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2010年6月修订2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学院简介: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电力工程系,始建于1959年,2000年12月由武汉大学等四校合并院系重组,正式更名为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五十年风雨历程、五十年不懈努力,电气工程学院现已成为具有较强实力、较大规模和鲜明特色,国内知名的电气工程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和电力科学的研究基地,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居于先进行列。学院电气工程学科属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且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该学科中包括的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分别为高电压及绝缘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电力建设与运营,汽车电子工程。还建有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具有高电压及绝缘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及新技术、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五个工学硕士点,电气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本科专业名称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本科专业是按国家教育部引导性专业目录设置的宽口径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在校本科人数:2010年1450人、2009年1400人、2008年1350人、2007年1300人。电气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151人,其中教授32人,博士生导师27人,副教授37人,98名专任教师中71人具有博士学位,占教师总数的72.5%。还聘请陈清泉院士、雷清泉院士、马伟明院士、宋永华院士等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兼职或讲座教授。现任院长孙元章教授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武汉大学特聘教授。目前,电气工程学院在校本科生1450人,博士研究生150余名,在校硕士研究生近400名,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300人。已培养各类毕业生累计20000多名,他们大都成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不少人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或成为学术带头人。电气工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强,成果丰硕。近年来,在国内外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其中进入国际三大检索的有400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获得各类奖励近百项,并在国内外拥有多项专利。承担的科学研究项目有国家973项目、863项目、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各类电力科学研究项目,年科研经费5000万元以上。学院下设机构为高电压技术研究中心、电力系统研究中心、电机与电力电子研究中心、基础教学与实验研究中心。教育部防雷与接地工程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智能电网研究院以及湖北省雷电安全防护与检测中心(筹)等单位挂靠电气工程学院。学院内部通过团队管理模式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已形成了高电压及绝缘技术、电力系统分析、智能电网、电磁场分析与高压电器、电气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电能质量以及柔性电力技术等多个特色鲜明的科研团队,同时设有电气工程学科平台课程、3电工电子、电机学、电磁场、信号与系统、计算机与通信、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新能源、电气工程创新与实践等11个教学团队。学院建有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电工技术训练中心、电力工程专业训练中心、高电压实验大厅、户外220kV试验变电站、电力系统动模实验室、RTDS数字仿真实验室、新能源发电平台、智能电网示范平台。其中与电子信息学院等共建的电工电子教学基地是国家级电工电子示范中心,电工技术训练中心面向全校开设电工实践技能训练。学院高度注重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理念先进,教学管理严谨,注重加强基础理论、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学院积极开拓社会资源,拓展办学渠道,在电力等大型企事业单位设有多个实践教学基地,并与国外大学合作联合培养人才。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各级精品课程的建设、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大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的组织等方面教学成果丰硕,电气工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和声誉居于全国高校同类专业前列。学院确定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特别是本科教学为基础、以科研为支撑,建设教学创全国优秀、学科创全国重点、科研创全国前列的高水平研究型电气工程学院,创造条件使我院本科生培养向电气信息大类拓展、建设电气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的目标定位,使我院跻身国内一流并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电气工程学院。一、专业代码、名称专业代码:080601Y专业名称:电气工程与自动化ElectricalEngineeringandAutomation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造、创新、创业理念和能力,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规划、设计和建设,高电压交直流输电、变电、配电和供电技术,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维护、自动控制及保护,电能转换与优质、高效应用,智能电网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电子、通信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电气信息工程领域工作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本专业是按国家教育部工程类引导性专业目录设置的宽口径专业,体现了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相结合、强电与弱电相结合、电力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设备相结合、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特点,旨在培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强弱电兼顾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学生主要掌握电工与电子基础理论、系统分析与控制理论、电气工程基础理论、高电压技术,电4力系统技术、电能变换技术、信息和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较为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适量的人文社会和经济管理知识。要求学生具备电气信息工程领域技术分析、系统运行与控制技术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四、学制和学分要求学制:四年学分要求:150分五、学位授予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学科认知平台课程——走进电世界学科专业平台课程——电气工程基础学科前沿平台课程——电气工程新技术导论其他主干课程:电路、电磁场、电子技术、电机学、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理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过电压、高电压绝缘、电力电子技术、电力信息技术七、双语课程电路(ElectricCircuits)、数据通信与网络(DataCommunicationandNetwork)八、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要求基本技能训练:电工实践训练课程学习实验:电路综合实验、电子技术综合实验、电机及电力拖动实验、工程电磁场及高压电器综合实验、计算机技术课程设计、高电压综合试验与实践、电力系统分析综合实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综合实验、电力电子与新能源发电综合实验专业实践训练:电力工程专业训练、电气工程创新与科研实践、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九、毕业生条件及其它必要的说明学生修满本培养方案规定学分,且满足武汉大学学生学籍管理的毕业条件,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符合武汉大学授予学位条件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5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表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数总学时学时类型各学期学时学分分配开课学院讲课习题课实验实践上机12345678通识教育课必修31010057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5905472学生自由选择修习时间政管030018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54政管0300181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354政管060012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54政管0500001英语12216外1200001体育4144按项目学生自由选择修习时间体1200005军事理论118学生自由选择修习时间,18学时的实践内容归入军事训练军选修见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总表(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中华文明与外国文化、跨学科领域五大类。原则上学生在每个领域至少选修2个学分;攻读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类学位的学生,在数学与自然科学领域至少修满4个学分,攻读自然科学类学位的学生,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类至少修满4个学分;总共最低修满12个学分。)专业基础课平台课0801248走进电世界1.5272071.5电气必修43.50801736电路610810833电气0700006高等数学B1018018055数0700794大学物理B610810833理0800078自动控制理论354543电气0801599电磁场354543电气0800132模拟电子技术354543电气0800133数字电子技术236362电气0800060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236362电气0800061信号与系统236362电气0801756电机学5909032电气选修0700436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236362数0700808线性代数236362数070076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36362数0801188数值计算方法236362数0700148数学物理方程236362理以上五门课程选修≧6学分0700042C语言程序设计33636363计0801860Fortran语言33636363计以上两门课程选修一门60801853计算机基础23627182计0801542数据通信与网络2362电气0800485数据库技术23627182计以上三门课程选修≧2学分0801395工程力学236362土建0800257工程制图236362城设以上两门课程选修一门1100167企业管理概论118181电气1400241工程项目管理与监理118181电气0801600发电厂热能动力118181动机专业课平台课0801758电气工程基础4727222电气0802103电气工程新技术导论118181电气必修110800145电力系统分析236362电气0802104高电压绝缘236362电气0800138电力电子技术236362电气选修专业核心选修课程(以下3门课程至少选修2门)0800146电力系统继电保护354543电气0800144电力系统过电压354543电气0802105电力信息技术236362电气电力系统模块0801698电力系统规划与可靠性236362电气0802106电力系统自动装置1.527271.5电气0802107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236362电气0800117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1.527271.5电气0802108电能质量分析1.527271.5电气0802109现代配电网分析1.527271.5电气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模块0800143高电压试验技术1.527271.5电气0800158电力系统电磁兼容1.527271.5电气08001189电力系统接地技术1.527271.5电气0802110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技术1.527271.5电气0802111电气设备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1.527271.5电气0800183高压电器1.527271.5电气电力电子与电能转换技术模块0802112电力电子装置与系统设计1.527271.5电气0802113柔性交直流输配电原理及应用1.527271.5电气0802114直流输电1.527271.5电气70801465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1.527271.5电气0802115电力拖动与控制系统1.527271.5电气计算机测控与通信技术模块0802116现代通信系统原理236362电气0800536计算机控制技术1.527271.5电气0800067数字信号处理1.527271.5电气0802117嵌入式微处理器系统1.527271.5电气电气工程相关技术模块0802118电力市场与需求侧管理1.527271.5电气0802119电力企业管理自动化1.527271.5电气0802120电力节能技术1.527271.5电气0801462脉冲功率基础1.527271.5电气0802121智能电网导论1.527271.5电气集中实践教学必修19.51300037生产劳动-2周0700028物理实验118361理1300574电路综合实验1.5278382010.5电气1300576电工实践训练1.527123010.5电气1300578电子综合实验1.52712302010.5电气0801488电机及电力拖动实验0.51周0.5电气1300733计算机与通信综合实验0.51周0.5电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