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源于2009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测试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一、选择题(每个3分,共20小题60分)国际关系体系的变化既是大国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结果,也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世界政治与经济的基本走向。据此回答1—9题:1.“欧洲失去了一个主妇,却得到了一个主人”,19世纪中后期,欧洲人用这样一句话评述一场战争,该场战争是指A.普奥对丹麦的战争B.普奥战争C.拿破仑远征俄国D.普法战争2.战后美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主要目的是A.协调帝国主义在西方的相互关系B.削弱英法势力维持欧洲的均势C.实现自由航行自由贸易的原则D.攫取战后世界的领导权3.英、法这两个昔日战场上并肩作战的盟友却在巴黎和会上怒目相对,甚至以退出和会相要挟,两国的矛盾焦点是A.远东与太平洋利益之争B.国联的组织方式和控制权之争C.海军军备及其比例之争D.欧洲大陆均势与霸权政策之争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后,法国元帅福煦曾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这主要是因为A.资本主义大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依然存在B.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终将激化C.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却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D.法西斯专政的建立5.右侧是一副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6.二战后至80年代后期,欧洲经济在发展中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割据”状态,没有形成全欧洲的紧密联系,其主要原因是A.受欧共体集团排外性的影响B.受“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对峙的影响C.受欧美各国之间经济竞争加剧的影响D.受欧美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的影响7.仔细阅读右边漫画,对漫画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A.两极格局已解体B.一超多强局面形成C.美国企图推行单边外交政策D.多极化格局形成8.关于“马歇尔计划”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B.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C.是“杜鲁门主义”一次大规模的运用D.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完成了经济封锁9.“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中最能体现上言论的是A.冷战政策B.马歇尔计划C.杜鲁门主义D.北约组织主要大国间外交关系与大国的外交政策变化有关,它也从本质上反映了在维护国家利益基础上外交策略的调整。据此回答10—16题:10.2006年5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发表讲话批评俄罗斯的现状。讲话发表后,有关评论家认为切尼启动了第二波“冷战”。那么,第一波“冷战”启动的标志是A.二战结束,对德国分区占领B.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C.赫鲁晓夫上台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11.杜鲁门曾经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B.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C.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D.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12.右图是1987年美国《时代》杂志封面的漫画,该图反映的是A.日本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B.资本主义国家三足鼎立局面形成C.美国经济衰退,无力与日本抗衡D.日本经济崛起,对美国态度强硬13.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德国实现了和平统一,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①民主德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②联邦德国是世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军事大国③苏联解体④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4.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的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A.表明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B.表明国际关系的内容多样化C.体现了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各国利益趋同化D.反映出各主权国家因利益和力量的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15.在伊拉克危机中,法、德两国反对美国对伊动武,反映了A.欧美关系破裂B.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C.欧洲发展壮大D.法德为了维护联合国的权威16.前一段,因格鲁吉亚冲突,美俄关系空前紧张。双方领导人言辞强硬,军事上各有动作,美国军舰进入黑海,俄罗斯战略轰炸机巡航拉美。有人说,俄美之间将步入一种“新冷战”关系。但有人认为,用“新冷战”描述当前的美俄关系似不准确,冷战时代的时空毕竟不是今日的时空。之所以说“不准确”,下面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现在不存在直接对抗的两大意识形态体系B.现在不存在两大军事集团的直接对峙C.俄罗斯目前对美国的全球支配地位构不成挑战D.世界政治格局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大战与局部战争前后,主要大国的外交政策也相应地做了调整。据此回答17—20题:17.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12月在议会的演说:“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忍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说明德国在一战前夕A.没有参予瓜分世界殖民地B.不愿干涉其它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C.走在了瓜分世界的前列D.在瓜分世界问题上不甘落后18.“我们要求得到领土和土地(殖民地)来养活我国人民和迁移我国过剩人口。”为此德国在20世纪30年代A.镇压社会主义革命B.大规模迫害犹太人C.向边境地区迁移人口D.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19.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随后,安理会687号决议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合作的所有成员国,在1991年1月15日之后,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促使伊拉克撤出科威特。从中可以看出联合国的重要作用是A.和平解决争端B.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C.维护国际均势D.重建战后国际新秩序20.两伊战争结束后,日本开始摆脱“和平宪法”的束缚,从“专守防卫”转向“海外派兵”。种种迹象表明,日本军国主义有明显抬头的倾向。其主要历史原因是A.二战后对日本军国主义清算很不彻底B.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并想谋求大国地位C.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对日本的军事订货D.日本右翼势力利用教科书来歪曲历史事实二、非选择题(第21题16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2分,共3小题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材料一1916年7月10日,威尔逊发表演说中说:“我们对全世界提供相当大的款项,而对全世界提供款项的人,应该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并且要会凭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管理这个世界。材料二“……二、无论和平或战争时期,公海航行绝对自由。三、撤除一切经济壁垒,国际贸易机会均等;……十四、必须根据旨在就不分大小国家的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提供相互保证的专门盟约,组织一个普遍性的国际联合机构。”——威尔逊《十四点和平计划》材料三《国联盟约》规定,国联的主要机构是全体代表大会和行政院,每个会员国,包括自治领都拥有一票。材料四……威尔逊要求公正和平的号召,同样得到了无数外国人的支持。于是,总统带着和平使者的美名前往……这变成了一出个人悲剧:威尔逊精心缝制的神圣的和平外衣被欧洲那些固执的领导人、持批评态度的参议员们和他自己的一些心怀不满的顾问们从身上剥下来。”——托马斯•帕特森《美国外交政策》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对全世界提供相当大的款项”实际指的是什么事情(2分)?给美国带来了什么好处(2分)?(2)材料二和材料一有何关系(2分)?结合史实说明美国是否真正保证了“不分大小国家的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2分)。(3)请解释材料三与材料二的关系(2分),并说明材料三中的规定对哪国有利,为什么(2分)?(4)综合四段材料你如何理解威尔逊的“个人悲剧”(4分)?22.在整个20世纪,从国际关系体系上看,西欧经历了一个逐渐走向衰落和开始重新崛起的过程。回答以下问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欧的国际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6分)(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际关系格局中,西欧的地位如何(1分)?分析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2分)?(3)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欧在国际关系格局中的地位又有什么变化(1分)?分析变化的原因。(2分)23.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材料一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冷战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材料二图一欧洲共同体总部大厦图二《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材料三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随苏联的解体,两格格局结束,世界多极化进程加快。这一重大变化,使得世界出现许多新情况:大国关系在重新调整,出现了缓和的趋势;一些过去被两极格局掩盖的矛盾,如地区冲突、民族和宗教问题等开始暴露出来。请回答:(1)材料一中“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运用所学知识各举一例论证该观点。(2分)(2)结合材料二的两幅图片,指出二战后欧洲发展的特点。(2分)谈谈图一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2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冷战结束的标志,(1分)并简要概括冷战后国际形势的基本状况。(2分)(4)结合材料二、三分析材料三中“世界多极化进程加快”的原因有哪些?(3分)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D普法战争使法国失支了欧洲大陆霸权,却让统一后的德意志得到了霸权。2.D回顾美国在巴黎和会上的意图。3.D英法两国矛盾主要是在欧洲利益的争夺。4.C这里要突出凡——华体系的隐含矛盾会带来危害。5.C图中两个大导弹是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压力。6.B题中所示时间范围正是美苏争霸期间,欧洲的基本政治格局是两极格局。7.D多极化趋加强、不可逆转,但并非已经形成。8.DD项表述不符合实际。9.B强调经济和政治方式,而非军事方式,但A项包含B、C、D三项,只能选B项。10.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在时间上要早于马歇尔计划和北约组织成立。11.B“一个胡桃的两半”是指同一目的和同一体系下的两种不同方式,但不包括军事援助。12.D从1987年日本的经济实力及日美之间的贸易竞争可得出结论。13.B②项表述不符合实际。14.D着重探讨外交关系、外交政策变化的本质。15.C法、德两国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说明了欧洲国家发展壮大。16.CC项表述不符合多个力量中心已经形成的实际。17.D这是一战前,欧洲的新兴强国德国强调积极参与对世界的瓜分。18.D它表明德国要冲破凡尔赛体系的限制,对外侵略扩张。19.B从中体现联合国的宗旨。20.A从历史原因中思考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的原因。二、非选择题21.答案要点及解析:(1)(从1916年前即一战前期美国的对外经济行为及其影响来思考)一战前期,美国以“中立”为名,向交战双方出售战略物资和提供贷款(2分)。使美国大发横财,战后成为债权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2分)。(2)(从最初的设想到提出具体方案)材料一提出“要会凭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管理世界”,材料三中的《十四点和平计划》就是材料一主张的实施(2分)。(结合落后后国家或地区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的实例来判断并说明理由)没有。如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侵略权益转交给日本,践踏了中国主权(2分)。(3)(从材料二的提议再到材料三的机构成立)《国联盟约》和国联就是巴黎和会根据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计划通过和建立的。(从材料三的具体规定来判断对哪些国家有利)英法,特别是英国拥有最多的殖民地自治领,可以控制国联。(4)(从威尔逊企图使美国领导世界的野心没有实现角度来说明)一战中威尔逊就表达了美国要领导世界的野心。战后,他以和平使者的美名带着冠冕堂皇的“十四点”和平计划参加巴黎和会,但在劳合•乔治和克里孟梭等欧洲领导人的坚持下,和会通过的《国联盟约》使美国领导世界的野心不能实现,因此美国参议院没有批准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也拒绝参加国联,这是威尔逊外交的失败,因而也是他个人的悲剧。22.答案要点及解析:(1)(从战争打击、国联主导权和凡—华体系形成角度来思考)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国家遭受沉重打击,实力削弱,美国的实力得到加强,美国企图攫取世界领导权。英国和法国控制了国际联盟,西欧尚能与美国抗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表明国际关系格局已经不仅仅以欧洲为核心。(6分)(2)(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及其形成原因角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