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海先锋--反舰导弹面面观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掠海争锋-----反舰导弹面面观自从德国的Hs-293诞生后,战争中的对舰攻击模式从早期的舰炮.鱼雷.航空炸弹攻击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精确制导攻击。尽管这种武器在战争中因为技术等原因,没能够对战争进程产生太大影响,和其他德国的先进武器一样,无法挽救纳粹的命运,只能成为纳粹武器研制的又一抹鲜艳的夕阳之红,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不仅是一种武新器的出现,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战争模式的诞生。战后,德国,苏联分别通过从第三帝国获得的导弹技术和相关人员,结合自身的导弹研究技术,进行着自己的导弹工业,其中就包括对反舰导弹的研制。反舰导弹家族也逐渐人丁兴旺,在战后的一些局部战争和冲突中也扮演着耀眼的角色,书写着反舰利器的传奇。海-陆-空-潜全面发展早期的反舰导弹都采用机载优先的方案,一方面是由于早期的制导技术以及动力系统的限制,对导弹的控制距离有限,比如Hs293的最大有效射程只有10公里,这对作战效能的发挥有很大的限制,如果采用舰载发射方式,那么在进入导弹发射距离时,已经进入了舰炮的射击范围,无疑这对舰队指挥官来说是很难接受的一种进攻武器。另一方面,在二战后期以及战后的一段时间,水面舰艇还是以火炮的火力发挥为主,并没有完全从大海战的作战模式中走出来。以飞机为搭载平台,可以发挥飞机航程远,载弹量大,机动性强,速度快的优势,快速抵达战区,同时,由于拥有初始动量,加上有高度优势,可以增加导弹的射程,扩大导弹的攻击范围。德国人为自己第一种反舰导弹选择的载机为Fw-200“秃鹰”,He-177“鹰狮”,He-111H和Do-217K,飞机上有专门的引擎废气输送管用于在发射前对火箭发动机进行预热。在德国人研制成功Hs293之后的几年,美国人也将自己的“蝙蝠”导弹摆在了世人的面前,1945年1月,“蝙蝠”被秘密运抵太平洋战区,准备对日本法西斯战舰作战。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决定,由新投入使用的PB4Y-2远程轰炸机携带“蝙蝠”导弹在西太平洋地区进行空中巡逻作战。PB4Y-2有4台发动机,总重大约34吨,配备了12挺机枪,机组人员为12名左右,于1943年9月进行试飞,1945年1月投入作战,首先部署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群岛,不仅可以投掷深水炸弹进行反潜作战,还进行了特殊改装,可发射“蝙蝠”导弹攻击日军水面战舰。1948年4月14日,苏联政府下达第1175-440号令,命令KB-2设计局自主发展一种完全新型的导弹系统,即RAMT-1400Shchuka“空射反舰喷气鱼雷”,用于装备航空兵部队,该导弹其实是以Hs-293为基础研制的导弹。作为纳粹德国在二战中的盟友,日本也发展出了自己的伊尔-1甲和伊尔-1乙反舰导弹,同样以轰炸机为作战平台,只是受限于技术水平,日本这两款导弹并没有在实战中发挥作用,反倒是后来的“樱花”,“梅花”特攻机这类特殊的“反舰导弹”,为日本帝国最后的垂死挣扎注入过一丝短暂的强心剂。虽然机载发射比较有效的解决了早期反舰导弹使用不灵活和射程短的问题,但是一系列问题也随之而来。首先的受干扰问题,早期导弹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其易受外界干扰,以Hs293A为例,1943年盟军进入意大利后在福贾(Foggia)机场缴获了完整的Hs-293导弹,并迅速研制出了无线电干扰机,分发到舰队中,因此之后Hs-293A系列的攻击效率大大下降。针对这一情况研制出的Hs-293B采用了有线制导方式,弹体尾部的线筒中有长达12千米的导线。FuG-207“多特蒙德”型发信机和FuG-237“杜伊斯堡”型接收机替换了先前的“基尔”III/FuG-230b收发系统。德国空军认为只有在超过70%的攻击行动中受到干扰才有必要将无线制导型更换为有线制导型。由于这种情况并未出现,因此Hs-293B没有投入生产。其次,更主要的问题发射条件和导弹控制,Hs293A发射时,载机的最低时速要达到334公里(He-111)或400公里(He-177和Do-217)。操作时,载机使用FuG-203“基尔”(Kehl)III型无线电收发机送出操控指令,被导弹上的FuG-230b接收机接收后对操纵面进行调整。也就是说,多数早期反舰导弹武器在发射后,载机不能够马上脱离战区,而必须一直遥控着导弹,直到击中目标,这样就使得载机在战区停留时间过大,危险性也随之增加。尽管在面对火炮防空体现的时候,载机有较大的生存概率,但是随着舰空导弹性能的提高,早期反舰导弹载机体型庞大,机动性弱,很容易被击落,因此,早期机载反舰导弹在战后一段时间后归于落寞,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随着火箭发动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制导技术的进步,导弹的射程不断增加,反舰导弹开始被搬上了水面舰艇,其中以苏联在反舰导弹方面表现的尤为活跃,发展了大批的空对舰,舰对舰反舰导弹。在舰对舰反舰导弹方面,苏联发展了SS-N-1“扫帚”反舰导弹(苏联编号P-1),于1957年服役,该导弹长7.6米,直径0.9米,翼展4.6米,总重约3.1吨,射程达到了40公里,从技术上看,这种导弹在当时世界的导弹中再平常不过了——采用了当时流行的飞航式布局(即形状像飞机那样有两个大型主翼的布局),液态推进剂火箭发动机或者涡轮喷气发动机,体积硕大。不过它仍然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比如攻击舰艇底部的弹头。P-1型最终于1958年装备红海军,但这并不是一个理想的产品,它所使用的是当时常见的无线电指令制导,目标信息由载舰的雷达提供。这意味着尽管导弹本身航程可达185公里,但受制于舰载雷达与无线电不能跨地平线导引的缺陷,实际射程只有30—35公里,而且P-1无线电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都很不理想。这使得P-1最终也只是部署在少量56M型和57比斯型(“科特林”级的导弹化型号)驱逐舰上。尽管技术尚不成熟,但这种富有想象力的方式确实是击沉对方大型舰艇的最有效方式,以至于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研制的战斧反舰型巡航导弹都采用了类似的攻击舰艇底部的战斗部,只不过可靠性和采用的控制技术更先进罢了。从SS-N-1之后,苏联更是加大了舰载反舰导弹是发展,新产品一个接着一个,SS-N-2“冥河”系列,装备于“肯达”级等巡洋舰上的SS-N-3“柚子”第一代超音速导弹,装备于基辅级航母上的SS-N-12“沙箱”导弹,以及装备于基洛夫级巡洋舰和第比利斯级航母上的被称作航母杀手的SS-N-19导弹。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埃及“蚊”式导弹艇用SS-N-2击沉了以色列海军“埃拉特”号驱逐舰,引起了世界强烈关注,也标志着导弹海战时代的到来。苏联海军大力发展反舰导弹火力和其海军的发展战略有关,由于指导思想等一系列原因,红色海军长期以来一直缺乏航母等这类海上力量倍增器,海上制海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同时,在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联盟航母威胁的时候,缺乏舰载机和陆基航空兵有效支援的情况,需要舰艇本身需要有强大的反舰甚至是反航母的能力,当这些实际情况和作战需要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发展出了独特的苏联反舰导弹路线,即射程远,威力大,速度快,由于苏联在电子工业方面的技术进展较慢,也造成了苏联反舰导弹体积巨大的的外观。与苏联不同,美国拥有强大的海上航母战斗群,在早期舰载防空火力尚无法有效拦截突防的喷气式舰载机的情况下,美国海军的航母舰载机可以利用空射火箭弹,炸弹以及空对地导弹对敌方的舰艇进行攻击,而且早期海上对抗复杂性还不强,对反舰导弹的需求不是很迫切,一直到1979年才服役了第一款舰载反舰导弹“鱼叉”。需要提出的是,虽然长期美国水面舰艇没有装备反舰导弹,但是其装备的大多数舰对空导弹却都具备一定的对舰攻击的能力,这也是早期对空导伊尔-1型反舰导弹,开启了日本的导弹之路。Hs293A空舰导弹,常以He177为载机。蝙蝠反反舰导弹,采用机载方案。弹的特点,比如“黄铜骑士”和“小猎犬”等,包括后来的标准1和标准2系类也都具备反舰功能,其中1988年因“罗伯茨事件”导致的美伊冲突中,“温赖特“巡洋舰用标准2导弹击沉了伊朗海军的“卡曼”级导弹艇。对射击隐蔽性的要求提高,再加上潜艇技术水平的发展,反舰导弹开始从水面之上转移到水面之下。反舰导弹装备潜艇,早期需要在水面发射,比如我国的035G潜艇和苏联的“朱丽叶”级,发射反舰导弹的时候需要浮出水面,再打开导弹发射箱进行发射,这种发射方式并没有有效提高潜艇水下隐蔽性攻击的能力,因此,各国都开始研制能水下发射的反舰武器系统。水下发射的难度在于导弹需要进过密度较大的水,然后进入空气当中,这对推进系统,制导系统都提出了一定的挑战。由于潜艇都具备标准鱼雷管,因此现在许多国家都是利用鱼雷管直接发射反舰导弹,这样能够节约研制成本,缩短研制周期。反舰导弹属于大气层内飞行的导弹,拥有较宽大的弹翼,在经过水体和从水体进入空气的过程中,很难控制姿态,而且可能会造成舵面损坏等,在水下发射反舰导弹的时候,需要将导弹弹翼折叠并放入一个水密套内,然后才能由鱼雷管发射。具体做法有三种:一,导弹装在无动力的运载器中由鱼雷管发射,水下部分由运载器尾翼来控制姿态,为全水密结构。当发射器以一定倾角浮出水面后,打开运载器头罩,导弹点火,从运载器中飞出。法国的SM39飞鱼导弹,鹰击82反舰导弹和鱼叉潜射导弹就是采用的这种方式。二,导弹装载有动力的运载器中由鱼雷发射。其方式和第一种一样,区别则是运载器有自身动力,水下轨道可控。SM39A飞鱼采用的就是这种发射方式。三,导弹无运载器由鱼雷管发射。该发射方式对导弹弹翼等部位进行局部水密保护,由鱼雷管发射,离开母艇十几米后,助推器点火,当导弹出水面后一定高度,密封体自动打开脱落。反舰版战斧潜射巡航导弹采用这种方法。另外,由水面发射的反舰导弹也可以移植到陆地上,形成岸防导弹系统,弥补岸防火炮射程和威力的不足,比如我国的海鹰系类岸防导弹,俄罗斯将天王星导弹搬上陆地,发展出了舞会E机动岸防导弹系统,瑞典也发展了RBS15岸防导弹系统。如今,反舰导弹已经形成了海,陆,空,潜一体化发展的局面,导弹发射平台的扩展性大大加强。百步穿杨—反舰导弹的制导第一代反舰导弹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属于遥控制导的范畴,人在回路的制导操作很重要。其特点是制导精度较高,作用距离较远,制导设备简单,但是制导精度在随导弹与制导站距离的增大而降低,且易受外界干扰,早期的无线电指令制导需要两部雷达,一部用于照射目标,一步对导弹进行跟踪测量。无线电指令制导水平的高低和载体本身雷达的性能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尽管其技术起点较低,但是仍然不是很多国家可以采用的,比如在研制SS-N-2的时候,由于没有满足制导性能的雷达,采用了惯性制导+末端主动雷达制导的技术。从现在的技术看来,采用主动雷达制导属于一种很主流的制导方式,但是在当时,确是一种无奈之举,特别是在上世纪5-60年代,惯导系统精度不高,不能为远程反舰导弹提供飞行所必须的精确航向偏差修正和末端制导,同时,惯性制导会随着距离的增加导致精度下降,尽管有末端主动雷达制导,受限于导弹体积,还有当时的雷达水平,不可能做得很大,搜索距离不会太远,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导弹战斗力的发挥。随着电子技术和制导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的反舰导弹制导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中,反舰导弹的末制导水平也决定了反舰导弹的作战性能。到目前为止,反舰导弹末制导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1.第一代末制导装置:反舰导弹最早的末制导方式为主动、隐蔽锥扫、双平面雷达寻的体制。主要用于攻击无电子对抗能力的大中型海上舰船。其典型代表为原苏联的“冥河”反舰导弹。这种工作于微波波段的雷达制导方式探测距离远,不受昼夜和天气条件限制,能全天候全天时使用适用于大范围搜索和捕捉目标。但是,其制导精度不高,抗电磁干扰能力差。2.第二代末制导装置:由于第一代末制导装置仅能攻击无电子对抗能力的舰船,随着水面舰艇普遍装备了自卫式有源干扰设备对末制导雷达进行瞄准式干扰,其作战效能大大下降。因此,各国在20世纪70年代相继研制了“捕鲸叉”、“飞鱼”、“奥托马特”等型号的反舰导弹。它们寻的装置多为主动、单脉冲、单平面寻的雷达,单脉冲雷达具有优良的角跟踪性能,较双平面雷达提高了抗干扰能力,这就是反舰导弹的第二代末制导装置。后来又相继出现了红外寻的和电视寻的装置,它们同属于第二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