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未来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赵晓岚2015.3.1未来版三年级品社下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共四个单元:第一单元,“邻居”是这一单元的主题,首先让学生初步了解邻居家的情况,这也是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在认识邻居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学习与邻居怎样相处,因此教材第二部分就是《邻居之间怎样相处》,引导学生学习怎样与邻居和睦相处及正确和协调日常生活中邻里之间的琐事与矛盾。使学生能够懂得与邻里之间的互相帮助在周围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共建邻里好环境》,是以开放的视角,把学生由学会处理身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拓展、延伸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相互依存的良性循环的大主题中,不仅使学生知道关心、爱护自己生活的环境,能为保护周边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还能够号召大家一起投入到共建邻里好环境的活动中来。第二单元,这一单元的内容,由学校的物,到学校的人,再到学校的发展变化,都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但又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而是把多种体验活动贯穿其中,各有侧重,逐渐深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尊重老师、尊重学校工作人员的最基本的道德教育为主体,渗透社会、地理等基础知识,注重培养学生提出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力得到发展,也形成了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要求与三维目标的融合。第三单元,本单元设计了四个主题:不同的生活环境、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公共场所的文明、献出我们的爱心。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选择了四个“点”,关注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和社会性发展。从“不同的生活环境”开始,从整体上引导学生开始关注“我们生活的地方”,感受公共设施给我们带来的诸多方便及生活环境中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走进“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使学生对于自己生活的周围了解更加丰满,进而思考作为“小公民”,该为自己生活的地方做些什么。了解“公共场所的文明”,以及如何对待我们身边的弱势人群。第四单元,“安全”是这一单元的主题,首先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知道居家生活中可能存在一些危险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掌握一些预防可能出现的危险和发生意外的处理办法。在学生注意到家庭安全的基础上,教材中的第二部分《交通安全要注意》,从认识交通标志入手,通过“怎样避免交通事故”、“这些行为很危险”、“发生事故怎么办”以及“我们来办宣传报”等内容,引导学生知道有关的交通常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二、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懂得时间的宝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学会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2、从儿童的生活出发,从不同角度引导孩子关心家庭生活,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3、通过教学内容的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让学生感受同学间的友爱之情,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4、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优秀人物,知道平凡劳动者、家乡打工族劳动的艰辛,从而激发学生的热爱家乡的情感。5、引导学生认识做公共场所存在的许多安全隐患,掌握一些安全常识,使他们远离危险,从小树立安全意识,学会珍惜生命保护自己。三、本册教学重难点1、强调评价过程化,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强调评价多样化,如:主体多样化,角度多样化,尺度多样化;强调质性评价,强调日常观察过程,强化专题性探究过程,建立成长记录袋,实施阶段性评价。2、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3、发挥艺术形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效能,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四、学情分析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本班绝大部分会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五、教学措施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必备的知识,提高参与社会的能力。2、发挥艺术形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效能,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3、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强调评价过程化,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强调评价多样化,如:主体多样化,角度多样化,尺度多样化;强调质性评价,强调日常观察过程,强化专题性探究过程,建立成长记录袋,实施阶段性评价。4、开发教学资源,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使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社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6、重视教学反思,在反思中与学生共同成长。六、教学进度表:周次教学内容一认识周围的邻居二邻里之间怎样相处三邻里之间怎样相处共建邻里环境四共建邻里环境五介绍我们的学校六感谢您,老师七学校的发展变化八不同的生活环境为九复习十期中测试十一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十二公共场所的文明十三献出我们的爱心十四献出我们的爱心家庭安全不能忘十五家庭安全不能忘交通安全要注意十六交通安全要注意十七公共安全多提防十八复习十九复习二十期末测试课题认识周围的邻居2课时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学会认识周围的邻居,了解邻居的基本情况。2.培养学生主动与人沟通及相处的能力。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在与邻里交往中、养成学生文明礼貌的品质。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学会认识周围的邻居,了解邻居的基本情况。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主动与人沟通及相处的能力。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在与邻里交往中、养成学生文明礼貌的品质。教学方法讲解法、谈话法、探究与合作、参与活动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了解自己邻居的基本情况。2.学生设计并表演自己与邻居相识的经过。教学设计:认识邻居、看是简单,但对于城市中的孩子来说,大多数对邻居家的基本情况了解的并不是很多。基于此,为了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认识邻居,本课设计了四个活动;活动一比一比谁认识的邻居多学生介绍自己邻居的基本情况。教学中可以采用比一比、赛一赛等形式进行。从一开始就激发起学生们学习、交流的兴趣。教师从“我们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熟悉的邻居,还记得你们是怎样相识的吗?能向大家介绍介绍你的邻居吗?”引入,通过小组比赛的形式让学生们说说前后左右邻居的家庭情况(姓名、年纪、工作单位、家庭成员及家庭成员的爱好、特征等),促进学生初步产生与邻居沟通的愿望。活动二根据对邻居的了解、填写调查表然后学生互评。1.小组内交换调查表、在小组内评比。2.各小组评比、选出最佳调查。在学生互相交流的基础上,对所认识的邻居家的情况进行填写,每一名同学都得到了锻炼的机会。对邻居家的情况了解得不够的学生,可以在课后了解之后继续填写,这也是一个课后延伸与检验的过程。活动三模拟表演1.根据教材上的两幅图片表演。(1)在楼门口,一个小男孩与另一个从楼里出来的男孩打招呼的情景。(2)小区里,一位老奶奶手提装有食品和蔬菜的塑料袋正在吃力地走着,一个小女孩走过去帮忙的情景。2.学生根据自己实际生活中的经验进行表演。3.学生讨论、交流认识邻居还有哪些办法?然后,根据讨论结果表演。通过学生们研究、讨论及表演怎样去认识邻居,培养学生与人交往时要讲文明礼貌。这部分的活动分两部分进行:第一步是对教材中的两种情景进行表演,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第二步是在学生讨论、交流怎样去认识邻居的基础上,针对学生讨论的内容及二次备课结果进行表演,尽量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给学生们一个施展的机会,最后得出结论与人相处时要讲文明礼貌,与人沟通时要讲究方法。活动四搜集邻里之间相处的故事(搜集途径上网、书籍、询问他人、亲身经历等)。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学生小结。板书设计:认识周围的邻居课后反思比一比谁认识的邻居多课题邻居之间怎样相处(一)3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与邻居和睦相处,并且知道怎样与邻居和睦相处要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谦让。2.引导学生通过与邻居的相处、培养沟通的能力;初步学习解决邻里矛盾的方法。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与邻居和睦相处,并且知道怎样与邻居和睦相处要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谦让。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与邻居的相处、培养沟通的能力;初步学习解决邻里矛盾的方法。教学方法讲解法、谈话法、探究与合作、参与活动教学准备搜集正反两方面对邻里关系进行处理的资料。录音故事《深夜电话》。教学设计:活动一故事导入教师可以幽默故事引入主题、引导学生思考:这虽然是一个笑话,却可以发出很深的思考,邻里之间究竟应该怎样相处呢?故事内容:夜深了,楼房里有一家还在举行舞会,从窗口不断传出音乐声、跺脚声、一片喧哗。不久一邻居打来电话:“喂,对不起、可敬的先生,您能不能把录音机借给我用一下?”“怎么?你也想开家庭舞会吗?“不、我想睡觉了。”活动二1.教师出示条幅——“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学生分组讨论,对这句话的理解。讨论之后,各小组成员发表观点。2.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确实与近邻相处胜似远亲的现象。但邻里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家各自不同的邻里关系,说一说“你家和邻居的关系怎么样?”3.教师对同学们的表现给予鼓励,同时结合“图文分析”中的内容,对辩论进行总结,指出这样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活动三二次备课学生搜集邻里之间相处胜似远亲的事例,召开一个“夸夸好邻居”的故事会,可以讲亲身经历的事,也可以讲听来的、看到的故事。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板书设计:邻居之间怎样相处(一)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教后反思课题邻居之间怎样相处(二)3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与邻居和睦相处,并且知道怎样与邻居和睦相处要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谦让。2.引导学生通过与邻居的相处、培养沟通的能力;初步学习解决邻里矛盾的方法。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与邻居和睦相处,并且知道怎样与邻居和睦相处要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谦让。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与邻居的相处、培养沟通的能力;初步学习解决邻里矛盾的方法。教学方法讲解法、谈话法、探究与合作、参与活动教学准备1.搜集正反两方面对邻里关系进行处理的资料。2.准备录音故事《深夜电话》。3.准备与教学相应的挂图。教学设计:活动四结合教材中“平时互相来往”内容的四幅图、引导学生分三个步骤交流:说说图意:图中的情景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从正面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可以增进邻里之间的友谊。讲事例: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在生活中发生的与图意类似的邻里交往的事情。(结合图意适当扩展,如春节期间不仅仅只有拜年的活动、邻居家的喜事也不仅仅是结婚。)模拟表演:“自己家里和邻居之间的交往”。通过模拟表演的形式,将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在模拟表演中、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表演形式及交往语言给予随机指导。活动五在“有事互相帮助”环节,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四幅图所表现的生活内容,说一说“这样的情景你经历过或看见过吗?”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你帮助邻居做过什么事情?你和被帮助的人是什么心情?从中体会出邻里之间遇事应该互相帮助。(教师随机指导,最后得出结论有事互相帮助会使邻居更加和二次备课睦。)活动六在“有事互相帮助”环节,可以引导学生从“我接受的帮助”开始讨论,开展“真诚的感谢邻居的帮助”活动,让学生学会感激别人的帮助。1.感谢的话如何说。2.感谢的事如何做。(引导学生想到也要做到。)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到了

1 / 7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