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知道什么叫杠杆平衡的基础上,学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有关实验技能,能独立地较熟练地进行实验操作。2、能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通过力和力臂的关系,知道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的特点。3、能用杠杆平衡的条件解释有关现象。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怎样通过实验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难点:在力的三要素改变时,如何在理论上和操作上使杠杆重新平衡。三、教学的设计思路:1、学习本节内容用到的知识有杠杆的定义、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等概念,所以先要复习上节内容。2、为了让学生理解杠杆平衡条件,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应创设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知道什么叫杠杆平衡,实验中为什么要强调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3、为了使学生通过实验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先用简单的实验操作使学生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再用改变力的三要素去证实杠杆平衡条件。4、通过改变动力臂的大小来得出三类杠杆的特点。四、教学方法:实验研究法。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提问:1、什么叫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学生回答(二)杠杆平衡创设情境:1、用小乌龟和小海星玩跷跷板,激趣引入。杠杆平衡:杠杆静止不动或匀速转动。2、画出动力臂,阻力臂,说明水平位置平衡的作用。观察实验,讨论如何使跷跷板平衡,在杠杆平衡时,力与力臂的变化,从而对杠杆的平衡条件做出合理猜想。通过作图理解杠杆水平位置平衡的作用。(三)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提出问题:什么条件下杠杆才能平衡?猜想:F1L1=F2L2F1+L1=F2+L2设计实验:引导学生讨论选用什么器材,需要测量什么物理量,如何调节杠杆使之在水平位置平衡,如何设计实验步骤等。进行实验:1、分组讨论需要什么器材,测量什么物理量,设计实验表格2、练习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3、计算钩码的重力。4、按照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分组实验,记下实验数据,讨论研究得出实验结论。指导学生按要求进行实验操作。分析论证:要求学生认真将实验数据记入自己设计的表格,并引导学生分析数据验证猜想,得出结论:即杠杆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公式:F1L1=F2L2评估交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实验存在偶然性,要多次测量5、根据数据讨论实验要多次测量的意义。(四)课后作业:小故事讲兔子拔萝卜,要猴子和小羊来帮忙,最后分萝卜的故事。学生课后用萝卜动手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加深对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同时会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014年0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