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备考热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四个全面1.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和科学思维,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是在中国“发展起来之后”,更加注重发展和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必然选择,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1)依据材料一,从“求索真理的历程”角度分析“四个全面”战略蕴含的哲理。(9分)【参考答案】(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分)“四个全面”战略针对中国“发展起来之后”实践提出,坚持问题导向,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分)②认识具有无限性。(2分)中国“发展起来之后”实践,对中国的发展和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个全面”战略正是我们党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体现了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3分)【变式训练】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探索治国方略的过程所坚持的方法论原则。参考答案: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③重视实践的作用。④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变式训练】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联系的知识,分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含的方法论原则。【参考答案】(1)①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四个全面”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②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三大战略举措都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服务,也要体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③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三大举措实施得不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就要受到影响,目标就不能保证实现。④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三大战略举措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互相渗透,共同推进,才能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材料二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成功应对国际国内各种风险考验的重要保证。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习近平用“亡党亡国”来警示腐败问题的巨大危险,警示全党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说明在新形势下增强忧患意识的哲学依据。(9分)(2)①事物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增强忧患意识才能正确应对党面临的各种考验。(3分)②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增强忧患意识、防腐拒变、从严治党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3分)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才能防范“亡党亡国”的巨大风险。(3分〕材料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2.分析上述材料蕴含的社会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的道理。(8分)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弘扬法治精神和建设法治文化,可以为建设法治国家奠定牢固的思想政治基础和文化素质基础。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遵循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强化法治教育、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为建设法治国家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依法治国的主体。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使人民成为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和捍卫者。④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并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推进依法治国符合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要求。(8分,每要点2分,每句1分)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结合材料,运用哲学有关原理,请你对上述依法治国的要求进行解读。【参考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我们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认识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因此,要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④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不断推进法治理论创新,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经济意义:大众创新创业能有效解决就业问题,激发大众创新活力;大众创新创业有利于促进各类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大众创新创业尊重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能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大众创新创业能有效聚集各种创新要素,增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大众创新创业能激发消费潜力,拉动经济增长;大众创新创业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四川成都三模】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们要集中民智民力,增进大众福祉,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表一2008——2014年我国企业创新情况时间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企业研发投入占其销售收入的比重大学学历以上员工占企业员工的比重2008年70%4.7%14.9%2014年76%6.7%25%注: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分别比2008年增长223.2%和368.7%。表二2014年我国新增市场主体情况项目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新登记注册资本首次参与投资创业的自然人数量1292.5万户20.66万亿元291万人同比增长14.23%87.76%——注:2014年2月7日,国务院宣布实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1)简要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①表一反映了近年来我国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员工素质不断提高,研发能力不断增强,企业成为我国创新的主要力量。②表二反映了2014年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使我国市场主体和注册资本增长迅速,推动了自主创业,增强了市场活力。材料二当前我国大众创业创新与过去的创业相比发生了如下变化类别特点具体表现创业主体从小众到大众众多草根群体投身创业,创业创新成为一种价值导向和生活方式创业服务从政府主导到市场发力一大批市场化新型机构迅速成长,创业投资、互联网金融等服务快速发展,服务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创业平台从内部组织互联网、开源技术平台的发展,有效聚集了各类创业服务机构和创业人员到开放协同创业理念从供给导向到需求导向社交网络链接了创业者奇思妙想与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用户体验成为创业创新的出发点创业领域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新创业大多集中在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服务业及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跨界融合之处(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推动大众创新创业对打造我国经济发展新引擎的作用。(2)①大众创新创业能有效解决就业问题,激发大众创新活力。②大众创新创业尊重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能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③大众创新创业能有效聚集各种创新要素,增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④大众创新创业能激发消费潜力,拉动经济增长。⑤大众创新创业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材料三2014年,河北某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在做一个电商分析软件时,发现我国涉农电商比较薄弱。于是他们发起了“爱帮农——我为家乡代言”公益项目,让家乡农副产品搭上“电商列车”,增加农民的收入。同学们在150余个县开展调研,选取了30余种农副产品作为首批上线产品,通过大数据分析每款农产品的市场营销情况,从而确定该产品上架的时间和形式,并通过“爱帮农”微信平台、淘宝众筹等电商平台推广营销。从发掘特产到与农民、企业沟通对接,再到产品包装上市的过程,既满足了他们为家乡做一点事的心愿,也从中得到了创业的锻炼。(3)结合材料三,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评析该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行为。参考答案:(3)①该团队针对我国涉农电商比较薄弱的现状发起公益项目帮助农民增收,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该团队调研选择农产品,与农民、企业沟通对接,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③该团队遵循市场规律,努力实现和维护农民利益,做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④该团队利用所学知识为家乡发展服务,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了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了人生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了成功。主动适应新常态企业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化解成长中的烦恼(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及时调整战略,注重提质增效升级,以适应“新常态”;(2)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及不、科学管理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以适应资本土地等要素供给下降,实现集约化经营;(3)要调整生产要素投入,以适应低成本优势减少,生产要素和劳动力供给减少的问题;(4)要立足市场需求,了解市场行情,调整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以适应需求结构的优化升级;(5)要承担社会责任,讲求社会效益,注重节能减排,主动适应资源环境约束;(6)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7)调整企业分配,正确处理企业与职工利益关系,以适应人力资源短缺、收入分配结构优化。等等。【北京通州一模】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围绕经济新常态某班高三学生进行了分组探究学习。材料一:为了认识新常态,甲组学生在国家统计局网站上搜索了如下三幅图(1)请结合三幅图中虚框部分数据变化描述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所呈现的特征。(1)经济发展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增速放缓;经济发展方式面临转型,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投资贡献率下降,消费贡献率提高。材料二:乙组学生聚焦新常态下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面临的经营现状,发现近几年“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总体上很好,但是小型微型企业比较困难。”小微企业的困境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一是连续3年以来成本要素上升过快,主要是指人工、用地等成本上升过快,挤压了小微企业的利润空间;二是市场需求不足;三是融资难、融资贵仍然制约着小微企业发展;四是企业的税费负担还比较重;五是技术落后,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不足。(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请你为我国小微企业走出困境提出合理化建议。小微企业自身要致力于采用先进技术、加强内部科学管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拓国际国内新市场,不断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等。政府要对小微企业实施优惠的税费政策,切实减轻小微企业负担;政府要要加快加大对小微企业融资、用工、用地等政策扶持力度,解决实际困难等。(答案不唯一)最近,“新常态”一词在中国各类媒体上迅速走红。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新常态,新判断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中央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战略判断。这一论断本身也有一个发展深化的过程。2014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一词。11月9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中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的三特征。2014年12月l1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了“经济发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