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党内民主,构建和谐社会姜炜摘要:历史经验反复表明,党内民主问题是一个关乎党的生存和发展、关乎国家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党内民主建设,直接制约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决定着党先进性的体现和党事业的兴旺发达。因此,积极推进党内民主,构建和谐社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之路,是当前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顺应党建新形势,把积极发展党内民主置于党的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对发展党内民主的原则、重点、目标和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形成了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总体战略部局。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没有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内是否实行民主和民主实行的程度,是关系到党的性质和党的生命力的重大问题,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的现实问题。因此,大力推进党内民主既是党从容应对各种风险、考验和挑战的迫切要求,也是党与时俱进,践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保持自身先进性的必然选择。一、加强对党内民主的认识民主是具体的、历史的,是社会性与阶级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民主实现形式。对于什么是党内民主,列宁曾经解释为:“俄国社会民主党是民主地组织起来的,这就是说,党内的一切事务是由全体党员直接或者通过代表,在一律平等和毫无例外的条件下来处理的;并且,党的所有负责人员、所有领导人员、所有机构都是选举产生的,必须向党员报告工作,并可以撤换。”从列宁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党内民主,就是指全体党员有权平等地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和处理党内一切事务,也可以说,“党员是党组织的主人。”党内事务归根到底要由党员当家作主。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党内民主要体现党的阶级性、先进性。发展党内民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具体表现为党员大会制度和党代表大会制度、党内选举制、党委会制、党内报告制度、罢免制度、监督制度等等一系列制度。所有这些制度的本质,就在于全体党员一律平等地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和处理党内事务。党内民主的关键,是尊重和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发挥党员的创造性。党员是党组织肌体的细胞和党组织活动的主体,其主体地位的实现程度是衡量党内民主发展的重要标尺。党内民主的状况如何,主要是看党员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是否得到保障、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是否得到发挥。抓住党员主体地位和党员民主权利这个基础,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党内民主的动力和标准问题。二、积极推进党内民主的重要意义积极推进党内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内在机制和根本保障。没有民主,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共产党领导革命的胜利和建设的成功。党的历史证明,党内民主风气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全局,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诚如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报告中所述:“扩大党内民主,应看作是巩固党和发展党的必要步骤,是使党在伟大斗争中生动活泼、胜任愉快、生长新的力量,突破战斗难关的一个重要的武器。”1、发展党内民主是健全民主集中制的重要基础民主集中制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之所以能够保证党按照合理的结构把分散的党员组织起来从而获得最佳的整体效能;之所以能够保证党最大限度地增强战斗力和活力,就在于它是将民主与集中这两大原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民主集中制原则中,民主是集中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民主就不会有正确的集中,只能走向专断;没有民主,就不会广大党员的意志统一,只能走向盲目服从;没有民主,就不会有广大党员的创造性和负责精神,只能走向死气沉沉。当然,我们所说的民主,与资产阶级宣传的民主有本质的区别,它完全不同于不讲纪律的无政府主义,也不同于不讲集中和权威的极端民主化。2、发展党内民主是推动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基本目标之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各项公民权利;享有管理国家和事业的权力。而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在党内扩大民主,使党员享有处理党内一切事务的权利。作为执政党,党内民主又对社会民主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党内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能够按照民主科学化程序进行,国家法律和各项具体政策的制定也就有了可靠的民主保障。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广大党员严格按照法律和党纪办事,无疑会在整个社会中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带头作用。3、发展党内民主是党自身的要求党的领导正确与否,有效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内民主的坚持和发扬。有效地发扬党内民主,正确地实行民主决策,就可以较好地保证党的政治领导;正确地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就可以有效地保证党的组织领导。发展党内民主是加强党的团结,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健康的党内民主生活,能够协调党内各种关系,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增强党的团结。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线,是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的核心和关键。党的团结和统一,只有在党内民主原则和基础上才能形成;也只有在这个原则和基础上,才能保证广大党员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和行为上的高度自觉、协调一致。4、党内民主是人民民主的核心,是发展人民民主的关键党内民主状况的好坏,都会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在党内民主生活中树立了民主观念,养成了民主习惯,培养了民主作用,形成了民主传统,就会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把党内民主的经验、作风和传统带到各自工作岗位,模范遵守人民民主制度和法律,带动自己工作领域中的民主风气。因此,坚持和发展党内民主,可以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党的领导干部和基层组织在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方面形成的民主意识、民主能力,可以用来指导人民民主的实践,促进人民民主的发展。各级党组织同人民群众保持着血肉联系,从而能够把群众各方面的反映作为第一信号来认识、处理,及时、准确地掌握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他们的民主作风,可以使人民群众感知,体会到民主的好处,认识到保障民主权利的重要性,增强群众民主观念和行使民主权利的自觉性。5、发扬党内民主,是调动全党积极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保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共产党人的崇高职责。这一历史重任与过去的任务相比,除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外,更具有开创性和复杂性。这种全新事业需要高度发挥全体共产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党的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前进道路上的问题和困难才能迎刃而解,而党内积极性的发挥,有赖于党内活动的民主化。如果党内没有健全而完善的民主制度,那就无法保证全党对党内事务的充分自由的讨论,保证党员对党各项决策的了解和参与,保证党员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使选举权,保证党员对各级领导行使监督权。同时,广大党员也就不会积极地出主意,想办法,只会机械地盲目服从和执行。这样,整个党必然失去生机和活力,丧失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所以说发挥民主是调动全党积极性的最可靠保障。6、发扬党内民主,是解决社会深刻转型矛盾突出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也积累了一些矛盾,出现了一些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面对这些矛盾和问题,党内存在各种不同的看法,也包括存在一些错误认识。比如有人认为现在出现的一些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是市场经济造成的,主张向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体制回归;有人认为政治体制阻碍了经济发展,主张以西方宪法为模式,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等等。在此形势下,党要继续前进,必须解决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及如何发展的问题,而且要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为此,党要学会站在发展的角度,用民主的办法,在关键时刻,通过说理、讨论、教育的方式,统一全党的思想,形成共识,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改革开放,推进事业的发展。7、利益群体复杂化要求党必须进一步联系群众,发扬民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群体复杂化也是必然的。党员也是有各种不同的身份,通过发扬党内民主,反映了党员所联系的各个方面的群众,反映各个阶级、阶层不同的意见和要求。在党内制定政策的时候,可以更好地进行利益整合,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这样才能确保党的政策制定出来以后,既能够代表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也可以兼顾少数人的合理要求。这对于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保持社会的稳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三、全面推进党的民主建设1、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拓宽党内民主渠道《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了党员民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各项权利。在这些权利面前,所有党员不论职务高低,一律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保障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民主权利,当前需要制定一系列保障党员民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具体条例和措施,使党章规定的党员各项民主权利真正落实到实处。疏通党内信息渠道,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党员对党内重大事务和重大决策的了解,是参与党内事务讨论,提出建议和意见的必要前提。党内只有建立起顺畅的上下通报制度,才能使上情及时地传到下面,下情准确地反馈到上面,形成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正常信息渠道。每个党员都有权直接或通过自己的代表参与党内事务的讨论、决策和处理。党内的重大决策,在不泄露机密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多地让党员参与讨论和决定。2、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系统、规范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党内各项民主制度。党成立以来,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党内民主制度和民主作风。发扬党内民主,既包括坚持和实行民主制度、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选举制度、集体领导制度、民主决策制度、党员权利制度、党内民主监督制度等民主原则和制度,也包括培养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民主作风。当前要把党内民主建设推向新阶段,不能满足于已经有的制度,或者再订立一些新制度,而是要从整体上提高民主建设的制度化水平,并着力形成党内民主机制。有了科学合理的机制,制度才能真正运行,并产生预期效果。从形成民主机制的角度看,要着重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明确制度建设的出发点,树立制度要管用的思想;二是从整体上考虑党内制度建设,增强制度设计的系统性、科学性;三是解决制度的运行问题。3、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我国是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发展压力大、改革困难多,保持稳定的问题更加突出。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重大课题是如何以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促进发展,同时在改革过程中保持稳定。对此,党采取了正确的改革路径:不是关起门来搞党内民主,也不是对国家民主放任自流,而是把党内民主置于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中,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一方面,执政党的党内民主对国家民主有重要的导向、规范和促进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民主的稳步发展促进了人民民主的有序前进。另一方面,人民民主的发展也为党内民主发展提供了更加宽松有利的环境和氛围,党内民主也从人民民主实践中吸收了营养,二者互相促进,推动了整个国家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同样,社会的和谐稳定也以党内和谐做基础,而党内民主是实现党内和谐的重要途径,即以发扬民主促进解放思想,进而统一思想;以发扬民主作为激发党员积极性、创造性的“酵母”,使党员更加自觉、努力地为党的事业奋斗。这样,党内民主、党内和谐有力地保证和促进了人民民主与社会和谐,国家也因此既保持稳定又充满活力。4、抓好教育和实践,增强党员民主意识和党性观念党员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的状况,决定着党内民主建设的成效。坚持不懈地抓好党内民主和民主集中制理论的再教育再学习,克服以往党的教育中强调履行义务多,要求行使权力少,考察党员和干部倾重听令守纪而忽略民主意识和素质等现象,引导广大党员认清党内民主建设的重大意义,掌握有关原理、章法和知识,激活投身党内民主建设的热情,学会正确行使党员的民主权利。注重抓好领导干部民主意识、民主作用和方法的养成,善于运用民主机制搞好党的活动,在党内民主建设中起示范和辐射作用;大力营造利于畅所欲言、议论风生