≤150N;d)阻止滑动门关闭的力≤150N(匀速运动区间);e)每扇滑动门最大动能不超过10J;f)每扇滑动门关门的最后100mm行程最大动能不超过1J。5.3屏蔽门系统的监控5.3.1一般要求5.3.1.1屏蔽门系统的操作模式根据运营组织进行设置,基本设置分为五级:a)由信号系统对滑动门进行开关控制;b)由就地控制盘对屏蔽门进行开关控制;c)通过火灾报警盘对屏蔽门进行开关控制;d)在就地对单樘屏蔽门进行开关控制;e)在站台侧用钥匙或在轨道侧通过开门把手打开滑动门,其中手动方式具有最高优先级。5.3.1.2应具有过流、过压保护,当过压在±20%范围内波动时,系统应能正常工作;当超过过压20%时,系统应自动保护。5.3.1.3中央控制盘及门控器应配置通讯接口,可在线和离线下载软件、调整参数。5.3.1.4屏蔽门的控制及监视应独立设置,控制命令及重要的状态信息通过硬线传输,状态及故障信息采用总线传输。5.3.1.5门运动速度曲线应能调整,并可集中下载到每个单元控制器。5.3.2控制系统5.3.2.1每个单元控制器控制一侧屏蔽门,单元控制器之间相互独立。5.3.2.2单元控制器应设置与信号的接口。5.3.2.3控制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可靠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原则。5.3.3监视系统5.3.3.1屏蔽门监视系统宜采用国际标准开放式的通讯协议,满足IEEE802.3要求。5.3.3.2监视系统应能实时监视系统的状态,收集存贮系统的关键信息。5.3.3.3中央控制盘宜设置与车站控制中心进行通讯的接口。5.3.3.4网络拓朴结构宜为总线型。5.3.4屏蔽门系统软件要求5.3.4.1软件的设计应遵循可靠性、可维护性、安全性的原则,系统可以升级。5.3.4.2具有友好的人机界面和报表形式、完善的操作指导信息。5.3.4.3在负荷增加40%的情况下能正常工作。5.3.4.4软件具有自诊断功能、自动维护功能。5.3.4.5系统软件接口协议须采用国际标准协议。5.3.4.6数据响应时间不超过300ms。5.3.4.7配置综合测试和诊断软件包,可诊断系统内各种设备故障,故障标志到模块级。5.3.4.8可以在线诊断数据的通信功能。5.3.4.9应用软件应能够调整电机速度曲线、门体夹紧力阀值、重复关门延迟时间和重复关门次数等参数。5.3.5屏蔽门供电电源5.3.5.1电源宜作为独立的一个系统进行配置。5.3.5.2一类负荷供电。5.3.5.3驱动电源和控制电源应分别独立设置,驱动电源的储能应能至少满足完成开/关滑动门一次循环,控制电源储能至少满足负载持续工作30min。5.3.5.4驱动电源为与车站低压配电系统隔离等级不少于5MΩ。5.3.5.5控制电源与车站低压配电系统隔离等级不少于5MΩ。5.3.5.6电源装置外壳防护等级不少于IP20。5.3.6屏蔽门系统接地5.3.6.1当屏蔽门有等电位要求时,门体连接至钢轨(即与钢轨同电位)。5.3.6.2门体与车站结构之间的绝缘电阻≥0.5MΩ。5.3.6.3门体应保持电气连续性,其总电阻值≤0.4Ω。5.3.6.4滑动门应与门体其他部分结构保持等电位。5.4材料5.4.1铝合金型材5.4.1.1铝合金型材化学成分应符合GB/T3190规定的要求。5.4.1.2铝合金型材应满足GB/T5237规定的要求。5.4.2钢材5.4.2.1钢材宜选用奥氏体不锈钢、高耐候钢或碳素结构钢。5.4.2.2钢板类应符合GB/T3280、GB/T4237规定的要求,钢棒类应符合GB/T1220规定的要求。5.4.2.3高耐候钢应符合GB/T4171或GB/T4172规定的要求。5.4.2.4碳素结构钢应符合GB/T699或GB/T700规定的要求。5.4.2.5按设计要求做好防腐处理和表面涂层处理。5.4.3玻璃5.4.3.1玻璃厚度应符合JGJ113、JGJ102规定的要求,最大许用面积应符合JGJ113规定的要求。5.4.3.2钢化玻璃应符合GB9963规定的要求,并进行均质处理。5.4.3.3夹层玻璃性能应符合GB9962规定的要求。5.4.4硅酮结构密封胶5.4.4.1酮结构密封胶应满足GB16776规定的要求。5.4.4.2硅酮结构密封胶应进行相容性和剥离粘结性试验。5.4.4.3硅酮结构密封胶应在有效期内使用。5.4.5填缝密封胶、橡胶及塑料制品5.4.5.1填缝密封胶宜采用硅酮建筑密封胶,其性能应符合JC/T882规定的要求。5.4.5.2橡胶制品宜采用三元乙丙橡胶、氯丁橡胶或硅酮橡胶。5.4.5.3橡胶、塑料制品燃烧性能不应低于GB8624-1997规定的B2级。5.4.5.4有绝缘要求的屏蔽门,屏蔽门上部、下部的绝缘垫块、隔圈或隔套等塑料制品应满足设计要求的绝缘性能、抗压或抗拉强度性能要求。5.5加工制造要求5.5.1零、部件加工的尺寸及形位公差应符合设计要求,未注公差应不低于GB/T1804-2000规定的m级。5.5.2门扇及装饰面面板等部件的尺寸及形位公差应符合表1规定要求。表1门扇、装饰面板的尺寸及形位允许偏差单位为毫米项目允许偏差边长L1200±O.51200≤L≤2000±1.0L2000±1.5对角线差L2000≤22000≤L≤3000≤3L3000≤4结构密封胶注胶宽度+30结构密封胶注胶厚度+0.50接缝宽b5±O.55≤b≤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